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民间养生密码:民间养生大智慧
19781600000004

第4章 民间谚语中的养生智慧(3)

当然大蒜也不是绝无坏处的,《本草纲目》云:大蒜味辛性温,“辛能散气,热能助火,伤肺、损目、昏神、伐性”,“久食伤肝”。《本草经疏》告诫人们:“凡脾胃有热,肝肾有火,气虚血虚之人,切勿沾唇。”《本经逢原》也指出,凡阴虚火旺及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及时行病后也应忌食。至于食用大蒜后产生的强烈的蒜臭味,虽也属大蒜一弊,但不难克服,吃大蒜后只要嚼些茶叶和橘皮,口臭马上就可消失。

总之,大蒜对人体健康的利远远大于害。春天吃蒜祛风寒,夏季食蒜解暑气,秋天吃蒜避时疫,冬天食蒜可以暖胃肠,长期坚持食蒜就会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生病机会,自然就可以少去医院了。

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豆

我国民间养生是很注重吃豆的,还有人把豆类与豆制品称为“人类的健康之友”,这是有道理的。现代营养学也证明,每天坚持食用豆类食品,人体就可以减少脂肪含量,增强免疫力,降低患病的几率。

豆子的种类非常多,每种所含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都各不相同。

日常生活中,只要每餐都吃些豆类食物,食足两周,人体便可增加对纤维的吸收,减少体内脂肪,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患病(特别是癌症)的几率。

一天三枣,终身不老

我国民间一直有“一天三枣,终身不老”的说法,这是对枣的营养价值的肯定。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用于治疗“脾虚弱、食少便溏、气血亏虚”等疾病。常食大枣可治疗身体虚弱、神经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劳伤咳嗽、贫血消瘦,养肝防癌功能尤为突出。

红枣是一种营养佳品,有“百果之王”之美誉,常入药。其具体功用可分为以下几种:

1.健脾益胃

脾胃虚弱、腹泻、倦怠无力的人,每日吃红枣七颗,或与党参、白术共用,能补中益气、健脾胃,有增加食欲、止泻的功效;红枣和生姜、半夏同用,可治疗饮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胀、呕吐等症状。

2.补气养血

红枣为补养佳品,食疗药膳中常加入红枣补养身体、滋润气血。台大免疫学孙安迪博士大力提倡平时多吃红枣、黄耆、枸杞,能提升身体的元气,增强免疫力。

3.养血安神

女性躁郁症、哭泣不安、心神不宁等,用红枣和甘草、小麦同用,可养血安神、舒肝解郁。

4.减少老人斑

红枣中所含的维生素C是一种活性很强的还原性抗氧化物质,参与体内的生理氧气还原过程,防止黑色素在体内慢性沉淀,可有效地减少老年斑的产生。

5.保肝护肝

红枣中所含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是保护肝脏的营养剂。它能促进肝脏合成蛋白,增加血清红蛋白与白蛋白含量,调整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有预防输血反应、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等作用。用红枣50克、大米90克,熬成稠粥食之,对肝炎患者养脾护肝大有裨益。用红枣、花生、冰糖各30至50克,先煮花生,再加红枣与冰糖煮汤,每晚临睡前服用,30天为一疗程,对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有一定疗效。

需要提醒的是,大枣虽然营养丰富,但在食用时还应注意一些问题:

1.忌食用腐烂变质枣

大枣腐烂后,会使微生物繁殖,枣中的果酸酶继续分解果胶产生果胶酸和甲醇,甲醇可再分解生成甲醛和甲醇。食用腐烂的枣,轻者可引起头晕,使眼睛受害,重则危及生命。

2.不宜与维生素同时食用

枣中的维生素可使维生素K分解破坏,使治疗作用降低。

3.不宜和黄瓜或萝卜一起食用

萝卜含有抗坏血酸酶,黄瓜含有维生素分解酶,两种成分都可破坏其他食物中的维生素。

4.不应和动物肝脏同时食用

动物的肝脏富含铜、铁等元素,铜、铁离子极易使其他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氧化而失去功效。

5.服用退热药时禁忌食用

服用退热药物同时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容易形成不溶性的复合体,减少初期的吸收速度。大枣为含糖量高的食物,故禁忌食用。

