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
19786800000017

第17章 把握市场交易的内在规律(12)

(2)股票期权激励法

所谓股票期权激励法,就是公司给予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一定期限内可以以一种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股票期权使经理人员的收入取决于他们所管理企业的业绩。例如,假设某家公司股票的现行价格为10元/股,经理被授予可以在3年之内的任何时间以10元/股购买10万股股票的期权。如果3年内该企业的股票升值为每股20元,经理就可以用100万元购买股票并以200万元的价格卖出,这样他就得到了100万元的收入,该收入可以看作是对他在提高企业价值中所作贡献的回报。

实行股票期权制的目的,是要在经理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建立一种纽带,将经理个人收入与企业价值牢牢地捆在一起。世界上第一个股票期权计划1952年产生于美国,尔后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在全球排名前50位的大公司中,有80%的企业已向其高级经理人员实行经营者股票期权的报酬制度。

(3)建立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

由于培养一个经理需要大量的投入,维护其声誉和继续提高其素质也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这些投入就是经理人员为自己所支付的人力资本的投资,投资的收益率和增值率最终取决于经理人员所经营公司的收益情况。如果公司的经理人员未能尽到经营责任而使公司效益不佳甚至破产,必然使其声誉受损,甚至断送其职业生涯。这样,其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就很低甚至没有收益。可见,完善的职业经理人竞争市场是一种优选经理并使其努力工作的机制。

(4)建立完善的产品竞争市场

一般地说,如果企业产品市场的竞争是充分的,那么这种产品市场上的竞争也会对经理形成努力工作的压力。虽然企业所有者由于所掌握信息的不完全,不知道经理是否努力工作以生产质量高、成本低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但是,处于竞争条件下的产品的市场价格可以向所有者提供经理是否努力工作的信息。如果其他竞争企业经理的努力工作使产品成本很低,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市场价格,就会对经理形成一种通过努力工作来降低产品成本的压力。而且产品市场的竞争越激烈,产品的市场价格就会越低,那么的经理的压力也就越大。

(5)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机制

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制度可以部分的解决公司经理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一种防止经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来损害股东利益的有效机制。注册会计师就像二手汽车市场上的经纪人一样,是具有良好的会计知识,专门对企业的会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监督检查的专业人员。目前,注册会计师在西方发达国家作为“经济警察”而备受重视。

(6)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法律监督机制

由于公司是一个独立并与股东分离的法律主体,特别是大众持股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更加彻底,股东很难有效地监督经营者的具体行为。为了保证经营者忠诚于股东的利益,完善的法制是必不可少的。法律是维护股东利益的重要保障,它使经营者不敢侵犯股东的利益;法律也是现代企业能够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如果经营者能够随意侵犯投资者的权益,那么股票就只是一张代表财富的纸而已,谁还愿意对股份公司进行投资呢?只有在法律的保障下,公司股东的利益才能受到保障。

只要有利润就愿意——生产者剩余

与消费者胜于相对应,也有个生产者剩余的概念。所不同的是,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心理感受,而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实实在在得到的好处,它等同于生产者出卖商品所得到的价格减去生产者实际支付的成本。

为了更好地认识什么是生产者剩余,我们来看下面的故事。

一个叫凯宁的城里男孩到乡下去,他打算花100美元从一位农民那里买一头小毛驴。这位农民收了钱后,很爽快地同意了,并答应第二天把驴牵来给凯宁。第二天一早,农民却匆忙跑来告诉凯宁:“小伙子,实在抱歉,我的那头小毛驴死了,就在昨天晚上。”凯宁很无奈地说:“原来是这样啊……那你就把那头死驴给我吧。”

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农民偶然在街头遇到了凯宁。农民就问:“那头死驴后来怎么样了?”凯宁说:“我举办了一次幸运抽奖,并把那头驴作为奖品。我总共卖出了500张票,每张2块钱,就这样我赚了898块钱!”

农民又问:“真是令人难以置信!难道就没人对此表示不满?”

凯宁回答:“不满的人当然有,但只有一个——就是那个中奖的人。他看到自己的奖品是一头不能食用的死驴后,当即表示了抗议,所以我就把他买票的钱还给了他。”

抛去道德层面不议,我们可以将凯宁的这种赚钱方式理解成迎合消费者行为的低价策略。对凯宁而言,他用100美元买了一头死驴,可是最后他不仅没亏本反而赚了898美元,这在经济学上叫做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就是生产者出售一种商品得到的收入减去成本,说白了就是企业赚的利润。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各家的成本,谁的成本低,谁就能够获得较多的生产者剩余。假如现在有3家电脑供应商,IBM的成本是7 800元,联想的成本是7 500元,华硕的成本是7 000元,如果都按照8 000元的价格出卖,那么他们出售1台电脑将分别获得200元、500元和1 000元的生产者剩余。同时,如果这些企业采取新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成本进一步下降,那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也好,生产者剩余也罢,其实都是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它所表示的实际上是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所得到的收益。我们也可以通过下面的图示来了解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从几何的角度看,它等于供给曲线之上和市场价格之下的那块三角形面积。

