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趣味经济学100问
19789800000032

第32章 财富的泡沫之觞:货币金融与经济学(1)

“狗牙”为什么能买东西——货币及起源

【轶闻趣事】

在太平洋某些岛屿和若干非洲民族中,以一种贝壳——“加马里”货币来交税,600个“加马里”可换一整匹棉花。再如美拉尼西亚群岛的居民普遍养狗,所以就以狗牙作货币,一颗狗牙大约可买100个椰子,而娶一位新娘,必须给她几百颗狗牙作礼金!近年来有些贪婪的白人骗子向美拉尼西亚运入大量狗牙,用以骗取土著居民的各种有用物资,因此曾一度造成了“通货膨胀”。

在太平洋加罗林群岛中的雅浦岛,这里的居民使用石头货币。这里每一枚货币叫做“一分”, 但这样的一“分”,绝不可以携带在身上。因为它是一个“庞然大物”的圆形石头,中心还有一个圆窟。照当地人的规定,“分”的体积和直径越大,价值就越高。因此有的价值高的“分”的直径大到5米。这种货币是用石灰岩的矿物——文石刻成的,但雅浦岛上没有文石,当地人要远航到几百里外的帕拉乌岛把大石打下,装在木筏上运回。单是海上那惊险百出的航程,就要历时几个星期。

巨大的石头货币,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不怕盗窃,不怕火烧水浸,经久耐磨,缺点是不易搬运,携带不得。所以当用这货币去购物时,必须要把货主带到石头货币旁边察看成色,然后讲价。

由于搬运艰难,人们卖掉货物换来的石头货币,只好打上印戳,让它留在原地,作为自己的一笔“不动产”。

【经济学聊天室】

由于货币是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谁占有了货币,就等于占有了价值和财富。谁占有的货币越多,即表明所拥有的商品越多,这就是“金钱万能”的由来。有这么一个笑话:

有人向电信局投诉,抱怨某个公用的投币电话总是“吃钱”,投了钱币进去,如果电话未接通,它也不退钱出来。可是电信局接到投诉后迟迟不派人去修理。后来,有人想出来一个办法,再打电话给电信局,说那个投币电话出了点毛病,只要一投币,投币机里的就哗啦啦地流钱出来。这样,电信局的人很快就赶来了。

这个笑话说明了金钱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金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早就渗透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一个人如果没有钱,那么他在社会上就寸步难行;如果有了钱,就可以得到物质享受。由于钱有这个作用,所以它就有了一种令人疯狂的魔力,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但是钱并不完全等于货币。按照经济学理论的解释,任何一种能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或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有人不禁要质疑上述的论断:人民币、美元、欧元才是货币,肥皂、洗衣粉之类的商品也能说是货币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肥皂、洗衣粉当然不能算是做货币。要了解货币,必须要从货币的起源来看。

货币的前身就是普普通通的商品,它是在交换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货币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就分裂成为两极,一极是特殊商品——货币,另一极是所有的普通商品。普通商品是以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的形式出现,而货币则是以价值的体化物或尺度出现,普通商品只有通过与货币的比较,其价值才能得到体现,所有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与货币的比较之后,相互之间才可以比较。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比如一头羊换两把石斧、一把石斧换三两盐,在这里石斧就具备了货币的功能。

在人类早期历史上,贝因为其不易获得,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的功能,“贝”因此成为最原始的货币之一。今天的汉字如“赚”、“赔”、“财”等,都有“贝”字旁,就是当初贝壳作为货币流通的印迹。

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所取代。使用金属货币的好处是它的制造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同时还易储存。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的人们铸造重量、成色统一的硬币。这样,在使用货币的时候,既不需要秤量重量,也不需要测试成色,无疑方便得多。这些硬币上面带有国王或皇帝的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以免伪造。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在大额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硬币,其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恼。金属货币使用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据不完全的统计,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经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里、或者在人们的手中、钱袋中和衣物口袋中磨损掉。于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的纸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在宋朝年间于中国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目前世界上共有两百多种纸币,流通于世界193个独立国家和其他地区。作为各国货币主币的纸币,精美、多侧面地反映了该国历史文化的横断面,沟通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经济交往。目前世界上比较重要的纸币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等。

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对于我们已经并不陌生,但新的货币形式还将不断出现。货币如同魔术师的神秘魔术,它神奇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调动着人们的欲望,深套到每一个角落,用一种看不见的强大力量牵引着人们的行为。我们要正确认识货币,更要正确使用货币,才能做一个聪明的经济人。

【知识链接】

货币流通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不断在卖主和买主之间转手,这种连续不断的货币转手,便形成一个与商品流通W—G—W相伴随的货币流通G—W—G。

货币流通主要分为现金流通和非现金流通两种形式。货币的流通规律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威尼斯商人为什么最终获救——利息与利率

【轶闻趣事】

安东尼奥是个威尼斯商人。他的好友巴萨尼奥因要向贝尔蒙特的名门闺秀波西亚求婚,急需钱款,请求安东尼奥尽力相助。但是,安东尼奥的货船已经远航,全部财产都在海上,他手头既缺现钱,也没有可以变换现款的货物,于是不得不以自己的名义向高利贷者夏洛克借3000块金币。

由于安东尼奥借钱给人家从不收利钱,因而压低了威尼斯放债这一行人的利息收入,影响了夏洛克盘剥取利,所以夏洛克对安东尼奥早就有“恨之入骨”。当夏洛克听到安东尼奥要向他借钱时,他表示同意借钱,而且不收分文利息,但须写下借约,规定借期为三个月,届期不能还清本金,就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安东尼奥为了替朋友解难,又想到过两个月货船即可返回,到时“有九倍这笔借款的数目进门”,便签订了借约。

