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社会常识全知道
19785600000096

第96章 年轻人要知道的潜规则常识(1)

第一节 占据主动的常识

1.先声夺人,反客为主

人总是欺软怕硬的,遇到弱小的一方总是喜欢以强欺弱,非得把对方逼到无路可退的境地。这是人的一种劣根性。如果你居于弱势地位,当对方不肯轻易顺从你的意见,甚至显示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时,可以开始一上来就以“恐吓”压制住对方,从而让对方屈从和改变主意,反客为主,占据你的主动地位。

人活着就是一种对抗,如果你不想被对方压倒,那你就得先声夺人,反客为主,时刻占据上风才能赢。

2.制造精神恐慌,玩的就是心跳

人是需要精神支柱的,如果意志崩溃了,再刚强的人,也抵御不了精神的打击,抓住了这一攻击点,也就是掌握了人的最薄弱环节。了解别人的内心想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把别人的潜在意图都一一点明,谁都会心惊肉跳,不敢妄动了。抓住了人性的弱点,这就是你的优势。

让人的精神恐惧,任何人都会屈服于你。因为制造精神恐慌,造就一种恐怖气氛,在人人自危的环境下,每个人总是本能地加倍小心。

3.当仁不让也是一种高明

“谦让”并不是一味讲退让、忍让,在道德信条中, “谦让”是指在名利、权位上的让,谓之“君子不争”。而在原则问题上,在展露自己才华的场所,高明的人又很推崇“当仁不让”。

古代推崇的竞争是雍容大度、自信自强、公平的竞争,在该争的时候,是不必谦让的。孔子还对他的学生说过,“当仁,不让于师”。虽说礼尚辞让,但在为仁这样的事上,则要勇往当之,无所辞让,即使在老师面前也一样。

职场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考虑,都在追求晋升以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在关键时候还要有“心计”地主动请缨、当仁不让。

比如说,当你了解到某一职位或更高职位出现空缺而自己完全有能力胜任这一职位时,保持沉默,绝非良策,而是要学会争取,主动出击,把自己的想法或请求告诉上级,这样往往能让你如愿以偿,战国时期赵国的毛遂、秦王嬴政时的甘罗已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证明。而过分的谦让只会堵死你的晋升之路。

当仁不让,得到你所得到的东西,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过分地谦让反而让你显得虚伪。

4.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成大事不仅要有谋略,而且还要有在关键时刻随机应变、果断行事的能力,再加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策略,一定能把难事办成、办好。

在中国历史上,抓住机会成就大事的人物数不胜数。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克日擒孟达,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高明战略抉择。

当时孔明兵出祁山,连战连捷,所向披靡。魏主曹睿不得不“御驾亲征”,率军前往长安,抗拒蜀军。那时,出任新城太守的原蜀军降将孟达,想乘曹魏后方空虚之际,举兵谋反,直取洛阳再归降诸葛亮。

孟达此举若能成功,必将会与诸葛亮形成对曹魏前后夹击的战略攻势,陷曹魏于完全不利的境地。

孟达谋反的消息,被即将去往长安的司马懿得知了,在这危急时刻,他当机立断,一方面令大军向新城进发,并传令“一日要行二日之路,如迟立斩”;另一方面,他又派参军梁畿赍乘轻骑星夜先一步赶往新城,“教孟达等准备征进,使其不疑”,并制造司马懿大军已“离宛城,往长安去了”的假象。

孟达果然中计。结果几天之后,司马懿率大军突然出现在新城城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平定了这场预谋的叛乱。

要想实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策略,首先必须要想方设法隐蔽作战企图。袭击孟达一战,司马懿在这方面干得十分漂亮。当他得孟达企图谋反的消息后,采取了一系列欺骗、麻痹的手段,使孟达自以为得计,疏于戒备,为达成战斗的突然性创造了条件。

