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趣说万事万物的起源
19792500000055

第55章 艺术人生(4)

剪纸的由来

剪纸,又称剪花、刻纸、剪画等。它是用纸剪一些代表吉祥如意和象征美好的图案贴在醒目的物品上,用来表示祝福,是深受人们喜爱、流传很广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

剪纸的历史源远流长。《史记》中“剪桐封弟”的故事,叙说了西周初期,成王将梧桐叶剪成玉圭图样,送给其弟姬虞,封他为唐国(今山西西南部)的诸侯。据说,这是我国最早的剪纸记载。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置头之鬓。”足见南北朝时,剪纸已成为民间美化生活的主要活动之一。

知识小链接:剪纸在有关史籍中的记载

唐朝:崔道融所留传的诗中,有这样的词句:“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这里所讲的“宜春帖子”,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剪纸艺术作品”。唐代诗人李商隐《人日》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也是写此。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幡,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以戏之。”

南宋:周密所著《志雅堂杂钞》中写有:“向旧都天衔,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心所欲而成。又中瓦有俞敬之者,每剪诸家书字皆专门。其后有少年能于衣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极精工。”“剪花样”指的自然是“剪纸”。

印章的由来

印章也称印信,古时候它是权力的象征。据《史记》中记载,战国时代,主张合纵抗秦而著称的政治家苏秦曾佩戴过六国相印,由此证实官吏用印在当时已成为一种制度。

秦时,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帝王的威望和地位,对印章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皇帝的印信称为国玺,大臣的印信称为章或印,各有专称,不能混淆。秦始皇统一中国前,曾夺得赵国的“蓝田玉”,即“和氏之璧”,并把它制成了有名的传国玺。到汉朝,印章的制作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艺术。有的将军死后,他们随身携带的象征身份的印章也一起被埋入土中,所以现在我们还能看到相当数量的古代印章。

宋朝以后,印章的应用多和书画联系在一起,题款盖印,成为习惯。我们至今还能看到苏东坡、黄庭坚、宋徽宗等人的许多印章。印章不仅是书画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知识小链接:篆刻艺术的由来

篆刻,又称印学,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甲骨文便是最早的篆刻。到了春秋时期,随着印章的出现,篆刻逐渐成为专门的技艺。开始时,印章统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皇帝专用,“亲王以上称宝,郡王以下官员曰印”。自汉建安之末至三国两晋,多为阴刻白文,用来封物作为信验。至六朝,印章始刻朱文。唐之后,印章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除有姓名以外,又出现了书柬印、收藏鉴赏印、斋堂馆印等。同时,刻有成语和诗文的“闲文印”开始问世。这标志着这门技艺开始成为一种艺术创作。在书法、绘画等美术作品上也加盖印章,增添情趣。至此,融书法、绘画、雕刻为一体的篆刻成为一门具有审美价值的学问。

刺绣的由来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被世人誉为“衣冠王朝”。中国的刺绣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传说古代苏州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姑娘,正在赶制一件自己的新嫁妆,可惜不小心在衣襟上戳了一个洞。她急中生智用彩绒绣了一朵小花,与其说是掩盖瑕疵,不如说是锦上添花。聪明的苏州人从中受到了启发,从此就喜欢上穿有绣花的衣裳了。根据西汉刘向所撰的《说苑》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吴人就开始把刺绣工艺应用于美化生活。到了三国时期,苏绣已发展到较高水平,据说三国时期的赵夫人利用自己既能画又能绣的特长,为孙权作了一幅“画绣”,此绣被时人称为“针绝”,于是赵夫人便成为“画绣”的鼻祖。

知识小链接:中国四大名绣

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都独具风格。在我国除了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这“四大名绣”外,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我国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四大名绣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除了具有本身的艺术特点外,还是绣品商业化的结果。因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各异,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其中苏、蜀、粤、湘四个地方的产品销路尤广,故有“四大名绣”之称。

插花的由来

插花艺术源于中国,早在1500多年前,我国就有在佛像前供奉应时花卉以示虔诚的习俗。这种供于佛前的花当时又称为“佛花”。“借花献佛”这一成语正是来源于这个习俗。尽管这只是摆放于佛桌上的一种花束形式,但已构成插花的雏形了。

