书城古籍一本书通晓国学
19796500000016

第16章 修为的深度——国学经典中的境界

以管窥天:克服狭隘之心

【原文】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郄视文。(选自《史记·扁鹊列传》)

译:您说的那些治疗方法,就像从管子里去看天,从缝隙中看花纹一样。

【背景链接】

扁鹊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名医扁鹊。有一年,扁鹊带领弟子外出巡医,路过虢国都城的王宫,隔墙听到宫内一片哭声,不知出了什么事,就向宫外守门人询问,方才得知是太子刚刚去世。

扁鹊问:“他什么时候去世的?得了什么病?”

守门人回答:“今天早晨鸡叫二遍的时候去世的。太子的病是血气运行没有规律,阴阳交错而不能疏泄,所以突然昏倒而死。”

扁鹊凭借自己的经验,已经知道太子得了什么病。于是,他对守门人说:“请禀告君王,我是齐国的医生,能使太子复活。”

守门人瞧了瞧扁鹊,说:“先生该不是胡说吧?人死了还能治活? 我听说上古有个姓俞的医生,治病不用汤剂、药酒及其他东西。一解开衣服诊视,就能知道疾病所在,然后剖开皮肤,疏通经脉。先生的医术能如此,那么太子就能再生了,不然的话,要使他再生是骗人。”

扁鹊再三请求守门人,他就是不答应。扁鹊叹息说:“您说的那些治疗方法,就像从管子里去看天,从缝隙中看花纹一样。我用的治疗方法,不用给病人切脉、察看脸色、听声音,只要观察病人的体态神情,就能说出病因在什么地方。

守门人见他说得很有把握,就答应替他去禀报国君。最后,果不其然,扁鹊用针灸和汤药治好了太子,从此名声更大了。

【智慧感悟】

守门人一开始不把扁鹊看在眼里,他不相信也不了解扁鹊有如此高的医术,只能说明他见识狭隘。

生活中有一些人不但见识狭隘,心胸也非常狭隘,他们用厚厚的壳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生活在自己狭小冷漠的世界里。他们处处以自我利益为核心,无朋友之情,无恻隐之心,不懂得宽容、谦让、理解、体贴、关心别人,总是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牺牲别人的利益来得到自己的利益,干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他们始终生活在愤怒及痛苦的阴影下,阻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狭隘的人往往同时也是目光短浅的人。即使是再好的事物,遇见狭隘的人也会以失败告终。心胸狭窄之人成就小事也许是可能的,但要想干一番宏图伟业,却无异于痴人说梦、异想天开。

狭隘心态的产生带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受个人生理、心理素质的控制和影响,同时还受到个人文化教育程度、思想意识水平、道德修养高低以及个人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的制约。心胸狭隘的人常常不自量力,妄自尊大。他们由于对自己或别人在某方面存在着很高的期望,一旦这种期望得不到满足,就对他人充满抱怨、嫉恨。这种心态会限制个人的发展,在人生的道路上设置障碍。

人生注定是一条坎途,一条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路途,人这一辈子与其悲悲戚戚、郁郁寡欢地过,倒不如痛痛快快、潇潇洒洒地活。人生不售回程票,在人生的旅途中,只有豁达的人才能走出狭隘,拥有幸福。他们能随时随地背起自己的行囊,奔向远方陌生的旅程。所以,只有克服狭隘之心,以一种豁达、宽容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才是真正的智者。

杞人忧天:恐惧本身才是最恐惧的

【原文】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选自《列子·天瑞》)

译: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背景链接】

从前,杞国有一个人,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他常常会想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万一哪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啊?到时岂不是要被活活压死吗?

从此以后,他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自己没有地方安身,他越想越觉得危险,越想越觉得可怕,因此愁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朋友们看他这样忧愁,整日精神委靡,很为他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会那么容易就塌下来的,即使天真的塌下来了,也不是你一个人担心就能解决的啊!何况,天不过是由很厚的气体聚积而成的,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从早到晚都生活在大气之中。放心,天不会塌下来的。”

杞人听了朋友的话,又说:“如果天真的是大气组成,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是会掉下来吗?”

