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决定一生健康的九型人格
19790900000017

第17章 九型人格与健康(11)

其实,早在19世纪,结核病就与文人雅士的独特性格——4号性格联系在一起。当时结核病在欧洲和北美大肆流行,许多杰出的文人学者患上结核病,如雪莱、席勒、勃朗宁、梭罗和勃朗特姐妹等,但结核病的痛苦不仅没有使他们消沉,反而促使他们将结核病与美衔接起来。比如,文化作品中的许多淑女都被描写成是纤弱、无声无息、极容易昏倒且有阵发性咳嗽的,这种柔弱的形象形成哀戚的独特美感。结核病也被认为是一种高贵病——高热般的灵性、阵咳中迸发出的天才、不可避免的死亡宿命所产生的深刻感,这都是文人雅士们梦寐以求的性格特征,而只要获得并激发一些小小的结核病杆菌,这些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正如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在超过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结核病为雅致、敏感、忧伤、柔弱提供了隐喻性的对等物。”

美国流行病学家斯托伦斯对结核病的病因认识得更为深刻,他说:“是现代都市化引起了结核病,是人口密集引起了结核病,是营养不良引起了结核病,是一颗破碎了的心引起了结核病。”读到最后一句,我脑海中自然浮现出《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

曹雪芹将林黛玉描写为“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施胜三分”,只这几句话,就将林黛玉这个人物的身体状态基本概括出来了:弱、喘、病、药。不只宝玉和读者喜欢林黛玉这种娇弱美,连她自己在潜意识里也引以为傲,比如,病重时,她“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真合压倒桃花……”。这种在痛苦中不忘体验美的心理,正是4号的典型性格特征。

既然问题出在免疫力低上,那么4号只要不再为了追求艺术而忍饥挨饿地体验痛苦,免疫系统自然坚固,即便结核杆菌进入体内,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伤害。

神经性厌食症

16岁的小姑娘小雅有1.6米高,体重却才38公斤,让人一看就想起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中的芦柴棒。我看见她时,她正坐在沙发上,蜷成一团,像病猫一样一动不动。

从她父母口中我了解到小雅是某中学初三学生,从年初开始就患上了严重的神经性厌食症,现在的她几乎什么都吃不下,仅喝一点点鱼汤。这个16岁的姑娘因为神经性厌食症影响到身体发育,导致内分泌紊乱,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来月经。

小雅将这一切结为于两个原因:对病态瘦的过度追求和对父母的报复。她自述:“小的时候,我在乡下长大,那时候蛮快乐的。后来进城,乡下口音令我和同学格格不入,那时我的体形也偏胖,同学们都嘲笑我,我就想我一定要瘦下去。”为此,小雅常常故意不吃饭,尤其是考试没考好时,她更会认为不吃饭是对自己最好的惩罚,何况这还能帮助自己变瘦,一举两得。小雅的父母刚开始一直都没有发现女儿的异常,因为他们的工作实在太忙,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小雅吃饭的问题。小雅看到父母不关心自己,心里又难过又气愤,变得更不爱吃饭了,心想如果自己病了,或许父母就会关心自己。可惜,到父母发现时,小雅的神经性厌食症已经非常严重,她什么都吃不下,去医院治疗,医院只能通过打营养液来补充其体能。小雅的妈妈含着泪说:“她很好强,走到这一步也怪我们对她关心不够,但我们也不是不关心她呀,现在的孩子真不知道怎么办呀!”

神经性厌食症,是以患者有意地严格限制进食,有意造成体重明显下降至标准体重以下或严重的营养不良,并极力维持这种状态的一种心理生理障碍。这是一种以恐惧发胖或拒绝正常进食为主要特征的进食障碍。

心理专家认为,神经性厌食者一般家庭背景良好,这并非指富裕,而是指家里父母都有周全的照顾,至少让患者衣食无忧。然而,可能由于父母过度关心孩子,使孩子觉得没自由,而他们唯一可以夺回的主控权,大概只有在进食这件事上,很快,这种想法就变成一种抗议,带有明显的示威性质,并且还会堂而皇之地以自己发胖为借口拒绝进食。也可能是由于父母尽管给予了孩子充分的物质满足,却很少给予精神关注,迫使孩子通过厌食的方式来吸引父母的关注。

小雅属于后者。综合来看,小雅的个性中其实具有争强好胜、做事尽善尽美、喜欢追求表扬、自我中心、神经质等特点;而另一方面,她又常表现得不成熟、不稳定、多疑敏感、对家庭过分依赖、内向、害羞等。这些都是4号性格者的典型特征。习惯活在幻想和痛苦中的4号往往会为表现自己的独特而折磨自己的身体,哪怕将自己推入疾病的深渊中也在所不惜。而厌食是4号最容易走向痛苦的一种方法,因而被他们屡屡使用。

