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食疗良方、长寿方案(大全集)
19786500000026

第26章 药食同源,本草养生乐趣也在吃喝之间(7)

理气化痰、舒肝健脾说佛手

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主产于闽粤、川、江浙等省,其中浙江金华佛手最为著名,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称“金佛手”。

佛手是形、色、香俱美的佳木。佛手的花有白、红、紫三色。白花素洁,红花沉稳,紫花淡雅。佛手的叶色泽苍翠,四季常青。佛手的果实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形状奇特似手,千姿百态,让人感到妙趣横生。有诗赞曰:“果实金黄花浓郁,多福多寿两相宜,观果花卉唯有它,独占鳌头人欢喜。”佛手的名也由此而来。

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佛手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中医认为,佛手味辛、苦、甘,性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咳消胀、舒肝健脾和胃之功效,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肋痛、胸闷、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纳呆胃痛、嗳气呕恶、咳嗽痰多、胸闷胸痛等症。据史料记载,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软;花、果可泡茶,有消气作用;果可治胃病、呕吐、噎嗝、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等病症。据《本草归经》记载,佛手并具治鼓胀发肿病、妇女白带病及醒酒作用,是配制佛手中成药的主要原料。

佛手的果实还能提炼佛手柑精油,是良好的美容护肤品。佛手的花与果实均可食用,可作佛手花粥、佛手笋尖、佛手炖猪肠等,有理气化痰、舒肝和胃、解酒之功效。

佛手与其他药物相配伍,可治以下诸病:

1.肝气郁结、胃腹疼痛:佛手10克,青皮9克,川楝子6克,水煎服。

2.恶心呕吐:佛手15克,陈皮9克,生姜3克,水煎服。

3.哮喘:佛手15克,藿香9克,姜皮3克,水煎服。

4.白带过多:佛手20克,猪小肠适量,共炖,食肉饮汤。

5.慢性胃炎、胃腹寒痛:佛手30克,洗净,清水润透,切片成丁,放瓶中,加低度优质白酒500毫升。密闭,泡10日后饮用,每次15毫升。

6.老年胃弱、消化不良:佛手30克,粳米100克,共煮粥,早晚分食。

“穷人的燕窝”——银耳,滋阴去火非它莫属

不同的人火气在不同的地方,我们知道胃火大,上火就表现在口臭;肝火旺,人就会整天发脾气……

面对这么多的“火”,我们该怎么办呢?治病要之本,去火就要滋阴。滋阴就是滋养体内的阴液。而燕窝,非常滋补。燕窝是金丝燕的唾液,凝结后成为胶状,用来保护小燕。一旦被采摘,燕妈妈只好再吐,到没有唾液了,就会吐血,也就是人觉得最滋补的血燕。但是燕窝太补易上火,而且价格昂贵。

燥气和火气就像急性病和慢性病,火气来得急,但是火气太久未消就会转成燥气,容易耗损人体阴液,造成内脏缺水,尤其老年人由肠燥引起便秘,吃银耳最有效。

银耳为凉补,有润燥的作用,被称为“穷人的燕窝”,具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安眠健胃、补脑、养阴清热、润燥之功,对阴虚火旺者而言是一种良好的补品。

银耳富有天然特性胶质,加上它的滋阴作用,长期服用可以润肤,并有去除脸部黄褐斑、雀斑的功效。如果和红枣一起熬成汤,食用起来效果更好。

银耳红枣汤的做法:

1.银耳100克、红枣5~6粒、冰糖适量。

2.银耳在冷水中浸泡6小时以上。

3.将银耳尾端蒂摘去。

4.摘好的银耳放入水中,小火炖4小时。

5.红枣洗好,放入银耳汤中,加适量冰糖。

6.中火煮滚3~5分钟冰糖化了即熄火。

甘寒质润,滋阴上品——麦冬

麦冬性甘寒质润,有滋阴之功,既善于清养肺胃之阴,又可清心经之热,是一味滋清兼备的补益良药。常用量为 10~15克。亦可入丸、散,或熬膏,或泡茶饮服。

《本草纲目》提到过,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多用去心麦冬,清心除烦多用连心麦冬。但麦冬性寒,如因脾胃虚寒而见有腹泻便溏、舌苔白腻、消化不良者及外感风寒咳嗽者均不宜应用。

1.治疗肠燥便秘:麦冬15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2.治疗暑天汗出虚脱:麦冬10克、人参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2剂。对汗出虚脱、心慌心悸、血压过低、汗多口渴、体倦乏力有良效。

3.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麦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18个月。对缓解心绞痛、胸闷及改善心功能均有一定作用。

4.治疗鼻出血:麦冬15克,生地15克。水煎服,每天1剂。对鼻出血且血色鲜红者有治疗作用。

5.夏日防中暑:取鲜芦根100克(或干品30克)、麦冬20克煎汤代茶饮,对夏日炎炎人体大量出汗所造成头晕、烦闷和胃肠不适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6.治疗尿路感染:麦冬15克、牛奶200克、白糖30克。先将麦冬洗净,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用武火烧沸,文火煎熬20分钟,用纱布滤去麦冬不用。然后将牛奶烧沸,同麦冬药液混匀,加入白糖烧沸即成。每日2次服用,每次100克。具有滋阴清热、利尿消肿的作用。

7.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体虚者:鸡蛋5个,枸杞、花生米、瘦猪肉各30克,麦冬10克,盐、湿淀粉、味精各适量。先将花生米煎脆,枸杞洗净,入沸水中略氽一下。麦冬洗净,入沸水中煮熟,切成碎末,瘦猪肉切丁,鸡蛋打在碗内,加盐少许打匀,隔水蒸熟,冷却后将蛋切成粒状。然后锅置旺火上,放花生油,把瘦猪肉丁炒熟,再倒进蛋粒、枸杞、麦冬碎末,炒匀,放盐少许及湿淀粉勾芡。最后放味精适量,脆花生米铺在上面即成。佐餐食。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健康人也能食用。

利水健脾薏苡仁,药食兼可用

《本草纲目》中记载,薏苡仁性甘,微寒,无毒。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等功效,常用于久病体虚及病后恢复期,是老人儿童较好的药用食物。

下面介绍三种常用的薏苡仁食用方法:

1.百合薏米粥:将薏苡仁50克、百合15克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薏米热烂,加入蜂蜜调匀,出锅即成。

此粥甜香热糯,略有清香味,常吃可健脾益胃,泽肤祛斑,可用于治疗妇女面部雀斑、痤疮、湿疹等症,对青春少女美容有益。

2.山药薏苡仁粥:取山药、薏苡仁各30克,莲子肉15克,大枣10枚,小米50克,白糖少许。将山药切细,莲子去芯,红枣去核。淘洗干净后与小米共煮成粥,粥煮熟后加白糖调匀即成。

空腹食用,每日2次。此粥可以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差,腹胀便溏,肢体无力,老年浮肿,妇女带下症。大便秘结者忌食。

3.珠玉二宝粥:先将山药、薏苡仁捣成粗粒,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置灶上,用火煮至烂熟,再将柿霜饼切碎,调入煮好的粥内,搅匀溶化即成。将柿霜加入已煮好的粥内,即可食用。

此粥可滋养脾肺,止咳祛痰,适用于脾肺气虚,饮食懒进,虚劳咳嗽等症。

但应注意的是,大便干燥者,滑精、精液不足、小便多者与孕妇等人群不宜服用。除治腹泻用炒薏米外,其他均用生薏米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