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大全集
19785800000064

第64章 世间最好的灵丹妙药都在我们自己身上(3)

2.对压刺激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用拇指和食指置于耳郭的正、背面,相对压迫贴于耳朵上的贴压物,拇、食指可边压边左右移动或做圆形移动,寻找痛、胀较明显的位置,一旦找到,则最好持续按压20~30秒钟,使贴压处出现沉、重、胀、痛感。另外,还可以在耳郭前面和背面同时进行贴压,这种方法刺激会更大。每日按压3~5次。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手法是一种强刺激手法,属于泻法,对于实证、年轻力壮的患者、内脏痉挛性疼痛及急性炎症有较好的疗效,但不适合体质虚弱的人,如老人、儿童、孕妇等。

3.点压刺激法

用指尖一压一松、间断地按压耳穴.每次间隔0.5秒。本法不宜用力过重,以被按压处感到胀而略感沉重刺痛为度。视具体病症和本人耐受程度,每穴每次可点压20~30下.每日3~5次。这种手法是—种弱刺激手法,也属于补法,比较适用于各种虚证、慢性病,如神经衰弱、失眠、心悸、头晕等。

4.直压刺激法

以指尖垂直按压贴压物,至贴压处产生胀痛感。持续按压20~30秒,间隔一会儿,重复按压,每穴4~6次,每日按压3~5次。这种手法也是一种强刺激手法,强度弱于对压刺激法,仍属于泻法,其适应证同对压法。

值得注意是,有些耳穴难以用对压法,如:交感、艇角、大肠等穴位,用泻法时,多用直压法。另外,耳甲腔、耳甲艇的穴位也常用直压法。

耳部大药提取注意事项

所谓“健康在于细节”,虽然我们的耳朵很小,但它却关系着全身健康的大问题,一点一滴都马虎不得。一般来说,进行耳压疗法,我们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在进行耳疗的时候,力度一定要把握好,不要搓破耳部皮肤。另外,在进行完耳压疗法之后,患者千万别再揉搓,以免搓破耳部皮肤,造成细菌感染。

2.在进行耳疗过程中,如果疼痛比较严重,则只要局部稍放松一下胶布或移动位置就可以了。

3.孕妇在进行耳疗时,最好用轻刺激手法,习惯性流产者尤应慎用,一般避免应用子宫、盆腔等耳穴。

4.在进行耳疗时,耳穴一次不宜选用过多,一般以3~8个比较合适。

5.防止胶布潮湿和污染,避免贴压物贴敷张力低和皮肤感染。对氧化锌胶布过敏者,可改用其他膏药贴压,同时配合刺激肾上腺、风溪等耳穴。

6.由于夏季多汗,所以耳疗的时间不宜过长。

7.耳郭有冻疮、炎症时不宜进行耳压疗法。

8.多数耳穴有痛、酸、麻、胀、凉等感觉。刺激后局部或整个耳郭可见到充血、发热,属于“得气”反应,多数得气后疗效较好。个别敏感性患者,刺激耳穴后.耳朵呈现一种弥漫性无菌性的红肿现象,通常无需进行处理,停止治疗或休息数日可自行消肿。

9.当刺激耳穴相应部位后.机体的相应患部或内脏可出现热流、舒适之感觉,有的患部肌肉出现不自主的跳动。

10.接受耳压治疗的患者.有些会反映精力旺盛、抵抗力增加。即达到了调整“精、气、神”的作用。

11.刺激耳穴后,部分病例呈现与体表十二经络相同的放射循行路线,沿着经络方向有酸、麻、蚁行感等。出现经络放射感应者,往往收效较速,疗效显著。

12.少数患者耳郭的病理性敏感点匮乏或无反应。治疗无得气感,这类患者的治疗效果差,不宜用此法。垂危患者亦出现这种现象,双耳用耳穴探测仪检查时毫无反应,故耳穴疗法只作辅助。

