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像铁人一样工作
19792400000014

第14章 只有勤学苦练才能脑子聪明心眼灵,痛痛快快打好井

——练就铁人那样的硬功夫、真本事

笔杆再沉也得拿:学习无止境

我写一封信浑身疼,再疼也得写。笔杆再沉也得拿,只有勤学苦练才能脑子聪明心眼灵,痛痛快快打好井。

——王进喜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全世界在10年里所产生的新知识就是人类历史的所有知识总和,一个人的大部分知识在5年后就会过时。要想不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要想不被竞争所淘汰,学习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铁人文化低,但他渴求知识,讲究科学,以顽强的毅力刻苦学习。当了大队长以后,管事多了,交往面大了,开会下井队了解情况得记笔记,有些字不会写,他就以双倍的努力学文化。他拜机关干部为师,边学认字,边学知识,边学毛主席著作。他说:“学会一个字,就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岭去见毛主席。”他不仅学认字,还练习写,有时一封信要写五六遍甚至十几遍。有的字不会写,就画上各种自己创造的符号、图像,过后再请教老师补上。慢慢地,他还学会了查字典。

就是凭着这种“识字搬山”的刻苦精神,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王进喜不仅能独立地看报、读文件和学习毛主席著作,还能写信、记笔记和写简单的发言提纲了。他说:“我写一封信浑身疼,再疼也得写。笔杆再沉也得拿,只有勤学苦练才能脑子聪明心眼灵,痛痛快快打好井。”

不仅打好井需要学习,各行各业的人们都需要不断学习。

成功是学习的过程,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过时的知识等于废料。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摄取能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生存下去。

现代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三公司钳工(密封班班长)赵林源,被人们称为“密封大王”。他曾说过:“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我的秘诀就是两个字——学习。”

经过34年的不懈努力,赵林源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工人,成长为对企业有突出贡献的技能专家,靠的就是矢志不渝地追求知识,学习知识。

进厂之初,他跟着师傅学技能,苦练基本功,结果他不仅一年就掌握了别人三年才能学会的本领,还赢得了抚顺市钳工技术比武第一名的荣誉。

进了密封班,他先后自学了《机械零件设计安装》、《机械密封原理》、《金属材料学》、《工艺加工学》、《国际流体密封》、《石油化工设备密封技术文集》等专业课程,写下了十几万字的笔记。作为一名只在“文革”期间上过初中的工人,他为此所付出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当进口的机泵发生泄漏,按外国专家的要求送国外维修将停产半年、企业将遭受巨大损失的关键时刻,他学到的知识发挥出了神奇的力量,赵林源带领工友为中国工人争了光。当他成功改造进口名牌设备,取得巨大经济效益时,是知识为他创造了辉煌。

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与时俱进,全身心地扑到电脑的学习上。没有机会进电脑学习班,他就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向身边的年轻人学。痔疮犯了坐不下去,他就跪在地上学习操作键盘。当他学会了这一信息时代的工具后,再次实现了质的飞跃。他用PowerPoint制作技术培训讲议,把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工友。他用电脑管理密封班,在工作量成倍增长,人员却减少2/3的情况下,让管理迈上新台阶。学习知识让赵林源的事业插上了翅膀,在辽阔的天空里尽情飞翔。赵林源的事迹,再一次证明了那个平凡的真理:知识就是力量。

他认为,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知识,刻苦学习是工人应尽的责任。赵林源为了学习,宁愿“戒”掉业余爱好,因为学习已成为他的生活方式,学习是他最大的乐趣。

创建学习型企业,造就一支掌握现代知识的高素质团队,是所有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目标的需要。时代需要造就千万个赵林源,因为这是企业最坚实的发展基石。

21世纪是一个属于科技和知识经济的世纪,是一个属于学习的世纪。学习是永远没有止境的,我们不可能把世界上所有的知识、所有的技能都集于一体,时间不允许,精力也不允许,我们所能做的是把握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学习造就的不仅仅是伟大的铁人精神,还有经久不衰的百年企业和精彩绝伦的美丽人生。

阅读思考题

1.你认为你拥有超过常人的优势吗?2.怎样才能建立自己的优势?

