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不生病的智慧大全集
19785900000005

第5章 道可道,健康道——健康就在一念间(4)

如果仔细地观察病人的生活经历,你就会发现在所谓用脑“过度”后面,却是病人长期的内心冲突、精神紧张或心情不悦,正是这些不良的情绪体验和内心冲突,使得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处于持续性的紧张状态。另外,神经衰弱病人还有其内在的因素在起作用。从性格特点上看,多数神经衰弱病人偏向于胆怯、自卑、敏感、依赖性强,也有的病人过分争强好胜、自制力差。此外,有些病人的神经衰弱还会发生于某次躯体疾病之后,这主要是由于躯体疾病削弱了病人的神经功能,为神经衰弱的发病提供了温床。

如果想治疗神经衰弱,就应以针对病因的心理治疗为主,辅以抗焦虑药物。用药时,要谨防产生药物依赖。另外,针灸、气功、体育锻炼,以及生活的规律安排也会对治疗起到良好的作用。

那么,用脑会不会“过度”呢?人脑由150多亿个细胞组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神经系统,据估计,它可以储存1000亿以上的信息单位,由神经细胞构成的大脑皮层的各个区域,在功能上有着明确的分工。在一般情况下,大约只有20%的脑细胞在“工作”,其余80%的脑细胞都处于“休息”或“待业状态”。所以,大脑具有极大的潜在能力,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用脑过度”的问题。研究发现,大脑训练、使用得越少,衰老退化的速度越快;而大脑开发运用得越早,使用频率越高,脑细胞老化的进程越慢。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知道勤于用脑是延缓脑神经细胞衰老的妙方,也是发掘人脑潜力的有效办法。从这一点看,经常使用大脑是不会导致用脑过度、损伤大脑的。

虽然用脑不会过度,但用脑不当则会引起头昏脑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用脑要科学,就是要遵循脑神经细胞功能由兴奋到抑制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采用学习或工作内容的适当更换,让已经疲劳的那部分脑细胞“下班休息”,令原处于“待业”状态的分管另一机能的细胞兴奋活跃起来。这样做不仅可以保护大脑,而且还能提高学习或工作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补肾并不等于壮阳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往往认为肾脏是影响男性性功能的最主要器官,肾虚就会性功能不好,吃了补肾药就能补肾壮阳,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在中医理论中,肾不仅仅是一个有形的脏器,而是肾脏及与其相关的一系列功能活动的总称,如人的精神、骨骼、头发、牙齿等的病理变化都可能与肾有密切关系,其范围较西医要广。

肾的精气从作用来说可分为肾阴、肾阳两方面,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当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后,就会出现肾阴、肾阳偏衰或偏盛的病理变化。

临床上,肾阴虚较阳虚更为常见,因此,补肾就是壮阳的观念存在一定的误区。肾阳虚的表现是面色苍白或黧黑,腰膝酸冷,四肢发凉,精神疲倦,浑身乏力,阳痿早泄,便不成形或尿频、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五更泻等;而肾阴虚的表现是面色发红,腰膝酸软而痛,眩晕耳鸣,齿松发脱,遗精、早泄,失眠健忘,口咽干燥,烦躁,动则汗出,午后颧红,形体消瘦,小便黄少,舌红少苔或无苔。在治疗和自我调养保健时必须对症进行,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引起肾虚的原因很多,但常见原因还是房事过频、遗泄无度所致。房事的频度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以房事后第二天身体不发累、心情舒畅为合适。从年龄上看,青年夫妇每周2~3次,中年夫妇1~2次为宜。因此,日常护肾必须注意性生活要适度,不勉强,不放纵。

在饮食方面,感到无力疲乏时可以多吃含铁、蛋白质的食物,如木耳、大枣、乌鸡等;消化不良者可以多喝酸奶,吃山楂。有补肾作用的食品很多,其中最简单可行、经济实惠的是羊背骨汤。

