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与做人
19784100000004

第4章 是人都爱受恭维

在一般人看来,恭维别人似乎是不好启齿的,尤其是肉麻的恭维,一般人更是说不出口。但我们必须承认,在这个社会上,善于恭维人的更讨人喜欢,比较吃香,办事情也比较顺利。换个角度想想,当别人恭维自己时,我们虽然嘴里连说“哪里哪里,我没有那么好”、“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可是仍然满脸堆笑,心里美滋滋的。即使事后冷静地回想,明知

对方说的是恭维话,却还是没有办法抹去心中的欢喜。

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我们就可以认识到:爱听恭维话是人的天性,虚荣心是人性的一大弱点

。当听到别人恭维吹捧自己时,虚荣心得到莫大的满足,对对方的态度也会更加喜欢起来,自然就很容易服从他的条件,听从他的建议。

以买衣服为例,当你在服装店试穿上一件衣服,还在那里犹豫着不知道买不买时,营业员就发话了:

“啊,真漂亮,穿起来非常合身,又朴素又大方,简直是为你定做的一样!”

这时你满心喜欢,不再犹豫,爽快地买下了这件衣服。

恭维别人对几乎所有对象都适用,不过能产生最大效果,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好处的,还是对领导和一些女性。

人们通常把当面说奉承话叫作“戴高帽”。

有一个京官要到外地任职,临行前,去向老师拜别。老师说:“外地的地方官不容易当,你要小心谨慎为好。”京官说:“老师放心,我准备了高帽一百顶,逢人便送一顶。这样,恐怕不至于会有什么问题。”老师听了很生气,当场训斥他:“吾辈为官,不可搞邪门歪道,哪有像你这样办事的?”京官连忙说:“老师这话很对,不过当今这个世界上,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能有几个?”老师听了,转怒为喜,点点头说:“你这一句话倒也说得很对!”

京官从老师那里辞别出来后,笑着对人说:“我的一百顶高帽,如今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任何一位上级在不同程度上掌握着下属的升降沉浮。作为一个下属,有时要调动工作,寻求高就,争取分房或者涨工资、评职称等,都需要上级来权衡解决和帮助办理,其间之难主要在于这些利益带有明显的竞争性。“僧多粥少”是这种竞争的显著特点,所以,上级对这些利益的分配和处理也常常处在小心翼翼的矛盾中。但事实上,所谓“公平竞争”只不过是人们向往的理想状态,指望要争取的利益通过所谓的“公平”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多半是一厢情愿的奢望。所以,你若想得到什么,就必须要勇敢而积极出面去努力争取。

这里的所谓“争取”一定程度上就包括恭维领导。

小江和小何分别被刘经理派到合肥和广州参加展会。小江很不服气,觉得自己比小何更具有丰富的推广经验和优秀的应变能力,应该让自己去参加广州的展会。因为,无论规模还是层次,合肥那个展会和广州的展会都没法比。

后来小江才知道,小何的嘴功了得,几句奉承话外加一个进口高级打火机,就把刘经理拍得晕头转向了,于是那张飞向广州的机票就归了他。

月底的季度奖发下来,小江得知小何比自己多拿了200块钱。200块钱虽算不上什么,可是却代表着上司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他觉得自己与这样一位马屁精和这样一位吃屁鬼上司共事,真是倒霉透了。他沮丧地坐在椅子上生闷气,而刘经理正有滋有味地品着小何从广州带回的高级龙井茶,体会着被下属孝敬的得意滋味呢。

有一位女领导,快50岁了,但是保养得不错,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一些。于是这天一个下属在跟她聊天的时候说道:“我刚见您的时候,您看起来也就二三十岁的样子。我还想着既然当了这么高职位的领导,怎么也得有35岁了吧。后来才……”女领导非常高兴,过段时间

就把这位下属升了职。

可以说,这位下属的恭维有点肉麻,但是他抓住了女人爱美、喜欢被人说自己年轻的心理,终于为自己谋得了利益。

就像女人天性爱美一样,她们也天生爱听恭维话。所以若能掌握恭维女人的技巧,她们高兴了,帮你办事自是不在话下。

不论从什么角度来看,女性事实上似乎都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有些人是高尚优雅,有些人是天生丽质,不论哪一方面,身为女性总有足以自豪的地方。

如果身为男性,我们不妨试着寻找对方某些与众不同的地方,然后加以称赞,它所产生的功效也会很大。

或许有些人对自己某方面的魅力并没有察觉到,但就在潜意识中,或多或少都会有着自豪的成分。所以针对别人的这些微小的“长处”加以称赞,对方会觉得你很关心她,为人十分细心等。

在西方的社会里面,一个男子若遇到一位动人的女性时,他们往往会很大方地称赞对方。但在东方,常会被看作是一种轻浮的行为,这和我们的生活习惯、自古以来的民风有着莫大的关系。

基于传统的道德观念,我们自然不必一味地模仿西方的做法,但也不必吝惜开口称赞,因为这样不仅能使人精神愉快,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能提升工作效率。

当今社会,女性能顶半边天,几乎干什么事情都不能少了她们。充分利用她们爱受恭维的天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恭维人不惜肉麻是一回事,掌握火候又是一回事。如果不根据基本事实,天马行空地

恭维别人,会让人感到你是在愚弄自己,搞得偷鸡不着蚀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