起初,僧侣们将鲜花插于佛龛中,竖直供于佛前,发现竟可令花保鲜更持久。后来,插花逐步有了讲究,如由三支主枝形成的插花分别代表天、地、人,象征宇宙;由七支主枝形成的插花,象征佛门大千世界等观念等,使插花有了意境。

隋、唐、五代时期,插花艺术逐渐普及并盛行于世。在这个时期,全国普遍出现了以花为友,寄情花木的盛况。

知识小链接:西洋式插花

西洋式插花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的西方插花,时间早在公元前2000年时的尼罗河文化时期。从古希腊直到罗马后期,经历了中世纪的文化停止时期,14至16世纪才奠定了现代西洋式插花的基础。西洋插花与中国式和日式插花相比较强调实用和设计理念,一般较能融入生活之中,达到日常生活的装饰效果。

盆景的由来

盆景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据考证,盆景一词见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屠隆著《考槃余事·盆玩笺》,书中写道:“盆景以几案可置者为佳,其次则列之庭榭中物也。”历史上曾称“盆玩”、“盆树”、“盆岛”、“些子景”等。

盆景起始于新石器时期,形成于汉代,兴盛于唐代。新石器时期以草木盆栽为主,汉代木本盆栽出现有树石盆景缶景,夏商的玉雕、石玩对汉代树石盆景缶景的形成影响深远,唐代是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文化艺术辉煌发达,盆景随之突飞猛进,其历程经过了由草木盆栽转化到木本盆栽,由原始盆栽转化到艺术盆栽,由以生产为目的转向以观察为主,以及由一般艺术盆栽升华到高级盆景这几个阶段。原始盆景经过了唐宋的意境飞跃、元代的体量飞跃和明清的理论飞跃才发展至今。1977年,在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期遗址,距今约7000年的第四文化层中出土的两块刻画,整个画面是草本万年青盆栽,布局统一均衡,比例协调,充满生机。它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盆栽,是比较原始的盆景雏形。

知识小链接:多流派并存的中国盆景艺术

中国盆景艺术流派大概如下:扬派、苏派、海派、川派、岭南派、通派、徽派、浙派、闽派,以及湖北、河南、山东、吉林、辽宁、金陵、徐州、北京等地的盆景也已初步具备了本土特色,基本上形成了各地区的地方风格。其中以湖北盆景发展最快,影响面也越来越宽。湖北的树石盆景是岭南盆景之后的新秀。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乃至在某些地区出现了树石盆景热。现就中国传统流派的分布来说,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一带。其他地区还有待于盆景艺术的进一步普及和提高。

景泰蓝的由来

景泰蓝的学名为铜胎掐丝珐琅,简称掐丝珐琅。而掐丝珐琅的发源地是波斯,旧称“大食窑”。在我国,景泰蓝是北京一种特有的传统工艺品。

景泰蓝始于元朝末年,在明景泰年间得到充分发展。当时多用晶莹夺目的蓝色釉料,所以景泰蓝成为珐琅的俗称。数百年前,皇宫失火,宫中的一些金银珠宝等在熊熊大火中竟烧成一种五颜六色的结晶体。人们从中得到了启示,把高温烧制的彩釉进行加工制造,最后制成景泰蓝。从元明两代发展到清朝,其制作工艺大有提高,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品。

知识小链接:“景泰蓝”称谓的出处

“景泰蓝”这个称谓最先见于清宫造办处档案。清雍正六年(1728)《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五月初五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本月四日,怡亲王郎中海望呈进活计内,奉旨……珐琅葫芦式马褂瓶花纹群仙祝寿,花篮春盛亦俗气。今年珐琅海棠式盆再小,孔雀翎不好,另做。其仿景泰蓝珐琅瓶花不好。钦此。”这一记载,把仿景泰蓝时期的珐琅制品称作“景泰蓝珐琅”,这是目前所见“景泰蓝”称谓的最早文字记录。

维纳斯雕像的由来

说起卢浮宫,就一定会提起卢浮宫的“镇馆之宝”——维纳斯雕像。

这部古希腊文化后期的作品是在1820年一个名为米洛的小岛上被发现的。岛上有个名叫岳尔戈斯的农民,在一个洞穴的沙堆中发现一座美女雕像并将其收藏了起来。同年4月18日,法国海军实习军官伍蒂埃在米洛岛遇见了这个农民,并且决定将雕像买下运回法国。经过讨价还价,农民同意卖出雕像。但是,英国人却想在伍蒂埃筹钱的时候抢先买下雕像。而当英法两国的军舰先后来到米洛岛时,这座雕像已成为当地庙宇总管的囊中之物。法国人岂肯看着即将到手的“鸭子”就这样被别人拿走,于是在与这位总管经过一番争夺之后,最终以8 000银币的价格买下了这件稀世之宝。经过考证,雕像是维纳斯的形象,为公元前4世纪希腊雕塑家的作品。