技术是个取胜的法宝:专业成就梦想

王进喜在钻井上有丰富的实践经验,1960年7月就被任命为钻井工程师。他有一身的绝技,能在似睡非睡中听出井下钻头磨损到什么程度,能从扶刹把的手感中判断井下钻头的运转状况。工人们都说他有股神劲,他说:“技术是个取胜的法宝,我们要想打好井,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

铁人王进喜是个“超级钻井迷”,有一身的绝技。他能在似睡非睡中听出井下钻头磨损到什么程度,能从扶刹把的手感中判断井下钻头的运转状况……工人们都说他有股“神劲”。

当了大队长,他要把自己的功夫传授给各井队,传授给干部、工人们。他说:“技术是个取胜的法宝,我们要想打好井,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

没错,“技术是个取胜的法宝”,无论你从事的是哪一个行业,如果你不能熟练掌握一项专业技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你就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1962年,有一阵子,上海产的一批9寸半牙轮钻头在现场使用时连续出现锥体折断事故。王进喜和技术人员研究分析后,认为这批钻头的锥度有问题,他就向上海钻头厂建议改进锥度,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被人称作“钻头迷”。

为什么别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到了王进喜那儿就能够迎刃而解呢?答案很简单:专业,不断追求更高境界。

业,指的是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职责;专业就是为了自己的“业”付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现任大庆油田公司采油四厂二矿五区五队高级采油技师的何登龙说:“‘大庆’这两个字代表着光荣和责任。从当工人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像铁人那样,学点真本事,干出个样子来!”

强烈的进取心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何登龙有一个从不离身的小背包,里面任何时候都装着笔和本子。老何有个习惯:不论到哪里,只要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就立即记录下来,回到家里认真地把记录下来的问题抄到另一个本子上,然后专心致志地钻研,并一定要把不懂变成精通。这个习惯,老何坚持了35年。

已知的范围越大,未知的边界就越大。何登龙总感觉工作中有许多问题自己不明白,未知越多,他的求知欲就越大。

晚上的时间都交给“学习”,这是何登龙的又一个习惯。街坊邻居几乎没有见过老何晚上下楼散步。什么时候邻居来串门,老何都是在看书。看见这样的情景,邻居曾劝他:“一个工人还学啥呀,不如出去喝点小酒,打打麻将。”何登龙一笑了之,依然把晚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交”给一本本文化课本和专业书籍。

夜晚,老何常常在睡梦中和白天钻研的难题“约会”。他有时因为梦中的灵感而突然醒来,马上穿上衣服到写字台前把灵感记下来,然后查阅资料、计算数据。此后的长夜只有书本和灯光陪伴着何登龙——外面是寂静的夜,屋里是忘却了倦意正如饥似渴求知的人。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何登龙产生了危机感。2002年夏天,50岁的何登龙对计算机还一窍不通。但渴望尽快掌握计算机的老何,不畏惧任何困难,不会汉语拼音,就对着新华字典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不会键盘操作,就照着书本,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学。

孩子看着他粗壮的手指在键盘上“吃力”移动的样子,心疼地劝他:“爸,别学了,你已经是高级技师了,现在这样不是挺好吗?”老伴也劝他:“都50岁的人了,哪还能跟年轻人比?”何登龙仿佛没有听见家人劝告,一心一意地在键盘上敲来敲去,常常废寝忘食。

如今,何登龙可以用计算机进行制表、绘图、文字编辑和多媒体教学。他还在油田内部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老何帮你解难题”,为油田职工提供快捷、方便的技术咨询服务。

为了全面、系统地掌握采油技术和工艺,何登龙买来《石油地质》、《采油工程》、《石油机械》等方面的技术书籍,一点一点地“啃”。看过书后,他再到井上对号入座,了解专业生产的参数,查资料、绘曲线、搞分析,并用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不到半年时间,他就能够绘制全队的工艺流程图,解释地层连通图和水淹图。