但是安东尼奥的商船遇险,且已行踪不明,由于借款过期,安东尼奥被夏洛克告到了法庭,按照合约,他会遭到夏洛克索取一磅肉的厄运。波西亚听到这个消息,女扮男装以律师的身份紧急奔回威尼斯去营救安东尼奥。在法庭上,波西亚聪明地答应夏洛克可以剥取安东尼奥的任何一磅肉,但是如果流下一滴血的话(合约上只写了一磅肉,却没有答应给夏洛克任何一滴血),就用夏洛克的性命及财产来补赎。法庭宣判夏洛克以谋害威尼斯市民的罪名,没收其财产的1/3,因此,安东尼奥获救。

【经济学聊天室】

这个故事是莎士比亚的名作之一,故事中涉及到了“利息”的概念。究竟什么是利息呢?利息原本是借款者为取得货币资金的使用权而支付给贷款者的一定代价,或者说是货币所有者因暂时让渡货币资金使用权而从借款者手中获得的一定报酬。利息作为接入货币的代价或贷出货币的报酬,实际上,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利息水平的高低是通过利率表示出来的。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利息额与借贷货币额或储蓄存款之间的比率。

但是,利息为什么会出现呢?其主要原因包括:

(1)延迟消费。当放款人把金钱借出,就等于延迟了对消费品的消费。根据时间偏好原则,消费者会偏好现时的商品多于未来的商品,因此在自由市场会出现正利率。

(2)预期的通胀。大部份经济会出现通货膨胀,代表一个数量的金钱,在未来可购买的商品会比现在较少。因此,借款人需向放款人补偿此段期间的损失。

(3)代替性投资。借款人金可以选择把金钱放在其他投资上。由于机会成本,借款人把金钱借出,等于放弃了其他投资的可能回报。

(4)投资风险。贷款人随时有破产、潜逃或欠债不还的风险,放款人需收取额外的金钱,以保证在出现这些情况下,仍可获得补偿。

(5)流动性偏好。人会偏好其资金或资源可随时供立即交易,而不是需要时间或金钱才可取回,利息也是对此的一种补偿。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作为利率应该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它能真实的反应资金成本和供求关系。但是,实际上确是由中央银行实施利率管制,使利率尽力与市场变化相适应。在这里,中央银行的作用不可忽视,虽然我国尚未实现利率的完全市场化,但中央银行不可能凭空改变利率。作为中央银行,其调整利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利率的总水平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负担能力;物价上涨或下跌都会影响利率的高低;利率的水平也决定于资金的供求;此外,如果要制约货币资金的大量流出,就必须提高利率。

在现代社会中,利息和利率是沟通实物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桥梁。无论你是大企业家还是一名普通工人都会关注利息和利率的变化情况。如果你是企业家,那么你会非常乐意在利率大幅下调后向银行进行巨额贷款以增加投资扩展自己的业务;如果你是普通工人,那么在利率大幅上升的时候,你也许会缩减自己的消费,将节省的钱存入银行来赚取利息。

无论从事何种行业,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存款和借款的情况,因此学会计算利息是很有必要的。利率通常有两种计算方法,单利和复利。

单利的计算方法简单,借入者的利息负担比较轻,它是指在计算利息额时,只按本金计算利息,而不将利息额假如本金进行重复计算的方法。如果用I代表利息额,P代表本金,r代表利息率,n代表借贷时间,S代表本金和利息之和。那么其计算公式为:

I=P×r×n

S=P×(1+r×n)

例如某银行向某企业提供一笔为期5年、年利率为10%的200万元货款,则到期时该企业应付利息为:

I=P×r×n

=200×10%×5

=100(万元)

本金和利息为:

S=P×(1+r×n)

=200×(1+10%×5)

=300(万元)

复利是指江按本金计算出的利息额再计入本金,重新计算利息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复杂,借入者的利息负担也比较重,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保护了贷出者的利益,有利于使用资金的效率。复利计算的公式为:

I=P×[(1+r)n-1]

S=P×(1+r)n

若前例中的条件不变,按复利计算该企业到期时应付利息为:

I=P×[(1+r)n-1]

=200×[(1+10%) 5-1]

=122.102(万元)

S=P×(1+r)n

=200× (1+10%) 5

=322.102(万元)

【知识链接】

贷款贴息

指用于从事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由市财政据实全额贴息,借款人本人贷款期内不支付利息,贴息最长不超过两年,展期不贴。

她为什么只贷款1美元——理财

【轶闻趣事】

20世纪40年代,纽约的某银行来了一位妇人,要求贷款1美元。经理回答,当然可以,不过需要她提供担保。

只见妇人从皮包里拿出一大堆票据说:“这些是担保,一共50万美元。”经理看着票据说:“您真的只借1美元吗?”妇人说:“是的,但我希望允许提前还贷。”经理说:“没问题。这是1美元,年息6%,为期1年,可以提前归还。到时,我们将票据还给你。”

虽心存疑惑,但由于妇人的贷款没有违反任何规定,经理只能按照规定为妇人办了贷款手续。当妇人在贷款合同上签了字,接过1美元转身要走时,经理忍不住问:“您担保的票据值那么多钱,为何只借1美元呢?即使您要借三四十万美元,我们也很乐意。”

妇人坦诚地说:“是这样,我必须找个保险的地方存放这些票据。但是,租个保险箱得花不少费用,放在您这儿既安全又能随时取出,一年只要6美分,划算得很。”妇人的一番话让经理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经济学聊天室】

这位妇人不愧是理财的高手!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些看似平凡者,却积累了非凡的财富,其秘诀就是他们善于理财,因此有句话叫“你不理财,财不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