经常进行腰部活动也能起到护肾强肾的作用。此外,充足的睡眠也是恢复精气神的重要保障,工作再紧张,家里的烦心事再多也要按时休息。

第三节 是药三分毒,有病不可乱吃药

世界上没有灵丹妙药

我们在影视作品或武侠、神怪、玄幻小说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某主角奄奄一息,正在与生命告别时,某神医到来或某人终于取来解药,结果本该一命呜呼的主角在阎王殿上盘桓片刻又起死回生了。应该说,这些文学或影视作品折射着人类的某种美好愿望,我们总是希望在绝望时盼来救世主,在困境中能抓到救命稻草,在罹患绝症时找到灵丹妙药,然后转危为安,否极泰来。然而,作品毕竟是虚构的,现实往往是残酷无情的,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灵丹妙药!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世界上不仅没有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而且也不存在延年益寿的良药仙丹。历代帝王孜孜以求的长生不老到头来不是被骗去钱财就是被骗去性命,反倒不如从不求仙服丹药的平民百姓活得长久。其实大内皇宫,应有尽有,吃穿不愁,住行更是无忧,绝对是“总统级”待遇,而帝王们之所以会短命,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滥用所谓的仙丹妙药,致使身体慢性中毒。

其实,历代医者早就认识到世间是没有灵丹妙药的。他们认为,服食药物,轻身益气,颇有效果,倘若要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不老,世间是没有特效药的。他们还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人的生命犹如冰一样,水凝结为冰,气积聚成为人,冰总会融化的,人也总会死亡的,如果人能够做到不死的话,那么冰岂不就可以做到永不融化吗?由此看来,众多学仙求不死药的人,一定不会成功的,犹如不能使冰永不融化一样。古人的认识尚且如此深刻,处于新世纪的我们再迷信什么灵丹妙药岂不可笑!

乱吃药会摧毁人体的自愈潜能

很多人认为养生就是吃补药,冬虫夏草,六味地黄丸……总之什么东西宣传得厉害就吃什么。其实,这种盲目进食补药的办法根本不是养生之道,是药三分毒,时间一长,药的毒性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发作,身体就会遭殃。

现代人家庭里一般都备有常用药,一碰到头疼就吃止疼片,遇到感冒就吃白加黑、感冒通,殊不知乱吃药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缓解你的病痛,长期下来却可能危害健康,甚至生命。据国家卫生部门的统计,中国平均每年因用药失误而致死的人多达19万。

小李夫妇年过三十才生下一个大胖儿子,这让早就想抱孙子的李奶奶看在眼里,喜上心头,每天都宝贝似的把孙子抱在怀里。孩子快到一岁的时候,李奶奶不知从哪里听说鱼肝油可以预防佝偻病,便买了两瓶回家,每天喂给孙子吃。李奶奶对小李夫妇说,“每天都要多喂几滴,这样孩子将来才不会患佝偻病。”小两口连连点头称是。

不久后的一天夜里,孩子突然发起烧来。这可急坏了李奶奶,连忙和小李夫妇一起把孩子送到了医院。医生仔细的给孩子做了检查,又询问了孩子最近的饮食情况,最后下结论说:这是鱼肝油中毒。

由此,我们应该警醒:药不可乱吃。即使不得不用药也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自己不可凭着“经验”随意吃药。

有位姓张的老先生,为了能尽快治好自己的老年性关节炎,就将芬必得等几种药物与常服的阿司匹林一起服用。不到半月,关节果然不痛了。可没过几天,他就感到全身疲乏,食欲不振,上腹部胀满,肝区疼痛,小便发黄。惊恐万分的张先生爷急忙前往医院求诊。经抽血化验,肝功能及病原学检测报告显示:胆红素、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病原学检测为阴性,医生诊断他得了药源性肝炎。王大爷糊涂了:“吃药怎么吃出了肝炎呢?”

据专家介绍:“肝脏是药物进入人体后最重要的代谢场所。当药物的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即会对肝脏造成伤害。特别是不恰当的合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损害更甚,会造成部分肝细胞坏死,出现黄疸、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情况。这在临床上被称为药源性肝炎。张大爷就是这种情况。”

要知道,人体是一部设计精密的机器,它有自己的自愈系统和复原系统,如果你遇到个头疼脑热的就吃药,那么人体这种自愈和复原能力就会被搁置。“业精于勤荒于戏”,久而久之人体的这些功能就会衰退、丧失。

所以说,,药物只是人体战胜疾病的一种武器,真正的灵丹妙药还是自己的主动健康观念。对于健康来说,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良好的生活方式,适当的体育锻炼,比任何昂贵的药品都更为重要。

吃药也许是在你的“伤口”上撒盐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家庭中的成员偶染小疾,家里人就全都心急火燎地四处求医问药,而患者也很配合地吃药、打针,期待自己能早日康复。

其实,对于一向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如果偶染小病,或小疾初起,就马上服用药物治疗,无疑是在你的“伤口”上撒盐。这是什么道理呢?

