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细节决定健康大全集
19787200000064

第64章 健康是每个人的权利——保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侧重(6)

2.蛋白质。一般来说,1岁以内的宝宝,母乳喂养每日每公斤体重需供给蛋白质2.0~2.5克,牛奶喂养需供给3~4克,母乳、牛奶混合喂养需供给3克。用混合膳食的婴儿,动物蛋白质最好不少于蛋白质总量的一半。

3.脂肪。婴儿对脂肪的需求量也高于成人,每日每公斤体重新生儿约需7克,2~3个月婴儿约需6克,6个月后的婴儿约需4克,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减至3~3.5克。婴儿每日摄取脂肪的供给量约占总热量的30%。

4.碳水化合物。婴儿最初3个月的营养主要来自乳糖(乳糖含量:人乳为6%~7%,牛奶为4%~5%)。最初婴儿仅能消化乳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对淀粉不易消化,故米、面类食物应在3~4个月后再开始添加。

5.钙和磷。足够的钙、磷能促进骨骼、牙齿的生长和坚硬度。婴儿体内的钙约占体重的0.8%,至成年为1.5%,婴儿每日约需钙600毫克、磷400毫克。钙与磷摄入的比例为1∶1.5较为适宜,这关系到它们的利用程度。母乳这个比例较为适当,故母乳喂养的婴儿患营养不良与佝偻病者明显少于人工喂养。

6.铁。婴儿的成长离不开铁,铁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各组织的氧气运输亦离不开铁。婴儿生长发育快,对铁的需要和利用相应要多。胎儿在母体内最后1个月,肝内有较多的铁,但仅够出生后3~4个月的需要。周岁以内婴儿每日需铁10~15毫克,乳类所含的铁远远不能满足婴儿的需求。4个月以后的婴儿应从食物中供给铁,如蛋黄糊、猪肝泥、什锦猪肉菜末、豆豉牛肉末等。

7.锌。锌虽为微量元素,但参与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与蛋白质、核酸及50多种酶的合成有关。婴儿每日需锌3~5毫克,人乳中锌的含量高于牛乳,初乳含量尤高,鱼、肉、虾等动物性食物也含锌丰富,故一般不容易发生锌缺乏。挑食的婴儿常可因锌缺乏而出现食欲减退,生长停滞。4个月后添加的番茄、鱼、虾肉泥、猪肉小馅饼等,均含丰富的锌。

8.维生素。维生素与婴儿生长发育关系极为密切,其中最主要的、需要从饮食中补充的有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和水溶性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

9.水。水是人体最主要的成分,是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人体内新陈代谢和体温调节都必须有水参与才能完成。婴儿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活动量大,热能需要多,水的需要量也大,每日每公斤体重约需100~150毫升。

了解五脏补泻之道,才能所向披靡

给孩子进行按摩有神奇的疗效,可以治愈孩子的很多疾病,但是怎样给孩子按摩,该用什么方式来按摩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呢?这就需要父母了解五脏补泻之道。

心主神明。如果孩子经常一惊一乍,心神不安,身体瘦弱,坐着不动也会经常出虚汗,那么这就属于心虚;如果孩子经常无缘无故地流眼泪,容易有原因不明的红肿现象则属于心热。

肺负责声音和皮毛。孩子说话没底气,声音很弱,是肺虚。另外,孩子皮肤缺少润泽也是肺虚的原因。孩子发不出声或嗓音忽然变得嘶哑,表示肺内有痰。孩子整天无故地发痒,那表示肺燥。

脾负责身体元气。如果孩子气虚,晚上睡觉盗汗,消瘦,那就应该给孩子推脾经。五脏之中,脾和肺是最脆弱的,最容易受伤。如果父母过度溺爱,把过多的东西强塞给孩子吃,就容易伤脾。如果照顾疏忽,就容易导致六淫,而六淫最容易侵肺,从而导致孩子感冒、发烧、咳嗽。

肝负责血气。肝虚的孩子一般表现出来的症状是盗汗和抽筋。

肾主骨。齿、耳以上器官或部位有病都应从肾治。

实证按摩时就用泻法,虚症就用补法。那么什么是小儿按摩的补与泻呢?这就需要父母们首先了解五脏的生克。

中医学上有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在前的是母,在后的是子。五脏的相克是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克的是强者,被克的就是弱者。