6.服苦味健胃药及祛风健胃药时不应食用

苦味及祛风健胃药是靠药物的苦味来刺激味觉器官,反射性地提高食物对中枢的兴奋性,以帮助消化、增进食欲。若服用以上药物时用大枣,则明显地影响药物的疗效。

7.不适宜人群

龋齿疼痛、下腹部胀满、大便秘结者不宜食用,忌与葱、鱼同食。

多吃咸盐,少活十年

食盐是我们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其中的钠离子能为人体神经细胞传递信息,氯离子能在人体流泪流汗时起抗菌作用……盐历来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但专家认为,长期食盐过量,可导致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最佳食盐量不应超过6克。长期食盐量低于6克,可使25~55岁人群的收缩压降低9毫米汞柱,到55岁时冠心病死亡率可减少16%。因此,有专家提出:“远离高血压,从限盐开始。”

1.烹饪时,少用点盐,多利用蔬菜本身的风味,例如青椒、西红柿、洋葱、香菇、香菜和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西红柿炒蛋就是好例子。

2.少喝汤、少吃泡面、少吃快餐食品。

3.以前爱用“生辣椒加酱油”的人,请改用“生辣椒加白醋”,既减少盐分摄取,又兼顾美味。

4.炖菜时不要加酱油,做好后依个人口味酌量添加。

5.吃足够的蔬果,多吃橘子、豆芽,它们能将盐中的钠排出体外。

另外,肾脏病人也要注意少吃盐。因为,肾病、肾功能不好的人排尿少,多余的盐分排不出去,便会吸收水分来稀释这些盐分,结果使人体组织中积水,导致水肿,所以,肾脏病人不能多吃盐。患肝硬化腹水的人也不能多吃盐,不然腹水很难消退。心力衰竭的病人同样不能多吃盐,不然水肿也难消退。盐会把水分保留在血液中增高血压,因此高血压病人也要注意不能吃得太咸。

民间谚语中“动为纲”的养生之道

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生命在于运动,对脆弱而宝贵的生命而言,运动是珍惜生命的必然态度。经常运动可以保持体力、延缓衰老、防病抗病、延年益寿。

1.运动可预防血管硬化

有位病理学家研究发现:脑力劳动者的各种动脉硬化发生率是14.5%,而体力劳动者只有1.3%。运动可防止胆固醇在血管中沉淀,扩展动脉,减少血块堵塞动脉的可能性。

2.运动能提高大脑功能

大脑支配肢体,肢体的活动又可兴奋大脑,经常锻炼可提高动脑的效力,提高回忆的效率,从而增强记忆力。此外,锻炼还是消除焦虑、镇恐压惊、缓和紧张情绪的灵丹妙药。一些老年人退休前精神饱满,浑身是劲,退休后,反而老态龙钟,判若两人,原因可能是退休后无所事事,神经松弛,导致大脑传导受阻,各种生理功能失调导致的。

3.运动能增强体内各脏器的功能

经常运动的人,肺的容量比不运动的人要大一倍以上;心肌发达,心脏的收缩力加强;胃肠道功能增强,消化好,饭量增加。

4.运动能强壮肌肉,灵活关节,改善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运动能使人精神旺盛,心情舒畅。人体在锻炼的时候会释放出许多有益的激素,能调节人的情绪和心境,增强抵抗力,有益身心健康。所以,运动是保持青春的妙方,是延年益寿的良药。

运动的最大好处是延缓衰老、防止动脉硬化,如果能坚持每天锻炼,我们的体重、血压就可以保持在一个健康的水平上,所以说“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运动可以代替药物,却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代替运动给人体带来的好处。

没事常走路,不用进药铺

俗话说:“没事常走路,不用进药铺。”走路是我国的传统健身方法之一,历代养生家们也多认为“百练不如一走”。

走路是一种有益健康的便捷而有效的运动方式,无须器械,你可以在每天上下班、购物、逛公园时,只要不太远,都应选择步行。走路看似简单,其实蕴藏着许多你意想不到的健身效果。

1.走路可增强心肺功能

步行,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以及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步行还可减少荷尔蒙分泌,降低血压。

2.走路可促进糖类代谢正常化

饭前饭后散步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研究证实,中老年人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散步1.5~2小时,代谢率提高48%,糖的代谢也随之改善。糖尿病患者经过一天的徒步旅行后,血糖可降低60毫克/升。

