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衣着紧密相连的是人的风度。如果说衣着是一个人的审美力的反映的话,那么风度则是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的反映。有的人性格开朗,气质聪慧,风度则往往潇洒大方;有的人性格豪爽,气质粗犷,风度则往往豪放雄壮;有的人性格沉静,气质高洁,风度则温文尔雅;有的人性格温柔,气质恬静,风度则秀丽端庄。风度是性格和气质的外在表现,属于一个人的外部形态,是由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所构成的。与心灵相对而言,风度是人的一种形式,也是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所最先接触的。因此,从风度的好坏,不仅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文明程度,而且也可以部分地看到一个人的美丑。我们主张人是需要有美的风度的,人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都应当表现出文明的美的风度。如果举止轻浮,言谈粗鄙,待人接物玩世不恭,甚至粗暴狂躁,那就不是文明礼貌的表现。
风度不是来自模拟得之,更不是装腔作势的结果,而是一个人的心灵美的外在表现,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好的性格、气质的自然流露。要有美的风度,关键在于个人在实践中培养自身的美的本质,形成美的心灵。古人早就说过:“诚于中而形于外。”心里诚实,才有老实的样子。心不诚实迟早要被人看破的,更何况风度这种人的外在美是没法装得像的。当然,人的风度是多样的,不能强求一律。人的风度的多样性,是由人的性格、气质的多样性所决定的。但是,无论性格、气质的多样性也好,还是风度的多样性也好,都应当体现出人的美的本质。而只有美的心灵,美的性格、气质,才能有美的风度。
3.提高自己的修养
我们强调“第一印象”在取悦中的重要作用,但这仅仅是一种首要效应,并不是本质的、内在的、不可改变的。
一是,双方初次见面所获得的印象只是一些表面特征,不是内在的本质特征,所以单凭第一印象作为继续交往的基础是不牢固的。如一些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往往是凭仪表、长相而一见钟情,而不考虑对方的个性态度、品质而草率结婚。事实证明,这是靠不住的,往往会留下后患,最后甚至导致感情破裂。
二是,第一印象不是无法改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的增加,对一个人的各方面情况会愈来愈清楚,从而可以改变第一次见面时留下的印象。
三是,即使是第一印象的展示,也反映了人的个性品质,归根结底,它是一个人平时长期修养的结果。没有平时良好的修养,即使主观上想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也往往是东施效颦,装模作样,反而令人生厌。
如果你掌握了以上技巧,你就会在社会交往中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从而,也就会有更多的人乐于与你交往。
把自信“写”在脸上
自信,是人的意志和力量的体现,是交际能力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而缺乏自信,常常是性格软弱和事业不能成功的绊脚石,也是提高交际能力最大的心理障碍。
拿破仑·希尔说,如果你下决心背诵下面这首诗,它将对你大有帮助,并且它可能成为你发展自信心的一部武器及装备。
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被打败,
那你就被打败了;
如果你认为自己并没有被打败,
那么你就并未被打败;
如果你想要获胜,但自己又办不到,
那么,你必然不会获胜。
如果你认为你将失败,
那你已经失败了,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发现
成就开始于人们的意识中——
完全视心理状态而定。
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落伍,
那么,你已经落伍——
你必须把自己想得高尚一点。
你必须先确定自己,
才能获得奖品。
生命的角逐并不全是,
由强壮或跑得快的人获胜;
但不管是迟是早,
胜利者总是那些认为自己能获胜的人。
命运给我们在社会上安排了一个位置,为了不让我们在到达这个位置之前就丧失信心,它要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正是由于这个前景,那些雄心勃勃的人都带有强烈的自信,甚至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地步,但这却是让他继续向前的动力。一个人的自信正预示着他将来会大有作为。
德国哲学家谢林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能意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那么,他很快就会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但他首先得在思想上相信自己的重要,很快,在现实生活中,他也会觉得自己很重要。”对一个人来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如果做到这一点,那么他很快就会拥有巨大的力量。
在大萧条时期,很多人失业。有个小男孩需要在暑假找份工作来交学费,便在报纸上努力地寻找相关的信息。终于他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去应聘。但当他赶到的时候,前面已经排了很长的队,而这个公司仅仅招聘一个人。看到这种情况,小男孩马上写了个纸条,找到负责接待的小姐,说:“小姐,能帮我把这个纸条交给经理吗?”秘书小姐很诧异,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把纸条交给了正在面试的经理。经理打开纸条,上面写着:“您好!请您在面试第51号之前不要做出任何决定,因为我是51号。”经理满怀好奇,想看看第51号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男孩,所以在面试第51号之前,他没有做出任何决定。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经理录取了这个小男孩。没人会想到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小男孩,能打败那么多对手获得这份工作。然而就凭着他的自信,他成功了!
