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19784500000033

第33章 权力围城中的那些事儿(2)

可是这份遗嘱究竟真的是彼得大帝的临终旨意,还是德奥杜撰出来的呢?当事人已经去世,答案也无从知晓。

一般认为,所谓的“彼得大帝遗嘱”只是杜撰出来的。据史料记载,1724 年冬,彼得大帝在巡视完芬兰湾后,得了急性肺炎,一病不起。第二年的1 月7 日下午,彼得大帝预感不久于人世,就想留下遗嘱传位,可仅仅提笔写了“将一切传位”这几个字,他便昏迷过去,于次日凌晨与世长辞。既然他都来不及指定新的皇位继承人,又怎么可能写下这么长的一份有条不紊的文件呢?

在俄国的有关历史记载中,也从未提到过彼得大帝留有任何遗嘱。在德奥披露“计划”后,俄国的历史学家遍寻历代沙皇的档案,始终未能找到“计划”的原件。另据记载,在德奥将《彼得大帝统治欧洲的计划》呈献给路易十五的40 年后,一个流亡法国的波兰将军也曾向大革命时期的法国政府提交一份名为《俄罗斯扩张计划概要》的文件,而文件的内容与德奥呈献给路易十五的完全相同。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另有蹊跷?

如果彼得大帝泉下有知,能否为他的后代们揭开这个秘密呢?然而彼得大帝已经故去了,遗嘱的谜底将是永远无法揭开的。

充满疑问的“加尔各答黑洞事件”

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加尔各答黑洞事件中究竟死了多少英国人,至今还是一个谜,阳光什么时候才能照亮这个“黑洞”呢?

加尔各答黑洞是座法国于1756年6月间在孟加拉仓促建立的监狱,专门用来监禁英国俘虏,据说它只是一间环境极为恶劣普通小土牢。

1756年4月8日,印度莫卧儿帝国孟加拉省纳瓦布阿拉尔瓦迪汗年迈病逝。由于他死后无子,由其外孙西拉杰·乌德·道拉继任纳瓦布之职。道拉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商人在孟加拉的种种违法行径深感不满,为维护其尊严和权力,打击周围的亲英势力,他决定把一批英国商人驱逐出境。

6月4日,道拉亲自率兵占领了科辛巴萨的英国商馆。翌日,他又进军加尔各答。6月20日,道拉率兵攻到加尔各答城下,加尔各答东印度公司负责人德雷克和威廉堡守军长官霍威尔稍作反抗后即弃城投降。道拉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加尔各答,并俘虏了一批英国人。当时道拉曾下令,在黎明到来之前不得随意处置任何一个俘虏。然而,道拉手下怀有强烈民族感的印度士兵将俘获的146个英国人,全都关进一间黑房子里。第二天凌晨,英国殖民军官克莱武和沃尔森就率领一支3000人的队伍从马德拉斯出发,重新攻占了加尔各答。当他们打开那间关押着英国俘虏那只有一扇小窗、潮湿阴暗的房门时,发现被俘的146 名英国人中有 123人因窒息死亡。消息很快传到英国,在英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被征服者的“野蛮”与“残忍”引起了国民强烈的愤怒。

1757 年6月23日,也就是大约离“黑洞”事件一年后,在孟加拉发生了著名的“普拉西战役”。当时英国殖民者克莱武率领3000名英印士兵与道拉5万大军在离加尔各答83公里的普拉西地方进行交战,结果克莱武竟然以少胜多,一举打败了道拉的大军。其实这并非出自克莱武的军事天赋,而是纳瓦布道拉的陆军总司令被英人收买,在战场上倒戈所致。普拉西战役是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开端,此战之后,不列颠人带给印度的灾难是远非“黑洞悲剧”中英国人所遭受的生命损失能相提并论的。

有关“加尔各答黑洞”事件的传说,在英国和印度学者撰写的印度历史著作中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这一事件中。英国人到底死了多少,或者是否存在这一回事,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英国历史学家一般的看法是:死于黑洞悲剧的总人数是123人,但是这一说法并无确凿证明。根据当时的一位当事人——加尔各答东印度公司负责人德雷克的说法,被俘的英国人只有39 人,其中有 16 人在那天晚上死亡。很显然,“黑洞事件”只是英国入侵孟加拉的一个借口,他们以此作为幌子,对南亚次大陆无所顾忌地大行侵略,当时的殖民军军官克莱武甚至公开在英国议会下院炫耀自己的强盗行为。

