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的诡计
19782500000023

第23章 爆米花竞争:生产中的经济学诡计(5)

在市场上,有两家药厂,生产同一种药,质量略有差异(甲厂药品效果比乙厂的略微差些)。在推向市场时,两者都用纸板包装盒,但甲厂的包装白底光亮,色彩明快,还有一个浮雕式的凸起图案;乙厂则颜色暗淡,图案陈旧;试比手感,前者表面细滑,轻轻挤压,手指能感受到弹力和盒子的挺括;后者则表面粗涩,略一挤压,即轻易失去原有形状。

当这两种产品同时上市时,面对同样的消费者群体,前者的市场占有率竟然高出后者10%。

两种相同的药,仅仅因为包装上的差异,就有了悬殊的销售量。而实际上,乙厂药品的质量要比甲厂的好。这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从前,楚国有一个珠宝商人,一次他在游历各国途中获得了一颗非常漂亮的珍珠。楚人决定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以后好卖个好价钱。

于是,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兰木,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精美的盒子,然后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香。还花重金让人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精美的花纹,镶上漂亮的装饰,最后,盒子成了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楚国人到市场上不久,他手中的盒子就吸引了很多人。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多远他又回来了,楚人很纳闷。

只见那个郑人将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自己只拿了一个空盒子走了。

这个成语故事讲的就是“买椟还珠”。这个商人对商品的包装远远超过了对商品本身的关心,事实上很多消费者在生活中也犯过同样的错误,因为喜欢商家的包装而买下了一件商品。好包装会抓住人们的眼球。对于一件被推销的商品,更多的人还是在关注包装。

过去人们并不在意包装,认为“真金总是会卖个好价钱”,但现在这样的观念该改改了,因为质量再好的商品,没有好的包装,就好像缺了绿叶的红花,没有任何吸引力。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产品的包装现今越来越消费者的关注,并也逐渐形成了包装经济。

包装经济是指围绕着商品包装而展开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属于产业经济的一种。从社会实践上来看,由于现代的产品种类繁多,花样复杂,因此,消费者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往往挑花了眼睛。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好。这时,产品的包装就可以成为一个宣传媒介,向消费者传递“自我推销”的信息,从而吸引消费者购买。正是第一印象的不同,消费者才做出不同的选择。

各大企业经营者正是观察到了这一点,也才将更多的资本投注到广告包装之上。他们利用包装塑造精品的形象,利用包装来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利用包装来打动消费者。

在几年前,洗手液市场上,蓝月亮洗手液成功地利用包装成为市场上的品牌市场。它为了能让人们产生精品的印象。其产品包装无论从瓶子的高度、体积、瓶形、配件颜色、标签形式等都经过不断地调试,最终达到了“功能卖点、包装形态、消费者感受”三者的完美结合。这让蓝月亮洗手液的销售量大为改观。当时,就能达到每月销售额700万;长沙几家大超市曾创下日销售蓝月亮洗手液2600瓶的记录;据不完全统计,“蓝月亮”凭借洗手液单品就打造了当年度7000万元销售业绩。

在产品同质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产品外包装正在成为企业产品销售成功的不二法门。只要有了迎合消费者审美观点和文化意识的包装,就能够达到同推销产品一样的效果。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

人们在喝饮料的时候是否留意过这样一个问题:几乎所有软性饮料瓶子,包括可乐、橙汁、矿泉水等,他们的包装,不管是玻璃瓶还是铝罐子,都是圆柱形的。但有一种饮料例外:牛奶。牛奶盒子大多都是方的。理性地看,方形容器能比圆柱形容器更经济地利用货架空间。可是,为什么软性饮料生产商还是坚持使用圆柱形容器呢?