其实,只要4号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存在惧怕丧失管制的能力、惧怕失去依靠而必须独立自主、对自己的评估太低、过分地要求独特的艺术美、对父母的要求过多、嫉妒兄弟姐妹等不良心理,不再用寻找缺失感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心态就会平和许多,也就能正确看待食物和身体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远离神经性厌食症的困扰,保证身心健康发展。

慢性疼痛

60多岁的王大妈自从做过一次直肠脱出手术后,肛门一直疼痛,肛周肌肉痉挛、抽动,这种疼痛让王大妈日夜呻吟不停,亲人更是焦急万分。医院检查后说手术没有问题,但又查不出来疼痛的具体原因,只能建议王大妈服食一些止痛药止痛,但效果并不明显。根据种种症状,医生推断王大妈的病根在心理上而不是生理上,于是仔细询问王大妈的生活状况,发现王大妈比较多愁善感,对疼痛的忍耐度也很低,身上稍微磕着碰着一点就喊疼,从而确定王大妈患上了慢性疼痛,建议王大妈进行心理治疗。一个疗程后,王大妈的疼痛症状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但疼痛已减轻许多。

慢性疼痛是指伤害性刺激引起的损伤痊愈后疼痛仍然存在的疼痛综合征,临床上则广义地将持续超过六个月以上的疼痛称为慢性疼痛,包括了许多慢性器质性疾病的症状,如腰背痛、癌痛等。

从九型人格来看,王大妈身上具有典型的4号性格者的特征:敏感、情绪化、占有欲强、害怕被人拒绝、容易沮丧和消沉,常过于夸大身体的疼痛感觉。而心理学认为,疼痛是一种感知觉,它总是和消极、不愉快的情绪相联系,并且常伴随逃避行为。也就是说,积极、愉快的情绪能够使人们对有害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对疼痛刺激耐受性增高,因此不容易感觉到疼痛;而消极的情绪状态会使人们对疼痛的感受性增加,比如,人们在焦虑、抑郁、烦躁和不安等情绪状态下,疼痛往往会加剧。由此可见,常常陷入敏感、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中的4号对疼痛的耐受度较低,也就更容易感觉到疼痛,也就容易引发慢性疼痛。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大多数慢性疼痛患者都有抑郁症状出现,他们常有明显的认知扭曲和无助感,如所感觉到的疼痛对他们生活中的影响,产生相应的社会报酬减少,社会活动减少,自我控制和自我实现能力下降,等等。这种夸大了的疼痛反过来又影响患者的情绪和认知,因此疼痛就会恶性循环。可以说,疼痛持续时间越长,病人就越是抑郁、恐惧。据报道,慢性疼痛持续三个月以上,90%以上的人会产生抑郁症状。

而大多数抑郁患者也有慢性疼痛的症状出现,部分抑郁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常常只有疼痛及躯体的不适症状而不涉及情绪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抑郁症患者容易把情绪问题隐藏在疼痛问题背后,而抑郁状态往往会加剧慢性疼痛。不过,临床研究发现,抑郁与疼痛皆可因抗抑郁剂的应用而改善,部分疼痛患者用抗抑郁治疗甚至可完全消除疼痛。

由此可知,负性思维能影响个体对疼痛的感知,即注意力集中到疼痛处,则痛感强烈或持久;转移或分散注意力,则可使疼痛稍减。另外,许多慢性疼痛患者都说,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是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工作上。那么4号只要将注意力从负面情绪上挪开,关注生活中那些积极快乐的事情,对疼痛的敏感度自然会降低,慢性疼痛的症状也会得到很大的缓解并最终痊愈。

躁郁症

顾名思义,躁郁症的特点就是“躁”和“郁”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状态轮番出现,例如,处于躁狂期几天或几周,然后处于忧郁期几天或几周。躁狂时,患者的情绪高涨,往往表现出精力旺盛、活跃、不知疲倦、过度乐观和自信、极度兴奋、语速极快、思维跳跃、睡眠很少而不疲倦、极度自我、狂欢、暴食、吸毒等特点,还有特别突出的一点,就是否认自己任何地方失常。忧郁时,患者情绪十分低落,往往表现出悲伤、焦虑、空虚、绝望、悲观、内疚、自卑、无助、不愿动弹、极度疲倦、精神涣散、健忘、犹豫、食欲下降、变瘦、肌肉疼痛、无来由地想到死亡和自杀等。