13.治疗即时或疗程结束时,临床疗效不佳或无效。在停止治疗后,却见症状有好转或显著改善。

14.刺激某一耳穴时,患部或内脏某一症状似按电铃式接通线路的感觉,症状即刻获得缓解甚至消失。

15.用耳穴按压治疗患者某一病症时,往往使其他一些病症同时获得痊愈或缓解。

16.部分患者在长期治疗中,开始效果较好,但后来逐渐对刺激产生了适应性,疗效停滞不前。因此,疗程需要间隔数天或更长—些时间,继续治疗达到一定强度时才好转。

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反作用,原有症状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加重,这可能是由于患者的精神紧张,治疗中取穴过多,刺激过强等因素诱发,这种反应一般属一时性反射性变化,稍加调整和适应后即可消失,大部分患者仍可继续治疗。但是,如果这种反应持续出现,则应停止治疗或更换其他刺激方法。

耳疗六法,提提捏捏就是健康

耳部约6厘米长短,其外形似贝壳,又好像是一个蜷缩在母腹子宫中的胎儿。它是听觉器官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帮助收集来自各方面的声音,将声音传入耳道内,还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判断声源的方向。事实上,耳的作用还不止这些,早在公元前,我国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曾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之地。”它认为,耳朵不是一个孤立的器官,它和全身经络及五脏六腑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现代医学研究把耳郭比喻为缩小的人体,它与各个器官组织都有一定的联系,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郭的局部皮肤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器官组织发生病变,耳上的某个特定部位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和反应。因此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病。一些有经验的医学专家可以通过耳部皮肤颜色的深浅变化,有无凹凸变形、结节或脱屑,毛细血管是否充盈等协助诊断疾病。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几种耳部反射区按摩的方法:

1.提拉耳尖法

用双手的拇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往上提揪,15~20次,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此处主要有人体的盆腔、内外生殖器、足部、踝、膝、胯关节等。

2.上下按摩耳轮,并向外拉

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按压、揉捏耳轮,使之发热发烫,然后向外拉耳朵15~20次。耳轮处主要有颈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部位的反射区。

3.下拉耳垂法

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发热发烫。耳垂处的穴位有头、额、眼、舌、牙、面颊等部位的反射区。

4.按压耳窝

先按压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此处有心、肺、气管、三焦等部位的反射区,按压15~20下,直至此处发热发烫。然后按压上边凹陷处,此处有脾、胃、肝、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部位的反射区,来回摩擦按压15~20次。

5.搓耳

握住双耳廓,先从前向后搓49次,再从后向前搓49次,以耳郭皮肤略有潮红,局部稍有烘热感为宜。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搓过双耳后会有一种神志清爽、容光焕发的感觉。

6.双手扫耳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30下,每天数次。

上面介绍的耳部六种按摩手法,基本上将耳部各处都按摩到了,按摩的程度一定要有发热发烫的感觉,这样可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治疗的信息就会通过体内的传导经络传导到相应的脏腑,改善相应脏腑的功能,起到治病和保健的作用。

第三节 分布在躯干上的大药田

返老还童、起死回生的大药——神阙穴

神阙就是我们常说的肚脐眼儿,在中医当中,它有“命蒂”之称。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脐是胎儿从母体吸收营养的途径,向内连着人身的真气真阳,能大补阳气;其次,神阙穴发生异常变化,都可以借刺激神阙穴来调整,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中医认为脐腹属脾,所以本穴能治疗脾阳不振引起的消化不良、全身性的阳气不足,包括四肢发凉怕冷、男科、妇科等多种生殖系统疾病。

神阙

在古代,关于脐疗的记载就已经很多,现代医学也证实了脐疗的科学性。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腹壁最后闭合之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易穿透扩散,且脐下无脂肪组织,渗透力强,药物很容易被吸收。脐部皮肤除了具有一般皮肤所具有的微循环外,还有丰富的静脉网和腹下动脉分支,药物可以通过脐部直接进入体循环。灸神阙穴就可以提高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达到抗病、强身、保健的作用。《人体经络使用手册》中就介绍了用神阙穴治病保健的简单方法。