朋友说:“太阳、月亮和星星,也都是由会发光的气体积聚而成的。即使掉下来,也不可能把人打伤。”

朋友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仍然在为这个问题担忧。他一会儿担心天会塌下来,一会儿又担心太阳、月亮和星星会掉下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天没有塌,日月星辰也好好地挂在天上,但他仍然在为此担忧。后来,他因忧虑过度而去世了。

【智慧感悟】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这种无端的恐惧能极大地削弱人的能力。它往往会破坏人的思维能力,毁灭一个人的创造性、激情和自信,对一个人的所有思想、情绪和各种努力产生不良的影响,破坏人的抱负和成就,使人整日处于一种提心吊胆谨小慎微的状态中。

许多人都有一种杞人忧天感,他们常常猜想着大不幸的降临:要丧财失位,要遭遇不测,要面临火灾水害……当整个心态和思想随着恐惧的心情而起伏不定时,干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收到功效。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的痛苦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那些使得我们未老先衰、愁眉苦脸的事情,那些使得我们步履沉重、面无喜色的事情,实际上也并没有发生,所有的事情,都仅仅是你无聊的想象。

恐惧是一种心理想象。正常的人在面对未知的事情时都会或多或少存有一些恐惧心理,就好比初学游泳的人,站在高高的水池边要往下跳时会心生恐惧。但如果壮大胆子,勇敢地跳下去,恐惧感就会慢慢消失,反复练习熟练以后,恐惧心理就不复存在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恐惧时总是这样想:“等到没有恐惧心理时再来跳水吧,我得先把害怕退缩的心态赶走才可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把精神全浪费在消除恐惧感上了,最后一定会以失败而告终,人也会因为失败而陷入更深的恐惧中。如果想把恐惧之心彻底消除,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勇敢行动。

恐惧的事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陷入恐惧的感觉中不能自拔。行动是克服恐惧、脱离恐惧的灵丹妙药。只要不畏缩,有了初步行动,就能带动第二、第三次的出发,如此一来,心理与行动都会渐渐走上正确的轨道,恐惧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散去了。

杯弓蛇影:摒除多疑的心态

【原文】乐广字修铺,迁河南伊,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选自《晋书·乐广传》)

译:乐广有一位亲密的朋友,分别很久不见再来,乐广问朋友不来的原因时,友人回答说:“前些日子来你家做客,承蒙你给我酒喝,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十分厌恶它,喝了那杯酒后,就身得重病。”

【背景链接】

西晋时期,有个做官的人叫乐广。他有一位好朋友,一有空就到他家里来聊天。很长一段时间,这位朋友也没有来。乐广十分惦念,就前去看望。到了之后,他发现朋友半坐地倚在床上,脸色蜡黄,这才知道朋友生病了。追问病因,朋友支支吾吾地不肯说,经过再三询问后,朋友才说:“那天在你家喝酒,看见酒杯里有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在游动。当时恶心极了,出于礼貌,只得闭着眼睛喝了下去。从此以后,就老觉得肚子里有条小蛇在乱窜,什么东西也吃不下。”

乐广心想,酒杯里怎么会有蛇呢?回到家中,他在客厅里踱来踱去,分析原因。他看见墙上挂着一张青漆红纹雕弓,心里一动。他斟了一杯酒,放在桌子上,移动了几下,终于看见那张雕弓的影子清晰地投映在酒杯中,随着酒液的晃动,就像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在游动。

这下真相大白了,乐广把朋友接到家中,让他仍旧坐在上次的位置上,仍旧用上次的酒杯为他斟了满满一杯酒,问道:“您再看看酒杯中有什么东西?”那个朋友低头一看,立刻惊叫起来:“蛇!蛇!又是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乐广大笑,指着墙壁上的雕弓说:“您看看那是什么?”朋友看看雕弓,再看看杯中的蛇影,恍然大悟,顿时觉得浑身轻松,心病也全消了。

【智慧感悟】

乐广的朋友因为一条“莫须有”的小蛇而整日忧虑,这就如忧天的杞人一样。试想在一个人的酒杯里,怎么可能出现小蛇呢?

生活中也不乏常有些喜欢疑神疑鬼的人,他们总是怀疑一些莫须有的事情并为之感到深深的担心和忧虑,整日里紧张兮兮,甚至还影响了其周围人的正常生活。虽然生活中难免出现意外,我们免不了对一些人或事产生怀疑,但如果对任何人或事都无端怀疑,而且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还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判断,不相信他人,整天疑神疑鬼的话,这就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现象了。这种人整天忧心忡忡,对于一切的事情都在担忧,总觉得无论自己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有人在评论着自己,议论自己的一举一动,甚至总有人在跟自己过不去,但其实大家根本没去注意他。又或者是整日里幻想一些麻烦事发生并深深纠结沉溺于此无法自拔,觉得身边到处都是危机和陷阱,但其实所有事情都仅存于他的想象中,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多疑对人的身心是一种无形的伤害,会使人疑神疑鬼,患上心病,甚至还会对身体健康状况产生负面的影响。疑虑是天空中的阴霾,可我们的生命需要的是阳光,而不是乌云。所以,只有及时摒除多疑的心态,开放自我,驱除疑虑,才能看到万里晴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从善如流:听从他人善意的劝解

