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19792000000029

第29章 立世:感旷达人生泰然抒怀(5)

生命不因年老而尘封

在我的脑筋里还残留着许多旧东西,封闭就是其中之一。我现在虽然真正到了耄耋之年,但是我没有大毛病。在这样的情况下,封笔的想法竟然还在脑筋里蠢蠢欲动,岂不是笑话!所以,我绝不能封笔。

——季羡林

岁月会流失,年龄会增加,青春和容颜都会离我们而去,这些让我们值得骄傲的资本怎么留都留不住,但是,有一样东西,却比这些资本更值钱,那就是年轻的心。

在季老的一篇名为《我不能封笔》的文章中,他说,自己虽然已经进入老年,已接近古时可以封笔的时候了,但他不想学韩愈,他在五十岁的时候就哀叹自己的苍老,这不是季老的榜样。时代在进步,生活在变好,他是社会的一份子,他觉得应该为社会的进步作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件事就是用手中的笔,写点东西,做些文章。

季老在自己老年的时候秉持不封笔的信念,实质是对生命的一种积极和乐观,他对生命仍抱有理想,是这种精神让他年轻,具有战斗力。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永远年轻,因而在祝福别人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说:青春永驻,永远年轻。但一个人的生命从年轻到衰老,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为了延缓衰老,或者在自己老年的时候仍能精神十足,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最重要。

一个人年轻与否,除了他(她)的生理年龄和外表外,更重要的是他(她)的心理年龄,即是否拥有年轻的心态。如果你只是有一个年轻的外表,而失去一颗年轻的心,那你的“年轻”也不会保持多久。保持年轻的心态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做一个成年人,回归孩童的幼稚,而是要求我们对待现实的心态更积极一些,更热情一些。

对于一个积极生活、热爱生命的人来说,年龄只是一个数字。你若认为自己衰老,就会变得老气横秋;你若认为自己年轻,就会变得生机勃勃。岁月只能在人的皮肤上留下皱纹,失去对生活的热情才能使人的心灵起皱。人的一生必然从青年走向老年,只要珍惜和把握,无论在哪一个年龄段,都可以创造属于你的辉煌。

建兴五年,诸葛亮决定兴师伐魏。因为赵云已七旬,诸葛亮从爱护老将出发,怕其有失,不仅毁了他一世英名,还有损蜀军士气,所以不愿派他出战。赵云厉声说:“我虽然年老,但是还有廉颇的勇猛,马援的雄风。他们两个都是古代不服老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让我上战场呢?”诸葛亮最后劝不住,只好派邓芝为副将,让赵云率兵打前锋。魏国夏侯渊之子夏侯茂请命退蜀兵,率兵来到长安聚集人马。西凉大将韩德领着四个儿子率羌兵八万来见夏侯茂,夏侯茂大喜,派其为先锋。韩德于是带兵来到凤鸣山,正遇蜀兵,两军交战。韩德父子见赵云年老,不把他放在眼里,但没想到老将赵云老当益壮、威风不减当年,一口气杀斩了韩德的四个儿子,吓得韩德抱头鼠窜,西凉兵大败而走。

年老者如赵云,一颗赤子之心正是他突破年龄的限制、再为蜀军立下汗马功劳的最大原因。不服老,正是很多迈入花甲之年的老英雄、老战士、老专家、老教授等耗尽自己最后一丝力气,也要把一辈子的所获所得贡献出来的动力。由此可见,不服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态,它比灵丹妙药更能给人带来积极的力量。

年轻,意味着放弃固执的温室和停滞的享受而去开创生活,意味着具有超越羞涩、怯懦的胆识和勇气。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服老,即使到了60岁也不逊于20岁的年轻人。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衰老,只有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消极面对世事才会变为真正的老人。岁月不可避免地在你的皮肤上留下苍老的皱纹,但若保持热情,岁月即无法在心灵上刻下痕迹,只有忧虑、恐惧和自卑等消极情绪才会使人苟活于尘世之间。

无论是70岁还是17岁,60岁还是16岁,52岁或者25岁,每个人的心里都会蕴涵着奇迹般的力量,都会对进取和竞争怀着孩子般的无穷无尽的渴望。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都拥有一个类似无线电台的东西,只要能源源不断地接收来自人类和造物主的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息,你就会永远年轻。

永远年轻的状态是需要用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人生的挑战去保持的;否则,你的心便会被玩世不恭的冷漠和悲观绝望的严酷所覆盖,哪怕你才只有20岁,你也会衰老。但如果你永远保持热情和“不服老”的精神,捕捉每一个积极进取的音符,那么你就会有希望在古稀之年依然年轻。

