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19792000000006

第6章 立心:听大师心灵本真独白(5)

——季羡林

季老有一篇名为《赋得永久的悔》的文章,在文中他回忆了自己的母亲,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幼年的季羡林早早便离开了母亲,到叔父家寄住念书,直到母亲去世,他与母亲相聚的日子屈指可数。接到母亲离开人世的消息,季老跌跌撞撞地从北京回到济南,到了家中看到的却只是母亲的棺材。

“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每当听到别人如此讲述自己的母亲,季老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辛酸的追忆让季老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古训中常常提到的那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份欲尽孝而不成的遗憾成了季老永久的悔,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季老说他小时候家里极穷,是“贫中之贫”。因为家境困难,他小时候便没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然而在他的童年记忆中,却有一块世界上最美味的月饼。

有一年中秋节,母亲不知从哪里弄来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上,大吃起来。现在回想起来,母亲却根本一口也没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的“白的”(指麦子面),母亲也从来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季老的母亲是那个时代中国万千母亲中平凡的一位,她们都有着被晒得发黑的皮肤,有着由于过度操劳而弯曲的脊背,有着裹着的小脚,有着鬓角的白发,也同样有着,舐犊情深、爱子心切的伟大情怀。她们把一切都给了自己的孩子,直到生命尽头自己已一无所有,还在心心念念地牵系着远方的游子。

季老曾经沉重而悲痛地说道:“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当代女作家毕淑敏也曾在《孝心无价》中说:“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所有的一切都无法从头再来。人们总是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在父母的有生之年,不能孝敬他们,待到他们离去之后方才悔恨不已,这该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每当思念起母亲,很多人的心中总是有悔,后悔曾经对母亲大喊大叫,后悔没有为母亲洗过一件衣裳,后悔没有为母亲做过一顿饭,后悔没有与母亲牵手走在清晨的街道上买菜。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还无法弥补。

所以,请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真正孝敬自己的父母。孝心无价,及时尽孝,生命才不会留有遗憾,才不会赋得自己永久的悔恨。

最真挚的爱情是默默相守

爱情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东西。即使后来出家当了和尚,与爱情完全“拜拜”,在这之前也曾趟过爱河,受过爱情的洗礼。

——季羡林

民间传说中有一种鸟,雌雄总在一起飞,形影不离。根据《尔雅》中的记载:南方有比翼鸟,不比肩不飞,其名谓之鹣鹣。看来这传说中的鸟确有其踪。后来人们常用鹣鹣情深来比喻男女之间爱恋之情,夫妻之间的和睦之情。白居易曾诗:“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曹植在《送应氏》一诗中也写道:“愿为比翼鸟,施起高翔。”足见古人对“比翼双飞”的钟情。

在古人的笔下,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很多诗词歌赋都以爱情为主线。古人对爱情如此之看重,今人又怎能超脱于外呢?在现代,爱情已经不只是文艺的永恒主题,而是在一切事物中都占到主体的地位。多少男女沐浴在爱情的河流里,卿卿我我、死去活来。季老在《爱情》一文里,曾经讲到日本青年恋人在相爱达到最高潮时,有的就双双跳入火山口中,以让他们的爱情永垂不朽。这种爱虽然真挚、震撼人心,但季老说,这是不可取的。爱的确是无比纯洁的,但是为了爱而付出,便要看看哪些是值得的,哪些不值得。

季老在文中引用了蒙田的一段话:“我承认,爱情之火更活跃,更激烈,更灼热……但爱情是一种朝三暮四、变化无常的感情,它狂热冲动,时高时低,忽冷忽热,把我们系于一发之上。而友谊是一种普遍和通用的热情……再者,爱情不过是一种疯狂的欲望,越是躲避的东西越要追求……爱情一旦进入友谊阶段,也就是说,进入愿意相投的阶段,它就会衰弱和消逝。爱情是以身体的快感为目的,一旦享有了,就不复存在。”在蒙田的眼中,爱是现实而直接的,一旦消失就失去意义。

