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的由来
巧克力又叫朱古力,它是由可可制成的。可可最早产于美洲的尼加拉瓜,后来传入墨西哥。墨西哥阿兹泰克人将可可豆碾碎,煮成汁,待它冷却后加入各种香料,再用胡椒调味后饮用。墨西哥语中称之为“巧克拉尔”,意为“苦水”。可可树在墨西哥语中为“可可阿杜尔”,意为“神赐之物”。阿兹泰克人认为,饮用这种用“神赐之物”制成的“苦水”,会使人身体健壮,远离灾病。
西班牙的一些探险家由于讨厌胡椒味,就在煮“苦水”时,将可可豆粉与砂糖各放一半,制成一种新饮料,并称之为“巧克拉特”,在英语中又变为“巧克力突”。我们使用的“巧克力”三字,就是从英文音译过来的。
知识小链接:“可可”的小知识
可可是梧桐科的一种,它是世界三大饮料植物之一,原产美洲热带,中国于1922年在台湾南部开始引种,现在海南东南部和云南南部都有栽培。可可种子经过发酵、焙炒后,可做饮料和巧克力糖,不仅味道香醇,而且营养丰富,具有兴奋和滋补作用。
冰淇淋的由来
早在3000多年前,聪明的中国人就已经利用天然冰在夏天消暑。周朝的时候,朝廷里有专门负责取冰、用冰的官员——“凌人”。唐朝时,京城长安出现了专门靠冰发财的商人。一本叫《杜阳杂俎》的书里,详细记载了当时制造冷饮的方法。元世祖忽必烈时开始了冰淇淋的生产。为了保守制作工艺的秘密,王室以外的人禁止制造冰淇淋。马可·波罗千方百计得到了制作方法,并将它带回意大利,随后传到英、法等国。14世纪初期,欧洲也出现了冰淇淋。
知识小链接:蛋卷冰淇淋的由来
1904年,一个冰淇淋的新品种——蛋卷冰淇淋诞生了。
夏日的一天,大马士革的糕饼商哈姆威,在这个博览会上出售一种薄波斯蛋奶烘饼。在他旁边的一个摊子上,有一个用小碟子盛卖冰淇淋的。由于这一天生意特别好,冰淇淋卖主的碟子用完了。哈姆威看到这种情况,就拿出一块热乎乎的蛋奶饼,卷成锥形。待锥形蛋奶饼凉了以后,哈姆威就舀起一勺冰淇淋啪地扣在锥饼里,还美其名曰“世界博览会三角包”——后人称之为“蛋卷冰淇淋”。
方便面的由来
20世纪50年代,一个名为安藤的日本人每天下班的路上看见许多人在饭店门口排着队买热面条吃。当时安藤正在考虑如何扩大小作坊的经营规模,面对人们排队吃面条的情景,他不由得灵机一动:“就搞面条吧!”当时,美国向日本倾销面粉,政府鼓励人们吃面包。他不愿加工面包,也不愿加工普通面条,他想生产一种“开水一冲就可以吃的面条”,既方便又省时。这就是方便面的最初构想。
但是,经过多次实验都以失败告终。
于是,他放弃了原来的想法,又改用了新的创意:把面粉先轧成普通的面条,蒸熟后再浸入酱汤,让面条吸入咸味,解决了轧面和加味的问题。可是如何解决烘干保存面条的难题呢?如果用太阳晒与热风吹,都太耗时间,不适宜大规模生产。他又想到了油炸,炸后面条有许多细孔,吸水易变软,且味道会更好。但又出现面条为了调味,浸入酱油后变成面团的烦恼。安藤冥思苦想、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一个好方法:先进行预备性烘干,再将其放入特制的模具里,经油炸后就得到特制的面条。
功夫不负有心人,安藤的鸡肉方便面终于发明成功,并且立即占领了市场,方便面也由此诞生了。
知识小链接:吃方便面时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方便面只适于救急,如临时就餐不便或受到条件限制吃不到东西的时候食用。二是喜欢吃方便面或确实由于条件限制,需要较长时间吃方便面时,应该酌情搭配一些副食,以补充营养的不足。如食用些香肠、牛肉干、熟鸡蛋(约100克左右)、卤肉等。还可以在方便面中加一些香油或猪油(约25克左右),或者配餐用一些生吃的瓜果、蔬菜,数量应该保持在250~300克左右。三是患有肠胃疾病和胃口不佳、吸收不良的人,最好不要吃方便面。
第二节 调味用品
盐的由来
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它的由来可追溯至2800年之前神农氏与黄帝之间。《世本》记:“黄帝时,诸侯有夙沙氏,始以海水煮乳,煎成盐。其色有青、黄、白、黑、紫五样。”有关夙沙氏,汉宋衷有注,但《世本》散佚,后人引则各异。宋《路史》引宋衷注为:“夙沙氏,炎帝之诸侯。”《太平御览》引宋衷注为:“宿沙卫,齐灵公臣。齐滨海,故卫为渔盐之利。”
宿(夙)沙是传说中人,但说明中国最早的盐是用海水煮出来的。“盐”古字本象是在器皿中煮卤,天生者卤,煮成者盐。
知识小链接:选购食用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食用盐属专营产品,应在有食盐零售许可证的商店购买。