何登龙还有个学习“绝招”,就是每天写工作日志,把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下来。30多年来,他记下了100多万字的笔记,被大伙儿称为“活流程”、“活教材”。

初中毕业的何登龙在求知路上的艰辛可想而知。走进老何的办公室,一幅字赫然挂在他办公桌的正前方:“一个人文化基础差,但追求不能差;知识水平低,但志向不能低。只要坚持学习,就能超越自我;只要不懈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下面注明“何登龙座右铭”,红色的字迹非常醒目,一直激励着老何不断向前。

当今社会的竞争愈演愈烈,任何事情都需要技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才市场的竞争也在不断地加剧,敬业精神作为最基本的要求,已经不能很好地追赶时代的步伐了,要想更好地生存,要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非凡的业绩,必须做到“专业”。

南方一家煤炭公司的罗平,是一名有30年工龄的普通而不平凡的员工,从锅炉工到司炉长、班长、大班长,至今他仍深爱着陪伴他成长并成熟的锅炉运行岗位。就是在这个岗位上他当上了锅炉技师,成为国内远近闻名的“锅炉点火大王”和“锅炉找漏高手”;就是这个岗位,让他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工人技师的荣耀和自豪。

罗平有一副听漏的“神耳”,只要围着锅炉转上一圈,就能在炉内的风声、水声、燃烧声和其他声音中,准确地听出锅炉受热面是哪个部位的管子有泄漏声;往表盘前一坐就能在各种参数的细微变化中,准确判断出哪个部位有泄漏点。

除了找漏,罗平还练就了一手锅炉点火、锅炉燃烧调整的绝活,在用火、压火、配风、启停等多方面,他都有独到见解。锅炉飞灰回燃不畅,他提出技术改造和加强投运管理建议,实施后使飞灰含碳量平均降低到8%以下,锅炉热效率提高了4%,为企业年节约32万元。针对锅炉传统运行除灰方式存在的问题,罗平提出“恒料层”运行,经实施,解决了负荷大起大落问题,使标准煤耗下降0.4克/千瓦时,年节约200多万元。

罗平学历不高,工种一般,职务很低,但他却成为公司上下公认的技术能手和创新能手,他的成长经历给我们的启迪就是:专业才能成就梦想。

“一流的精神状态;一流的工作标准;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工作成效”,这是所有员工应该做到的,也是每一个追求上进的人的目标。要达到这样的标准你就必须知道这其中的核心,它的核心就在于专业。

现在的企业最需要的不是懂外语和会计算机的,这仅仅是基本的职业技能,现代企业最需要的、最紧缺的就是具有优秀专业能力的员工。员工是人生所扮演的众多角色中的一个重要的角色。你要好好地去扮演这个角色,从点滴做起,从现在的工作做起,学会用心去做自己的工作,把自己当做艺术家,把工作当做自己的艺术作品来完成。要想让你的上司真正地发现你这个人才,你就应该像铁人那样练就一身真功夫、硬本领。

阅读思考题

1.怎样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2.你有一技之长吗?

坚决反对“光举拳头不干活”的坏作风:实干精神让你脱颖而出

王进喜是个实干家,一贯注重学以致用,坚决反对那种“光举锤(拳)头不干活”的坏作风,扎扎实实地工作,在全大队建立健全了岗位责任制,发动工人苦练基本功,管好安全生产,树立了各个方面的典型,促进了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在职场中,你要想提升自己,让自己脱颖而出,最重要的就是实干。如果你缺乏勇气、忍耐力、决断力,那就磨炼自己具备实干的能力,应该深信,上帝赋予你惟一神奇的力量就是实干。

王进喜是个实干家,一贯注重学以致用,坚决反对那种“光举锤(拳)头不干活”的坏作风,扎扎实实地工作,在全大队建立健全了岗位责任制,发动工人苦练基本功,管好安全生产,树立了各个方面的典型,促进了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作为新时期铁人精神的传人李新民说:“铁人老队长说过‘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我应该在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铁人精神,时时处处身体力行,当好表率,用铁人精神带队伍。”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不正是对“光举拳头不干活”的最大的抵抗吗?

