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影响世界青少年的101个心理寓言(101个心理学寓言)
19780900000021

第21章 人格档案:青少年要完善的人格心理(1)

人格就是你人生的名片。你可以在上面印下高贵、善良、执著;同样也可以印下卑劣、自私、浅薄。但是这张名片一旦成形,就轻易不会改变,会跟随你一生。

不断攀爬的常春藤:嫉妒的眼睛易受伤害

在一块菜园的旁边,农夫搭起了一道高高的竹篱笆。在竹篱笆的旁边,有一株矮小的常春藤。小常春藤对那道高高的篱笆又羡慕又嫉妒,它暗暗发誓说,总有一天,我要爬得比你还高,让你瞧瞧我的本事。于是,它死死地缠绕着篱笆桩子,不分昼夜拼命地往上爬。有一天,它终于爬得比那一道篱笆还高了。它得意洋洋,张开眼睛向四周瞟了一眼。这时它才发现路对面的另一道篱笆比自己还高。常春藤很不服气,它又再次下了决心一定要爬过去,与对面的那道篱笆比比高低!

从此,爱嫉妒的常春藤不断地伸长自己的身子,拼命地朝着朝思暮想的目标逼近。这一天终于盼来了!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攀住了对面的篱笆桩子,挨上去并缠紧了。常春藤对自己的成功十分得意,它回过头来,洋洋自得地对原先的那道篱笆说:“你看着吧,用不了几天,我就会爬得比这道篱笆还高!”

没想到当天晚上,来了个赶夜路的人。横在路上的常春藤把他绊住了。过路人气愤极了,一把将常春藤的绿色枝条扯了下来,随手扔进了路边的臭水沟里。

心灵茶坊

常春藤看不惯篱笆比自己高大,不断向篱笆挑战,直到自己长得比它还高为止。可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小路对面的篱笆更加高大,常春藤的嫉妒心更加强烈了,不断地伸长身子,向对方逼近。结果,自己成为道路的障碍,被人遗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嫉妒是痛苦的制造者,它对个人发展的危害是十分明显的。

按照许多心理学家的分析,嫉妒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一种企图缩小和消除差距、实现原有关系平衡、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心理防御反应,是当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使自己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企图排除乃至破坏别人优越状态的激烈的情感活动。例如别人衣着比你的光鲜,你会愤愤不平;别人比你多和上司说了一句话,你会郁闷一整天;别人的男朋友比你的帅,你会恼怒不止……

嫉妒作为人生的弱点几乎人人都有,只是多与少的不同。严重者,日常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有可能成为他心情烦躁的源泉,他会终日饱受嫉妒的折磨,最后被它灼伤。

要想自在生活、愉快工作,使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就必须走出嫉妒的泥潭,学会超越自我,克服嫉妒心理。一般说来,嫉妒心理较多地产生于原来水平大致相同、彼此又有许多联系的人之间。特别是看到那些自认为原先不如自己的人都冒了尖,于是嫉妒心油然而生。因此,要想消除嫉妒心理,就必须学会运用正确的比较方法,辩证地看待自己和别人。要善于发现和学习对方的长处,纠正和克服自己的短处。而不是以自己之长比别人之短。这样,嫉妒心也就不那么强烈了。

祈求降雨的青蛙:自私者以利己为荣

一只青蛙想离开沼泽地,到一个新的地方去生活。一番认真地考察之后,它真的把家搬到了后山上的一个小洼地里,那里长满了茂密的灌木丛,很阴凉,蚊子等小昆虫也很多,青蛙在这里衣食无忧,生活得很舒服。

然而好景不长,夏天到了,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青蛙的新居周围的环境也变得干燥无比,许多灌木忍耐不了持续的高温和干旱,都慢慢枯死了,地上甚至都要裂出缝来。青蛙忍受不了这样的环境,就在它的新居里祈求老天爷:“老天爷啊,求你别再让我这个可怜的动物受罪了,我求你下一场大暴雨,把大地和这个山头都淹没,让我的新房子也永远湿润,这样我才喜欢。求上天可怜。”

然而,天空依然晴朗,太阳甚至更加毒烈地炙烤着大地。青蛙一遍又一遍地祈求,却没落下一滴雨,最后,青蛙愤怒了,它破口大骂起来:“你这个狗屁破老天爷,你死了吗?你听不到我的祈求吗?你的眼瞎了吗?你的耳朵聋了吗?你真是枉为老天,却没有一点同情心,不明白一点事理,你看不见我都快被折磨死了吗?”

