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历代御医推荐给皇帝的养生食谱
19782700000017

第17章 心神宁静万事闲——御医推荐给皇帝的清心安神食谱

第一节养生贵悠然

中医认为,人体生命活动以五脏为中心,而心神则是五脏六腑和一切生命活动的统帅,心神主宰情志。《黄帝内经·灵枢》说:“心者,五藏(脏)六府(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藏(脏)六府(腑)皆摇……”大意是说,心是五脏六腑的主宰者,悲哀愁忧等情志活动影响到人的心神,人的心神不稳,就会影响到脏腑或身体的机能。

那么,是如何影响的呢?《黄帝内经·素问》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明朝万全《养生四要》中云:“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以此养生则寿,没世不殆。”“心劳则神不安,神不安则精神皆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清代《老老恒言》则认为“养静为摄生首务”。这些精辟论述,给“养静”、“清静”、“心静”赋予了积极的意义。

清心安神类食物:

小米、牛奶、灵芝、柠檬、大米、麦子、燕麦、香蕉、芦笋、苦瓜、菠菜、胡萝卜、土豆、芝麻、蜂蜜、银耳、莲子、大枣、酸枣、百合、龙眼、山药、鹌鹑、牡蛎肉、黄花鱼以及动物心脏。

第二节清心安神食谱

宋宫酸枣仁粥

酸枣仁为鼠李科落叶灌木或乔木酸枣的成熟种子。酸枣仁粥在北宋翰林医官王怀隐、王光佑、陈昭遇等人编写的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一书中有所记载。

制法:

酸枣仁6钱,鲜生地12钱,粳米2两。

将酸枣仁研末,以水研滤取汁。鲜生地洗净,捣烂绞取汁。用酸枣仁汁兑入适量清水,煮粳米为粥,将熟时再加入生地汁,更煮三、五沸即成。

用法:

临睡前半个时辰,温热服之。

功效:

滋阴清热,养心安神。可用于心肝血虚引起的失眠多梦、心烦、潮热盗汗、手足心热等症。枣仁味酸带甘、养心益肝,为治疗虚烦不眠的要药。《太平圣惠方》中说:“治骨蒸,心烦不得眠卧,酸枣仁二两,以水二大盏半,研滤取汁,以米二合煮作粥,候临熟,入地黄汁一合,更微煮过,不计时候食之。”其方加入生地黄汁,借以清热除烦。《本草拾遗》中说:“酸枣仁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这是指,治疗不眠症须炒熟用,治疗多眠症则宜生用。明代医家李时珍亦说:“酸枣仁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用疗胆热多眠。”

元仁宗与玫瑰花烤羊心

此为元代御医忽思慧为元仁宗开出的食谱,可见《饮膳正要》。

制法:

鲜玫瑰花1两,羊心3两,食盐适量。

将鲜玫瑰花(或干品3钱)放入小锅中,加入食盐,煎煮片刻,待冷备用。然后将羊心洗净,切成长小块,穿在烤签或竹签上,边烤边蘸玫瑰盐水,反复在明火上烤炙,烤熟稍嫩即可食用。

用法:

空腹热食。

功效:

补心安神。可用于心血不足、惊悸失眠、抑郁、健忘等症。

明世宗与通江银耳

银耳又称白木耳,是一种珍贵的食用和药用真菌。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自古以来,银耳一直被作为健身的滋补珍品。

四川通江银耳为通江著名的二耳一菇之一(通江银耳、细黑木耳、花菇)。据史书记载,明世宗嘉靖皇帝由于常服“丹药”而心神烦躁、彻夜难眠,后来服用通江银耳就觉得心神安定,从此银耳便成了明代皇帝养生益年的贡品。

清朝时,慈禧痢下,久泻不止,百药莫治,后服了银耳汤一剂,立即康复,后来就经常服用。太后也以它作为珍膳,于是名声大振。

制法:

用温水浸泡洗净,加入清水,文火焖烧成糊状,再加入糖、鲜果等即可食用。也可炖猪蹄、排骨、鸡、鸭荤肉。夏季更是必备清凉饮料,可将银耳汤制成冰淇淋、冰冻银耳、八宝银耳。

用法:

佐餐,每日酌量。

功效:

银耳有补脑提神、强精补肾、滋阴润肺、生津止咳、清润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嫩肤美容、延年益寿之功效。唐孙思邈的《千金翼方》、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书对银耳均有详细的论述。《本草纲目》说,通江银耳长于古树,味甘辛,清肺热,济肾燥,强心神。

明熹宗与云南鸡土从

鸡土从,又叫鸡土从菌、鸡脚麟菇、蚁土从等,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之一。《庄子》载“鸡菌不知晦朔”,有人认为说的就是鸡土从。《本草纲目》中记:“鸡土从,又名鸡菌,南人谓鸡土从,皆言其味似之也。”清代田雯在《黔书》中写道:“鸡土从菌,秋七月生浅草中,初奋地则如笠,渐如盖,移晷纷披如鸡羽,故名鸡,以其从土出,故名土从。”

鸡土从以云南所产为佳,也最多,在很早以前就列为贡品。据说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最爱吃云南的鸡土从,每年都要由驿站飞骑传递进京,熹宗只舍得分少许给宠妃和独揽大权、称为九千岁的太监魏忠贤,连正宫娘娘张皇后这样的人都无福品尝。

制法:

用煎、妙、蒸、煲、烧、拌手法,可做出如网油鸡土从、火夹鸡土从、清蒸鸡土从、椒盐鸡土从、如意鸡土从、锅贴鸡土从、菜心炒鸡土从、鸡土从炒鱼球、油鸡土从、糖套鸡土从、生煎鸡土从、帽云腿汤、帽汤爆肚等。