2004年2月,在1205队钻井进尺向200万米大关突破的关键时刻,井架立管油壬突然刺漏。井架立管油壬就像人的动脉血管一样,一旦受到损伤,钻井液就不能正常循环。这时井已打到1000米的下部油层,如果不及时修复,不仅迅速突破200万米进尺大关的计划泡汤,还将造成卡钻的严重事故。

李新民带领几名技术骨干立即成立抢修小组,迅速查出刺漏原因,马上组织排除故障,可是在油壬旋紧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只见李新民系上安全带爬上井架,双腿盘住槽钢,一只手抓住保险绳,另一只手抡起十几斤重的大锤奋力砸紧油壬。戴手套用不上力,他就甩掉手套,在凛冽刺骨的寒风中一下一下地砸着。20多分钟过去了,油壬终于被砸紧了,钻机开钻了,可李新民的双手已经冻得麻木了。工人们劝他休息一下,可他二话没说,又投入紧张的钻井生产之中。

2005年4月份,1205队在大庆油田南一区胜利村钢材大市场院里打井。由于连续几天下雨,加之地面翻浆严重,给搬家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井场上的地面设备,包括活动房、爬犁等都深深地陷在泥水里,挂不上绳套。李新民第一个淌进泥水里,把手伸到淤泥里,摸索着把一个个绳套挂好。泥水浸透了工鞋,湿透了衣裳,他全然不顾。职工们看到队长如此果断,也都纷纷下到了泥水里拖拉设备,使整个搬迁工作赢得了主动,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

担任队长后,李新民把全部心血倾注到工作上,坚持常年驻队。有时打井的地方即使离家很近,他也仍然与当班的工人一起吃住在井场,共同劳动。特别是每逢节假日,他都尽量安排职工回家休息,而自己却盯守在井场上。

2003年5月,1205钻井队安装全公司第一部变频钻机,厂家来人把设备安装完就离开了。没有操作经验,李新民就带领大家按图纸边琢磨边操作。为了尽快熟练掌握操作规程,他一直住在井队,一个多月没有回家。多日见不到他身影的儿子和妻子来到井场看他,他只是利用午休时间领着他们到附近商场买了些吃的,就打发他们回去了,自己又急忙回到井队。

井队做过统计,一年当中,李新民有270多天守在井上,有2800多小时跟班作业。

正是凭借对铁人王进喜“实干”精神的传承,李新民带领1205队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十年成就奖”等称号。李新民荣获集团公司“十大杰出青年”、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不管是铁人王进喜坚决反对“光举拳头不干活”的实干精神,还是新时期铁人精神的传承者李新民的“喊破嗓子不如干出个样子”的实干精神,都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实干精神能够让你实现自己的愿望,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

很多人心存这样的想法:人人都在命运之神的掌握之中,所以,只要等待好运降临就行了。这是一个可怕的念头,对人的天赋、智慧、品格祸害最大的莫过于此。

要鼓起勇气,拿出力量,采取行动,要经常对自己说:“我要完成它!”以这种态度做事,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阅读思考题

1.什么是实干精神?

2.如果成功有捷径,那是什么?

