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一生必须依靠的10种人
19787800000006

第6章 总论 既要靠自己,也要靠别人(5)

两年以后,杰克·伦敦随着姐夫一起来到阿拉斯加,加入了淘金者的队伍。在淘金者中,他结识了很多朋友。他这些朋友中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而大多数是美国的劳苦人民,虽然他们的生活贫穷困苦,但是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杰克·伦敦的朋友中有一位叫坎里南的中年人,他来自芝加哥,他的辛酸历史可以写成一部厚厚的书。杰克·伦敦听他的故事时经常潸然泪下,而这更加坚定了杰克·伦敦心中的一个目标:我要写作,写淘金者的生活。

在坎里南的帮助下,杰克·伦敦利用休息的时间看书、学习。1899年,23岁的杰克·伦敦写出了处女作《猎人》,接着又出版了小说集《狼之子》。这些作品都是以淘金工人的辛酸生活为主题的,因此,赢得了广大中下层人士的喜爱。杰克·伦敦渐渐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他的著作在全国畅销,也给他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刚开始的时候,杰克·伦敦并没有忘记与他同甘苦共患难的淘金工人们,正是他们的生活给了他灵感与素材。他经常去看望他的穷朋友们,一起聊天,一起喝酒,回忆以往的岁月。

但是后来,杰克·伦敦的钱越来越多,他对于钱也越来越看重。他甚至公开声明他只是为了钱才写作。他开始过起豪华奢侈的生活,而且大肆挥霍。与此同时,他也渐渐地忘记了那些穷朋友们。

有一次,坎里南来芝加哥看望杰克·伦敦,可杰克·伦敦只是忙于应酬各式各样的聚会、酒宴和修建他的别墅,对坎里南不理不睬,一个星期中坎里南只见了他两面。

坎里南头也不回地走了。就这样,杰克·伦敦的淘金朋友们逐渐从他的身边离开了。

离开了朋友,就断了写作的源泉,杰克·伦敦的情绪沉闷、思维枯竭,他再也写不出一部像样的著作了。1961年11月22日,处于精神和金钱危机中的杰克·伦敦在自己的寓所里用一把左轮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杰克·伦敦可谓“赢也人脉,输也人脉”。所以,一定要在平时注意培植自己的人脉关系,到需要时才会有求必应。

有这样一个寓言:

黄蜂与鹧鸪因为口渴得很,就找农夫要水喝,并答应付给农夫丰厚的回报。鹧鸪向农夫许诺它可以替葡萄树松土,让葡萄长得更好,结出更多的果实;黄蜂则表示它能替农夫看守葡萄园,一旦有人来偷,它就用毒针去刺。农夫并不感兴趣,对黄蜂和鹧鸪说:“你们没有口渴时,怎么没想到要替我做事呢?”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平时不注意与人方便,等到有求于人时,再提出替人出力,未免太迟了。

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总是抱着助人为乐的心理去办事,那么,很可能你要办的事也就在无意之中办成了。

很多年前,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有一家旅店的服务生正准备关门。这时候走进来一对老年夫妇,他们正为找不到住处而发愁。不巧的是,这家旅店也没有床位了。可是看到客人又冷又乏的样子,年轻人不忍心将他们拒之门外,于是将自己的铺位让给他们住下,年轻人则在大厅睡了一宿地铺。第二天早上,客人坚持按房价支付给他房费,他拒绝了。他说:“我只是把自己的房间借给你们住,这不属于营业范畴。”

那对夫妇临走时称赞年轻人说:“先生,你如此愿意帮助别人,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家大酒店的老板。”

几天之后,年轻人收到一封寄自纽约的信件,信正是出自那对夫妇之手,随信还附有一张前往纽约的机票。这对夫妇在信中告诉他:他们专门为他在纽约建造了一家大酒店,邀请他经营管理。

年轻人因为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而获得了一个梦寐以求的成功机会。

俗话说得好:“平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真正善于求人的人都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早作准备,未雨绸缪,这样在急时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