【原文】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选自《左传·成公八年》)

译:栾书说:“听从好的意见就应像流水一样迅速,这样才是对的。”

【背景链接】

栾书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上卿,因屡立军功,升任中军元帅。公元前585年,楚国派数万精锐军队进攻郑国,郑国不敌向晋国求救。晋景公派栾书率军前往救郑,栾书的军队刚到郑国境内,就遇上了楚军。楚军见晋军来势汹汹,就退兵回国了。

栾书不想就此撤兵,便去进攻与楚国结盟的蔡国。力量弱小的蔡国见晋国来犯,连忙派使者向楚国求救。正当晋国准备迎战时,栾书的部下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建议说,楚军本来已经退回去了,现在又折回来,一定是有备而来的,千万不可大意。此战如果我们获胜了,也只不过是打败楚军,并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但是如果失败了,就一定会令人感到耻辱。权衡利弊,这一战还是不打的好,我们不如收兵回国。

栾书觉得他们说得有理,便下令准备撤军回国。但军中仍然有很多人想与楚军决一胜负,又听说栾书决定撤兵,就跟他说:“其实贤人与多数人的想法是一样,只要用心去做,事情就能成功。您为什么不按照多数人的想法去做呢?身为主帅,辅佐您的有11个人,其中只有3个人不主张开战,说明想打的人还是占多数的,您为什么不按多数人的想法行事呢?”栾书回答说:“正确的意见才能代表大多数。知庄子他们三个是晋国的贤人,他们所提的意见正确,能代表大多数人,我就采纳他们的意见。”于是,栾书下令撤兵回国。

两年之后,栾书率兵攻占了蔡国,接着想去攻打楚国。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等人分析了当时的具体情况以后,建议栾书暂时先不要攻打楚国,而应该去侵袭沈国。栾书觉得他们的建议正确合理,便去攻打沈国,最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智慧感悟】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凡能够建功立业、称雄一世的明君英主,他们对于敢于直言相劝,排除国家隐患的忠臣良将极为尊重。贤明的君主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做到防患于未然,成就一番伟业。与此相反的是,拒绝听见不同意见、骄横专断的君主,到头来只能是落得个国破家亡、身败名裂的下场。

每个人都喜欢听赞同肯定自己的声音,这是人的本性,可人并非圣贤,总有犯错的时候。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我们对自己犯下的过错一无所知,这时就需要身旁有敢于说话的人直面指出帮助我们走出错误的泥潭。如果身边没有这样的朋友,那实在是人生一大遗憾;如果是因为自己听不得半点否定的声音,那么你这一生就注定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人都是在犯错中获取经验,而又借助于经验不断完成自我成长与进步的。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害怕被别人指出错误丢面子而拒绝接收一切不同的声音。这样的人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自己没有一个客观清晰的判断,从而也就自然不会有什么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正所谓“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一个人如果总是傲慢孤僻、拒谏饰非、一意孤行的话,那最终只能落得个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咽的局面。所以,我们要多看多听,听从他人善意的劝解,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意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自己心明眼亮,保证自己能以开放的胸怀去接收新学与新知,也保证自己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与进步。

安步当车:做人要有超然淡泊的心态

【原文】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译:每天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做乘车,平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

【背景链接】

战国时齐国有位贤者,名叫颜蜀。齐宣王十分仰慕他,便把他召进宫来。颜蜀走进宫内,来到殿前,就停住了脚步,不再前进,叫齐宣王下来迎接他。

齐宣王生气地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

颜蜀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士人尊贵!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的,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脑袋的,就封为万户侯,赏金千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脑袋还不如一个死了的士人的坟墓呢!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多,是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多;如今,称孤道寡的才二十四个。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的关键。从古到今,没有不务实事而成名于天下的,所以君王要以不经常向人请教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惭愧。”

齐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于是对颜蜀说:“听了您的一番高论,茅塞顿开,希望您接受我拜您为师,今后您就住在这里,饮食有肉吃,出门有车乘,您的家人个个衣着华丽。”

颜蜀拒绝道:“玉,产于山中,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坏;虽仍宝贵,但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如果选拔上来,享有利禄,他外来的风貌和内心世界就会遭到破坏。所以我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到点吃饭,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做乘车。平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净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

