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趣说万事万物的起源
19792500000023

第23章 医药卫生(2)

知识小链接:正常血压指标

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血压分类和标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临界高血压为:收缩压140~149mmHg,舒张压90~94mmHg。

而理想血压为:收缩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

X光机的由来

1895年9月8日这一天,德国的物理学家伦琴在一次试验中,偶然发现了一种神秘的射线,将它命名为X射线。后来,他又经过6个星期的反复试验和研究,发现X射线能透过玻璃、橡胶、木块和铝等许多物质。他还在妻子的帮助下,用X射线照射自己的手,并清晰地看到了手的骨骼和肌肉的影像。从而发现X射线对肌肉的穿透性较强,对密度较大的骨骼穿透性则较弱。

为了纪念伦琴,人们又将X射线称为“伦琴射线”。1896年,人们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X光机。在X光机的作用下,可以发现病人的病因从而做出有效治疗,故X光机的发明对医学界具有重大意义。

知识小链接:

放射性物质可以释放α射线、β射线和伽马射线。

伽马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但电离的能力很弱。大强度的伽马射线可以杀死生命,可以做成伽马刀杀肿瘤。

CT的由来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着手于CT(即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的研制。1963年,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首先提出现实可行的图像重建的数学方法,并用于X射线投影数据模型,以后又提出多种方法,不久便实现了临床应用。1967年,英国的工程师亨斯菲尔德开始了模式识别的研究工作。1969年,他制作了一架简单装置,用加强的X射线为放射源,对人的头部进行实验性扫描测量,得到了脑内断层分布图像。后来,他又致力于将测量扩展到全身。1971年9月,他与神经放射学家合作,在伦敦外一所医院安装了第一个原型设备,开始了头部临床试验研究。10月4日检查了第一个病人。患者在完全清醒状态下,平躺于病床上,X射线管在患者上方,绕检查部位旋转,在患者下方装置的一个计数器也同时旋转。由于人体器官、组织对射线吸收程度不同,病理组织和正常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也不同。这些差别反映在计数器上,经电子计算机处理,便构成了身体部位的横断图像呈现在荧光屏上。试验结果在1972年4月召开的英国放射学家研究年会上首次发表,宣告了CT的诞生。

知识小链接:核磁共振

1946年发现核磁共振现象后,到1972年,核磁共振主要被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用于研究分子的结构。1973年,英国学者劳特布尔在主磁场内附加一个不均匀的磁场,并逐点地诱发核磁共振无线电波,然后对这些一维投影值进行组合,从而获得了一幅二维的核磁共振图像。

助听器的由来

20世纪以前,听觉困难的人不得不依靠机械的助听器。最初的这种助听器看上去很像金属喇叭。使用者把狭小的一端放到耳朵里,说话人则对着宽大的一端大声地叫喊。耳喇叭(号角状助听器)有点效果,但这要看听觉困难者的听觉差到什么程度。它们既大又不易使用,有待改进。

苏格兰发明家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想制作一种较好的助听器。贝尔研究了一些把声音转换成可增加的电信号的原理,但他的研究引导他做出的发明不是助听器而是电话。

这项工作留给了另一个人——米勒·里斯·赫切恩森,由他去发明一种便于使用的电助听器。他19世纪末所做的工作在1901年结出了果实,制成了第一个助听器。英国女王亚历山德拉在佩戴它之后,授予发明者一枚奖章。

20世纪20年代,轻便的助听器诞生,虽然它们的重量也在1千克以上。直到20世纪40年代晶体管发明出来以后,才有了小型助听器;70年代微处理器出现后,才出现了那种可塞进耳内,几乎看不见的助听器。

知识小链接:助听器的选择

助听器的选择涉及许多听力和非听力因素:

一是听力损失的程度和类型。如耳背式助听器所适用的听力损失范围较广,对于重度、深度聋或高频陡降型听力损失患者是必需的。某些传导性聋患者历经多次手术效果不佳,鼓室结构破坏,可考虑用骨导式助听器。

二是患者的喜好。

三是美观上的考虑。

四是手指灵活程度、视力。许多老人除了听力损失外,视力也差,手指不灵活,调节耳背式的音量要比耳内式容易一些,但如果助听器配有遥控器,二者就没有什么区别。从摘取方便这一角度来讲,耳内式助听器比耳背式要略方便一些,半耳甲腔式、耳道式耳模(或耳内式助听器)比满耳甲腔式要容易得多。

五是患者的耳道大小。耳背式助听器可配接音频输入、FM接口等装置,允许实现方向性麦克风特性,耳内式助听器则不容易实现这些功能。

第三节 医疗常识

脉诊的由来

脉诊在我国由来已久,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结晶。《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称于世。