自信,是人的意志和力量的体现,是交际能力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而缺乏自信,常常是性格软弱和事业不能成功的绊脚石,也是提高交际能力最大的心理障碍。
和人的任何一种精神素质一样,一个人的自信心,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与人的思想素质的高与低、身体素质的强与弱、生活境遇的好与坏都有着直接的关系。自信,也是在为理想的奋斗与追求中,经过不断的实践逐步成长起来的。一个人具有强烈的自信心,他必定是个敢于实践的人,不会以观望、等待的消极态度丧失生活赐予的各种机会,而总是在创造着发展自己的机会;他也必定是个精神豁达、乐观大度的人,即便是受到了生活的磨难和挫折,也绝不会轻易向困难低头认输,而总是满怀信心,迎难而上,用自己的光和热去照耀生活、温暖生活,并给朋友带来信心、力量和希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自信,永远是一种珍贵的精神品质。
众多的人在沟通中缺乏信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知道他在与什么人打交道。就像一位技工要修理陌生的电脑,他总会犹豫不决,每一个动作都表明他缺乏信心。而一位熟悉电脑的技工,由于他了解电脑的原理,他的每一个动作便都流露出自信。我们的沟通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越是了解对方,与他打交道时信心就越足。
只有自信与自尊,才能够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其作用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可比拟的。而那些软弱无力、犹豫不决、凡事总是指望别人的人,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他们体会不到也永远不能体会到自立者身上焕发出的那种荣光。
有的人心里越是自卑,人际关系就越乱,而人际关系越乱,心里就越自卑,慢慢地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人际交往的大忌。生活里的人际关系,往往比人踏入社会之前所想象、所期待的要复杂得多。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在一些个性比较独立的人当中普遍存在。从他们开始认识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到适应不了,再到逐步适应这样一个漫长过程中,常常因此感到苦恼、困惑和力不从心,影响到自己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对生活的信心。克服这种消极心理,需要时间,也需要人忘掉自己不切合实际的念头,认识到社会风气的好转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有赖于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这需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从自己做起,通过不断努力去实现。人步入社会,暂时适应不了社会是人之常情,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不能因为适应不了而自我封闭起来。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工作是社会的工作,所以不能与社会隔绝,只能以积极的自信,通过自己的争取,去取得与社会规范相一致的认同感和现实感,加速自己的社会化进程。
如果是由于自己的性格特征和习惯引起的人际关系紧张,就应该认真注意加以纠正。比如,清高、傲气会使别人避而远之,小肚鸡肠往往让人鄙视,刻薄、自私不会受人欢迎,等等,这些不良性格特征都是影响朋友关系的重要因素。总之,处理人际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个过程也许会比较长,但只要自己自信一点,不使自己处于社会大门之外,不断地去探求生活中的真善美,摒弃生活中的假恶丑,就能逐渐求得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使自己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
生活是纷繁复杂的,人生道路也充满了崎岖与坎坷。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学识和身体上应有充分的自信去准备。居里夫人曾说:“我们生活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关系?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确实,人生的奋斗不可缺少自信,人要涉过生活的海洋,走向事业的高峰,都要自信作基。唯有自信的人,才是将来走向成功的人。