拼命“转脑子”:工作不能只靠蛮干

铁人王进喜管“动脑筋、想办法”叫做“转脑子”。他说,大会战需要我们好好干,领导也支持我们好好干,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有什么理由干不好呢?人长脑瓜子就要转,就要想事情,学了“两论”,懂得了要围着轨道转,去认识规律。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工作都不是无序和盲目的,都是在按照上司或自己设定的目标和程序进行的,但这是不是说,我们每天在工作的时候什么都不要想,只按规定、要求去做就可以了呢?当然不行,因为任何一项事业和一种工作除了受自然规律影响,都存在着一定的变数之外,它本身还有着要求不断提高其工作质量的问题,因此,我们不管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带着想法,有头脑地去工作。

有人曾说,“王铁人那个时候没别的,就是一个蛮干,瞎整。”这句话不符合历史事实。王进喜既不怕牺牲,敢于拼命,又会动脑筋,有科学的态度。他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既表现在动手干体力活上,更表现在动脑筋搞好技术革新和科学管理上。他管“动脑筋,想办法”叫做“转脑子”。他说,大会战需要我们好好干,领导也支持我们好好干,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有什么理由干不好呢?人长脑瓜子就要转,就要想事情,学了“两论”,懂得了要围着轨道转,去认识规律。

一次,段兴枝的1247钻井队响应部党组“六大”号召,大搞技术革新,实现了“钻机自走”,轰动了全油田,这件事给王进喜增加了不小的压力。他想1205队在这方面也不能落后,所以就从生产需要出发揭矛盾、找问题、搞革新。他带伤住在井上,一面指挥拆卸搬家,一面坐在铺位上“转脑子”。他还在宋指挥和工作组的帮助下发动全队搞“技术民主”,叫大家结合实际学“两论”,揭露矛盾找差距,联系实际提建议,想办法把第二口井打好打快。工人们热情很高,不仅会上说,会下议,还把建议用大纸写出来贴在墙上,几天就揭出问题400多个,提出建议166条。

王队长看到这形势非常高兴,忘了腿疼,开动他那智慧的头脑,归纳和集中大家的意见,最后决定在搬家安装和钻进中采取三项大胆的革新措施:去支架、改大绳、接单根不卸方钻杆。这两项在别的队看来可说是“惊人之举”。

除了这三项还有许多小改革,在钻井中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以往从地面上往钻台提升钻杆得用“猫头”一个一个地拉,现在改为吊起前一根时就把下一根用绳套挂上,拉前一个带下一个,简化了操作,节约了时间。

再如,1205队的发电机一直不大好用,经常坏,王队长就和工人们搞了项“利用柴油机发电”,解决了大问题。

1205队就是在这“转脑子”搞革新的过程中,加快了速度,赢得了时间,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劳动效率,为创造高纪录一点一滴地打下了基础。

在钻井上,铁人王进喜以他那灵活的头脑、独特的构想而不断创造出新的纪录。同样,我们在工作中,也只有独辟蹊径,才能收到曲径通幽的效果。

李彬是海尔集团西宁冷柜的产品经理。2005年10月,他得知中国移动公司西宁分公司要在2005年年底推出一个活动:存1万元手机费,送5000元话费!

移动公司的这一活动引起了李彬的浓厚兴趣:他决定要拿下这笔订单!

你看得也许有点糊涂,西宁移动公司不是推出话费优惠活动吗,跟冰柜有什么关系?但是李彬却把这件事情跟自己的工作联系了起来。

李彬了解到:西宁的经济不算发达,手机对当地人来说,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掌握了这些西宁的经济特点的信息还远远不够,李彬又去了解了移动用户的信息:一些经济富裕的移动用户自己一年的电话费也花不到一万元,再送5000元也花不出去,就白白浪费了,所以他们这样的人对移动公司的这个活动并不感兴趣。

了解到这些信息后,李彬马上设计出了自己的方案:

如果移动公司赠送的话费可以买海尔冰柜,那对于移动公司来说,活动的吸引力、可行性会更大,参与活动的移动用户会更多;而对于移动用户来说,赠送的话费不仅不会浪费掉,而且有了“意外收获”!

方案提出后,马上得到了移动公司的认可。就这样,这笔相当于西宁冷柜平均月销量两倍的大订单被拿下了!职场的每一天都是在和困难作战,而手中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创意——不断的创意!