用法:

吃法可鲜、可腌、可晾干、可油炸。

功效:

鲜甜香脆,营养丰富,清神健脾。据《本草纲目》记载,鸡土从有“益味、清神、治痔”的作用。

康熙与茯苓饼

茯苓饼,又名茯苓夹饼,是北京的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

据说康熙皇帝幼时出“天花”,大病初愈时,身体虚弱,尤其脾胃不和,积食拉稀。小康熙哭闹着不肯再服苦口的汤药。

后来,有人给出一味药“茯苓”,并注明一定要云南产的野生茯苓。太医们会同御厨一起,制成了点心“茯苓饼”。结果小康熙十分爱吃这种风味独特、清香可口的点心,不久便脸色红润,开始读书习武了。茯苓饼遂成为京城名点,至今不衰。

制法:

以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薄饼,中间夹有用蜂蜜、砂糖熬溶烂匀的蜜饯松果碎仁,其形如满月,薄如纸,白如雪。

南宋《儒门事亲》中曾记载做法:“茯苓四两,白面二两,水调作饼,以黄蜡煎熟。”不过这种蜡煎的饼并不好吃。待到了清初,有人提出“糕贵乎松,饼利于薄”的主张,于是,后来的饼就越来越薄。

用法:

佐食,可常吃。

功效:

宁心安神,健脾补中。适用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神衰、失眠以及浮肿、大便溏软等。

乾隆与如意菜

蕨菜又名龙头菜、拳头菜、吉祥菜等,吃起来不仅鲜嫩滑爽,而且营养价值很高,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誉。古人赞美它“日日思归泡蕨菜,春来荠美忽忘归”,可见钟爱之深了。

据说清代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狩猎时,品尝了蕨菜制作的美味菜肴。乾隆认为“蕨菜”这个名称太俗气,当场封它一个“如意菜”的雅号。

制法:

食法很多,卤、爆、炒、烧、煨、焖都可(宜先用热水焯一下)。

腌蕨菜半斤,里脊肉、胡萝卜各3两,鸡蛋清2个,猪油8两,精盐、干淀粉、姜、葱、蒜、香油、料酒各少许。

1.把蕨菜老根去掉,切长小段,用温水泡,以去除咸水为宜。里脊肉切长丝,用蛋清淀粉上浆,胡萝卜在开水烫熟过凉。

2.炒勺里放进猪油,烧到四成热时,倒入肉丝,迅速滑散,嫩熟倒油控净。

3.勺里放底油烧热,加葱姜丝,煸出香味烹料酒,加胡萝卜煸炒,放进里脊肉丝、蒜丝、盐煸炒,淋入香油即可出锅。

用法:

每日适量食用。

功效:

营养丰富,有去热利尿、安神镇静、活血解毒、健脾强身的功效。

乾隆与莲芯茶

有史料记载,乾隆皇帝每到避暑山庄总要用荷叶露珠炮制莲芯茶,以养心益智、调整元气、清心火与解毒。

制法:

1.莲子芯30枚,加少许盐水煎,每晚临睡前服。

2.莲子芯少许,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可加入蜂蜜、柠檬等。

用法:

每日1~3服,每次酌量。

功效:

具有清心去热、涩精、止血、止渴等功效,可治疗心衰、阳痿、心烦、口渴、吐血、遗精、目赤、肿痛等病症。据《本草纲目》、《随息居饮食谱》等记载,莲芯具有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以及清热养神、降压利尿、敛液止汗、止血固精等功效。

光绪与五味子膏

此方可见《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是用来给光绪、慈禧补身体和养心神的。

制法:

五味子1斤,蜂蜜2斤。

将五味子洗净,水浸半日,置沙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煎煮,连煎3次。然后,取3次药汁混合,文火浓缩,备用。蜂蜜放沙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熬熟,兑入五味子浓缩液,边熬边搅,待至膏成,收瓶中贮存。

用法:

每日2次,每次取1~2匙,开水调服。

功效:

滋养肺肾,安神益智。适宜于肾虚精亏、心虚气弱、精神不振、脑力减退、心悸不宁、失眠多梦者进食。本品性温,味甘酸,入肝、肾、心、肺诸经。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曾说,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六月常服五味子以益肺金之气,在上则滋源,在下则补肾。

猪心参归汤

此为古代著名养生食谱,历代宫廷多采用。本方可见明代医家戴原礼所著《证治要诀》。

制法:

猪心1具,人参3钱,当归6钱。

将猪心剖开洗净,人参、当归也用清水洗净,一同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文火炖至猪心熟透,即可食用。

用法:

空腹食参、肉,饮汤。

功效:

补心益气,养血宁神。可用于心之气血不足引起的心悸气短、失眠健忘、乏力多汗等症。

清宫冰霜梅苏丸

本方可见《清太医院秘录医方配本》。

制法:

盐梅肉4两,麦冬1两(去心),薄荷叶1两(去梗),柿霜1两,细茶1两,紫苏叶5钱(去梗),人参1两。

共研为细面,白糖4两为丸,芡实大。

用法:

每服一两粒。随时食丸。

功效:

霜以清肺,酸能收火,甘以治燥。能除内热,消烦渴,生津液,解酒毒,清头目,润咽喉,定心慌,伸劳倦。及出外远行、暑热作渴、茶水不便,此药尤宜多备。

《清太医院配方》中同名方较本方多干葛,少麦冬、柿霜、细茶、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