这是博物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在他的畅销书《牛奶可乐经济学》中提出的问题。

弗兰克认为,造成这个差别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软性饮料大多是直接就着容器喝的,所以,由于圆柱形容器更称手,抵消了它所带来的额外存储成本。而牛奶却不是这样,我们要么会将牛奶倒出来饮用,要么会插入吸管喝,大多数的人不习惯就着盒子喝牛奶。

可就算大多数人直接就着盒子喝牛奶,成本效益原则亦显示,它们还是不大可能装在圆柱形容器里贩卖。我们知道,超市里大多数软性饮料都是放在开放式货架上的,这种架子便宜,平常也不存在运营成本。但不少牛奶由于保质期不长,需专门装在冰柜里冷藏保存。冰柜很贵,电费等运营成本也高。所以,冰柜里的存储空间相当宝贵,因此,牛奶包装做成方形可以更有效节省冷柜的储藏空间。

另外,还有人提出,碳酸饮料假如有震荡的话里面的液体就会膨胀,假如做成三角或方形的话那稍有震荡瓶体会变形,因此,从力学和美学角度来说碳酸饮料的瓶体都应该做成圆的。而牛奶等不含碳酸的饮料,设计成方形圆形都可以。

不仅是饮料的瓶子的设计有学问,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经济学的智慧。弗兰克在他的书中提出了“博物经济学”的概念,就是提倡我们用经济学的概念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这种思维方式建立在经济学的简单常识上,试图通过基本的推理去理解并解释事物的本质。而我们去思考推断的结论也不在于对错,而在于发现事物的合理性,增加理解和预判。经常性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会是非常有趣的经历。

两杯哈根达斯冰淇淋摆在受试者面前,一杯A有7盎司,装在5盎司的杯子里,看上去快要溢出来。另一杯冰淇淋B是8盎司,装在10盎司的杯子里,看上去还没装满。那么,受试者会为哪一杯付更多的钱呢?

可是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反而会为7盎司的冰淇淋付更多的钱。在冰淇淋实验中,人们评价的标准往往不是真实的重量,而是冰淇淋满不满的程度。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比如麦当劳的蛋桶冰淇淋、肯德基的薯条,都是蛋桶或纸桶的上部装得满满的,好像要溢出来的样子,其实,商家总是利用人们的心理惯性,制造出“看上去很美”的视觉效果。

他们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对比项。比如,用较小的杯子和并不多的冰淇淋对比,使冰淇淋得看上去满得要溢出来。再比如,用“原价”衬托“折扣价”。

为什么有些车的加油孔在司机一侧,有些车却在副驾驶一侧

有车的人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所有汽车的加油孔并非处于车的同一侧。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你开着朋友的一辆车,照平时开自家汽车那样停在加油油泵前,却发现油箱位置在车身的另一侧,油枪够不着。而实际上,汽车制造商只需把加油孔统一设在汽车的某一侧,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汽车制造商们并没有达成这样的共识。原因并非是行业竞争,而是源于替用户着想。

原来,在一些车辆靠右行驶的国家,过街时右转比左转容易。所以,大多数司机会到能右转进站的加油站加油。如果油箱总设在汽车的某一侧,那么,为了加油方便,驾驶员更愿意将车停在油泵的右侧。这样一来,在交通高峰期,所有向右的油泵会挤满车,而大多数朝左的油泵却空置。

所以,不同车型的加油孔设在不同侧面,意味着有些车能从左边加油。于是司机们再也不用排队等着加油了。这种好处,显然比给租来的车加油时偶然停错了方向所带来的成本大得多。

在有些情况下,产品设计不仅要符合产品可能的使用方式,产品希望向用户表达什么样的信息,也会对它有影响。下面两个例子说明,采用某一种形式所传达的信息更容易为人们所吸收,或是其造价更为低廉。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让汽车的使用者节约时间,省去这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汽车制造商们会将不同车的加油孔设在不同侧。这样就意味着可以从不同的方向为汽车加油,司机们就不用排队等加油了。这种收益,显然比加油时偶然停错方向的成本投入大得多。

一家生产面包机的企业,请来了一家营销调研公司。营销专家们给出了法宝:再推出一个新型号的面包机,不仅个头比现在的要大,价格也要比现有的型号高出一半左右。

真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的奏效了,原来那一款面包机的销量开始上升了。顾客们都会说:“我不大懂面包机,真要买的话,干吗不买那个小的?”从那以后,面包机才热销起来,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备物资。

企业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就需要针对用户的需求来制订方案。产品的研发,需要特别注意用户对产品产生的边际效用。把握住用户的需求,既能降低产品成本,又能获得使用户的认同。

