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与做人
19784100000030

第30章 做事重利,做人重义

宽容是力强大的美德

战国时魏国与楚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魏亭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懒惰,不事瓜事,瓜秧又瘦又弱,与对面瓜田的长势简直不能相比。楚亭的人觉得失了面子,有一天乘夜无月色,偷跑过去把魏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魏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给边县的县令宋就,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宋就说:“这样做显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那么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你们这样做的时候,一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魏亭的人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照办了。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似一天,仔细观察,发现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浇过了,而且是魏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感到既惭愧又敬佩,于是把这件事报告了楚王。楚王听说后,也感于魏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魏王,既以示自责,亦以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的邻邦。

唯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才能赢得一个充满温馨的世界。释迦牟尼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这两名战士来自同一个小镇。

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十多天过去了,仍未与部队联系上。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地度过了几天。也许是战争使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过任何动物。他们仅剩下的一点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又一次与敌人相遇,经过再一次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

就在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伤在肩膀上。后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他们熬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饥饿难忍,可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天知道他们是怎么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30年,那位受伤的战土安德森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当时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对我开枪?但当晚我就宽容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为了他的母亲活下来。此后30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我宽容了他。”

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对待你。

宋朝有个名叫苏掖的常州人,任州县监察官。他家中十分有钱,但却非常吝啬,常常在置办田产或房产时,不肯付足对方应得的钱。有时候,为了少付一分钱,他会与人争得面红耳赤。他还会趁别人困窘危急之时,压低对方急于出售的房产、地产及其他物品的价格,从而牟取暴利。有一次,他准备买下一户破产人家的别墅,竭力压低房价,为此与对方争执不休。他儿子在一旁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发话道:“爸爸,您还是多给人家一点钱吧!说不定将来哪一天,我们儿孙辈会出于无奈而卖掉这座别墅,希望那时也有人能给个好价钱。”苏掖听儿子这么一说,又吃惊、又羞愧,从此开始有所醒悟了。

在某大学里,一位老教授有两个最得意的学生,也认为学生中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只有这两个人。

可老教授没想到这两个学生日后境遇会有那么大的差异:

十多年后,其中一位出国后成了一家国外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他的周围聚集着一大批人才尖子,由他领头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另一位在国内一连换了几家公司,却总是与人难以相处、难以合作。在前几年的优化组合中,他还被“优化”出局,索性自己干,又被骗亏了本钱……

一天,两人在老教授家不期而遇。处境不佳的那位先抱怨说:“老师,这些年我可从未忘记您关于磨刀的教导,一直没放松知识的积累和自身的努力,而且逢到竞争必一马当先,绝不退后,可谓磨刀霍霍,可怎么总是怀才而不遇呢?”

导师未言,另一位开口了:“这些年我也是一直磨刀霍霍。但我除了把刀磨快之外,有时也将它稍稍地磨得钝一些,忍让一点,要知道刀子如果磨得太锋利了,它在碰伤别人的同时,也难免会伤着自己。”

老教授微微颔首,第一位也若有所思。

是啊,刀子如果磨得太锋利了,在碰伤别人的同时,也难免会伤着自己。作为社会的人,要跟他人产生广泛而经常的联系。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你给别人的信息中夹杂了刻薄情绪,别人的反馈中也会夹杂刻薄。而如果你待人以宽容,别人也必然用宽容来回报你,这对个人发展乃至团队发展是极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