3.走路能延缓和防止骨质疏松

步行是一种需要承受体重的锻炼,有助于延缓和防止骨质疏松症。步行还能预防或消除风湿性关节炎的某些症状。

4.走路可防治颈椎疾病

步行时如果伴以昂首远望、抬头挺胸、双肩大幅摆动,可防治颈椎疾病。

5.走路能保证睡眠质量

每天坚持走路一段时间,可提高夜间睡眠质量。睡前走路也有助于促进睡眠。

6.走路能使大脑思路灵活,记忆力变佳

步行中大脑思路灵活,思维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都较平时提高。这是因为步行时血液和氧分输送到大脑各处,在β-内啡肽的作用下大脑保持清醒,这时正是大脑发挥作用的最佳状态,判断事物和理清思路的能力和速度都是大脑不清楚时的数十倍。

7.走路能让你解忧排压、精神百倍

多用双脚,能改善体内自律神经的操控状态,让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切换更灵活,有助于缓解压力和解除忧虑。

走路不仅是人体的基本活动形式,还是一种锻炼身体、延年益寿的最佳途径。俗话说“走为百练之祖”,步行的优点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进行,而且动作缓慢、柔和,不易受伤,因此,特别适合年老体弱、肥胖和患有慢性病的人。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这是千百年来民间健康养生的谚语。上面我们已经历数了步行的好处,这里就讲一下“饭后百步走”的可行性。

有观点认为,“饭后百步走”不是非常科学,因为有些人感觉到自己“吃饱”的时候,其实是胃感觉到了胀满,而营养并没有被身体吸收,身体仍处于“饥饿”的状态,如果在这个时候起身散步,势必会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运动系统,这样就延缓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坏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因此,“饭后百步走”比较适合平时活动较少,尤其是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或者是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但应注意在饭后20分钟再开始百步走。

而那些体质较差,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饭后不宜散步,就连一般的走动也应减少,可以选择在饭后平卧10分钟。因为饭后胃内食物充盈,此时再进行直立性活动,就会增加胃的振动,加重胃的负担,引起或加重胃下垂。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最忌饭后运动。

另外,冬季气温低,室内外温差较大,进餐的时候容易吃得红光满面、大汗淋漓,这时如果匆忙离开餐厅,在瑟瑟冷风的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就会骤然收缩,容易引起风寒头痛,并加重心脏的供血负担。因此,冬季饭后应适当静坐,闭目养神30分钟后再起身活动比较合适。

要得腿不废,走路往后退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要我们适当进行“退步走”的锻炼,人们通常的习惯是向前走,但这使肌肉分为经常活动和不经常活动两个部分,影响了整体的平衡。其实早在古籍《山海经》中就有了关于退步走的记载,道家人士也常以此法健身。

退步走与向前走使用的肌群不同,可以给不常活动的肌肉以刺激。退步走可增强反向的活动力量,调节两脚长期向前行走的不平衡状态。倒行或倒跑可改变人体习惯性运动方向,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机体内乳酸等造成疲劳的物质的代谢,有利于消除疲劳。退步走可调节两脚运动平衡,达到健身目的。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退步走可以锻炼腰脊肌、股四头肌和踝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从而调整脊柱、肢体的运动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长期坚持退步走对腰腿酸痛、抽筋、肌肉萎缩、关节炎等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由于退步走属于不自然的活动方式,可以锻炼小脑对方向的判断和对人体的协调功能。对于青少年来说,退步走时为了保持平衡,背部脊椎必须伸展,因此,退步走还有预防驼背的功效。

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练习退步走运动,可以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并能有效地增强膝盖的承受力,是有效健身、提高身体抗病力的运动。在进行退步走运动时,姿势一定要正确,否则会造成不良后果。具体而言,退步走的姿势要求是:挺直脊背,腰中放松,脚跟要和头成直线,膝盖不要弯曲,双手轻握,用4个手指包住大拇指,手臂向前后自由摆动,也可将双手反握,轻轻叩击腰部,步子大小依个人习惯而定,但不要太大,放松自然,意识集中,目视前方,缓慢进行。

此外,在退步走时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1.进行退步走要注意安全,不要跌倒。

2.锻炼时不要一直向后扭着头,否则,不但达不到锻炼的效果,颈椎也吃不消。

3.可以前后走交替进行。

常打太极拳,益寿又延年

太极拳是我国的国粹,它适合任何年龄、性别、体型的人练习。经常练习太极拳,对于身心健康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集练气、蓄劲、健身、养生、防身、修身于一体,是一种适合经常锻炼的养生功法。

太极拳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是综合而全面的,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对于防病抗衰、益寿延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著名中医吉良晨就说:“太极拳是个宝。养生保健,我向人们首推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