如果是实证就泻它的子,虚证就补它的母。例如,得了百日咳的孩子,百日咳是因为肺虚的原因,即属虚症,按摩时就应用补法,也就是要补肺的母亲,脾土生肺金,所以就要补脾。

同理,如果是脾虚,心火生脾土,按摩时就要补心;肾虚,肺金生肾水,按摩时要补肺。如果是心火过旺,属于实证,那么就要用泻法,心火生脾土,所以泻其子就是要泻脾。

依据这个原理,具体的手法做起来更简单,所谓泻就是向手掌方向直推,补就是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

给孩子按摩时的注意事项

在生活中,对于任何一种身体外伤,我们本能的反应就是去按揉疼痛的那一点,这就预示着按摩是人类所使用的一种最首要的康复技术。对孩子而言,按摩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免疫力、增强食欲、促进生长发育、保护视力等;生病时,父母给孩子正确按摩,还可以促使孩子自我康复。

按摩的疗效独特而神奇,但这一切都建立在恰当、正确的基础之上。所以,父母在给孩子按摩时应掌握以下几点:

孩子身体状况正常时,在两餐之间,既不疲劳也不饥饿的时候是给孩子按摩的最佳时间。如果孩子生病了,家长应在孩子不哭不闹,情绪稳定的时候进行按摩,在孩子哭闹之时,则要先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再做按摩。

父母在为孩子做按摩时,如果是摩腹、揉臂,千万不能在饭后马上进行,以免引起孩子呕吐,或导致孩子腹部出现不适。

孩子皮肤娇嫩,父母按摩力道要轻,即使不断重复揉擦孩子的穴位,也不要抓破皮肤。尤其在夏季,孩子哭闹,皮肤有汗时,更应注意手法的轻重快慢。

给孩子按摩时,要使用油膏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按摩时皮肤破损,也可用葱、蒜捣汁来散寒解毒,通经助阳。

给孩子按摩,关键在于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如果做到了这些,孩子定能健康成长。

给孩子按摩时常用的穴位

一般来说,给孩子按摩常用的穴位有26个,下面给大家一一列举。

1.头部的穴位:攒竹、坎宫、太阳、人中等

(1)攒竹,也叫天门,位于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在孩子感冒、发热、头痛、不安时,父母可给孩子推攒竹。

(2)坎宫,位于自眉头起沿向眉梢成一横线。孩子外感发热、惊风、头痛时,父母可帮孩子推坎宫。

(3)太阳穴,位于眉后凹陷处。孩子发热、头痛、惊风、目赤痛时,父母可给孩子揉太阳穴。

(4)人中,位于嘴巴和鼻子中沟的中间点,当孩子出现惊风、昏厥、抽搐(主要用于急救)等状时,可以掐人中。

(5)迎香穴,位于鼻翼中点旁的鼻唇沟中(约1.3厘米),孩子鼻塞流涕时可揉此穴。

(6)百会,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孩子头痛、惊风、遗尿、腹泻等时可揉此穴。

(7)天柱骨,位于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推天柱骨,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头痛、呕吐、发热、咽痛等。

2.胸、腹、腰、背部的穴位:膻中、中脘、天枢等

(1)膻中,位于胸骨上,在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孩子有胸闷、咳喘、呕吐等症状时,父母可帮孩子推膻中。

(2)中脘,位于脐上约10厘米处。摩中脘可以治疗孩子因脾胃失和所致的腹胀、食欲不振等。

(3)天枢,位于脐旁约5厘米。揉此穴可解决孩子腹胀、便秘、腹泻等问题。

(4)肚角,位于脐下旁约5厘米处。适应于孩子腹痛腹泻,常用手法是拿法,此法为抑止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要法。

(5)七节骨,位于第4腰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推孩子的七节骨可治腹泻、便秘。

(6)龟尾,位于尾椎骨端。揉龟尾可治孩子腹泻、便秘、遗尿等。

3.手部的穴位:板门、三关、天河水、劳宫等

(1)四横纹,位于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第1指间关节横纹处。适应于腹胀、腹痛、气血不和、消化不良等症。

(2)小横纹,位于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适应于腹胀、烦躁不安等症。

(3)板门,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适应于食欲不振、呕吐、气喘等。

(4)内劳宫,位于掌心中,屈指时中指尖所指处。揉内劳宫可治发热、烦渴、口舌生疮等。

(5) 小天心,位于掌根大鱼际与小鱼际交接处,适应于烦躁不安、夜啼、斜视等症。

(6)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中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三分之二为半径所形成的圆圈,分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顺运八卦可治疗咳嗽、气喘、呕吐、肠胃不和等。