季老认为,爱情可以分为现实主义一派与理想主义一派。在现实主义者眼中,爱情没有永恒的,是靠不住的感情;在理想主义者眼中,爱情是纯洁而高尚的,真爱是永恒的。季老自认与蒙田都属于现实主义派,然而他并不是要大家对爱情感到绝望。那些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爱情并不一定能够走到尽头,反而容易使双方受伤。而那些将爱情归于平淡,珍惜缘分并守护缘分的人,虽不能相守终生,却也能得到另一种“比翼”的真情。

旷世才女林徽因在梁启超的大力促成下,嫁给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成就一段良缘。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建筑上的许多见解都影响深远。但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及教育家金岳霖,为了林徽因却终生未娶。

梁思成在林徽因死后续娶他的学生林洙,林洙在怀念金岳霖的文集里披露了一段故事。

当时梁林夫妇住在总布胡同,金岳霖就住在后院,但另有旁门出入,平时走动得很勤快,就像一家人。

1931年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非常震惊,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捉住了他,仿佛连血液都凝固了。他一夜无眠翻来覆去地想,他一方面觉得痛苦,一方面也很感谢林没有将他当成一个傻丈夫,她坦白而诚实得好像是个小妹妹招惹了麻烦向哥哥讨主意。他问自己,徽因到底和谁在一起会比较幸福?他虽然自知他在文学、艺术上有一定的修养,但金岳霖那哲学家的头脑,也是自己及不上的。

第二天,他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说着说着,两个人都哭了。后来林将这些话转述给金岳霖,金岳霖回答:“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从此他们再不提起这件事,三个人仍旧是好朋友,不但在学问上互相讨论,有时梁思成和林徽因吵架,也是金岳霖做仲裁,把他们糊涂不清楚的问题弄明白。

金岳霖再不动心,终生未娶,待林梁的儿女如己出。

这三位大师都是至情至性之人,金岳霖仅为一份得不到的爱情,终生未娶;林徽因坦然对待自己的感情,对爱人不欺不瞒;梁思成爱妻至深,却始终保持着难得的理性。这种爱情才是季老所推崇的,纵然比翼情深,却不会爱得糊里糊涂以至于丧失理性。

有时候,真挚的爱情是默默的相守,而非始终如火焰般炽烈。它如水般沁人心脾,它通常平平淡淡,但却真实无比。我们不应为一时的激情而冲淡自己的理性思维,因为毕竟激情不会持续永久,唯有审慎地对待爱情,才能让自己更加幸福。

幸福婚姻是相敬如宾的并蒂莲

德华永远活在我的记忆里。

——季羡林

在季老的生命中,有三位女性对他产生过至关重要的影响:母亲、婶母和妻子。母亲授之于生命,婶母将季老带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而妻子则给了他爱的温存与甜蜜。在季老眼中,自己的妻子彭德华是一位“极为难得的孝顺媳妇,贤妻良母”。妻子去世之后,季老曾在回忆文章《我的妻子》中写道:“德华永远活在我的记忆里。”

这不仅是对个人伤感情绪的一种宣泄,更是对妻子发自真心的赞美。

季老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夸赞他的夫人,季老18岁结婚,妻子彭德华比他大4岁,是地道的济南人,只念过小学,大概也就能认千八百字。所以到后来,他们分居两地,季羡林到了德国,在欧洲旅居十载,彭德华没有给他写过一封信,她根本拿不起笔来。这样一位妻子,和学识渊博的季羡林之间恐怕共同话题不会很多,然而,季先生却给了她极高的评价:

在道德方面,她却是超一流的。上对公婆,她真正尽上了孝道;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应做的一切;中对丈夫,她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绝对爱护。她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孝顺媳妇,贤妻良母。她对待任何人都是忠厚诚实,从来没有说过半句谎话。她不会撒谎,我敢保证,她一辈子没有说过半句谎话。如果中国将来要修《二十几史》,而其中又有什么“妇女列传”或“闺秀列传”的话,她应该榜上有名。

