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学点怪诞行为学大全集
19785200000125

第125章 世界充满危机,你要内心强大(3)

我们观察婴孩从一个小不点开始,到长大成人,再到逐渐老去,他的身体在长高、经验在增加,他的心灵空间在不断地探索中发现新的内容,他的性格越来越丰满、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个人的出生都带着一股巨大的潜能,推动着生命及其心灵的发展变化。

人在客观现实世界里生存,在与环境及其他人的互动中生活着,外部障碍的压力和内部潜能的推力堆积在交界处,表现为情绪冲突,形成情结。于是,情结既是这种生存和互动过程中的产品,又作为经验教训构成自我与他人及环境的屏障兼通道。由于外部压力的不均匀和随机性,使得自我的轮廓不再圆满,自我得不到充分的舒展。

心理治疗就是清理和转化负性情结,疏浚潜能释放的渠道,使心灵得以继续深化发展。在睡眠中,梦同时发生在我们的身心内部,在大脑皮层和神经元活跃工作的时候,我们感知到了梦境,两方面相互对应。我们从梦中醒来,通常意味着梦的工作没有完成,尤其那些不断重复做的梦,意味着每次尝试都失败。于是这些被我们发现并记忆下来的梦,既发挥了警示作用,又仿佛给出了心灵世界的地图,让我们在意识状态下可以根据梦提供的线索继续修复工作。因此,梦对自我发展作出了贡献。

梦中发生的一切都是心灵世界的内容。梦采用象征的手法揭示了心灵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联和互动,让我们可以看清楚,自我的发展卡在了什么地方,负面情结的根源在哪里。早年经验导致的强迫性重复带来困扰,情结干扰下应对压力时发生的错误选择,都能在梦里清晰地呈现——只要我们能读懂梦的象征语言。

每个人在自我形成的过程中都难免会有些选择和遗漏、压抑、抛弃。但实际上,遗漏、压抑、抛弃的并没有退出自我的心灵,只是沉潜到个人无意识的不同深度而已。对于梦者来说,还具有完全属于梦者自己的特殊意义上的象征,对此梦非做了有根据的大胆推测,这种特殊象征含义与普遍象征含义是并存的。

让“黑色星期一”不再黑色

网络上,常常有白领调侃说“周一去上班的心情比上坟还沉重”。确实,星期一的办公室看起来总是死气沉沉的,大家好像整体都生病了,工作没有激情、说话有气无力、脸色苍白无力。怪不得有人把星期一称为“黑色星期一”。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按理说,周末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星期一工作起来应该更有精神才对啊!其实,这些人都患上了“星期一综合征”。“星期一综合征”的发生机理可以用巴甫洛夫学说的“动力定型”来解释,就是旧的动力定型已被破坏、新的动力定型尚未建立时而出现的混乱。具体地讲,它是说双休日这两天,上班族把先前建立起来的工作的动力定型打破了,等到星期一需要重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时,已经破坏的动力定型还没有恢复,人们在找回原来的工作模式时产生了一些不适应,这就是“星期一综合征”。

测试:你有“星期一综合征”吗?

1.星期天晚上老是做噩梦,早晨醒来后全身没有力气,好像生物钟被打乱了。

2.星期一早上不是睡过头,就是想赖在被窝里,一直不肯起来。

3.星期一的情绪总是特别低落。

4.一到星期一情绪就变得暴躁易怒,工作不能集中精力,平常让自己感觉快乐的事情,现在也觉得一点意思也没有。

5.每次星期一开会的时候,自己都在朦朦胧胧中度过。

6.勉强走进办公室,却坐在办公桌前发愣。

7.勉强提起精神开始工作,却一直浏览网页新闻、发E-mail,或者上网和朋友聊天。

认真阅读以上问题,你的答案中,选择“是”的数量越多,说明你的“忧郁度”越高,而超过4个的话,你很可能患上“星期一综合征”了。

“星期一综合征”在上班族中是非常普遍的,它以狂风暴雨般的态势横扫上班族。

白小姐是一家广告公司的策划经理,工作表现非常出色。可是每到星期一的早晨,一种懒懒的感觉就从她心底爬上来,她对自己说:“没有朝气,没有活力,没有激情,以这样的心态怎样开始一周的工作?”