颜蜀说罢,向齐宣王拜了两拜便离开了。

【智慧感悟】

在大富大贵面前,颜蜀能够安于淡泊的生活而不追名逐利实属不易。在当今这个名利纷争的社会,在诸多物质精神诱惑面前,能够保持超然淡泊的心态就更为不易了。

每个人都有好胜之心,都希望自己做的一切能被周围的人肯定、赞扬甚至希望自己能够被众人所敬仰。有好胜心是好事,因为好胜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人的进取之心,但凡事适度则有利,过度则有弊。倘若好胜心过强,太在乎输赢得失的话,那么心灵就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和干扰,朋友的评价、陌生人的目光等等,都会成为你局促、担忧、焦虑的源泉。如果总是被这些外界的事物闹得惶惶不可终日或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话,那么就很容易跌入自怨自艾、私欲横行、极端主义且无法自控的深渊。

其实,生活是一个过程,看得太重,就会脱离生活的简单,忽视心灵的感受。保持淡泊如水的心态,豁达地面对人生的荣誉得失,你就会发现生活原本可以很纯净、很简单。《菜根谭》里说,心灵纯净、心气平和的人,内心充满了美好的情绪,就像常在天朗气清的气候中一样,人也如同明亮的镜子和宁静的湖水,反射出美好的景象,世界上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厌恶和生气的事情了。这种明镜般的超然态度和淡泊之心,正是目前很多人最缺乏的。

淡泊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有时候追求的目标因能力所限无法达到,并不能代表没有获得或距离成功很远,只要思想达到了,结果必然是一样的。保持超然淡泊的心态,坦然地面对生命中的荣辱、得失、进退,其实是人生命中最为可贵也最具价值的品格,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以毕生去致力修炼的操行。

宠辱不惊:凡事都应顺其自然

【原文】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选自《在怀县》)

译:经历过大宠大辱就变得不易心惊,喜欢事物的本质就难以过多思考。

【背景链接】

唐太宗时期,有个叫卢承庆的人,字子余,他被任命为考功员外郎,是专管官吏考绩的。因为他做事认真、公正,深受人们的敬重。

一次,卢承庆奉命调查漕运船只失事的责任问题,他给负责此事的一个官员评定了“中下”的评语,并通知了本人。受到惩处的官员听说后,没有提出意见,也没有任何疑惧的表情。卢承庆事后想了想,觉得粮船翻沉,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也不是他一个人可以挽救的,给他一个“中下”的评语未免太过严苛了,于是,就把评语改成了“中中”,并通知了本人。那位官员依然没有发表意见,既不说一句虚伪的感激的话,也没有什么激动的神色。卢承庆得知此事,脱口称赞道:“好!宠辱不惊,难得难得!”于是,又把他的评语改成了“中上”。

后来,卢承庆本人也经历过大起大落,命运坎坷,但他的心情始终平静如水,并不因命运的起落无常而改变自己为人的原则。

【智慧感悟】

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都为外物所遮蔽、掩饰,浮躁的心情占领了我们的整颗心,因此在人生中留下许多遗憾:在学业上,由于我们还不会倾听内心的声音,所以盲目地选择了别人为我们选定的、他们认为最有潜力与前景的专业;在事业上,我们故意不去关注内心的声音,在一哄而起的热潮中,我们也去选择那些最为众人看好的热门职业……现代人总是习惯为自己做各种周密而细致的盘算,权衡着可能有的各种收益与损失,而正是在这些缜密算计的过程中,我们把能够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的极为珍贵的东西弄丢了。这种珍贵的东西,就是一颗顺其自然的平常心。

在现实生活中,要想做到去留无意,宠辱不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总是在顺利时趾高气扬,一经失意、挫折就一败涂地,失去勃勃生气,要么精神沮丧,要么完全陷入绝望的深渊,最终自己断送了自己。人们总是计较太多,在意太多,这样一来,自然就很难拥有顺其自然的淡然之心了。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副抒情志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大意是:为人做官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的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寥寥数语,就深刻地道出了对待名誉和地位应持的正确态度。

顺其自然不是看破红尘,也不是消极遁世,而是一种境界,一种积极的心态。以顺其自然的心态去看身边的事,去过每一天的生活,你就会发现,其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就围绕在你的身边。

后羿射箭:保持一颗平常心

【原文】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选自《苻子》)