除此之外,你还要不断扩展你的人脉资源,要扩展人脉资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与别人交换人脉资源。

在英国有这样一对母子,儿子是汽车推销员,母亲是保险推销员。

有一次,儿子向一位文化名人成功推销了一辆汽车。一个礼拜后,这位文化名人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XX先生您好,我是甘林的母亲,感谢您一个礼拜前向甘林买了一辆汽车,我今天打电话是想通知您,请您明天抽时间开车回车行进行检查。”这位母亲知道,大凡名人都很忙,一般不会随便接受别人的邀请,所以,想借这位名人回车行的机会请他吃饭。

第二天,这位名人如约而至,检查车况后,这位母亲对他说:“XX先生,为感谢您的支持,已到午餐时间,我想请您一起坐一坐,我们可以顺便聊一聊如何更好地维护你的爱车。我想您不会拒绝一个做母亲的请求吧?”文化名人盛情难却,接受了邀请。

席间,这位母亲说:“像您这么成功的人士,一定会非常注意生活的品质,一定需要一份完善的保障计划。您帮助了我儿子,您一定也会帮助我的,我这里有一份保险计划书,请您留意看一下。”这位文化名人面对对方的盛情,实难拒绝,不得不接过保单。

几天后,这位母亲不断地打电话和亲自拜访,终于签下了一张保单。同样,这位母亲的儿子也以同样的方式向母亲的保险客户推销汽车。这就是人脉资源交换的有效运作。

你的人脉网有多大?没有人可以限制你的人脉网到底有多大,唯有你自己可以决定,它可以无限大,也可以无限小,这要看你的努力程度了。

当两个人交换一块钱时,每个人都只有一块钱;但当两个人交换人脉网时,他们可以各自拥有更加丰富、更加完善的人脉网,从而为他们的成功奠定更坚实的人脉基础。

建立并随时调整人脉关系网

人脉关系网对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及工作的好坏具有极大的影响,所以说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拥有多大的权力和影响力,与合适的人建立稳固关系至关重要。

人际关系网对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及工作的好坏具有极大的影响,所以说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拥有多大的权力和影响力,与合适的人建立稳固关系至关重要。

成功建立关系网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人建立稳固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开拓你的视野,让你随时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并提高你倾听和交流的能力。

有的人整天忙忙碌碌,认识很多人,整天为应付自己找来的关系而叫苦连天。虽然网织得很大,但漏洞百出,而且又有许多死结,结果使用起来没有实绩,撒进海里网不到鱼。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时就要理顺关系网,该增的增,该删的删,该修的修,该补的补。

要织一张好的关系网,你必须费些心思,做好计划成本,有步骤地进行。

第一,对关系进行筛选。

把与自己的生活范围有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的人记在一个本子上,把没有什么关系的记在另一个本子上,这就像是打扑克中的“埋底牌”,把有用的留在手上,把无用的埋下去。

第二,给筛选出来的人排队。

要对自己认识的人进行分析,列出哪些人是最重要的,哪些人是比较重要的,哪些人是次要的,根据自己的需要排队。这就像打扑克中要“理牌”一样,明白自己手里有几张主牌、几张副牌,哪些牌最有力量,可以用来夺分保底,哪些牌只可以用来应付场面。

由此,你自然就会明白,哪些关系需要重点维系和保护,哪些只需要保持一般联系和关照,从而决定自己的交际策略,合理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第三,对关系进行分类。

生活中一时有难,需要求助于人,事情往往涉及很多方面,你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援,不可能只从某一方面获得。

比如,有的关系可以帮助你办理有关手续,有的则能够帮助你出谋划策,有的则能为你提供某种信息。虽然作用不同,但对你都可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一定要进行分门别类,对各种关系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分析、鉴别,把它们编织到自己的关系网之中。

设计“网”也许不难,但是把它的内容落到实处就不那么容易了。一是要识门。也就是说,对于与自己求助的事情有重要关系的部门人员一定要清楚,要熟悉他们的工作内容和业务范围。二是要识路。也就是说,要熟悉办事儿的程序,先从哪里开始,中间有哪些环节,最后由什么部门决定,都应非常清楚,省得跑来跑去,重复找人。