辞得了尊名,辞不了尊敬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2006年“感动中国”颁奖辞

名利本为身外物,却是许多人执著追逐之物。五千年历史,自从有了阶级的观念,追名逐利变成了世俗人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无几人能免俗,这正应了那句“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季老也称自己是爱名利之人,却不是追逐名利者。他活了近百年,什么名利都已看得通透。

《在病中》一文中,季老疾呼:快快摘掉头上的三顶高帽—— “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季老自问只是写了一些关于国学的文章,但对国学没有深入研究,与其他国学大师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所以“国学大师”对他来说完全是无中生有。季老也不承认自己是学界泰斗,泰山北斗者,地位至高无上。他这一辈子只是爬格子,作为教育者工作了几十年,若说“苦劳”倒是有一点,但他一直担任行政工作,绝对没有什么学术上的巨大成就,所以称学界泰斗有点名不副实。至于“国宝”,使他立刻联想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他自问比不上熊猫的可爱,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可是每到一处大家都这么叫他,这“国宝”的称呼更让他觉得这是“无妄之灾”。季老的一生都在谦虚和淡泊中度过,名利对于他来说,已经是淡而无味的东西,有则有,无则无,不该得到的就绝不能拿。

纵观季老对待称号、名利的态度,不难发现,季老虽学识渊博,在学术界、文化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却谦虚有加,而季老此种态度的实质却是:他已将名利看透,称谓只是一个名号,图有表面光鲜,有名无实。季老也是以自身的言行告诫我们:莫为名利所累。

著名高僧弘一大师也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不为名利困扰的人,即使在他作为法师再度出名之时,依旧对“法师”、“老法师”、“律师”等诸如此类的名目十分反感,总是要求别人在写书或称呼他时去掉。

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学者、追求学问的人就应该孑然一身,踏踏实实地做学问,不应该为了名利而去沽名钓誉。为名利牵绊,只会让我们骄傲自满,而做学问则需要实实在在的精神。

的确,虚名无益,古哲云:“嚼破虚名无滋味”。可谓一针见血。下面故事中的小和尚就深知此理:

洞山禅师感觉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了。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连朝廷也急忙派人赶来。

洞山禅师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净莲般的微笑。他看着满院的僧众,大声说:“我在世间沾了一点闲名,如今躯壳即将散坏,闲名也该去除。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替我除去闲名呢?”

殿前一片寂静,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院子里一片宁静。忽然,一个前几日才上山的小和尚走到禅师面前,恭敬地行礼之后,高声说道:“请问和尚法号是什么?”

话刚一出口,所有的人都投来埋怨的目光。有的人低声斥责小和尚目无尊长,对禅师不敬,有的人埋怨小和尚无知,院子里闹哄哄的。 洞山禅师听了小和尚的问话,大声笑着说:“好啊!现在我没有闲名了,还是小和尚聪明呀!”于是坐下来闭目合十,就此涅槃了。

小和尚眼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他看着师父的身体,庆幸在师父圆寂之前,自己还能替师父除去闲名。

过了一会儿,小和尚立刻就被周围的人围了起来,他们责问道:“真是岂有此理!连洞山禅师的法号都不知道,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小和尚看着周围的人,无可奈何地说:“他是我的师父,他的法号我岂能不知?”

“那你为什么要那样问呢?”

小和尚答道:“我那样做就是为了除去师父的闲名啊!”

真正的智者永远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就像故事中的洞山禅师和那个小和尚,除去虚名,就是除去不必要的负担,内心也因此得以宽慰。明白其中道理,人生便会得到解脱,一切烦恼和麻烦也会远离自己。

这种思想正为季老所崇慕的。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境界也是季老极为认同的。看破名利,名利是名利,看不破名利,名利还是名利。所不同的是我们的态度。有一位学者说:“假如看破名利,好比把人世间所有的追求都当做挂在驴子前面的胡萝卜,那样的人生想必是绝望而寡趣的;而假如根本看不破,把利害得失看得比山高、比水深,患得患失,那么人就会变得特别输不起,甚至小肚鸡肠、钩心斗角、不择手段,那样即便得到点名利,则不要也罢。”人最重要的是应该做到如季老那般的平常心——有就有,没有也不奢求。

所以,无论到了何时,都要明白一个道理,人生之中许多事物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季老辞去诸多头衔就是这个道理。即使它曾经使你风光无比,到了该丢弃之时即可大胆丢弃,无名一身轻,懂得了这些,生活就会少掉许多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