在“躁”和“郁”的轮番“轰炸”下,患者往往会出现情绪不稳定、食欲下降引起体重减轻、便秘、失眠、闭经、缺乏性欲、产生犯罪心理和人格退化等表现。在忧郁症好转的过程中,如果这些精神抑制因素减弱,病人会有自杀倾向。

朋友大洋最近在和妻子闹离婚,离婚的原因主要是大洋的妻子脾气太古怪:一段时间里情绪特别亢奋,天天在淘宝上买衣服、玩具和零食,还喜欢逛市场买许多菜,回家做一大桌子菜,逼着大洋吃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情绪又特别低落,没有兴趣做任何事,对家里的事一概不管不问,还有两次自杀未遂。

我劝大洋先不要急着离婚,因为他太太这些行为看起来像是躁郁症的表现,建议他带妻子去看看心理医生,调理过来就好。

我之所以给予大洋这样的建议,是因为我知道他太太是典型的4号性格者,而追求独特的4号性格者总是倾向于在极度的抑郁和极度的亢奋中生活,他们的生活也确实是在悲喜两个极端之间摇摆不定。他们的情感大起大落,能把爱变成恨,把激情变成冷漠。他们被遥不可及或者具有杀伤力的人所吸引,这种脱离现实的幻想常常使得他们的内在情绪戏剧性地爆发,甚至可能出现自杀的幻想。

心理学认为,尽管躁郁症有遗传原因,但真正引发躁郁症的,还是患者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过大,最终导致的心理崩溃。因此,为了摆脱过度情绪化为自己带来躁郁症的伤害,4号首先要承认自己情绪的弱点和短处,不能视而不见。因为躁郁症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患者感觉不到自己任何的失常,也拒绝寻求帮助。只有当患者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反应失衡的时候,治疗才会有很好的作用。

4号还要懂得调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冷静下来。在遇到较强的情绪刺激时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再采取表达情绪或消除冲动的缓兵之计,尽量使自己不陷入冲动鲁莽、简单轻率的被动局面。此外,在情感低潮期,4号还可以通过兴趣爱好或结交朋友来排解烦恼。

总之,4号如果能减少对自身缺失的关注,多关注自身的拥有,就能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情绪,有效避免情绪化问题,也就能将患躁郁症的概率降到最低。

已经陷入躁郁症痛苦中的4号,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锂盐类药物,这种药物只要达到血液浓度的剂量,就能有效预防“躁”或“郁”情绪的产生。但因为锂盐有副作用,所以4号在开始服用时,最好每两天测量血中浓度一次,以免中毒。

月经失调

月经失调也称月经不调,是女性的一种常见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女性或绝经期妇女,是指月经周期、经量、经色、经质等方面出现异常等一系列病症。卵巢功能失调、全身性疾病或其他内分泌腺体疾病影响卵巢功能都可能引起月经不调。月经不调给女性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如引发月经性关节炎、月经性皮疹、月经性牙痛、月经性哮喘、子宫内膜移位、宫颈炎等。

每次同学或朋友聚会,男人就聚在一起谈论工作,女人则在一旁谈些美容养生的话题。可能因为我是医生,许多女性朋友都会借机会问我一些养生方面的事,问得最多的还是月经失调的问题。齐小姐就是这些女性朋友中的一个。

那天聚会,齐小姐知道我是医生后,就一直用欲言又止的目光看着我,看得我心里都有些发毛。后来,我忍不住问她:“齐小姐,冒昧地问一句,我不会是哪里得罪过你吧?如果有,还请直言相告。你老这么看着我,我怪难受的。”

齐小姐连忙道歉:“王医生,抱歉让你误会了。其实我是有个问题想请教您,但又不好意思说。”

我请她直言相告,她才告诉我,她一直有月经病的问题,尤其是痛经、闭经症状严重,找许多医生看过,都没什么效果。知道我是医生,她便想或许能找我给看看。

据她自己介绍,她的月经从一开始就不准时,工作以后痛经的毛病也来了,后来有一次月经没来,她以为是怀孕了。到医院一查,发现是闭经。她才意识到身体出了大问题,西医中医都看过,药也吃了不少,但效果都不太明显。

我请她仔细讲述了她的生活状态,发现病根可能出现在她的心理上。她心理变化本身比较大,再加上从事剧本创作工作也要求她情绪多变,以更好地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感受,因此她每天总是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不知道的人每每看见工作中的她都误以为她精神有问题。这其实是九型人格中典型的4号浪漫型人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