赞美,缩短心与心的距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性中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期望被别人赞美是人们的内心深处的一种基本愿望。人际交往中,赞美,往往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
在许多场合,适时得当的赞美常常会发挥它的神奇功效,美国总统林肯说:“人人都需要赞美,你我都不例外。”人人都渴望得到赞美,这是人们的共同心理。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性中最深的企图之一就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及尊重。”在人与人之间,无论是朋友之间,夫妻之间,师生之间,还是领导与下属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互相赞美是必不可少的。
赞美的需要是人的本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以科学的手段剖析了人的需要,认为人的需要和欲望多种多样,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人际需要,尊重和荣誉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一个人从儿童时代起,第一需要的是美味食物,第二就是做个“好孩子”,渴望得到大人的赞美。
在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都希望与别人和睦相处,获得好人缘,得到亲朋好友的尊重和认可;事业上,渴望在社会上谋求一席之地,实现自我价值。总之,对赞美的渴求源于人的本性,具有无穷的力量。人不仅要满足物质需求,更重要的还有精神需求,赞美给予人的不仅仅是自尊心,它还能给人以自信与力量,这种精神的力量是无法用其他东西所替代的。无怪乎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说:“赞美,即是我的薪俸。”美国以幽默风趣出名的短篇小说大师马克·吐温也说过:“一句精彩的赞美可以作我十天的口粮。”
确实,无论是男女老少,还是尊卑贵贱都喜欢别人对自己的赞美。赞美能给他人带来成倍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可谓是一种感化他人的有效方法。
赞美常常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无论双方是否相识。
一位商场的警卫在巡逻时发现库房门口的灭火器坏了,马上报告给经理,经理派了有关负责人换上新的。几个月过去了,谁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有一天,库房突然失火,被及时扑灭了。事后,经理想到了那位细心的警卫,如果不是他发现灭火器已坏并及时进行换新,公司库房就有可能不保。于是,经理在事后的救火表彰大会上表扬了这位警卫,并代表公司向其致谢,号召其他职工向他学习。事隔数月,经理居然还能记得警卫的报告,这着实让他心里感到暖和,以后警卫在工作中更加细心谨慎了。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也曾见过不恰当的颂扬和奉承,激起的只是对方的疑虑甚至厌恶。恰如雨果所言:“我宁可让别人侮辱我的好诗,也不愿别人赞美我的坏诗。”因此赞美也要恰当,做到恰如其分,要讲究艺术和技巧。下面就介绍一些赞美别人的简单策略。只要我们牢记这些经验,赞美就很容易奏效。
第一,实事求是,措辞适当。当你的赞语没说出口时,先要掂量一下,这种赞美有没有事实根据,对方听了是否相信,第三者听了是否不以为然。一旦出现异议,你就无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赞美是站得住脚的。所以,赞美只能在事实基础上进行。
措辞也要适当。一位母亲赞美孩子:“你是一个好孩子,有了你,我感到很欣慰。”这种话就很有分寸,不会使孩子骄傲。但如果这位母亲说:“你真是一个天才,在我看到的小孩子中,没有一个赶得上你的。”那会把孩子引入歧途。
第二,间接地赞美他人。如果直接赞美一个人,有时反而会使他感到虚假,或者会疑心你不是诚心的。这时,你有必要采取一些迂回的方法。比如,你可以称赞他所从事的职业以及这个职业在生活中的地位、作用等,这样不仅能对对方起到赞扬鼓舞的作用,而且还能使对方感到你对他的赞美是真诚的。
第三,借用第三者的口吻赞美他人。有时,我们为了博得他人好感,往往会赞美对方一番。若由自己说出“你看来还那么年轻”这类的话,不免有恭维、奉承之嫌。如果换个方法来说“你真是漂亮,难怪××一直说你看上去总是那么年轻”,可想而知,对方必然会认为你不是在奉承他。一般人的观念中,总认为“第三者”所说的话是比较公正、实在的。因此,以“第三者”的口吻来赞美,更能得到对方的好感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