比如,我们在开冰箱的时候,会发现冷藏柜的灯会亮,冷冻柜却不会亮。冰箱的这个特点,就源于企业对用户需求的把握。

在冷冻室或者冷藏室,安一盏开门会自动亮的灯,成本是差不多的。不过,从收益来看,安一盏灯后,用户找东西会很方便。而人们使用冷藏柜的次数要远多于冷冻柜,那么在冷藏柜安灯,对于用户来说更有帮助。所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在冷藏柜安灯既能贴近用户的需求,又可以节约企业成本。

不过,也会有用户认为在冷冻柜安装一盏灯是有必要的。有些高档冰箱的生产商就会根据这部分用户的需求,加大成本投入,不仅在冷冻柜安灯,甚至连每一层单独的冰格里都安上灯。对于企业来说,只要有用户有需求,愿意为这样的附加功能买单,他们是很乐意改进产品的。当然,冷冻柜有灯的冰箱售价要远高出一般的冰箱。

为什么女装的扣子在左边,男装的扣子却总在右边

针对不同购买群体时服装功能的不同需求,服装公司采用相应的统一标准,这一点并不足为奇。可奇怪的是,女士适用的标准与男士标准恰恰相反。如果标准完全是随便制定的,那是另一回事。可男士标准明明也很适合于女士。毕竟,全世界90%以上的人(无论男女)都习惯使用右手,用右手从右边扣扣子要容易多了。那么,为什么女装扣子在左边?

17世纪扣子最初问世的时候,只有有钱人的外套上才打扣子。按当时的风俗,男士自己穿衣服,女士则由仆人帮着穿。女士衬衣上的扣子打在左边,极大地方便了伺候女主人的仆人们。男士衬衫的扣子在右边,不仅因为大多数男人们是自己穿衣服,还因为用右手拔出挂在左腰上的剑,不容易被衬衫给兜住。

如今还有仆人伺候穿衣的女士恐怕所剩无几,为什么女装扣子依然留在左边呢?规范一经确立,就很难改变。既然所有女装衬衫的扣子都在左边,要是有哪家服装公司提供扣子在右边的女士衬衣,那就很危险。毕竟,女士们早就习惯了从左边扣扣子,一旦扣子换到右边,她们还得培养新习惯,改用新技巧。除却这一实际困难,部分女士恐怕还觉得,当众穿扣子在右边的衬衣叫人尴尬,因为看到的人会以为她穿的是男士衬衣。

微软公司早年开发办公软件的时候,曾出现过这样的事情。

他们在进行用户访谈时发现,很多用户抱怨微软的word功能太多,很多功能很少用到,使用起来过于复杂。于是,根据用户的反映,微软的技术人员重新开发出一款新的产品微软write。Write使用简单,它只保留了word中少部分实用的功能。

微软以为这样一来,用户满意度会大大提高。可是,事实却出乎技术人员的意料。再一次的市场调查显示,用户认为write很垃圾,根本不是他们需要的产品。很快,write便在市场上消失,迅速被人遗忘。

微软的这次失误,实际上在于,技术人员只考虑到简单实用,而没有考虑用户更换不同产品的边际成本。

在大部分情况下,用户只会用到word软件20%的功能。但如果因为其他80%的功能不常用,而选择一个只有其常用20%功能的write,那一旦用户某天需要用到一个不常用功能时,就必须重新再去装一个word。对于用户来说,更换一个产品的边际成本很大,不仅需要寻找合适软件、下载、安装,很要重新学习使用方法等。

所以绝大多数用户宁愿购买一个有许多不必要功能的word,也不愿去选择一个简洁write。因为当需要运用那些不常用功能时,再支付时间、精力、金钱等众多边际成本,对于用户来讲实在得不偿失。

对于边际成本大的产品,我们一旦接受就不会轻易改变,我们习惯了。不过,对于那些边际成本低的产品,我们就没有这么好的耐心了。

比如网站,我们更换网站的成本只需要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几个文字。如果发现某个网站使用复杂,就会轻易抛弃掉这个网站。软件这种更换成本大的产品,当然是大而全最好。即使像有许多用不着功能的word,我们也希望能够一劳永逸,永远不需要花费更多成本去更换和学习。而像网站这种更换成本低的产品,越简洁越好,最好一眼就能找到需要的内容。那些最清晰、学习成本最低的网站,即使功能不是最丰富的,也会是最吸引我们的原因。

为什么笔记本电脑能在任何国家的供电标准下运作,

其他大部分电器却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