(7)外劳宫,位于手背第3=第4掌骨中间凹陷处,与内劳宫相对处。适应于头痛、风寒感冒、肠胃不和、咳嗽、气喘等。

(8)一窝风,位于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适应于伤风感冒、肠鸣腹痛等症。

(9)三关,位于前臂靠拇指侧至肘部成一直线。推三关对病后体虚,伤风感冒可起到很好的疗效。

(10)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内侧、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推天河水可治发热、怕冷、烦躁不安等症。

(11)六腑,位于前臂靠小指侧,由肘尖至腕部。推六腑可治高热不退,大便干结,喉咙痛等。

4.脚部的穴位:足三里和涌泉

(1)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即小腿胫骨前缘外侧、膝关节下四指宽处。适应于消化不良、呕吐等症。

(2)涌泉,位于足掌心前三分之一处,适应于发热、夜啼、烦躁、肠胃不和等。

寒湿,孩子健康道路上的“拦路虎”

孩子的身体是纯阳之体,因此无论在什么季节,手脚都应该是温暖的,但现在的很多孩子手脚总是冰凉的,并且舌苔发白,这说明孩子体内寒湿过重。在现代,孩子(其中也包括大人)的许多疾病,都跟体温低、寒湿重有关,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说是:温度决定孩子的健康。

那么引起孩子体温低、寒湿过重的因素有哪些呢?

经常使用抗生素;喜欢喝冷饮,吃凉的东西;总爱在空调房里,很少出去活动;睡觉时不老实,喜欢蹬被子,胳膊老放在外边;光脚走路……

众多的因素导致孩子体内的寒湿过重,而孩子身体内寒湿重,会影响生长发育,而且常常生病,学习吃力。所以,孩子要想身体健康,就要远离寒湿,温暖身体。让身体温暖起来的办法有很多:胡萝卜、苹果等属于阳性食物,可榨汁饮用;安步当车,让身体动起来,为自己选择几项适合自己的运动;放弃淋浴,经常泡个热水澡;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好习惯……以上这些方法不仅能让身体暖和起来,而且随着免疫力的提高,人体能克服许多顽疾,因此,我们一定要用温暖把体内的寒湿祛除干净。

抓住三个饮食关键,保证孩子茁壮成长

饮食对于成长中的孩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吃得好,吃得科学,吃得合理,才能保证孩子茁壮成长。

1.少吃寒凉食物

小孩子是纯阳之体,火力比较大,所以爱吃凉的东西。但是生冷之物会直接伤害脾胃,让孩子气血两亏,最后导致体内寒湿过重,影响健康。所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小朋友不要贪凉,而是应该多吃一些性温平的食物。

2.完整的、小小的食物最有能量

一个完整的食物的能量和效用是完整的,分割开来就不一样了。比如一个鸡蛋,蛋白是凉性的,蛋黄是温热的,一起吃,鸡蛋是性平的,这对身体最好了。橘子吃多了会上火,可是橘皮却可以清热化痰。

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多吃完整的食物,吃小小的食物,比如豆子、芝麻、鱼、虾等,因为它们最有能量。

3.吃应地应季的食物就能少生病

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反季节、跨区域的食物。小朋友们要想保持健康,在饮食上就要使所吃的食物始终与所处的环境、季节相适应,因时、因地去选择不同属性的食物,这样才能不生病或少生病。

白开水是孩子最好的饮品

如今,市场上的饮料可谓是五花八门,各种饮料在宣传的时候都声称具有补充营养、益智健脑等功能,于是很多家长都让孩子喝饮料,甚至用饮料来取代水。殊不知,人体内水分的来源主要靠喝水,而长期喝饮料会危害到孩子的健康,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在古代,名医朱丹溪就说过,人在十六岁之前血气旺盛,但是阴气不足,所以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补阴。而白开水是最好的养阴圣品,但如今绝大部分孩子却对白开水不怎么“感冒”,而是喜欢甜滋滋、酸溜溜的饮料。

不可否认,饮料中含有大量的水,而且还含有一些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饮料中还含有大量脱水因子,这些脱水因子进入身体后,不仅让进入身体的水迅速排出,而且还会带走体内储备的水,这对孩子的健康来说是大忌。调查研究表明,经常喝饮料易造成儿童肥胖、营养不良、身体免疫力降低、患多动综合征,某些特殊饮料还可导致儿童性早熟。

白开水不仅解渴,而且最容易透过细胞促进新陈代谢,调节体温,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温开水能提高脏器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有利于较快降低累积于肌肉中的“疲劳素”——乳酸,从而达到消除疲劳、焕发精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