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大学时期最重要的9个决定
19788300000021

第21章 第三个决定:校园交际圈,有所选必应有所弃(1)

形形色色的大学生交友

小寝室潜藏大矛盾

“我一直习惯早睡早起,而宿舍的一位同学却总在晚上熄灯以后开台灯看书,影响大家休息,让人特别心烦。现在都懒得理他……”“同宿舍的人每天晚上总说笑打闹到很晚才睡觉,我因此总是休息不好,曾跟她们说过,可是她们不搭理我,反而故意闹得更凶……”

你是否也在大学宿舍里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引起人际冲突,影响学习和生活,很多人因此而感到异常苦恼。其实,无论在怎样的集体生活中,只要有人的存在就会发生人际冲突。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尤其是我们刚刚进入一个新环境,随着年龄增长,更渴望自我的独立,因此,便与朝夕相处的同学之间,在各种竞争带来的利益冲突中产生分歧,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争执。既然冲突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有没有合理的应对方法呢?让我们先看看下面的情况吧。

现象一:

大一新生李华满脸苦恼地说:“我进入大学快一年了,还记得刚进校的时候我们一个宿舍的人相处得很好。可是,慢慢地,随着交往的时间越来越久,我们反而没有了刚进校时的那种亲切与和睦。”

“我呢?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小节,看到她们的东西摆得不整齐就想说两句,刚拖好的地板又被她们踩脏了,不悦的表情马上表现出来。有时我将自己认为很有意思的事情讲出来给大家听,可是,大家却没什么兴趣,弄得我很尴尬。慢慢地我就不想回宿舍,觉得跟她们的关系很难相处。她们好像也不是很喜欢我,觉得我过于拘泥小节。可是宿舍毕竟是我长期住的地方,关系处不好就觉得很不开心,我该怎么办呢?”

对策:

在当今的在校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在群体生活的环境里,独生子女的共性特点在人际关系中所带来的不适应问题日益彰显。一般的独生子女在上大学之前根本没有在集体的环境里生活过,因此适应能力很差,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她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别人注意自己、爱发脾气、爱不高兴、不讨人喜欢、爱自作主张,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从不知为别人着想,缺乏与人协同合作的精神。另外,依赖性强,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都差,也缺少劳动自觉性。在寝室人际关系中,诸如打水、卫生、值日等日常生活小事通常是引起矛盾的导火索。大学生应深深地意识到:能否顺利地适应和处理好寝室人际不仅关系到自己是否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也关系到自己是否能成为一个从容优雅的知识分子,将来能否成功地在工作单位和家庭中扮演好既定的角色。

现象二:

房艳性格内向,在大学里一向沉默寡言。因为大家平时是各忙各的,寝室只是一个寓所,所以少有“卧谈会”之类的交流高峰。一次寒假,寝室的里其他人都回家了,家境贫寒的房艳则留校打工,以赚取下学期的生活费。寒假过后,寝室里一位同学发现她的英语四级证书不翼而飞,而此时只有房艳一人还未通过四级考试。因此全寝室的同学都将怀疑的目光聚焦到房艳身上,并且报告了学校有关部门,而学校也未经过详细调查就断定系房艳所为,并责令其交出赃物,写一份检讨书。房艳没有为自己辩解,所有人的目光都是怀疑的,她也不找任何人帮助或倾诉。在几天的抑郁和痛苦后,房艳趁室友们上课时,在寝室里上吊自杀,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后来,有人拿着那张被盗的四级证书报名时被查出,此时才真相大白,原来是有人入室行窃。可是一个年轻的生命却永远无法再恢复了。

对策:

当我们在为生命的脆弱而叹惜时,也不禁深深地反省。人际环境是无形的,不可触摸的。在如今的社会中,人际交往能力是一项基本的生存技能,也是社会对合格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因此许多的大学生常常为这种无形的压力而苦恼着。要把寝室里的各种关系处理好,大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自身修养,做到能尊重人、理解人。在与同宿舍舍友接触的过程中多注意沟通,比如被寝室中的“卧谈会”就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通过相互间的沟通可以促进了解,增进友谊;此外室友间多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对于增强寝室的凝聚力,建立融洽的寝室关系大有好处。