英国著名的史学家珀西瓦·斯皮尔在其所著《牛津印度现代史》一书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黑洞事件未必可信,更不应将此事的责任归咎于道拉一人,因为全部事实的经过,只是根据当人霍威尔一人之说。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一些史家也不赞同传说中的加尔各答黑洞事件,在辛哈和班纳吉两人合著的《印度通史》一书中说,事发的那天晚上不可能有多到146 个欧洲人留在加尔各答,真正的人数大概只有60人,后来之所以夸大到死了123人,很可能是出自那位“爱好虚荣的霍威尔”想以此来表现自己。巴基斯坦学者拉希姆等人写的《巴基斯坦简史》中在提及这一事件时说:“按照德雷克的说法,总数为39人,其中16人在夜间死去”。不管是60人也罢,16人也罢,他们究竟是如何死去的实在难以断定。由与当时加尔各答局势混乱,没有确凿可信的证据来说明究竟有多少英国人被俘和死掉。众所周知,当时适逢英法七年战争爆发之际,一方面,英国人耀武扬威,准备与法国殖民者争夺南印度霸权;另一方面,孟加拉人对英国“生意人”的横行霸道深恶痛绝,所以当道拉率军攻打加尔各答城内威廉堡时,英国人肯定是孤立无援的,在混战中英国死掉一些人也是完全有可能的。霍威尔之所以夸大其词,只不过是想唆使英国人反对道拉政府。后来霍威尔本人因祸得福,在死里逃生后,一度擢升为孟加拉省督。

加尔各答黑洞事件中另一个疑问在于关押英国俘虏的“黑牢”到底有多大,能够使一夜之间在146人中竟有123人窒息而死。一般认为,这146人被关在一间20平方英尺的房间内,四周漆黑,只有一扇小窗供通气,所以到第二天一早闷死这么多人。据印度文献目录学家夏尔马所编《印度争取自由斗争百科词典》的有关“黑洞”条目的论述,它仅仅18平方英尺大。如果真是如此,那是绝不可能容纳下这么多人的。由此可见,霍威尔的口述言过其实,令人难以置信。很显然,霍威尔的说法是别有用心的。嗣后,英国人果真采取了报复手段,一度重新夺回加尔各答。

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加尔各答黑洞事件中究竟死了多少英国人,至今也还是一个疑团。

法国大革命领袖丹东叛国之谜

丹东为法国大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是这样一个政府要员,最后却以“叛国罪”被送上断头台,其中的缘由谁又能说得清?

法国大革命时期,欧洲政治局势复杂,诸多不安的因素威胁着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一批波旁王朝的流亡贵族更是勾结国外封建反动势力,伺机颠覆新政权。对此,法国共和政府始终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组建了著名的公安委员会和革命法庭,镇压敌人内外勾结的破坏活动,保卫法兰西共和国的安全。

在国家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情况下,国内的政治斗争却日益尖锐。在复杂的党派政治斗争中,为了彻底打击政敌,执政党对凡持有不同政见的人动辄就扣上“通敌”的帽子。到1793—1794年雅各宾派专政时期,这种政治斗争更是走到了极端,甚至连雅各宾派自己的领袖人物也难以幸免,乔治·雅克·丹东便是其中的牺牲品。

1759年10月26日,丹东生于奥布河畔阿尔西镇一检察官家庭。由于学习法律,丹东早年曾是一位律师,1798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开始参加雅各宾俱乐部,后来被选入议会,曾任著名的科尔得利俱乐部主席、共和政府的司法部长等职,与马拉、罗伯斯庇尔一起并称为雅各宾派的“三巨头”,为拯救共和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1793年6月雅各宾派取得革命政权后,丹东主张对内实行法治,对外休战议和,提倡宽大和人道。他的这些主张引起了激进派罗伯斯庇尔、圣茹斯特等人的不满和反对,致使雅各宾派走向分裂。由于与罗伯斯庇尔派的严重分歧,丹东逐渐变成雅各宾派的右翼,被排挤出救国委员会,回归故里,不久再次复出。

丹东极力攻击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和社会保安委员会,因此,吉伦特派分子乘机利用丹东势力准备发动政变,阴谋推翻雅各宾派政权。1794年3月30日夜,丹东与德穆兰等人被救国委员会逮捕,被指控勾结米拉波,从王室领取贿金、图谋劫持国王路易十六外逃,与吉伦特派结盟、主张对敌人和解与宽容、与可疑的外国人勾搭、个人财产急剧膨胀……4月5日,丹东以“阴谋恢复君主制颠覆共和国”罪被送上断头台,时年35岁。