在图书大厦当保安的李先生说:“每到星期一上班的时候,走进大厦的人总是匆匆忙忙的,精神状态明显不如其他几天。”

广告公司的经理胡先生说:“星期一公司迟到人数明显增多,上班时,有些员工的思想也不是很集中。”

“星期一综合征”给上班族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果感觉星期一过得很不舒服,我们需要采用适当的自我放松法。

首先,选一个最舒服的姿势坐在椅子或沙发上,不要刻意用劲,不要想任何事情,让大脑处于空白状态,把休息的意念传达到全身的各个部位,并假设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脚尖放松,然后慢慢由下至上放松至全身每个部位。其次,做呼吸训练。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肚脐,同时,慢慢地将肚脐向背部贴近,然后呼气。充分呼气之后,慢慢地自然吸气,再一边将肚脐向背部靠近一边慢慢吐气……呼吸的时候要缓慢、平静,并且在呼吸的过程中,心中要不断默念“好舒服”“真悠闲”。

不过,我们还是应该从以下方面来预防“星期一综合征”的发生。

1.周末不要太兴奋

周末这一天不要过得太有趣、太高兴,否则,星期一工作的时候,你还留恋周末的愉快生活,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如果周末的结尾不是太有趣的话,那你会仍然处于一种饥渴的兴奋状态,星期一工作的时候你依然会充满激情。

2. 周末的活动,凡事要适度

在休息日中要以休息为主,其他一些活动,像做家务、出去游玩、探亲访友、家人团聚等可以比平时适当增加但要掌握尺度,这样原先工作的动力定型就不至于被破坏得太严重,星期一重新建立或恢复时就比较容易。

3.提前进入工作状态

周末娱乐要掌握分寸,最好在周末晚上的时候先在脑子里制订一个下周工作计划,找到工作中的兴奋点,工作安排要松紧适度,有张有弛,一切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星期一工作时就不会茫然失措。

4.尽量去想让你高兴的事

星期一早上起来后尽量多去想想这一周内有可能让你开心的事,比如说同事聚餐、过几天要发工资、你可能会升职等,这可以让你星期一的心情好很多。

无所适从的“周末综合征”

周末对白领一族来说,通常都是翘首以盼的假期。但是对有些人来说,却患上了“周末综合征”。紧张忙碌地工作了一个星期,好不容易盼来一个星期天,本来以为自己会开开心心的,可以好好地去玩一下,彻底地让心情放松放松,结果一到周末自己反而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一天的日子似乎走不到尽头,心里不禁感慨:好漫长的一天啊!有时甚至会烦躁不安,乱发脾气,有时为了熬过这一天就干脆蒙头大睡,不吃也不喝,晚上躺在床上,想想周末,觉得过得真没意思,还不如上班呢。这些奇怪的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由于从周一到周五,他们一直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过着快节奏的生活,在他们的大脑中已经形成了一套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到了周末之后,面对着富余的空闲时间,过度的自由空间,似乎做什么都可以,什么都不做也可以,那种绝对的放松反而使过惯了紧张生活的上班族难以适应,从而产生了一些不良反应,比如烦躁、无精打采等。

测试:你有“周末综合征”吗?

1.你是否一到周末就躺在家里睡懒觉,一睡就是一整天,不吃不喝?

2.你是否一到周末就觉得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3.你是否一到周末就感到情绪低落、孤独,感到比上班还累?

4.你是否一到周末就整天整夜地上网,或者大吃大喝?

5.你是否经常在周末感冒、头疼、失眠?

认真阅读以上问题,假如你的答案中,选择“是”的数量超过2个,那么,你很可能已经患上了所谓的“周末综合征”。

对那些辛苦忙碌了一周的上班族而言,周末本来应该成为放松心情和享受生活的大好机会,可患有“周末综合征”的人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周末不是他们的放松日,而是他们的灾难日,他们每到周末就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焦虑不安,不知道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什么事情也不愿意干,一切都觉得好没意思,孤独、忧郁、失眠、头疼,各种生理和心理上的不良反应都产生了,结果周末过得比上班还累、还苦。

明明大学毕业后独自一人来到北京闯荡,她在一个出版社里做编辑,为了在公司里站稳脚跟,她拼命地工作,几乎成了一个工作狂。通过她的辛苦努力,她也终于如愿以偿了,年纪轻轻的就坐上了主编的位子。可是,最近她常常感到很烦恼,因为她发现自己害怕周末,一到周末别人都开开心心的,只有她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她似乎习惯了工作期间那种忙碌紧张的生活,周末清闲下来,她反而很不适应。为了宣泄心里的郁闷,周末她常常疯狂购物,可是当她拎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回到家里时,刚产生的愉悦又变成了失落。为了逃避这难熬的周末,她常常整日整夜都上网和从未谋面的网友们聊天,困了就喝很浓的咖啡。有时实在无聊,她就躺在家里睡懒觉,一睡就是一整天,不吃也不喝。

