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影响世界青少年的101个心理寓言(101个心理学寓言)
19780900000004

第4章 成长地标:青少年要知道的成长心理(1)

大象身体高大、强壮有力,却在表演中像小猫一样听从主人吩咐。原来,在一头大象的成长过程中,人类聪明地利用一条铁链就限制了它。在我们成长的环境中,也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铁链在系住我们。于是,我们总是在否定自己,总是向环境低头,总是怨天尤人。现在,请挣脱束缚你成长的心灵枷锁,让你生命的能量得到释放。

不敢说话的推销员:羞怯,走到哪儿都扭扭捏捏

有个人很想当推销员,可是他和别人说话时总会心跳加速,脸涨得通红,话也说不清楚。为了克服这种障碍,他决心去请教一位大师。

大师与这个人交谈片刻后,说:“若要医治此病,请你回答我几个问题。”

他说:“请大师问吧!”

大师问:“假如你站在即将拜访的客户门外,那么,你想到哪里去呢?”

他答:“我想进入客户的家中。”

大师问:“当你进入客户的家中之后,你是否想过最坏的情况是怎样的?”

他答:“最多被客户赶出来。”

大师问:“被赶出来后,你会站在哪里呢?”

他答:“还是站在客户家的门外啊!”

大师说:“很好,那不就是你此刻所站的位置吗?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回到原处,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这个人听了大师的话,惊喜地发现,原来与人交谈根本不像他所想象的那么可怕。于是,他成为了一名推销员。每当来到客户门口时,他总是对自己说:“让我试着沟通,说不定还能获得成功,即使不成功,也不要紧,我还能从中获得一次宝贵的经验。最坏最坏的结果就是回到原处,对我没有任何损失。”

这个人终于战胜了“说话恐惧症”。由于克服了这种心理疾病,他当年的推销成绩十分突出,被评为全行业的“优秀推销员”。

心灵茶坊

故事的主人公想当推销员,但自身有很大“缺陷”——害羞。每当他与人交谈时不但紧张、脸红,甚至连话也说不清楚。最后,在大师的耐心指点下,这个人不仅克服心理障碍,敢于“张口说话”,而且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推销员。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害羞的时候,只是害羞的原因千差万别:有的人天生胆小内向,性格原因使然;有的人认识有误,怕在人前出丑,有损自己的面子;有的人十分敏感和自卑,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显得缩手缩脚,表现得不自在……

心理学家认为,偶尔的羞怯在所难免,但若在交往中经常为羞怯的心理所笼罩,就需要加以克服了。特别是年轻人,羞怯容易使自己丧失进取的机会,失去许多本可以交到的好友,错过领导或老师赏识你的可能性,漏掉展示自我、发挥才能的时机等等。

羞怯心理会阻碍一个人的发展,束缚他前进的脚步。所以,一定要克服羞怯。克服羞怯,我们可以采用一些训练方法。例如与人谈话时看对方的眼睛,增强自己的胆量;在大庭广众的场合中,全神贯注地做自己的事情,不必害怕别人的议论;多结交个性开朗的朋友,学习他们泰然自若的风度举止……总之,只要你有信心、肯努力,就没有跨不过去的障碍,何况仅仅是羞怯的心理呢?

喜欢出风头的葡萄:任性,听凭秉性行事

在一个很大的葡萄园里,种植着数以千计的葡萄。为了让葡萄健康地成长,农夫用木柱和竹枝精心地架设了牢固的葡萄架。园中所有的葡萄都把自己的藤蔓爬到农夫特意为它们架设的葡萄架上,惟有一株自以为聪明的葡萄动了个怪念头。

这株葡萄觉得整天和大家挤在一起,不仅没有意思,而且无法展现自己的特殊才能。因此,它经过认真考虑和观察,终于想到了一个能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好办法。

原来,它看到葡萄架附近有一棵大树,它想:我只要爬到那棵树上去,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再也不用与大家挤在一起了;而且我还可以爬得比所有的葡萄都高,让它们看看我的本事。于是,它离开了葡萄架,悄悄地爬到了那棵大树上。

伙伴们看到它盘绕到那棵老树上,都好心地劝它说:“这棵老树有什么好呢?它已经老朽不堪了,说不定哪天就会倒下,你还是赶快回到这牢固安全的葡萄架上来吧!”