人的智慧潜能是无限的,一个瞬间产生的想法也许就会使企业的流程优化、生产成本降低,工作效能提高,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海尔员工魏小娥用创新的方法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毛边”问题,使过去脏乱不堪的卫浴生产车间现场变得十分整洁,将产品合格率提升到了100%,这一成就使魏小娥的“老师”日本模具专家宫川先生也赞叹不已。

海尔空调事业部的质检员戴戈,积极想办法解决了空调检验过程中用水浪费的问题。

联想集团的陈绍鹏顶着重重阻力,为联想打开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市场,为联想公司挖掘了一个拥有巨大前景的市场,同事也都夸他具有“把冰激凌卖给北极熊的本领”。

海信集团的李砚泉,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内对日本三洋机芯进行了改造,使之适应中国的市场;之后又自己设计电视主板,彻底代替了三洋的产品,为海信创造了很好的效益。

还有许许多多的员工,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却用自己的智慧做出了不普通的成就。为企业化解了长期以来被认为无法解决的难题,为企业创造了超额的利润。

工作不能只靠蛮干,善于“转脑子”的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他们永远都保持着高涨的创造热情,并极力将这种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出谋划策,成为企业创富的先锋者。在当今年代,一名员工只会用业绩推动企业的发展远远不够,还应当立足企业的长远发展,开拓思维,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引领企业的发展,这样的员工,才是当今企业最需要的人。

阅读思考题

1.你是一个善于动脑筋的人吗?

2.简述智慧的重要性。

牢牢记住“不要翘尾巴”:只有谦逊的人才能成功

“五一万人大会”之后,铁人王进喜立即投入搬家战斗,对于披红戴花骑大马受表扬这件事像没发生一样。当年的工作组成员、大队书记李玉生说:“安达技术座谈会很隆重很热烈,余部长大讲铁人的事迹,带头呼口号向铁人学习。那么重要的会,是部长亲自表扬亲自喊口号,这是了不得的事。我们工作组担心他骄傲,可是他回来像没那回事一样,只字不提,照样把工作抓紧,照样地尽量提前。”

1964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71岁生日。那一天,他在人民大会堂的小宴会厅里安排了三桌酒席。王进喜、陈永贵、邢燕子、董加耕4位劳模被邀出席。人们坐定以后,毛主席说:“今天既不是做生日,也不是祝寿,而是实行‘三同’。我用自己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我的孩子没让来,他们不够资格。这里有工人、农民、解放军,不光吃饭,还要谈谈话嘛!”

当谈到大庆时,毛主席说:“石油工人们一起奋斗搞出一个大庆来,很不错嘛!石油工人干得很凶,打得好。要工业学大庆。”毛主席不断地给4位劳模夹菜,并语重心长地嘱咐他们“不要翘尾巴”。

这顿饭,王进喜没喝酒,吃得也很少,就是坐那儿看毛主席,听毛主席讲话,牢牢地记住了那句“不要翘尾巴”的嘱咐。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一个人越谦逊,表示这个人越成功。”真正有大成就者,能成大事者无不是谦逊好学的人。当他们想要骄傲的时候,他们立即就会想到谦逊,他们会以空杯的心态、感恩的心态去面对任何一件事、任何一个人。

铁人王进喜把他的生命都献给了大庆油田,几十年来他取得的成就、获得的荣誉是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然而铁人王进喜却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毛主席对他“不要翘尾巴”的嘱咐。

学铁人,做铁人,这是大会战的需要,也是4万参战将士的心愿。

自从余部长带头高呼向铁人学习以后,各级领导每逢开会都要大讲学铁人,从总部到各级机关都抓紧组织学铁人。大家收集整理、编印各种材料,办小报、出小册子,广泛宣传铁人事迹。刚刚创刊的《战报》从第二期开始,就连续不断地报道学铁人的动态,刊发宣传铁人事迹的稿子、文章和图片。人们利用开钻、开会、表演赛,甚至庙会等各种机会,抓住铁人请他讲话做报告。那时的王进喜还不大会讲演,但每次都认真对待,讲得虽然简短,但很实在,很有气势。