〖TPC1.tif,BP〗

我们也可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解释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张老师想装修他的房子,自己设计了一张图纸,然后去找装修公司。他来到第一家装修公司,老板接过图纸,根据房屋面积、材料要求,一个个项目算下来,说整个工程需要7万元。张老师认为太贵了,装修公司老板把明细单拿给张老师看,说最多还能便宜5000元。张老师一看,确实如此,说回去再考虑考虑。张老师又拿着图纸来到另一家装修公司,老板看了图纸问了要求,又根据房屋面积、材料要求,一个个账目算下来,说至少需要6.5万元。张老师仍然说:怎么这么贵?老板也把明细单拿给他看,说最多只能再便宜5000元。张老师仔细分析了两家情况:第二家之所以会便宜一些,主要是材料直接从厂家进货,成本降低了。于是他决定把这个工程交给第二家装修公司做。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张老师之所以把工程交给李老板,是因为李老板价格低,张老师有了消费者剩余。那么是不是第二家装修公司吃亏了呢?没有,否则他不会接这单活干,做亏本的买卖。因为李老板通过直接进货降低了自己的成本,使得成本低于他所报的价格,从而也获得了生产者剩余。

选择饼干还是方便面——生产可能性边界

一家食品公司同时生产饼干和方便面两种产品。临近年末,公司开始制订明年上半年的生产计划,该怎样筹划呢?我们知道,公司的资源(如工人、机器、厂房、资金等)是有限的,怎么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生产,使得公司取得最大赢利是问题的关键。如果调动所有资源,单去生产饼干或者方便面,各自都会有一个最大的生产值。但是,公司不可能光生产一种物品,而忽略另一种物品,饼干和方便面都有各自的市场,放弃任何一种产品,公司都会失去订单。因此,管理者们商讨的核心就是怎么确定饼干和方便面之间的产量关系。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现代企业中是经常见到的。在经济学上,这涉及“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概念。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在可投入资源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在经济学中,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理解稀缺性和其他重要问题的关键。如果企业的生产在这一边界内,则说明尚未达到有效生产;但是如果超过这一边界,则意味着目标会超过企业的生产能力,是难以达到的。

我们在一个简化了的经济模型中来说明生产可能性边界。这个模型具有对理解现实经济至关重要的特征,但又略去了现实经济的许多细节。这个模型有三个重要的简化:

第一,生产的所有产品都用于消费,所以,在这个模型中,资本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换言之,在简化的模型中,生产规模是不变的,始终维持一种简单再生产。

第二,只生产两种物品:玉米与布料。在现实世界中要用稀缺资源生产无数产品与劳务,在这个简化的模型中,我们只分析生产两种产品时的情况。

第三,只有一个人,假定他的名字叫王文,他住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与其他人没有任何交往。

生产可能性边界这个概念对我们理解许多经济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由王文一人组成的社会同样面临着“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生产可能性边界也有助于理解这三个问题,选择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哪一点就是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当王文从资源使用的效率出发来决定选择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哪一点时, 也就是选择如何进行生产。当他选择a或f点时,资源利用效率不如选择其他各点高,因为过多生产某一种产品,会由于资源的不适用而使同样的努力得不到同样增加的产量。在王文一个人的社会中,为谁生产问题并不明显。但如果再有另一个人,这个人的偏好与王文不同,就会有为谁生产的问题。如果王文偏好食,而另一个人偏好穿,那么,选择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a或b点,就偏重于为王文生产,选择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e或f点,就偏重于为另一个人生产。或者说,在前一种情况下,王文在收入分配中占的份额更大,在后一种情况下,另一个人点的份额更大。

当王文生产的玉米和布料的组合是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任何一点时,表明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或者说是有效率的。如果王文生产的玉米和布料的组合是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任何一点,表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或者说是无效率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是在资源与技术既定的条件下,王文所能生产的玉米与布料最大数量的组合,因此,也就是实现了效率。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任何一点都不是玉米与布料最大数量的组合,因此,也就是无效率。当然。在资源与技术既定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任何一点上玉米与布料数量的组合都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在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即发生了经济增长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任何一点上玉米与布料数量的组合才能实现。

而上文中提到的食品厂作为一个企业,属于微观经济主体,将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在不同用途间进行分配时,借助生产可能性边界,可以帮助其最有效率地实现目标。微观经济主体中,除了企业,还有家庭和个人。实际上,即使对于一个高中生,生产可能性边界也同样适用。对他而言,生产就是“学习”,资源就是“时间”,但他不会将有限的时间全部用于学习物理,也不会将时间全部用于学习英语,像这种“极端的生产”对于他来说都是不利的。他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个最有效率的时间安排,这也可以看做“生产可能性边界”。当然,因为学习技巧一般是在不断提高的,所以他的可能性边界也会随之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原理与企业生产是一样的。

商品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供给定理

生产者支付了成本,就为供给奠定了基础。所谓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出卖的商品量。作为供给有两个条件:一是有出售愿望;二是有供应能力。

影响供给有很多因素,如生产者的目标、技术水平、其他商品价格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受商品自身价格的影响。生产者作为经济人,商品价格高,他多卖就能多赚钱,所以供给就多;商品价格低,他多卖就可能亏本,所以供给就少。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这就是供给定理。

供给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的波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根据供给定理,把商品从价格低的地方贩卖到价格高的地方,就是厂商的理性选择。1975年春季的一天,美国一家报纸登出墨西哥发现了疑似猪瘟的病例,消息登在一块不惹人注目的版面,但没有逃过亚默尔的眼睛。亚默尔是美国亚默尔肉类加工公司的老板,他马上想到,如果墨西哥真的发生了猪瘟,一定会从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州传到美国,那他的公司一定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