“谁要你们多管闲事,我自有办法生活下去,用不着你们瞎操心!”葡萄不但不感谢伙伴们对它的关心,反而粗鲁地把大家数落了一顿。它自以为自己的选择很正确,把大树缠得更紧了。心里还暗自盘算着:只要自己拼命往上爬,就可以多吸收一些阳光,长得比伙伴们都粗壮;不仅夏天能多结些葡萄,还能活得比所有的葡萄都长久。

可惜它选中的那棵大树老得枝丫干枯,树根摇动。有一天,刮起一阵大风,把这棵老树吹得颤颤巍巍。老树沉痛地叹了口气,“轰隆”一声便倒在地上。而攀附在老树身上的那株自以为比别人都聪明的葡萄也让翻倒的大树压死了。

心灵茶坊

葡萄的教训是深刻的,它的根源在于任性,诱因在于张扬个性。喜欢张扬个性的葡萄不愿和大家挤在一起,想要爬到一处最能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结果,由于它选中的那棵大树太老了,禁不起大风的狂卷,最后轰然倒塌。

很多人认为,“有个性才有自我”,于是,不管何时何地,说话办事总要按照自己的性子来。所谓“有个性”,是指有自己的主见,在碰到问题时,能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和合理行为,不随风摇摆,更不违心屈从。任性虽然也表现为坚持自己的想法与行为,却是无理取闹,所坚持的不是合理的观点和行为。

人会任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个性偏执、意志薄弱和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表现,他们对自己的需要、愿望毫不克制,听凭秉性行事,放纵不约束自己,抗拒、不服从外来的管教,不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任性行为大部分是在儿时,父母对孩子过分宽容和溺爱的结果;也有后天形成,例如男朋友对女朋友的过分宠爱。

人的耐心有一定限度,如果任性者不懂得自我节制,始终以执拗发泄不满,那么最后失去的就是周围人对你的期望,以及他们的关心。稳定情绪不冲动,明白事理,这样的人才最招人疼。

“你给我滚开吧”:世上没有无约束的自由

有一个人,他追求完全自由自在的生活,他讨厌生活对他的任何束缚。他讨厌理发师对他的摆弄,因而拒绝理发,一任头发胡须自由地疯长。他讨厌洗澡时受水的冲刷和毛巾的搓擦,因而拒绝洗澡,一任污垢满身,虱子乱爬。他讨厌鞋子、袜子对他的约束,因而拒绝穿袜、穿鞋。他讨厌身上衣服对他的束缚,因而把上衣脱下扔掉,光着上身。

现在,他只剩下腰中皮带和下身裤子的束缚了。

他对皮带说:“你给我滚开吧!你干吗总是这么紧紧约束着我?”

“可是,假如你失去我这惟一的约束,你就可能完全失去你的人格。”皮带说。

“胡说!你给我滚开吧!”他找来一把剪刀,剪断了皮带。

皮带断掉,裤子自然滑落下来。

他喜不自胜——为解脱全身的任何约束而高兴。当然,没有多久,人们就把他当作精神病人关进病房。所有的约束他再也无法抗拒——他被彻底地约束了。

心灵茶坊

这个人为追求自由而达到疯狂的状态,结果被人们当作精神病关进病房,从此被彻底地约束,不能不称之为一种可悲。

自由是一种生活的心理状态,是每个人的精神信仰,是在超越我们想象的时光中,寻找到灵魂的栖息地。但是追求自由,绝不是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想怎么干就可以怎么干,而是任何时候都要受到生活的约束。如果一个人的言行违背了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们约定俗成的准则,就必然要碰壁,更谈不上自由了。只有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客观规律,才能有真正的自由。

不可否认,敢于突破束缚向往自由值得尊敬,但为了自由不择手段却十分可怕。只有约束才是避免这种状况的最佳方法。雄鹰飞得再高,也难飞越珠穆朗玛;巨龙舞得再狂,也难撼动巍峨高山。所以,自由只是一个我们思慕的境界,约束充斥现实。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在各种约束的“管制”下享受自由。

为什么有五种本领还输了:求知,贪多嚼不烂

鼯鼠掌握了五种技能:飞翔、游泳、攀树、掘洞和奔跑,他为此感到非常自豪:在动物世界里,有谁像我这样多才多艺?雄鹰飞得高,但他会游泳、掘洞、攀树、会奔跑吗?老虎跑得快,但他会飞翔、攀树、掘洞吗?海豚是游泳能手,但他会其他四种技能吗?鼯鼠把自己和各种动物都比了个遍,越比越觉得自己的本领高,越比越觉得自己了不起。在他看来,老虎当兽中之王,雄鹰为鸟中之王,都是徒有虚名而已。真正的动物首领,非他莫属。

然而,人们还是把他与老鼠并列,划入啮齿目;还是将他与弱小动物排在一起,归为松鼠科。鼯鼠为此愤愤不平:胡闹,胡闹!老鼠、松鼠算什么东西?我可是动物中的通才、全才啊!

有一天,鼯鼠正在向几只老鼠炫耀自己的五种技能,突然,一只老虎出现在他面前:“小兄弟,你在说什么?”