2.购买时,注意观看外包装袋上的标签。标签应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制造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储藏方法、质量等级,各种标志要规范、齐全,并贴有防伪“碘盐标志”。
3.食用盐产品感观应为白色、味咸、无异味,无明显的与盐无关的外来异物。颗粒均匀、干燥、流动性好。
醋的由来
醋的历史由来已久。传说在古代的中兴国,即今山西省运城县有个叫杜康的人发明了酒,并把酿酒的技术传授给了他的儿子黑塔。后来,黑塔带领族群移居现江苏省镇江地方,把酿酒技术也就带到了那里。酿酒中,他们觉得把酿酒后的酒糟扔掉很可惜,就存放起来,浸泡于缸里。到了21日的酉时,黑塔揭起缸盖,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黑塔忍不住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起来作为“调味浆”。这种调味浆叫什么名字呢?黑塔把“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酸甜的液体叫“醋”。据说,直到现在,镇江恒顺酱醋厂酿制一批醋的期限仍是21天。
知识小链接:醋的益处
醋不但是我们生活中的调味佳品,还有好多作用,主要有:
1.推迟和消除疲劳。
2.调解血液的酸碱平衡。
3.帮助消化,利于吸收,能帮助人有效地摄入钙质。
4.预防衰老。
5.增强肠胃道的杀菌能力。
6.增强肝脏机能。
7.扩张血管,防止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生。
8.增强肾功能。
9.健美、减肥。
10.美容护肤。
酱油的由来
酱油是把豆、麦煮熟,使其发酵然后加盐而酿制成的液体调味品。
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酱油”名称是在宋朝,林洪著《山家清供》中有“韭叶嫩者,用姜丝、酱油、滴醋拌食”的记述。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中国就已经比较普遍地酿制和食用酱油了,那时候世界上其他国家还没有酱油。但考虑到酱油和酱的制造工艺是极其相近的,而中国在周朝时就已发明了酱,所以酱油的发明也应远在汉代之前。酱存放时间久了,其表面会出现一层汁。人们品尝这种酱汁后,发现它的味道很好。由此便改进了制酱工艺,特意酿制酱汁,这就是最早的酱油的诞生过程。
公元755年后,酱油生产技术随鉴真大师传至日本。后又相继传入朝鲜、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
知识小链接:酱油的分类
酱油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两种。酿造酱油是用大豆和(或)脱脂大豆,或用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酱油。配制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只要在生产中使用了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即是配制酱油。
味精的由来
味精是由日本人池田教授从海带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名为谷氨酸钠的物质。研究表明谷氨酸钠能大大提高菜肴的鲜味。于是,池田将它命名为“味之素”,并获得专利。
20世纪初,味之素的广告在中国随处可见。有一个叫吴蕴初的工程师对这种能产生鲜味的粉末十分感兴趣,于是买了一瓶回去研究。经过化验,他得出粉末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于是决定造出中国的味之素来。他反复试验,一年之后,终于提炼出10克白粉似的结晶来,品尝后觉得味道与味之素一样鲜。吴蕴初想:最香的香水叫香精,最甜的味道称糖精,那么,最鲜的东西,不妨取名为“味精”。就这样,便有了“味精”一词。
知识小链接:大量食用味精的坏处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食用常规量的味精对人体无害。
但是,部分西方人在进食富含味精的食物2小时内,会出现头痛、面红、多汗、面部压迫或肿胀、口部或口周麻木、胃部烧灼感及胸痛等症状。这种现象多出现在中餐用餐后,因此有些西方人把这种现象称为“中国餐馆综合征”,但此现象是否与进食味精有关至今未能证实。如果出现“中国餐馆综合征”的人可每天口服50毫克维生素B6。
辣椒的由来