译:就像后羿,高兴和恐惧成为了他的灾难,万两黄金成为了他的祸患。人们若能抛弃他们的高兴和恐惧,舍去他们的万两黄金,那么普天之下的人们都不会比后羿的本领差了。

【背景链接】

夏朝的神射手后羿有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从来没有失手过。

夏王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十分欣赏他,就把他召入宫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竞争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

想到自己这一箭射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地一下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后羿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

后羿收拾弓箭,勉强赔笑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

【智慧感悟】

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当射箭的成绩直接关系到切身利益时,他就无法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术,最终以失败告终。究其所以,就是没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平常心”三个字我们经常见到或提起,但终究何为平常心呢?古语有云:平常心即是“道”。而古人说的“道”,其实是一种人生哲学,而且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生哲学。其实,我们只要仔细分析,便可知所谓的平常心,就是“无为、无争、不贫、知足”等观念的综合反映。换成通俗一点的话来讲,平常心就是我们的心态在平时总是会比遇到特别事件或突发状况时沉稳得多,也镇静得多。如果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我们能够以平常心去对待,不但不惊慌失措,反而十分从容镇静,一面充分保持着人情味,一面还能够于适当的时机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种心态便可称作“平常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是具有平常心的人越能感受到幸福,而那些整日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人则只能是被无穷无尽的烦恼所折磨。有时候,一顿简单的晚餐,一句简单的问候,一张简单的卡片,或者一首简单而又甜美的小诗,就能够满足我们,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有些人总觉得幸福来无影去无踪,是件很难捕捉的事物,但事实上,幸福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聆听幸福的心态,以及观察幸福的眼睛。幸福很简单,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那么就一定能感受到幸福的抚慰。

平常心贵在平常,波澜不惊,生死无畏,于无声处听惊雷。平常心是一种超脱眼前得失的清静心、光明心。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安贫乐富,富亦有道。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下,都能拥有平常心,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只要我们努力,就能够以平常心对待纷杂的世事和漫长的人生,并跨越人生的障碍。

塞翁失马: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原文】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选自《淮南子·人问训》)

译:所以福变成祸,祸变成福,变化得没办法研究到底,深得没办法测量啊。

【背景链接】

战国时期,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以养马为生,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群中,有一匹马不知什么原因,迷了路,回不来了。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跑来安慰他。塞翁却不以为意,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各位有心了。丢了一匹马,不是什么大的损失,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邻居们听了个个疑惑不解。

没过几天,塞翁家的那匹迷途老马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邻居们听说了,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有远见。这时的塞翁却满脸愁容,他忧心忡忡地对众人说:“唉,白白得到了一匹马,谁知道会不会给我带来什么灾祸呢?”塞翁的话又让大家百思不得其解。

看到这匹胡人骑的骏马,塞翁的独子喜不自禁,天天骑马兜风。有一天,他因一时疏忽,竟从飞驰的马上掉了下来,命虽然保住了,但摔伤了一条腿。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前来慰问,塞翁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独子因为是个跛子,免服兵役,所以也得以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智慧感悟】

人生有好多事情在意料之外,当你正春风得意的时候却会突然发生一些让你痛不欲生的事情,当你正想着要好好努力挣钱的时候,突然之间的意外之财从天而降,让你不知所措。或者大悲,或者大喜,人往往很难做到从容地面对意外的得失,所以各种烦恼接踵而至。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往往与福同在,福中往往潜伏着祸。得到了不一定就是好事,失去了也不见得是坏事。只有正确地看待个人的得失,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很多人因为生活中的得失而备受折磨,其实有得必有失,一时的得失不会影响人生的进程,如果你总是把一时的得失挂在心头,不能自释,生命的水流可能就会在那一刻徘徊不前。

实际上,得与失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关键在于你的心态。就像塞翁失马一样,丢了马匹人们都觉得是一种失去,是一件坏事,可塞翁却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这件事情,自觉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其实我们平时生活中也是一样,也许你失去了一角,但却饱览了世间的美景;得到了你想要的圆满,但却可能因为步履匆匆而错失了怡然的心境。有时候失也是得,得即是失,也许当生活有所缺陷时,我们才会深刻地感悟到生活的真实,这时候,失落反而成全了完整。

所以,与其把生命置于贪婪的悬崖峭壁边,不如随性一些,洒脱一些,不患得患失,做到宠辱不惊,保持一份难得的理智和正常的得失心,坦然地面对所有,享受人生的一切,得到时不要太得意忘形,失去时也不用太痛苦不堪。得到时要淡定,要克制;失去时要坚强,要理智,兜兜转转,寻寻觅觅,浮浮沉沉,似梦似真,一路行走一路歌唱,这才是生活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