这样空前规模的大宣传,对王进喜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但他不愧是铁人,经受住了这个考验。

第一次技术座谈会回来,他在传达中强调学“两论”,强调要不怕牺牲,苦干实干,对自己受表扬的事只字不提。“五一万人大会”之后,也是立即投入搬家战斗,强调封锁“队长受伤”的消息,对于披红戴花骑大马受表扬这件事像没发生一样。当年的工作组成员、大队书记李玉生提起这一节深有感触。他说:“安达技术座谈会很隆重很热烈,余部长大讲铁人的事迹,带头呼口号向铁人学习。那么重要的会,是部长亲自表扬亲自喊口号,这是了不得的事。我们工作组真担心他骄傲。可是他回来像没那回事一样,只字不提,照样把工作抓紧,照样地尽量提前。我问他咋不说说,他说:‘哎呀呀,我们刚刚竖起架子连口井都没打成一个嘛,就受了那么大的表扬,快别提了。’五一万人大会后,马上忙着搬家忙着保密,还像没那回事一样。真是在荣誉面前,受表扬和不受表扬一个样,严格自律。”

受表扬前后完全是一个样吗?不。李玉生说:“我同他谈起这个问题,他说咋会一个样呢。这一表扬可和从前大不一样了。以前干好干坏是我们一个队的事,可现在就不是我们自己的事了。真感到肩上担子重啊。没别的说,我们5队只有好好干,干得更好的份儿!受了表扬的王进喜工作抓得更紧,往前冲得更猛,眼里无困难,满脑子全是工作,更加充满了活力。”

这就是一个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的铁人。

谦逊是一项积极有力的特质,如果妥善运用,则能够使人类在精神上、文化上或物质上不断地提升与进步。

谦逊是基督教义的精髓。因为谦逊,甘地使印度独立自由,施韦策为非洲人创造了更美好的世界。

不论你的目标是什么,想要获得成功,谦逊是必要的特质。在你到达成功的顶峰之后,就会发现谦逊更重要。只有谦逊的人才能得到智慧。

真正的谦逊,是自己毫无成见,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缚,对一切事物都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对待;对于来自任何方面的意见,都能听得进去,并加以考虑。这样的人能做到在成绩面前不居功、不重名利,在困难面前敢于迎难而上、主动进取。他们的谦逊并不是卑己尊人,而是既自尊,也尊人。

谦逊作为个人修养,是促使你进步的基础。古人云“虚己者进德之基”,这种谦逊会把挫折变成精神上的资产。

许多年以前,有人拜访企业家李·布雷克顿先生,他曾任北卡罗来纳州怀特维市的市长。一天他正好发现,由于合伙的疏忽,造成一笔重大的财务损失,而对方是他多年来一直充分信赖的事业伙伴。

“由你一手创建及管理的企业,总数有多少?”

“总共有15家公司,”布雷克顿先生说,“包括怀特维第一银行。我从来没有损失掉一分钱,所以这次对我的打击才会这么大。我再也骄傲不起来了。”

“很好,”对方告诉他,“你将体会出失败和成功一样有意义。如果损失让你懂得谦逊,对于你仍然保有的财富心怀感恩,那么这次的损失将是一种幸运。你会比以前更成功。”

几个月后,对方收到布雷克顿的来信,他的收入已经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足以弥补上次的损失。

可见,谦逊是无限的积极力量,它可以使你永远把自己置于学习的地位,并有助于发现他人的优点。但是,谦逊绝不是通常意义的客套与虚伪,也不是遇到工作时的退缩与推诿,更不是所谓的韬光养晦、深藏不露。如果公司需要你发挥自己的能力,并且你也有这样的能力,你必须知难而进,当仁不让,绝不能把谦逊作为推卸责任的借口。

阅读思考题

1.当你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你会主动请教他人吗?

2.你认为你对于自己的专业已经达到精通的程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