著名雕塑维纳斯女神像,据说出土时两臂俱全,由于当时法国“拉歇弗莱特”号船船长居维尔与希腊商人以及英国方面为争购雕像展开了武力争夺,混战中雕像的双臂被砸断了,因而现在的雕像称为“断臂的维纳斯”。虽然雕像双臂没有了,但艺术家们仍称赞其为“残缺的美”。

知识小链接:维纳斯的诞生

维纳斯是爱神、美神,同时又是执掌生育与航海的女神,这是她在罗马神话中的名字;在希腊神话里,她的名字是阿弗洛狄德。维纳斯是从海里升起来的。据说世界之初,统管大地的该亚女神与统管天堂的乌拉诺斯结合生下了一批巨人。后来夫妻反目,该亚盛怒之下命小儿子克洛诺斯用镰刀割伤其父。乌拉诺斯身上的肉落入大海,激起泡沫,维纳斯就这样诞生了。希腊语中“阿弗洛狄德”的意思就是泡沫。

撒尿小孩铜像的由来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有一座铜像,这座铜像亦称“布鲁塞尔第一公民”塑像。它坐落在市中心广场附近的埃杜弗小巷。1619年由雕塑大师捷罗姆·杜克思诺塑造。像高半米左右,孩子头发微卷,鼻子上翘,嘴角挂着微笑,光着身体,叉腰挺肚,形象逼真。布鲁塞尔居民十分喜爱这座铜像,亲切地称他为“第一公民”,并把他看做该市的象征和幸福的标志。

撒尿小孩铜像源于比利时的一个民间故事。

据说,古代西班牙入侵者撤离布鲁塞尔时,欲用炸药将这座城市夷为平地,幸亏一个勇敢的小孩夜出撒尿,把导火线浇湿,拯救了城市,而小孩却中箭身亡,为纪念这个勇敢的小孩,人们铸造了此像。

“小英雄”平时“撒”的是自来水,狂欢节时“撒”的是啤酒。

知识小链接:“撒尿小孩”的第一件衣服

“撒尿小孩”作为布鲁塞尔市的标志性雕塑,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在多数人的印象里,“撒尿小孩”一直是赤身裸体的,其实不然。

据说,在17世纪末,法国和西(班牙)属荷兰展开了争夺比利时的战争。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为了解救被困的法国军队,下令轰炸布鲁塞尔,可是这次被拿破仑称为“非常野蛮但毫无用处的轰炸”没有救得了法国军队,却毁了布鲁塞尔。1698年5月,当时“低地国家”的统治者——巴伐利亚皇帝为庆祝布鲁塞尔市的重建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这位外来的统治者,为笼络布鲁塞尔的民心,在举行庆祝活动当天,他将一件蓝色大衣献给了“撒尿小孩”。这件大衣就是“撒尿小孩”于连拥有的第一件衣服。此后,赠送衣服的做法被保留了下来。

第四节 影视曲艺

电影的由来

1872年的一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酒店里,斯坦福与科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争执的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请来好友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做裁判,让他来裁决孰对孰错。

麦布里奇在跑道的一边安置了24架照相机,排成一行,相机镜头都对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边,他打了24个木桩,与对面的每架相机对应,并在每根木桩上系一根细绳,以牵动快门。

当马飞跑着经过这一区域时,依次绊断24根引线,24架照相机的快门也就依次被拉动而拍下了24张照片。麦布里奇把这些照片按先后顺序剪接起来。由于每相邻的两张照片动作差别甚微,它们组成了一条连贯的照片带。大家根据这组照片,终于看出马在奔跑时总有一蹄着地,不会四蹄腾空,所以判定科恩赢了。

故事似乎应该告一段落了,但人们却对这种别出心裁的判定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麦布里奇多次向人们展示那条录有奔马形象的照片带。一次,有人不经意间快速牵动那条照片带,结果眼前的景象令在座的每一位都十分惊讶:各张照片中那些静止的马叠成一匹运动的马,它竟然“活”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