那么,哪些人比较容易患“周末综合征”呢?有一种类似“工作狂”的人,别人都盼着过周末,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可是他们正好相反,他们害怕休息,他们愿意不停地工作,所以他们一到周末就会焦虑不安;此外有些人不懂得合理安排自己的周末生活,每到周末,他们就安排许多的活动,到处应酬,让自己非常疲惫,长期下去,他们容易患上“周末综合征”;另外,目前还没有结婚、周末比较清闲,而平时工作又非常紧张的年轻人也容易患上“周末综合征”。平时沉重的工作压力使得他们需要一种“歇斯底里”般的发泄方式,可是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他们又很难找到这样的机会,这样的矛盾促成了他们心理上的苦闷。最后,长时间两地分居的夫妻也容易患上“周末综合征”,特别是看到别人家庭团聚、夫妻恩爱的时候,心里就会不由自主地焦虑不安、伤心难过。

“周末综合征”给上班族的身心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所以需要适当采取一些减压的方法来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适当的运动娱乐、专业的音乐治疗等都是可以考虑的方式。

你是否也有“年终恐惧症”

对于上班族来说,最长的假期莫过于传统的春节了。不过春节放长假,原本是紧张忙碌的上班族休息放松的好机会,现在却有很多难言的苦衷:无数需要花钱的地方,无数推脱不掉的应酬,身上背负的许多“人情债”等因素都让人感到焦虑不安。

测试:你有“年终恐惧症”吗?

1.你是否在年终总结时发现自己一年中没做多少有意义的事?

2.你是否对于年底的礼物馈赠有腻烦情绪?

3.你是否害怕未婚的你又要面对长辈及朋友的责问?

4.你是否因考虑明年要不要小孩而顾虑重重?

5.你是否对新一年的到来没有什么期盼?

6.你是否讨厌过年?

认真阅读以上问题,假如你的答案中,选择“是”的数量超过了三个,那么,你很可能患上了所谓的“年终恐惧症”。从心理学上讲,“年终恐惧症”是一种心理失衡的反应。每到年终时,许多公司都会进行人事整顿,员工的工作量都会比平时增加许多,每个人承受的压力也会随之升级,这就会在人的心理上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忧郁、苦闷、烦躁等。有研究显示,在患有心理疾病的上班族中,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在年终的人事调整中被蒙上心理阴影的。

在工作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表现比别人更优秀,提薪升职的机会会落在自己头上,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每到年终的时候,一年累积下来的压力到达顶点,人事调整也浮出水面,一旦自己没有成功的话,心理脆弱的人就常常会一蹶不振。

林小姐是某服装公司的白领,有着令人羡慕的职业和不错的收入。眼看快到年底了,她开始忧心忡忡:今年领导布置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但年终必须交差,否则免不了被老板训斥;年龄上又老了一岁,而婚事还遥遥无期,怎么向父母交代?林小姐现在逢人就说她这些烦心事,使得朋友都远离了她,她感到没有人理解自己。

林小姐表面上看属于普通的“年终恐惧”,但这个症状缠上她,有她个人的原因。

作为白领丽人,如果身边没有理想的伴侣,长辈自然会拿这个当话题和子女讨论。可是林小姐的烦恼是:她的压力不仅在于没有男友陪伴,还在于外界在她的婚事上给她制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可谈恋爱也要有一个好心情,林小姐整天处于工作压力和父母压力之下,哪有什么好心情?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压力适得其反,使林小姐陷于疲于奔命的状态。同时,林小姐的职业虽然令人羡慕,但繁忙的工作已经逐渐把她从一个干劲十足的员工变成了“黄脸婆”,也让她的工作态度由最初的积极进取演变成害怕老板惩罚。当一个人为了躲避惩罚而工作的时候,她的工作就倾向于被动,自然不能使老板满意。最终会因工作不力导致自己受到更多惩罚,使得工作压力过大,整个人无精打采。

最后,林小姐自己可能也意识到,年终压力太大。林小姐采取的方法只是单向地把好朋友当作“情绪垃圾桶”,向好朋友倾诉工作的压力和心里的不愉快,这在朋友间,特别是同性密友间,是不受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