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季老对妻子的评价之高。因为求学与工作的原因,季老有十余年时间与妻子分离,其中甘苦或许只有当事者才能知晓。最寂寞之时也心系对方,没有一点怨言,思念是最好的诉说。但也正是这段时间见证与考验了季老与妻子的情意,也注定了两人一生的厮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缔结的爱情也许少了几分热烈与精彩,但季老和夫人一生的相守证明了相濡以沫也是爱到深处的极致。

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说:“如果我只有一碗粥,我会把一半给母亲,另一半给你。”于是女孩子喜欢上了这个男孩。那一年女孩14岁,男孩16岁。

有一次村里发大水,男孩忙着去救别人,而没有去救女孩。别人问他如果女孩死了怎么办,男孩说:“如果她死了,我也不会独自活在这个世上。”这一年女孩20岁,男孩22岁,女孩嫁给了男孩。

闹饥荒的年月,两人只有一碗粥,他们互相谦让,都想让对方吃下去,结果这碗粥三天后发了霉。那时他们分别是40岁和42岁。

当他52岁那年,因家庭成分不好被挂上牌子批斗,组织做她的思想工作劝她与他脱离关系,但被她拒绝了,也已50岁的她心甘情愿地陪伴着他。她告诉他:“无论有多大的苦、多大的难,我都会陪伴着你。爱的支流离不开源头,就像我离不开你一样。”

许多年过去了,他们成了70多岁的老人。在一次坐公共汽车时,有一位年轻人给他们让座,他们都不肯坐下而让对方站着,于是两个人紧紧靠在一起抓着扶手。这时车上所有的人都被这美丽而朴素的风景感染了,齐刷刷地站了起来,眼中充满了无限的敬意,人们的心中有一束玫瑰花在怒放,沁人心脾的香气中迷漫着浓浓的眷恋。

爱情是什么?梁祝化蝶的生死相许是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以死相殉是爱情,但爱情并非仅仅只是这些。柴米油盐里也有爱,家长里短中也有情。生活不能总是激情四射,相濡以沫才是爱情最持久的存在方式。

相濡以沫的厮守是以双方的互相尊重为前提的。古人曾用“举案齐眉”来形容美满的婚姻。

汉朝时,有一位品德高尚的贤士名曰梁鸿,他娶妻奇丑,名叫孟光。但是夫妻二人恩爱有加。每当丈夫梁鸿回家时,妻子孟光就托着放有饭菜的盘子,恭恭敬敬地送到丈夫面前。为了表示对丈夫的尊敬,妻子不敢仰视丈夫的脸,总是把盘子托的跟眉毛齐平,丈夫也总是彬彬有礼地用双手接过盘子。

这种相敬如宾的爱情正如季老和他夫人的一生,淡中有深情,彼此敬重,所以情深意长。自古以来,关于爱情的诠释多种多样,而不管我们给爱情下了怎样的定义,唯有在携手同行的路上,共担生活中的痛苦与磨难,共享生活中的幸福与快乐,才会收获弥足珍贵的钻石般的情感。

真与忍是和睦家庭的箴言

互相恩爱,互相诚恳,互相理解,互相容忍,出以真情,不杂私心,家庭和睦,其乐无限。

——季羡林

曾有人说:“不管你是才华横溢,还是富甲一方,就像船只总要靠岸一样,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为自己遮风挡雨的港湾,那便是家。当你快乐时,家是乐园;当你痛苦时,家是心灵的诊所,家的温暖会抚平你那受伤的心。”每个人,不论你将游弋于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只要有家在远处守候,就永远能够保持内心的温馨与安宁。

季老一生与妻子彭德华恩爱有加,家庭和和美美,真不知羡煞多少人。季老曾经在《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中“透露”过维持家庭的秘方,那就是营造家庭的温馨与和睦。每个人幸福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温馨注定能给人以温暖和慰藉,这一点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