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一生必须依靠的10种人
19787800000033

第33章 靠老乡(5)

回家后,以为捡了便宜的小伍得意地把手镯拿给一位懂玉器的朋友看,哪知他摇了摇头,叹息道:“那老乡可真黑心呐,这最多值100元。”小伍气得把那该死的刁老乡的祖宗十八代骂个遍。

瞧,A地旅游团前脚刚走,B地旅游团又来了,亲切交谈中,游客欣喜地得知老板原来是老乡,来了C地旅游团,聊天中,老板拍手大笑道:“我们是老乡……”我们刁老板的老爸,一会儿是A地人,摇身一变又是B地人、C地人……刁老板的本领比孙大圣还大,孙大圣得拔出一些汗毛,才可以吹出猴万个;刁老板不用拔毛,只要上下嘴皮一动,就有无数个老爸分布在全国各地。

一天,日本旅游团来了,我们以为这下他没辙了,只见他不慌不忙地与翻译拉话儿,嘴巴一歪道:“我老爸曾经留学日本,我们是邻邦,远亲不如近邻。”虚惊一场的我们对老板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绝对是个天才,不管哪个国家的旅游团来,他都能与人家攀亲带故。他的老爸不但遍及全国,而且辐射到世界各地。

幸好刁老板最原始的老爸,早已作古。九泉之下的他做梦也想不到,不孝的儿子会如此快速地复制出无数个老子。好在刁老板还健在的老妈得了老年性痴呆症,早已认不得自己的亲生儿子了。而多年的经商经历练就了刁老板六亲不认的心理素质,他不会因此而良心不安的,因为他的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人民币。

案例二:“招商”老板坑苦了7个瓷器老乡。

“招商”老板打着展销会的名义,将7个做瓷器生意的老乡从千里之外骗到库尔勒后消失了,受骗的老乡无奈之下只好就地商量对策廉价销售所带来的千余件陶瓷,两天时间过去了,来订货的商家却没几个。

2006年6月8日上午11时许,新疆库尔勒市人民广场前摆出了一排排各式各样的江西景德镇的陶瓷,7名做陶瓷生意的老板一个个围坐在一起唉声叹气。

在摆着千余件陶瓷的地摊上,虽然有些过往的市民止步观赏着各种色彩的陶瓷,但购买的却没几个。据市民透露,虽然外表看上去很漂亮,又比原来的卖价便宜很多,但对于家庭来说不是很实用。一位叫潘北平的陶瓷老板称,由于“招商”老板跑了,他们只好就地廉价销售,但还是没吸引来订货和购买的商家、市民,真把他们害苦了。

“我们来之前,招商的老板承诺负责一切承办手续,每户还交纳了一定费用。”7名来自江西景德镇做陶瓷生意的老板道出心中的苦楚。他们说,在5月中旬期间,两个江西景德镇名叫李国富、叶民生的老乡,给他们许诺在库尔勒市已经联系好了陶瓷展销场地,负责办理一切手续。5月21日,7家商户在跟李国富、叶民生签订陶瓷展销合同后,就向“招商”老板李国富、叶民生兑付了24500元承包费。

6月6日上午,令7家商户万万没有料到,他们拉着千余件陶瓷到达库尔勒市布置摊位中,在车上发现了李国富、叶民生遗弃的材料,他们觉得不大对劲,便给李国富打电话,结果,李国富称他已在火车上。

7家商户说,两天时间过去了,他们才觉醒李国富、叶民生这次“招商”展销陶瓷原来是一场骗局。

案例三:山东少女江城找工作稀里糊涂落入“老乡”陷阱。

2006年6月7日上午,一趟列车徐徐停靠武昌火车站,俏丽的山东少女管颖提着行李跳下车,头次到武汉,她一脸兴奋。

18岁的管颖高中毕业后一直待业在家。听人说南方容易找到工作,和父母商量后,她怀揣1500元钱,独自出门,坐火车来到武汉。在长途汽车站,她听人说黄州好找工作,便糊里糊涂买了张车票去黄州。

