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国学养生密码:国学精粹与百姓养生
19781800000008

第8章 儒家名人的养生之道

孔子:万世师表,德高寿长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东南)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不得志,经历了许多政治纷扰、生活纷扰,可是他仍活了73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应该说,孔子是长寿的,这与他的养生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1.大德必寿

孔子认为,有德之人注重德行的修养、自我人格的完善,他们心地善良,以仁待人,精神爽朗,邪气难侵,得以健康长寿。小人则相反,由于其心术不正,损人利己,纤巧势利,耗心伤神,必然有损于身心健康,与长寿无缘。故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思是说:君子的心胸平和宽广,浩气长存;小人却经常处于患得患失、局促忧愁的心境状态,难得心理平衡与安宁。

孔子谆谆教导他的学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强调“立德”的重要性。孔子认为,人之患,在于欲望太多,所以提出“无欲则刚”的观点。无欲的人,能刚正无畏,办事公正,心地坦然,宽松泰和,获得精神上的快乐和健康,享受真正的人生。

2.体育锻炼以养身

孔子十分注意健身活动。他在教学中,主张学生应当“通习六艺,臻于三德”。他所说的“六艺”包括: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书法),数(算数)。“三德”包括:智(学识),仁(爱心),勇(勇敢)。可见在他的教学宗旨中,已经包括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内容。孔子喜欢钓鱼和射箭,还是一位优秀的骑手。但他最喜欢的运动是登山和游泳。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暮春时节,他常与十几个学生结伴去沂水游泳,必尽兴方罢,然后去舞雩台吹吹风,一路唱着山歌回家去。《论语·乡党》中记载,他“趋进,翼如也”。形容他“快步往前走,像鸟儿展开双翅一样”。由此可知,孔子高大的身躯和强健的体魄,与他积极倡导并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是分不开的。

3.音乐调节以养神

孔子善于用音乐来调节情绪、抒发感情。他本人对音乐有很深的研究,亲自编订了《乐经》。在绝粮于陈地之际,他仍弦歌不绝,饥寒之中,也不忧愁。每当听到别人唱优雅的歌曲时,他必定请人再唱一遍,自己跟着学。通过音乐放松精神,孔子才达到了养生延年的目的。

4.饮食有度

孔子认为“著则不孙(逊),俭则固”,“与其不孙(逊)宁固”。意思是说:奢侈就会骄纵不逊,节俭就会固陋,与其骄纵不逊,宁可固陋。孔子一生生活俭朴,安贫乐道。他从不在闹市的饭馆吃酒食,在家中坚持食五谷杂粮和蔬菜,居住以简朴、舒适为宜,反对铺张浪费。但是,孔子对饮食是很讲究的,他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就不再重复了。

综上所述,由于孔子一生以德养寿,健身强体,以乐自娱,饮食有度,生活规律,所以他一生都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发愤图强,精进不止,最终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位伟人。

孟子:清心寡欲,善养浩然正气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山东邹城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著有《孟子》一书,是记述战国继孔子之后最出色的儒学大师孟轲的言行以及他与时人或弟子相互问答的一部典籍。《孟子》为儒家的重要著作,对后世在思想上、文学上均有重大影响。此外,书中还蕴藏着不少养生思想,尤其是他所倡导的“善养吾浩然之气”对后世影响很大。细究起来,其养生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终生善养浩然之气

孟子在养生上最重要的是关于“气”的培养。他重视精神意志与人体元气盛衰,承认气是人生命的根本。关于养气的根本,是以精神意志为主导,只有神态安定、意志坚强、行事光明正大、胸怀坦荡无私的人才能使气保养充盛;反之,就会亏损、虚耗其气。孟子把自己喻为“大丈夫”,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养浩然之气的最好方法。孟子平时做事处处以“义”作为规范,久远恒练,渐入佳境。总之,孟子的养气法颇具导引吐纳的特点。关于对全身的护养,可以说孟子不如孔子全面,而其却比孔子长寿,主要是其注意养气的结果。

2.清心寡欲

尽可能减少自己的欲望,在物欲、性欲等方面保持平和心态,不被外界所诱惑。《孟子》中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少嗜欲为贵,服药十朝,不如独宿一宵,节食以去病,寡欲以延年。”也就是说,人们只要在饮食、房事等方面节制自己的欲望,就可以做到祛病延年。

3.生活平淡,喜好运动

他平时吃饭一般只是一小竹篮饭和一小壶汤。他认为只要吃饱就行,因而是什么都吃,什么饮料都喝。孟子还喜欢“田猎”运动,并成为教学的必修课。

4.乐观豁达,善于调养精神

孟子有很高的才华和政治理想,却始终得不到各国诸侯的重用,但是他仍然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他举出三乐:家安康,无祸患疾病;一生不放弃自己的追求,不忘记自己的责任,做事光明正大;虽不能匡扶天下,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他虽然奔波游说诸侯,身心俱疲,但精神上却很放松,尽力而为,不计较成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也是孟子乐天知命的人生态度的反映。