鼯鼠吓得魂飞魄散,撒腿就跑。但是,他用尽力气跑了半天,老虎几步就追上来了。没办法,他慌忙爬上一棵树,这时,一只金钱豹又蹿过来,三下两下就蹿上了树顶。情急之中,鼯鼠张开四肢飞到空中。但是,他的“翅膀”并不能像鸟一样扇动,只能滑翔。一只雄鹰轻轻扇动两下翅膀,眼看就要抓住他。无路可走,鼯鼠“扑通”一声钻进水里。他想喘口气,一只水獭已箭一般地向他扑来。鼯鼠狼狈地爬上岸,伸出利爪掘洞藏身。水獭跟踪追来,没费吹灰之力,就扒开他的洞穴,把他抓在手中。

“兄弟,我想领教领教,你还有什么招数吗?”水獭讥讽地问。

鼯鼠浑身像筛糠一样颤抖不止,后悔不迭地说:“原以为学会很多本领就可成为强者,没想到,还是输给了行家。”

心灵茶坊

渴望掌握多种本领的愿望是好的,非常值得鼓励,但是只求学不求精,就会出现“样样通,样样松”的情况。正如鼯鼠掌握五种本领,可还是输给了每个本领的行家。

对大部分人来说普遍存有这种心理:希望自己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完人”,于是不断勉励自己,像黑洞吸收一切物质那样大量去吸收各种知识。结果东学一点、西学一点,尽管忙碌一生却往往没有什么专长,到头来没有一点成就,更谈不上有渊博的知识。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但知识无穷。俄国学者巴甫洛夫曾说:“要想一下子知道,就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

所以,即使好学也不可贪婪,因为“贪多嚼不烂”。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或者一件事做完之后,都应该进行总结与回顾,也就是要有一个消化的过程,这样才能沿着学习、收获、博学的阶梯不断提高。

随手将“金子”丢进海里:习惯,一切都靠养成

传说,谁能找到点金石谁就能致富。根据书中记载:点金石是一块小小的石子,它能将任何一种普通的金属点化成纯金。点金石就在黑海的海滩上,和成千上万与它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小石子混在一起,但秘密就在这儿。真正的点金石摸上去很温暖,而普通的石子摸上去却冰凉。

一个穷人得知“点金石”的秘密后,只身一人来到黑海。他一次次地摸着石子,当他感觉石子是冰凉的,就将它们扔到大海里。穷人干了一整天,却没有捡到一块是点金石的石子。穷人不死心,又接着干了一星期,一个月,一年,三年,可他还是没有找到点金石。穷人总是重复这样的动作:捡到一块石子,凉的,将它扔到海里,再捡起一颗,还是凉的,再把它扔到海里,又一颗……

但是有一天他捡起一块温暖的石子——没想到,他把它随手扔进海里。穷人已经形成一种习惯,把他捡到的所有石子都扔进海里。他已经习惯做扔石子的动作,以至于当他真正想要的那一个到来时,他也还是将其扔进海里……

心灵茶坊

“温暖的石头就是点金石”,怀着致富梦想,穷人在海边不断地摸石头。但是他已经习惯将冰凉的石头扔进海里,于是,当穷人真的找到点金石时,出于惯性也把它扔进海里。

心理学家曾论证:一个行为重复一定次数就会成为习惯。所以习惯的形成是需要一定重复的。正如穷人一直重复扔石子的动作一样。如此,我们可以对习惯下个定义:所谓的习惯,就是人和动物对于某种刺激的“固定性反应”,这是相同的场合和反应反复出现的结果。

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无论从学习到工作,从为人到处事,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养成良好的习惯,自己就会受益终生。

或许你习惯懒懒散散、心灰意冷地过日子;或许你对抽烟、酗酒、拖延、懒惰等这些坏习惯熟视无睹,那么你就不要再慨叹生活对你的不公,你就不要说梦想很难实现,更不要说你的一切都很倒霉。归根到底这一切都是你的坏习惯在作祟。如果你永远抱着这种坏习惯不放,却还在想着成功,那真是难于上青天。

爱找借口的狼:贯彻“没有借口”的思想

从前,有一匹天生爱找借口的狼。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它都能为自己找到合适的理由。正所谓“无理辩三分”。

一天,这匹狼和一头豹子一起围猎羚羊,结果羚羊在他负责的区域内逃走。狼不但不检讨自己,反而说豹子进攻时没有及时通知他,否则羚羊早就是自己的晚餐了。

又一天,这匹狼与一头熊一起捕鹿,没想到这头鹿在被熊咬伤的情况下,毅然顽强拼搏,最后脱逃了。对此,狼十分生气,不断地抱怨熊咬得太轻。从此,熊再也没有与狼一起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