在黄州的长途车上,许多人都在聊天,可管颖一句也听不懂。正觉孤单时,后座一名平头、身穿黑色T恤,约40岁的男子用山东话和她搭腔,自称也是山东人,来湖北已经10多年了。

管颖渐渐放松警惕,对“老乡”敞开心扉,将自己的事情全告诉了男子。“老乡”称,黄州很穷,工作难找。在黄州下车后,两人在车站休息了一会儿,“老乡”很照顾她,给她买饭吃买水喝。管颖在这名“叔叔”的劝说下,又乘上了回汉口的长途车。

在车上,“老乡”对她说,可以帮她找到工作,但需要押金。管颖完全相信了他,说自己还有1200元钱,可以给他做押金。到达汉口新华路客运站后,“老乡”拿走了管颖的1200元钱和身份证,称需要复印身份证,结果一去不返。当晚,管颖的哭声引来了车站的民警。了解情况后,民警给她买来吃的喝的,将她安顿在派出所。

6月8日上午10时许,新华路客运站小红帽队员用“爱心救助基金”,为管颖购买了一张武汉-临沂的车票,将其送上了回家的路。

案例四:好心收留老乡,钱财却被席卷一空。

外地来银打工的李某热心收留帮助老乡,使初来异地的老乡有了吃住,没想到,老乡却乘李某不在时,将他打工辛苦挣来的210元钱和一块心爱的手表偷走。

2006年5月25日,泾源来银打工的李某在南门劳务市场认识了老乡罗某。异地他乡见到了同村的老乡,李某感觉格外亲切。当听到罗某来银几天都没找到活干,已身无分文,晚上睡在市场边的台阶上时,李某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当晚将罗某带回了自己在民乐5队的出租房。接下来几天,罗与李同吃同住,然后一起到劳务市场找工作。

6月4日早晨,李某起床后,罗称自己不舒服,想多休息一会儿,随后再去找他,李某没有多想就走了。李某中午回到住处开门一看,屋内的东西被翻了个底朝天,一片狼藉。他赶紧去查看自己背包内放的210元钱和一块心爱的手表,却什么都不见了。李某起初以为被贼偷了,静下心来发现罗某的所有物品都不在了,向房东一打听得知,早晨他走后罗某就背上铺盖也走了,李某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钱和表被老乡罗某偷走了。见到民警,李某后悔地说:“我这是引狼入室,真不该收留他。”

案例五:靠老乡名片生财。

陈女士在建宁县驻榕办工作,上个月的一天,一男子跑到了她的办公室,自称是建宁老乡,名叫张某某,并说自己在社科院工作,是个研究员,说是刚从厦门市调到福州市工作,想与老乡联系,并掏出了自己的名片。

陈女士见是老乡来了,热情地招待了他,两人聊了一会儿,“老乡”说有急事就离开了。

临走时,陈女士还给了他一张名片。可还不到5分钟,“老乡”又回来了,说他购买装修材料,还差几十元钱,并说他的新房就在建宁县驻榕办附近,想向陈女士借几十元钱,当天下午就还钱。陈女士说,当时她的这位“老乡”还出示了购买材料的发票,由于自己没有零钱,一下就借给了“老乡”一百元钱。

可到了傍晚,她的那位老乡还没来还钱,她就照着“老乡”留下名片上的电话打过去,接电话的真的是张某某,可对方表示不认识陈女士。

在听了陈女士的讲述之后,张先生深有同感地说,当时,这个骗子也是冒充他老乡,说是少点修车费,还出示了修车单,骗走了他一百元钱。方法同样,带着别人的名片来,又骗走了他的名片。

可对于陈女士来说,整个骗局还没有结束。

这几天她又接到了四五个建宁老乡的电话,说是有人拿着她的名片,以“老乡”的名义骗走了他们的钱……

在上面的五个案例中,“老乡杀手”们通过不同手段“宰”了自己的所谓的老乡,让我们见识了“老乡杀手”的可恨可憎之处。不过,还要提醒大家的是,老乡要帮、要靠,但一定要看准了人,否则,吃亏上当、追悔莫及的肯定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