要想达到攻其不备的效果就得有当机立断的精神,善于观察动态,采取果断措施,如果犹豫不决就会一事无成。

5.杀鸡儆猴,震慑人心

杀鸡儆猴是善使权术之人用来威慑人心的惯常手段,虽然少不了其阴晦的色彩,但却百试不爽。“杀鸡儆猴”这一手段运用得当,就能在人生对抗中处于上风,把握主动。

春秋时期,齐景公任命田穰苴为将,带兵攻打晋、燕联军,又派宠臣庄贾做监军。临行前,穰苴与庄贾约定,第二天中午在营门集合。第二天,穰苴早早到了营中,命令装好作为计时用的标杆和滴漏盆。约定时间已过,可是庄贾迟迟不到。穰苴几次派人催促,直到黄昏时分,庄贾才带着醉容到达营门。穰苴问他为何不按时到军营来。庄贾一脸无所谓,只说什么亲戚朋友都来为他设宴饯行,他总得应酬应酬吧?穰苴非常气愤,斥责他身为国家大臣,负有监军重任,却只恋自己的小家,不以国家大事为重。庄贾认为这是区区小事,仗着自己是国王的宠臣亲信,对穰苴的话不以为然。穰苴当着全军将士的面,叫来军法官,问:“无故延误时间,按照军法应当如何处理?”军法官答道:“该斩!”穰苴当即命令拿下庄贾。庄贾吓得浑身发抖,他的随从见势不妙,连忙飞马进宫,向齐景公报告情况,请求景公派人救命。在景公派的使者赶到之前,穰苴已经下令将庄贾斩首示众。全军将士看到主将敢杀违反军令的大臣,个个吓得发抖,谁还敢不遵将令。

一个高明的将领管理军队都应该如此,做到令行禁止、法令严明,否则,令出不行,士兵如一盘散沙,如何纵横上战场冲锋陷阵?所以,有时候也需要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来震慑人心,激励士气。

6.抓住别人的把柄是关键

在为人处世中,如果你抓住了对方的把柄,或私吞公款,或收受贿赂,他就得老老实实地听你的。因为你已经断了他的后路,对方在进攻无望、后退无路的情况下只好任你摆布了。汉代的朱博本是一介武将生,后来调任左冯翌地方文官,利用一些巧妙的手段,制服了地方上的恶势力,被人们传为美谈。

在长陵一带,有个大户人家出身的名叫尚方禁的人,年轻时曾强奸别人家的妻子,被人用刀砍伤了面颊。如此恶棍,本应重重惩治,只因他大大地贿赂了官府的功曹,而没有被革职查办,最后还被调升为守尉。

朱博上任后,有人向他告发了此事。朱博觉得太岂有此理了!就见尚方禁。尚方禁心中七上八下,硬着头皮来见朱博。朱博仔细看尚方禁的脸,果然发现有疤痕。就将左右退开,假装十分关心地询问究竟。

尚方禁做贼心虚,知道朱博已经了解了他的情况,就像小鸡啄米似的接连给朱博叩头,如实地讲了事情的经过。头也不敢抬,只是一个劲地哀求道:“请大人恕罪,小人今后再也不干那种伤天害理的事了。”

“哈哈哈……”朱博突然大笑道:“男子汉大丈夫,本是难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本官想为你雪耻,给你个立功的机会,你能自己效力吗?”

于是,朱博命令尚方禁不得向任何人泄露今天的谈话情况,要他有机会就记录一些其他官员言论,及时向朱博报告。尚方禁俨然成了朱博的亲信、耳目了。

自从被朱博宽释重用之后,尚方禁对朱博的大恩大德时刻铭记在心,所以,干起事来特别卖命,不久,就破获了许多起盗窃、强奸等犯罪案件,工作十分见成效,使地方治安情况大为改观。

有心机的人都知道,抓刀要抓刀柄,制人要拿把柄。要让人受制于己,就要抓住别人的短处和把柄,在对手身上发现弱点,让他为我所用,这种方法十分奏效。

7.瞒天过海,造就不透风的墙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也就是说,任何事情都有泄露的一天。那么,如何做好保护工作,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单纯的保密,不如让对手替自己保密。想办法让对手不再对己方的某些信息敏感,那么,只要在对手不敏感的地方做好伪装工作,就可以瞒天过海,达到自己的目的了。

《三十六计》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说的就是让对方对己方的行为不敏感,然后把其他信息伪装成此类信息迷惑敌军,造成单方面了解全部信息而对手毫不知情的效果。

战国时期孙膑就曾利用魏国人中“齐国军队胆小怯懦”的常识做文章,一边减少军营中的灶,一边增加军队数量,让己方的军事实力超过对方,然后进行伏击。而魏国的将军庞涓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过于相信自己所知道的常识,最终的结果也正是孙膑技高一筹,把魏国军队杀得片甲不留。