中医学认为,在病邪初犯人体之时,体内正气必然要与病邪进行激烈抗争,如果正气强盛于病邪之气,那么过不了几天,疾病势就会逐渐好转,这也就是人体的自愈力在发挥作用。如果我们总是在疾病初起时就立刻服用某种药物,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人体对该药的敏感性降低,耐受性增加,致使一般常用量根本起不到治疗的作用。这是因为人体有着一种惰性,当有人代替它工作时,它自然就不会工作了。例如有的人一感冒就马上服用感冒药,随着感冒次数的增多,他会发现自己服用感冒药的剂量越来越大,否则感冒就一直不能好。直到有一天再次感冒时他就会惊奇地发现,无论服用多少感冒药都不起作用了,因为这时他的抗病能力已经非常弱了。

许多人常常会头痛、胃痛、腰酸背痛或痛经,于是服用一些止痛药物来使疼痛得以缓解,其实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因为不痛并不代表没病,其实疾病仍然存在,只是止痛药物麻醉了你的神经,使神经失去传达信息的功能,使大脑产生错觉,不觉得有病痛存在,让你暂时不痛而已,其后果是在以后的日子里疼痛反而会更加严重,甚至恶化。例如,因为阑尾炎而引起的腹痛,如果不经过仔细诊察,就随便服用止痛药物来止痛,疼痛虽然暂时消失了,却延误了治疗时机,增加了危险性。再比如当我们的大腿受伤后,尽管包扎好了,但仍然会感到疼痛,这时如果我们吃了止痛药物马上就不疼了,可是过几天当我们把绷带打开以后,会发现伤口仍然在发炎、肿胀,并没有痊愈。

所以,我们平时不要动不动就吃药,更不能乱吃药,而是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自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大病化小、小病化无。

全面认识医药,当心惹“祸”上身

我国每年约有近20万人属于“药源性致死”,就是死于药品的不良反应。换言之,他们不是病死的,而是吃药吃死的。而产生药品不良反应的人更是高达250万人。我们服药本为治病,结果反为药所害,原因何在?是我们滥用药物,还是药物在愚弄我们?要回答这些疑问,我们需要对药有一个全面、彻底而清醒的认识。

首先,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之所以称为药,而不叫食物或其他,是因为它们有药性。什么是药性?中医认为无论是食物还是药物,都有其性味,但药性猛烈,如刀似兵;而食性缓和,如水似气。所以神农氏才煞费苦心辨别食药,为的就是将刚与柔、猛与缓区别运用。我国自古就有“药性刚猛,用药如用兵,岂可妄发”的说法。刘太医家族也是受药性猛烈的困扰才决定以囚试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分治七分养”的科学治养理念。至于西药,由于是化学药物,属于自然与身体的异类,对身体损伤更大。

其次,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药物与药性,既要看到其有益的一面,又要看到有害的一面。因为药与毒、药性与毒性的界限是很模糊的,很多时候,它们只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使用得当毒也可以为药治病,使用不当则药也可以变毒致病。只不过对于已称为药的事物来说,毒性换了个无奈的称呼“副作用”,而对于已称为毒的事物,其药性则被形象地称为“以毒攻毒”。这就犹如两国交战互为敌一样,双方均称己为我,称对方为敌,其实己方之我就是对方之敌,对方之敌就是己方之我,究竟到底谁是敌谁是我,只要自己心中有数就可以了。

再次,所谓的新药、贵药、进口药与好药之间并不能画等号。其实,世界上不存在什么好药和坏药,只有贵药和贱药,使用得当,多贱多坏的药照样能治病,是谓好药;使用不当,多好多贵的药也能致病,是为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