据历史记载,我国脉诊的由来源远流长,例如,传说中的上古医生僦贷季、鬼臾区等已经讨论了脉诊。到春秋战国时期,脉诊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当时开始出现的重要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和稍晚的《难经》中,都有许多关于脉诊的详细论述。

到了汉代,脉诊就更加普遍了。在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可以看出脉诊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并且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到了晋代,名医王叔和把前代有关脉学的知识和经验归纳总结,写成了《脉经》一书,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据不完全统计,清代以前的脉学著述已多达百余种。其中虽有重复,但是仍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我国古代脉学的发展。

知识小链接:脉诊的方法

脉诊的方法有3种:①遍诊法。切脉的部位有头、手、足三部。②三部脉诊法。即察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脉。其中以寸口候十二经,以人迎、趺阳分候胃气,也有加上足少阴(太溪穴)以候肾的。③寸口诊法。即诊察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

麻醉术的由来

麻醉是在手术或诊断性检查时为解除病人疼痛,并使肌组织适当松弛而采用的注射药物、服药、针刺等方法。麻醉术起源于中国,最早使用麻醉剂的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伟大医学家华佗,他发明了一种叫“麻沸散”的中草药麻醉剂。可惜“麻沸散”后来失传。

现代麻醉术源于美国,而且最先用于牙科领域。1844年,美国化学家考尔顿在研究了笑气(氧化亚氮)对人体的催眠作用后,带着笑气到各地演讲,并做笑气催眠的示范表演。在哈特福德城进行的一次表演中,出现了意外情况。表演者在吸入笑气后,由于开始的兴奋作用,突然从半昏睡中一跃而起,神志错乱地跳过围栏去追逐观众。在追逐中又不幸划破了腿部,伤口出血不止。一时间会场大乱,表演只得匆匆收场。但是表演者在追逐观众时腿部受伤而丝毫没有痛苦感觉的现象,却给在场观看表演的一位观众威尔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威尔士是一位牙科医生,当时他正为如何减轻病人拔牙时的痛苦而绞尽脑汁。这场“催眠”表演,引发了他对氧化亚氮可能具有麻醉作用的假想。经过几次试验后,1845年1月,威尔士在美国波士顿一家医院里公开演示在麻醉下进行无痛拔牙手术。由于麻醉不足,演示失败。

但是,了解他全部试验过程的青年助手、医学院牙科学生摩顿却仍然相信麻醉可以暂时消除疼痛。摩顿仔细分析了威尔士的整个试验过程,发现氧化亚氮虽然具有麻醉作用,但效力较小。后来采用乙醚进行麻醉,经多次试验,最终取得满意的效果。

知识小链接:麻醉技术的分类

麻醉技术分为全身麻醉与区域麻醉两大类。前者作用部位在大脑,后者作用在外围神经。

全身麻醉又分为吸入性麻醉与注射性麻醉。吸入性的全身麻醉,是将液体麻醉剂或气体的麻醉剂,经由特制的挥发器变成气体后,混合氧气,经呼吸道吸入,进入血液循环至大脑,发挥麻醉效果。注射性的全身麻醉是直接将麻醉剂自静脉注入血液循环中。

区域麻醉又可分为脊椎麻醉、硬膜外麻醉(俗称半身麻醉)、静脉注射区域麻醉、神经阻断术等。

血型的由来

血型最早起源于西医学,最初用于治疗疾病的研究。在20世纪初由卡尔·兰德施泰纳发现并公布于世。兰德施泰纳博士在读到英国病理学者谢塔克的题为《肺炎患者的血球和血清混合后的血球凝聚》的论文时,开始对血型进行研究。从1901年开始,在22位健康人的身体上进行抽血实验,发现血清中的血球凝聚现象并非病理原因,而是由于生理结构引起的。此后对这项实验的整理成功地将这22人分成A、B、C三类血型,其中的C型就是后来的O型。后来又有两名研究者泰卡斯特和斯塔利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了第四种完全不同的血型,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AB型血型。就此形成完整的血型系统。

知识小链接:什么是Rh血型

人类红细胞血型由多达二十多种的血型系统组成,ABO和Rh血型是与人类输血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血型系统。当一个人的红细胞上存在一种D血型物质(抗原)时,则称为Rh阳性,用Rh(+)表示;当缺乏D抗原时即为Rh阴性,用Rh(-)表示。

Rh(-)的分布因种族不同而差异很大,在白种人中的比例较高,约百分之十五。中国人群中:新疆维吾尔等少数民族Rh(-)的分布为百分之五;蒙古族人接近百分之一;汉族人所占的比例极少,仅占千分之三,属稀有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