在大学里,你的舍友是与你朝夕相处,接触最多也最近的人。在你的大学阶段,他们将会影响你,并有可能改变你,因此彼此间因性格或生活习惯的差异而产生摩擦是很正常的事情。当发生矛盾时,你要谨记:千万不要小题大作,把芥蒂搁在心底,要学会坦诚,以相互的体谅来化解干戈。

只要你记住这一点,你就会发现寝室的关系虽然微妙,但也有它温暖的一面。因为大家离开了自己的家庭,在外地独自生活,都渴望找到一份家的归依感。虽然平时矛盾争执都在所难免,但毕竟因为缘份而走到一起,在上千个日日夜夜的相处中形成的那份同学之间的关爱就像亲人一样,给彼此心灵一份温馨。在特别的时候,这种关爱会让你感受到“不是亲人更胜亲人”的温暖。

在寝室这个特殊的“家”里也许地方狭小、人口拥挤、东西混乱,但不论男生寝室还是女生寝室,相同的房间结构中不同的物品都体现着大学生们毫不掩饰的青春活力和生活热情,形成了大学校园中最有特色的寝室文化,这是他们团结的象征。

没有人能够否认四年的朝夕相处是一种命运的机缘,在寝室这个特殊的集体中更需要你用心去建设,用心去经营。渐渐地,你会发现各种不适应都会在逐渐磨合中慢慢适应,不能磨合的也会努力接纳,不能接纳的也会努力容忍。寝室虽小,却是一个任你栖息四年的巢,是大学期间待得最长久的地方,而热情、友爱、信赖、宽容,是在寝室生活得快乐、与室友相处融洽的永恒法宝。

常为别人的看法苦恼

有许多在高中时很有主见的学生,在进入大学这自由的校园之后,却一下没了主意。由于感觉自己文化素质较高,虚荣心便也较强。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值过高,对自己的要求也更为苛刻,甚至于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更是过于敏感,本来外界没有什么不好的评价,只是由于主体的感觉,便认为别人对自己看法不好,这无形中加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与恐慌。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许多大学生对这句名言都不陌生,但真正做到却不容易。由于他们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能坦然地走自己的路。他们时而犹豫矛盾,时而痛苦不堪。当代最富传奇色彩的海军将领史麦迪·布特将军挨过的骂如果全集在一起,大概可以写成一套骂人的百科全书了。

在这位将军年轻的时候很介意别人的批评,总希望在每个人的眼中都留下好印象。那时就算一点无伤大雅的批评,都会令他耿耿于怀老半天。不过他又说,在海军磨了30年下来,把脸皮都磨得刀枪不入了。“我挨过的骂可就多了,”他说,“什么猪狗不如、狼心狗肺啊,再难听的话我也听过。你问我会不会介意?哼,现在我听到有人骂我时,我甚至不会转头去看开口的人长得是圆是扁!”

史麦迪·布特将军的故事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别人不会太注意你,因此,你也不要太注意人家怎么说你,他们心心念念想的都是自己。他们宁可关心自己一点皮毛之伤,也不会在意你的死活,因为你只是一些不相干的其他人而已。

亲爱的大学生朋友,当你被最亲密的朋友误会时,不妨想想耶稣的际遇。耶稣的12个最亲密的门徒中有一人为了一点钱就出卖他,另一个在有难的时候遗弃他,甚至三次发誓说他不认识耶稣。比较别人对你的误解,你想你还应该相信自己是天底下最冤枉的人吗?

虽然你不能禁止别人对自己的不公平责难,但是却可以决定要不要让那些不公平的责难困扰自己。

你知道美国第一夫人爱琳娜·罗斯福是如何对付那些纷乱不实的批评的吗?她从前曾是个很害羞的女孩,非常介意别人的意见。后来她去问一个姨妈:“贝蒂阿姨,我很想这么做,但是我又怕别人会批评。”

老姨妈温柔而坚定地说:“不要介意别人的看法,只要你心里知道这样做没错就好了。”这句忠告让罗斯福夫人一生受用无穷,尤其是在她入主白宫后,对她帮助更大。

有许多学生反映,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容易,但是,有时你还必须和曾经议论过你的同学或室友打交道。此时,由于你内心还对他们的言论有所顾及,便不可必免地会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心理焦虑。