1.敷药

小儿腹泻:取云南白药用75%乙醇调成糊状,贴敷于神阙穴,24小时换药一次。

遗尿:用醋调桂枝末,贴敷于神阙穴,24小时换药一次。

妊娠呕吐:将丁香、半夏、生姜等分别碾成细末,用生姜浓汁调为糊状,敷在脐部,外盖纱布,并用胶带固定,24小时后取下,连用三日。

痛经偏虚寒淤血:这种人一般月经向后错,而且血质发暗,有凝块,怕冷。用艾叶、小茴香、桂枝、香附、干姜填脐。

急性黄疸性肝炎:用瓜蒂、铜绿、冰片研细末填脐,还可以把首乌、延寿丹这些药物装到一个小布袋里,系于神阙穴处,均有益寿保健之功效。

2.指压保健

中指隔衣压在肚脐上,力度最好是有一定压迫感,又不太难受,然后排除杂念,集中思想在“脐上”,自然呼吸100次以上,每天睡前指压一次。这个方法有补脾虚、振食欲的作用。特别适合老年朋友。

3.隔盐灸

取少量食盐放在脐窝,上面放钱币大小的生姜片,再拿艾条灸,此法有温脾胃、补肾阳的作用。

另外,现在很多女性喜欢穿露脐装,这对身体是很没好处的,久而久之,不仅会影响经期的规律,还很容易导致痛经,并影响子宫的结构功能。所以,每个人都要注意脐部保暖,不要为了一时的漂亮,毁掉健康。

固护元气,关元穴是首选

关元穴同时为任脉穴位、小肠募穴和足三阴会穴,所以对足三阴、小肠、任脉这些经行部位发生的病都有疗效,有培补元气、肾气,暖下元的作用。

关元为一身元气之所在,是生化之源,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主生殖,主元气,故为全身养生保健、强壮要穴。前人有“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也”的说法。长期刺激关元穴可使人元气充足、延年益寿。刺激关元穴用灸比较好,每天坚持灸15~20分钟,两周后就会感觉性功能有明显的提高,对那些老是感觉腰部发凉、阳痿、早泄及体质虚弱导致的眩晕、无力、怕冷的人效果最好,还可以治疗突发的昏厥。

长期灸关元穴,会感觉后腰两肾部位有明显的发热感,有热气自关元穴斜向两侧上方,非常舒服。还有,很多老年人睡眠不好,灸一段时间的关元穴就能改善,效果很好。寻找关元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

关元穴具有温肾固精、补气回阳、清热利湿、调理冲任、理气除寒的功能,主治各种虚损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具体如遗精、早泄、阳痿、遗尿、小便不利、尿频、尿闭、尿血、便血、脱肛、疝气、泄泻、痢疾、月经不调、不孕、崩漏、经闭、痛经、赤白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中风脱症、虚劳冷惫、羸瘦无力、消渴、小腹冷痛等。

温暖命门,让你“虎背熊腰”

命门穴位于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平对的区域。为人体的长寿大穴。其功能包括肾阴和肾阳两方面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命门火衰的病与肾阳不足证多属一致。补命门的药物又多具有补肾阳的作用。

锻炼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延缓人体衰老。并对阳痿、脊强、遗精、腰痛、肾寒阳衰,四肢困乏、行走无力、腿部浮肿、耳部疾病等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一般来讲,命门穴的保健方法有两种:

一是用掌擦命门穴及两肾,以感觉发热发烫为度,然后将两掌搓热捂住两肾,意念守住命门穴约10分钟即可。

二是采阳消阴法:方法是背部对着太阳,意念太阳的光、能、热,源源不断地进入命门穴,心意必须内注命门,时间约15分钟。

促进体内阴阳循环的会阴穴

会阴穴位于人体肛门和生殖器的中间凹陷处。顾名思义,会阴就是阴经脉气交会之所。此穴与人体头顶的百会穴为一直线,是人体精气种的通道。百会为阳接天气,会阴为阴收地气,二者互相依存,相似相应,统摄着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要害部位。

经常按摩会阴穴,能疏通体内脉结,促进阴阳气的交接与循环,对调节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独特的作用。同时还可治疗痔疮、便血、便秘、妇科病、尿频、溺水窒息等症。

会阴穴的保健方法有:

一是点穴法:睡前半卧半坐,食指搭于中指背上,用中指指端点按会阴108下,以感觉酸痛为度。

二是意守法:姿势不限,全身放松,将意念集中于会阴穴,守住会阴约15分钟,久之,会阴处即有真气冲动之感,并感觉身体轻浮松空,舒适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