《围炉夜话》中指出:“为人循矩度,而不见精神,则登场之傀儡也;做事守章程,而不知权变,则依样之葫芦也。”精通谋略的人,总是能够积极动脑,瞒天过海,善用“欺骗”之举,无往而不利。

8.步步紧逼,把握主动

时间对谁都是宝贵的,如果你能拿出一副持久耗下去的姿态与对方对抗,就会在心理上压倒对方,占据主动地位。

求人办事,只能见机行事。其中,可能有比较和善的人会对你善意地微笑,也可能会有比较难缠的人,故意的苛刻、难为你。但很多时候,你必须好言好语、笑脸相陪,原因很简单,你在求他为你办事,你所有的目的就是最终要把事情办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你是在忍辱负重。

有些人脸皮太薄、自尊心太强,只要略一受阻,他们就再不回头,甚至与对方争吵闹崩。这是心理素质过于脆弱的表现,只顾面子而不想千方百计达到目的的人,很难办成事情,对事业的发展更是不利。

彼特自办了一个剧场,却苦于无戏剧评论家前来光顾,他深知没人宣传就没有观众,于是大胆闯入一家报社请“贵客”帮忙。

彼特点名要见著名评论家弗兰克,凑巧弗兰克在伦敦访问,彼特干脆待在报社不走:“我就等到弗兰克先生回来!”弗兰克的助手无奈,只好询问其原因。彼特便大施游说之术,说他的演员如何优秀,观众如何热烈,最后摊牌:“我的观众大多是从未看过真正舞台剧的移民,如果贵报不写剧评介绍,那我就没经费继续演下去了!”助手见其态度坚决,不由感动了,答应当晚就去看戏。

谁知,露天剧场的演出到中场休息时,便遇上了滂沱大雨。彼特一见助手躲雨欲走,立即又黏上他说:“我知道,你们剧评家通常是不会评论半场戏的。不过我恳求你,无论如何破一回例!”

彼特一次次主动地游说,这种无赖手段终于感动了助手,几天后一篇半拉子戏的简评见报,彼特的剧场也日渐红火起来。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剧场主能够做到这一步,这正是步步紧逼、巧舌游说的结果。人微者言语的力量,正是在步步紧逼、软缠硬磨中展示出来的。当然,游说须有分寸,只宜抽丝剥茧般地渐次逼近主题,否则也是徒劳无功的。

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首先要拿出主动去“缠”对方的精神,软硬手段一齐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步步紧逼而来,在心理上占据主动的优势地位,这样一来让对方办事就好游说了。

第二节 智慧对弈的生存常识

1.做一个旁观的“第三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别人在你面前说某个人的坏话。此时,你千万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被他的话左右你的思想,更不要跟着别人去说坏话。最好的办法是浑水不摸鱼,别人在你面前说某个人的坏话时,做一个旁观的“第三者”,是非自然清。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敏感的。特别是在办公室场合闲聊的时候,说到某个人的闲话坏话,这时千万不要附和他跟着说起来。如果这话传到别人的耳里,其结果可想而知。

明智的做法是,当有人在你面前说别人的坏话,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你能不听就不听,能溜最好。实在不便溜开,你就答非所问,另起话题。

比如,有人向你数落某人的不是:“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好大喜功,拍马屁。”

碰到这样的情况,你如果能笑笑就将话题岔开当然是最好不过了,如果岔不开,你又不加理睬,显然得罪人。这时,你可以挑起新的话题来达到目的。

对方可能会说一句“不知道”,然后还会继续说他人的坏话:“你知道吗?他还偷偷地给老总送礼……”

这时你就继续说你的话题。

相信这样对上几句话后,对方就会自知没趣,缄口不言。

2.无能之能可闯天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真正成大事的人善于韬晦心机、隐藏智慧,一方面和旁人维持和谐的关系,避免受伤害;一方面等待各方面的条件成熟了,自然便可英雄大显身手了。韬光养晦无论是对一个国家还是对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韬光养晦都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古今中外的领导人物都是深谙此术的。

3.以情动人,善打感情牌

沟通对于人际关系的协调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沟通的时候,要注重感情的作用,用感情打动别人的心,有时可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在三国历史上,曹丕、曹植之间关于太子之争说明了“情”的威力。

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均能辞赋,在文学史上,被合称为“三曹”。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王后,在诸子中选立自己的继承人。长子曹丕虽被立为太子,但觉得自己的地位很不稳固,认为二弟曹植是自己强有力的竞争者。于是,两人都想方设法争宠于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