有了一张好的“网”后,聪明的人就会懂得如何保护和维系这张网,使它一直有效。如果你不懂得维护,到你真正用时,就会发现这个“关系网”已经停止运转了。

这就涉及拓展人际关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了。

(1)要有选择。结人际关系,交的是真心挚友,而不是酒肉朋友。要想结交关键时刻能助自己一臂之力的人,平时就得多给予和付出、接纳和关心别人。长期积累下去,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同,才能在危难时得到人际关系的支持,这是拓展人际关系的关键。

(2)循序渐进。生活中有这样的老板,刚刚认识别人,就迫不及待地大谈他的业务发展方向,积极寻找合作机会,结果弄得对方既反感、又尴尬。这类老板太急于求成了,他忘了一条原则:初识不宜言利。初次相识,应尽量谈一些双方共同关心的话题,少谈关系到自身利益的问题。熟了以后,再谈生意也不迟啊。

(3)诚实守信。

人正、心诚、守时、守信,才能广结人际关系。因此,要树立“诚实守信”的公众形象。否则,人际关系越广,越是“臭名远扬”。有一位房地产公司老总,朋友圈子也挺大,但朋友们就是不愿意与他深交,嫌他经常说话不算数。

(4)平时烧香。有的人,“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就找你,没事便长期不见音讯。人际关系要不断拓展,更需经常性地呵护。要不然,就成了“狗熊掰玉米”。长期维护的人际关系,才会持久稳定。

(5)互惠互利。还有一点要提及的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是互惠互利。有人深谙此道,经常主动帮自己的人际关系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增加自己的价值和被利用的机会。最终,肯定是利人利己的。

(6)保持好奇心。一个只关心自己,对别人、对外界没有好奇心的人,即使有再好的机会出现,也会与之失之交臂。

我们都知道,认识一个人首先是从对这个人感兴趣开始的,包括对这个人的长相、衣着、行为、所从事的工作等一切关于他的事物感兴趣,而兴趣正是好奇心的体现。可以说,好奇心是我们认识别人、拓展人脉的原动力。区别只在于,有的人是无意当中受好奇心的驱使,下意识地去结识人;而现代社会中更多的人则是有意识地保持自己对人和对事物的好奇心,并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加以运用。这样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建立起人脉,而且建立起来的人脉也更具竞争力。

(7)同理心。“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是同理心的具体体现。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在想到自己一方的同时也要考虑对方的处境,并做出相应的措施来给对方以方便,那么我们想做的事情必定更容易成功。别人与我们的相处会更愉快、更轻松。这样一来,我们的人脉竞争力将会越来越强。

在维护人脉关系网时,还要注意随时调整。因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我们的人际体系,如果不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就会逐步处于落后的、陈旧的甚至僵死的状态。因此,一个合理的人际结构,必须是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的动态结构。动态原则反映了人际结构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前后联系上的客观要求。

所以,要不断检查、修补关系网,随着部门调整、人事变动而及时调整自己手中的牌,修补漏洞,及时进行分类排队,不断从关系之中找关系,使自己的关系网一直有效。

在实际生活中,需要调节人际结构的情况一般有3种:

(1)奋斗目标的变化。也许你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也许你的奋斗目标变了,比如弃政从商,这需要你及时调节人际结构,以便为新的目标有效地服务。

(2)生活环境的变动。在当今这样的信息社会,人口流动性空前加快,本来在A地工作的你,忽然到B地去工作。这种环境变动,势必引起人际结构的变化。

(3)某些人际关系的断裂。天有不测风云,朝夕相处的亲人去世了,在悲哀的同时,不能不看到人际结构的变化。

可见,调节人际结构有被动调节和主动调节两种,不管是何种调节,都要求我们能迅速适应新的人际结构。

为此,我们在建造人际结构时,就要努力为自己建造一种善于进行新陈代谢的高等的开放性人际结构。而一切使人际结构僵硬化、固定化的态度和方法,都是应当抛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