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教授常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19783600000018

第18章 相信自己最优秀(2)

“你在阻挠我的理想!”玛格丽特头也不回地冲出校长办公室。

回家后她取得了父亲的支持,就开始了艰苦的复习、学习备考工作。这样在她提前几个月得到了高年级学校的合格证书后,就参加了大学考试并如愿以偿地收到了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的入学通知书。玛格丽特离开家乡到牛津大学去了。

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5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在1年内全部学完了,并取得了相当优异的考试成绩。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活动方面也颇富才艺。所以,她所在学校的校长也这样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40多年以后,这个当年对人生理想孜孜以求的姑娘终于得偿所愿,成为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4年当选保守党党魁,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自信的人通常给自己的人生定位也相对较高。

我们正值大好的青春年华,有如人生的早春季节,正适合为未来做好打算的时节,何不趁机认真思考一下?

立志当高远,崇高的理想能激发人们崇高的信念与动机。

青年人啊,热爱理想吧,崇敬理想吧。理想是上帝的语言,它高于一切国家和全人类,是精神的王国,是灵魂的故乡。——爱默生

做出正17边形的高斯

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有这种信念,任何事情十有八九都能成功。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很有数学天赋的19岁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前两道题在两个小时内就顺利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另一张小纸条上: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17边形。

他感到非常吃力。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然毫无进展。这位青年绞尽脑汁,但他发现,自己学过的所有数学知识似乎对解开这道题都没有任何帮助。

困难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一边思索一边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

当窗口露出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完成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竟然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导师接过学生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吗?”

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导师,回答道:“是我做的。但是,我花了整整一个通宵。”

导师请他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让他当着自己的面再做出一个正l7边形。

青年很快做出了一个正17边形。导师激动地对他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桩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决,牛顿也没有解决,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原来,导师也一直想解开这道难题。那天,他是因为失误,才将写有这道题目的纸条交给了学生。

每当这位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永远也没有信心将它解出来。”

这位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一些问题之所以没有解决好,也许是因为我们把它们想象得太难了,以至于无法面对。因为在面对更多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我们不是输给了困难本身,而是输给了自身对困难的畏惧。

当高斯不知道这是一道两千多年的数学悬案,仅仅把它当做是一般的数学难题时,只用了一个晚上就解出了它。高斯的确是天才,但如果当时老师告诉他那是一道连阿基米德和牛顿都没有解开的难题,结果可能是另一番情景。事实上,任何人都如高斯一样,因此在做事前不妨先认为它并不难,相信自己能做好它,就一定能做好

不知道全部真相,对许多人许多事来讲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肖伯纳

不屈服权威的设计师

我力量的真正源泉,是一种暗中的、永不变更的对未来的信心,甚至不只是信心,而是一种确信。

哈佛人的自信在美国高校中首屈一指,在这方面他们每个人心中几乎都有一根看不见的支柱在支撑他们的言行,如同这位设计师一样。

他是英国一位年轻的建筑设计师,很幸运地被邀请参加了温泽市政府大厅的设计。他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根据自己的经验,很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大厅天顶的方案。

一年后,市政府请权威人士进行验收时,对他设计的一根支柱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太危险了,要求他再多加几根柱子。

年轻的设计师十分自信,他说:“只要用一根柱子便足以保证大厅的稳固。”他详细地通过计算和列举相关实例加以说明,拒绝了工程验收专家们的建议。

他的固执惹恼了市政官员,年轻的设计师险些因此被送上法庭。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只好在大厅四周增加了4根柱子。不过,这四根柱子全部都没有接触天花板,其间相隔了无法察觉的两毫米。

时光如梭,岁月更迭,一晃就是300年。

300年的时间里,市政官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市政府大厅坚固如初。直到20世纪后期,市政府准备修缮大厅的天顶时,才发现了这个秘密。

消息传出,世界各国的建筑师和游客慕名前来,观赏这几根神奇的柱子,并把这个市政大厅称作“嘲笑无知的建筑”。最为人们称奇的是这位建筑师当年刻在中央圆柱顶端的一行字:自信和真理只需要一根支柱。

这位年轻的设计师就是克里斯托·莱伊恩,一个很陌生的名字。今天,能够找到有关他的资料实在微乎其微了,但在仅存的一点资料中,记录了他当时说过的一句话:“我很自信。至少100年后,当你们面对这根柱子时,只能哑口无言,甚至瞠口结舌。我要说明的是,你们看到的不是什么奇迹,而是我对自信的一点坚持。”

对权威应当尊重,但过分的尊重有时会贬低自己的才能。很多人在权威面前显得非常渺小,最大的原因,是他们对于自己的不肯定。

而年轻的设计师面对权威时没有屈服,因为他自信。如同爱默生说过的一句话:“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内心深处认为是正确的。”自信不是要盲目地妄自尊大,它需要深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作为其坚强后盾。

找到自信的支点,撑起自信的支柱。如果你确信你是正确的,那么就坚持它,因为最终能为你证明的肯定是事实,而非权威、官员、学者等。

每个人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 ——林肯

沉溺在自卑中的三毛

我们最重要的一个生活原则是:别让过去成为你现在的负担。

有一次哈佛东亚文学系的玛丽莲去燕京图书馆借书时遇到了研究中国历史学的教授仓弼德,他们的聊天内容改变了她的不自信人生。仓弼德为她讲了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故事。

三毛小时候是一个非常勇敢而又聪明活泼的小女孩,她喜欢体育,常常一个人倒吊在单杠上直到鼻子流出血来。她喜欢上语文课,语文课本一发下来,她只要大声朗读一遍,便能够熟练地掌握其中的内容,有一次她甚至跑到老师那里,很轻蔑地批评说:“语文课本编得太浅,怎么能把小学生当傻瓜一样对待呢?”

三毛12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台北最好的女子中学——台北省立第一女子中学。在初一时,三毛的学习成绩还行,到了初二,数学成绩一直滑坡,几次小考中最高分才得50分,三毛心里很自卑。

然而一向好强的三毛发现了一个考高分的窍门。她发现每次老师出小考题,都是从课本后面的习题中选出来的。于是三毛每次临考,都把后面的习题背过。因为三毛记忆力好,所以她能将那些习题背得滚瓜烂熟。这样,一连六次小考,三毛都得了100分。老师对此很怀疑,决定要单独测试一下三毛。

一天,老师将三毛叫进办公室,将一张准备好的数学卷子交给三毛,限她十分钟内完成。由于题目难度很大,三毛得了零分,老师对她很是不满。

接着,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羞辱了三毛。他拿起蘸着饱饱墨汁的毛笔,叫三毛立正,非常恶毒地说:“你爱吃鸭蛋,老师给你两个大鸭蛋。”他用毛笔在三毛眼眶四周涂了两个大圆圈,因为墨汁太多,它们流下来,顺着三毛紧紧抿住的嘴唇,渗到她的嘴巴里。老师又让三毛转过身去面对全班同学,全班同学哄笑不止。然而老师并没有就此罢手,他又命令三毛到教室外面,在大楼的走廊里走一圈再回来,三毛不敢违背,只有一步一步艰难地将漫长的走廊走完。

这件事情使三毛丢了丑,她也没有及时调整过来,于是开始逃学,当父母鼓励她要正视现实,鼓起勇气再去学校时,她坚决地说“不”,并且自此开始休学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