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它本是印第安人最重要的一种调味品。大约在15世纪末期,由西班牙人带到了欧洲。
16世纪末,辣椒传入中国,名曰“番椒”,明朝《草花谱》记载了一种外国传来的草花,名叫“番椒”。1591年,中国人已经把辣椒作为一种观赏的花卉引进国内并进行培育,但尚未应用于饮食。直到清乾隆年间,辣椒才作为一种蔬菜被中国人食用。据载最初吃辣椒的中国人都在长江下游,即“下江人”。下江人群嗜辣椒之时,四川人尚不知辣椒为何物。迟至清嘉庆年间,四川县志才有关于栽种辣椒的记载。
嘉庆年间,辣椒已普遍种植于川西地区。川西人常说的“海椒”,与明朝人称之“番椒”一样,说明辣椒来自外国。嘉庆年间以渝为中心的川东地区,辣椒已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四川大学历史系和四川省档案馆主编的《清乾嘉道巴县档案选编》载:地处川黔交界处的南川盛产辣椒。咸丰元年增修刻本《道光南川县志》卷五“土产·蔬菜类”有“地辣子”一名,应该是当地人们对辣椒的称谓。道光年间,与南川毗邻的贵州遵义地区也受川人影响,普遍栽种辣椒。
知识小链接:辣椒的食疗
1.健胃、助消化。
2.预防胆结石。
3.改善心脏功能。
4.缓解皮肤疼痛。
咖喱的由来
咖喱是香料的结晶品。印度是咖喱的起源国,最早出产香料的国家还有印度和中国等。印度之所以能在香料中的成就如此伟大,相信这要感谢那里终年闷热潮湿的天气吧。天气炎热,不仅让人的食欲大减,也让食物更容易变质。以香料配入食物,既能增加食物色香味,又能促进胃液分秘,令人食欲大增,而且还可以延长食物的保存期,正适合印度的天气。香料组成咖喱,是源于印度最初的肉食——以膻味极浓的羊肉为主,只用一种香料并不能去其膻味,因此便用多种干香料粉末组合而成的浓汁来烹调,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这便是坦米尔“卡利”(Curry)咖喱的来源。“卡利”的意思是“以不同香辛料制成的酱汁”——就是现在我们中国人翻译过来的“咖喱”。
知识小链接:咖喱的功效
1.增进食欲:因为咖喱中含有辣味成分的香辛料,它们会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进而加速肠胃蠕动,促进食欲。
2.促进发汗:咖喱中的辣味香辛料一经人体吸收后,会促进血液循环,达到发汗的目的,而发汗可以使体温下降。
3.体内消毒:大部分香辛料与胃液中的酸液综合后,具有消毒、灭菌的效果。
生姜的由来
相传,“生姜”是一个叫神农的人发现并命名的。一次,神农在南山采药,误食了一种毒蘑菇,肚子疼得像刀割一样,吃什么药也不能止痛,就这样他晕倒在一棵树下。等他慢慢苏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着的地方有一丛尖叶子青草,香气浓浓的,闻一闻,头不晕,胸也不闷了。原来是它的气味使自己苏醒过来的。于是,神农顺手拔了一兜,拿出它的块根放在嘴里嚼,又香又辣又清凉。过了一会儿,肚子里咕噜咕噜的响,泄泻过后,身体全好了。他想这种草能够起死回生,我要给它取个好名字。因为神农姓姜,就把这尖叶草取名“生姜”。意思是它能够使神农起死回生,很神奇。
知识小链接:夏天宜吃生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自古以来就有“生姜治百病”之说。夏天多吃姜不仅可以避免中暑、缓解疲劳,还有杀菌、助消化的作用。
大蒜的由来
大蒜,别名有胡蒜(崔豹《古今注》)、独蒜(《医普济方》)、蒜、大蒜头、荤菜等。大蒜栽培历史悠久,据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内地,因比内地小蒜个大,故称大蒜。大蒜在我国和国外用来食用和治病的历史悠久,有“地里生长的青霉素”之称。古埃及学者普利尼就知道用大蒜可治61种疾病。古印度人也经常吃大蒜,认为可以增进智力,使人们声音保持洪亮。大蒜既是可口的蔬菜,又是美味的调味品。
知识小链接:大蒜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有吃大蒜的习惯。如有些人常吃生大蒜,每日进餐前食用2~4瓣,可以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有人喜食糖醋大蒜,大蒜以糖醋浸2~2月,每食数粒,并饮糖醋汁,可以防治高血压病。也有人用大蒜煮花生油汤,取大蒜20克,调以花生油煮汤食,可用于肝硬化腹水。也可以用大蒜煮粥,对肺结核病人大有裨益。
但需注意,久食大蒜可能伤肝损目,凡阴虚火旺者,以及目、口、齿、喉、舌诸病者,应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