丹东一案可说是疑团重重,扑朔迷离,那么他为什么会被判处通敌叛国的罪名呢?这可能与他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急剧膨胀的个人财富有着密切的关系。

法国大革命时期,为了颠覆新兴的资产阶级政府,英国政府出钱包庇法国的流亡贵族及特务在法国从事间谍活动,偷取国家机密。早在1798—1790年有人诬陷马拉一案时,丹东就被称为“密探”、“英国间谍”、甘愿“把自己卖给任何一个想收买他的人”等。后经科尔得利俱乐部向各区及制宪会议、市政厅发出为丹东辩解的陈情书,流言蜚语才稍微平息。然而,丹东大批的私人财产却始终为人所怀疑。在1790年底他还债台高筑,到1791年不仅偿还了所有债务,还购置了大片田产及新的住宅,与之前形成鲜明的对比。据说,丹东被捕后,在他的文件中发现了英国外交部给当时在巴黎从事阴谋活动的银行家别尔列格的指令信,要他向信中指定的一些人支付欠款,以作为效忠英国的报酬。人们怀疑丹东即是领取钱款者之一,否则信件怎么会在他手上呢?因此,有人猜测,法庭在最后审判丹东时,认为他曾经与英国勾结,妄图颠覆政府,最终判处他通敌叛国罪。

热月政变后的1803年,一位保皇党人潜回巴黎时被拿破仑当局抓获,他在供词中称丹东曾经参与劫持路易十六外逃的密谋,并以此向英国人索取高额酬金。后来另一名保皇党人的回忆录中也有类似于此的记录。1851年公布的米拉波与王室代理人马克公爵的通信中曾提到“丹东收到3万里弗尔”,这更加使丹东的名声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是,差不多与此同时,也有人在为丹东辩解。1848年革命前夕,史学家韦尔奥梅精心收集资料,试图证明丹东的财产是取之有道的。著名史学家米什莱在自己的著作——《法国革命史》中称丹东是“大革命的天才”、“法国人民的象征”。后来的第二帝国和第三共和国的一些历史学家也纷纷著书撰文来证明丹东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丹东的形象大大改变了,他又重新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丹东究竟是不是英国的间谍?他究竟是否领取过效忠英国的报酬呢?事情已经过去两百多年了,可能许多证据已经遗落他处了,这或许将是一段永远无法了结的谜案。

华盛顿为何拒绝竞选第三任总统

在现今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为了竞选总统而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可曾想过当初华盛顿在民意极高的情况下拒任美国总统呢?

在美国历史上,乔治·华盛顿绝对是一位重量级人物,作为美国的开国元勋,是他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独立战争,从而彻底摆脱了英国殖民者的统治,使美国走上了自由之路。自1789至1797年他连续两次任美国总统,在美国历史上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他组建了第一个合众国政府,确立了国家信誉。在他执政期间,促进了海上贸易发展,收回了在联邦时期被侵占的领土,平息了少数白人叛乱,制定了影响深远的土地政策,并使国内出现和平,国际政治经济地位明显提高。这一切,足以使他终生受到美国人的爱戴。

但是,在他第二次担任总统任期即将结束时,很多人准备再次推举他继续担任美国总统,并且当时的宪法上对总统连任也没有任何限制。可是,华盛顿不以功臣自居,毅然谢绝竞选第三任总统,并在1796年9月发表了著名的《告别词》,说服国会,告诉国民,详细阐述他对治国安邦的见解。1797 年 3 月 4 日,华盛顿向他的继任者约翰·亚当斯和平移交了权力,从而创立了和平移交最高权力的范例,并由以后历届去职总统所信守。华盛顿从此告别政坛,回到维尔农山庄,专心致志于他的家庭生活以及种植园的管理工作。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自愿放弃了来自民意的可以终身拥有的巨大政治资本和权力。

对于华盛顿这一出人意料举动的真实原因,国内外许多历史学家已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和研究,但迄今仍然众说纷纭,没有确切结论。原因是华盛顿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他卸任以后,返回他心爱的维尔农山庄时,都没有明确表露过心迹。尽管如此,历史学家们还是根据华盛顿的生平经历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以探究华盛顿拒任的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