清心寡欲、乐观豁达、善养浩然正气的孟子,最终活到了84岁,比孔子的寿命还长11岁,可谓古代养生的典范,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和推崇。

荀子:养备而动,节制以养心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著有《荀子》一书,全书共32篇。在“天命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时代,荀子大胆提出独树一帜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修身篇》中,详细地论述了有关生命与健康的养生观点。荀子享年76岁,在当时算是高寿之人了。

荀子的养生思想主要有:

1.制天命而用之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尊“天命”的迷信思想。荀子则认为天是没有意志的,万物的生长是得于自然界的和养之气,并不是天的意志。因此,他反对向天祈祷,主张“唯圣人为不求知天”。而且第一次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他认为人类对于自然不是无能为力,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去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荀子的这一思想,对养生学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只有认识到人的生死非“天命”注定,而在人为,人们才有可能积极养生,努力进取,争取“度百岁乃去”。

2.养备而动时

荀子指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养备”即指营养充足,也指养生有道,即养生方法完备;“动”即指勤劳,又指经常注意运动。也就是说,一个营养充足,养生有道,而又经常进行身体活动的人,即使老天爷也不容易使他生病;相反,若忽略养生,而又缺少身体活动的人,老天爷也难以使他健全。荀子平时常用导引行气的方法锻炼身体,而且他一生中,以大半生的时间,周游列国。不论乘车或步行,都是一项消耗热量较大的运动,用现代医学的原理来说,对于促进心血管系统的活动能力,提高呼吸肌的功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都有良好的作用。荀子还提出要做到保持清醒的头脑,发挥五官的作用,充分备齐生活所需的各种物质,顺应自然变化规律,使人的心情舒畅,生活供养都做到适宜,身体就不会受到伤害,生命就可延长。

3.节制以养心

荀子认为人都是有愿望、有欲念的,比如“食欲有刍豢,衣物有文秀,行欲有舆马”,这是很自然的。但是个人欲望是不可能完全满足的,于是,他提倡以“礼”来作为行动的规范,以“道”和“理”来作为节制的依据,鼓励人们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积极进取,也要求人们不要想入非非,要合乎情理,要有节制。

此外,荀子还认为居住环境与寿命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主张“居必择乡”,选择有利于健康和长寿的环境居住。

在2000多年前,荀子就能提出这些与现代养生理念基本吻合的观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朱熹:养生重在顺道、主静、居敬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通过诠释传统儒家经典,继承和发展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朱熹在理学上的成就与影响为后世所称颂,岂不知他的养生思想同样值得研究和借鉴。朱熹在建构其庞大的理学体系时,也利用治学求知、道德修养和成就圣贤的生活样式来保持身心健康、修身养性、安身立命。其思想原则是:

1.顺道

朱熹以道德之心的健康作为身心健康的基本点,通过养气、养神等手段,来实现“圣功”的理想状态。这就是朱熹构造的身心健康思想的基本框架。而从朱熹自己的人生经历也可以看出,顺道明志对养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朱熹从小有志于学,自称“总角闻道,终躬求之”。又说自己“早岁即甘退藏……翼成一家之言以待后之学者”。他以传道为己任,以心性合天理,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养生和道德养生。朱熹一生对此孜孜以求,乐而忘忧,“内无空寂之诱,外无功利之贪”。他以“道”的信念培育健康的身心,堪称宋明儒家养生的典范。

2.主静

朱熹的这一观点来源于老庄的道家思想。《老子》曾说“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庄子则进一步提出“心斋”、“坐忘”等静坐方法。先秦儒家虽然也有“虚壹而静”的提法,但那时主要不是从养生的角度说的,而北宋儒学处于更加开放的状态,所以道家的“主静”说也被儒家学者们所接受和推崇。朱熹也不例外,在他看来,静可使人气理平和,从而达到涵养阳气的目的。主静还可使人精神刚健和道心坚固。人心只有和乐主静,方能使气行合意,益于健康。

3.居敬

朱熹认为,“敬”的实质就是“畏”与“收敛”。他说:“敬为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块然兀坐,身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凭地放纵,便是敬。”可见,“敬”对身心健康具有正面的暗示作用,只要对世事心存敬畏之心,对一切欲望都能克制收敛而不放纵,就能使内心始终保持自然和乐的状态,这正是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

从文化史的角度看,研究朱熹的养生思想与实践,这不仅是全面了解儒家学说与特点的需要,也是深入认识儒、释、道三家相互关系问题所不可缺少的。从当代社会健康与个人身心健康的角度来说,发掘朱熹的养生思想资源,分析其养生特点,也是可以获得某些裨益的。

道教养生:天人合一,与道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