心理学家发现,有许多焦虑起源于条件反射。也就是说,曾经因为某件事情而产生焦虑或紧张,后来再遇到类似的刺激时也会感到焦虑或紧张。即使类似的情境不再对自己造成真正的威胁,也会有同样的反应出现。

还有的是因为自身具有的消极自我意象引起的。自我意象简单讲就是一个人想像中的自己的形象,或自己对自己形象的判断。有良好自我意向的人会显得自信和自我满足,而自我意向差的人就会显得过分敏感和害羞。

因此,首先你必须学会积极地看待自己。你可以把自己的长处列出来,再制定一些现实的、能反映你这些长处的目标,开始时目标可以定得低一些,逐步实现后,再建立更大的、更重要的目标。停止因别人对自己的消极评价而对自己产生像“我是一个笨蛋”以及“我一无是处”等想法,一旦出现应马上制止。

其次,要有意识地参加社交活动。不要在乎大家的评论,开始时先去接触一些你比较熟悉的人,然后再试着去接触那些较为刻薄、难以相处的,逐渐扩大活动范围。这里有一些技巧可以掌握,比如,去见那些人之前,你可以先准备一些谈话的内容,事先有了准备,就不会那么尴尬了。

最后,要相信他人,敢于自表。要想别人不再过分猜疑、评论你,而是变得喜欢你,就必须让别人了解你。试想,如果别人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你有什么期望,那么别人根本没有机会与你沟通,他们与你的这段距离也会让他们感到好奇,同时你也会产生别人在背后议论你的猜测。

卡耐基说:“生命的喜悦对我而言,似乎起于一种适当的归属感……所有我认为不满足的人们,都不断地设法去演不是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去做他们所不能做的事情……”

其实,你不必因为别人的看法而去改变你所扮演的角色。许多大学生常常因为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苦恼,原因就在于他们在交往中,不能简单、自发地去适应自己的社交角色,而要受到别人思想的影响。

想要克服别人对你的影响,就要不断增强自己的角色意识。

所谓角色意识,就是一个人对社会所要求的角色行为的认识。如果你的角色意识不强,就会对自己所担当的社交角色认识不正确、不深入、不全面,以至于自觉不自觉地按别人的某种看法要求,去充当另一种角色,这样,便容易产生角色混淆的错误。

增强角色意识,不仅要了解社会对角色的特殊要求,而且还要自觉、主动地按照这些特殊要求去做。同时,你还要增强你的角色能力。

由于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角色集,那么,你就不但要当好A角,还要当好B角、C角,等等。增强了角色能力,别人再如何说你,你也不会再因别人的想法来改变自己了,而是会十分坚定、自信地做好自己。

知道了这些,下一次你再遇到别人不公平的责难时,记得只要心头把得定就好,凡事尽力而为就足矣。

遭遇他人的嫉妒

当你面对有人比自己占有优越地位,取得比自己更好的成绩,或者自己看重的东西被别人夺取等情况时,往往会产生一种情绪,这就是嫉妒。嫉妒是所有人类情感中最难以控制和避免的,一旦产生了嫉妒的情绪,不仅会对别人造成伤害,也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大学生们在人际交往中免不了嫉妒别人,更免不了遭遇别人的嫉妒。

当一个人产生嫉妒心理的时候,通常大脑里一般会产生“怎么做才能让对方成为自己的手下败将”等想法。如果将这种想法付诸实践,就有可能造成无法避免的伤害和后果。其实克服嫉妒别人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自己努力,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比对方更好的成绩。如果是别人对你产生嫉妒,那么你也不要因此而过分在意,当自己拥有了能与对方竞争的资本时,不仅能从积极的角度消除他人嫉妒造成的心理负担,而且对于恢复自己的信心也是有帮助的。

但是在我们周围都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些人,他们技不如人,却对别人的成绩嗤之以鼻,“妒人之能,幸人之失”,从而上演了一场场丑陋的嫉妒闹剧。也许你会说,就是在你的同学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他们因为别人评上了比自己高的职位而指桑骂槐、因为某人得到老师的厚爱而愤愤不平、因为别人的生活条件比自己的好而郁郁寡欢,给本已不太平静的生活平添了许多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