上天听见了青蛙的话,并没有动怒,他只是严厉地批评了青蛙一顿,说:“你这只自私自利的青蛙,你怎么能因为你自己的需求,要求我把其他的人们都下暴雨淹死呢?你不要再在这里吵吵嚷嚷的,如果受不了,你最好还是先滚回你的沼泽地去!”

心灵茶坊

青蛙为了自己舒服而全然不顾别人的死活,祈求上天大将雨水,把大地和整个山头都淹没,如此一来,自己的宅地就会永远湿润。这种做法,足以说明青蛙是个彻头彻尾的自私自利者。

自私的人总把自己的利益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会不择手段,从而也暴露了自己的丑恶嘴脸。

自私是一种潜藏在心灵深处的人的本能欲望,它的存在与表现不为本人所察觉,私欲强的人不顾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一味地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在自己私欲得得满足的时候却心安理得的享受,所以,自私的人,没有人愿意与其共事,因而他也永远难以取得成功。

凡自私的人,都有这样的病态心理,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宁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公家的事小,自己的事大”、“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利人者是痴傻人,利己者是聪明人”、“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谁不吃是白痴”,这些心态逐渐成了一种流行的畸型心态。

一个想要改正自私心理的人,不妨多做些利他行为。例如关心和帮助他人,给希望工程捐款,为他人排忧解难等。私心很重的人,可以从让座、借东西给他人这些小事情做起,多做好事,可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理,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利他的乐趣,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不敢讲“布施”的人:打破吝啬的樊篱

从前有一个非常吝啬的人,他从头上的每一根头发到脚上的每一个脚趾头都很吝啬,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给别人东西,连别人叫他讲“布施”这两个字,他都讲不出口,只会“布、布、布……”个半天,好像一讲出这两个字,自己就会有所损失。

佛陀知道了这件事后,就想去教化他,于是到了他住的城镇去开示。佛陀就告诉大家布施的功德:一个人这辈子之所以富有,比别人长得高、长得帅,所有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跟上辈子的布施有关。

这个吝啬的人听了佛陀的教示之后很感动,可是他仍然布施不出去,他为此深感烦恼,便跑去找佛陀,对佛说:“世尊呀!我很想布施,但是做不到。”佛陀从地上抓了一把草,把草放在他的右手,然后要他张开左手,佛陀说:“你把右手想成是自己,把左手想成是别人,

然后把这把草交给别人。”这个吝啬的人一想到要把这把草给别人,就呆住了,想得满头大

汗,仍然舍不得给出去,最后,他突然开悟:“原来左手也是我自己的手。”就赶紧把草给

出去,自己也为此深感欣慰。第二次他只约花了一分钟,就把草给出去。后来,他只要很简

单地就可以把草给出去。佛陀又说:“现在你把草放在左手,把右手张开,将草交给别人。

”第一次他也是想了半天才给出去,第二次他很容易就交出去。最后,佛陀对他说:“你现

在把这把草给别人。”他便把这把草给了别人。

经过不断的练习,这个有钱人便把财物布施给别人,最后把房子也布施给了别人,结果终于得到了他以前从未有过的幸福。

心灵茶坊

吝啬果真能给吝啬者带来愉快吗?不能。当文中非常吝啬的人学会布施后,才体会到幸福的乐趣。

吝啬是一种有能力资助他人却不肯伸出援助之手的心理。吝啬之人都非常计较个人的得失,遇事总怕自己吃亏。吝啬之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财富与利益,为了既得利益,可以六亲不认,甚至“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他们对别人的苦楚显得冷漠无情,毫无怜悯之心,甚至落井下石。吝啬之人很少参与社会活动,也不关心周围的事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他们不愿帮助别人,因此很少有知心朋友,有了困难也就很难得到他人的帮助。

需要强调一点,吝啬与吝惜是不同的。吝惜是对所有的财物都非常珍惜,不随便浪费,不大手大脚。然而,吝啬却具有强烈的自私性,非常计较个人的得失,遇事总怕自己吃亏,可以慷国家、集体之慨,对个人的私利却丝毫不让步,总是高估人家,低估自己,永不满足。另一方面,由于吝啬已成习惯,时间久了,人缘不佳,在个人工作、生活中遇到困惑、障碍,也得不到有力帮助,久而久之,陷于一种吝啬心理问题漩涡之中。

对付吝啬最好的方法就是施与。施予的追求没有资格的限制,再吝啬、再坏的人,只要决心想给予,就可以透过训练开启布施之心。所以,在生活中,让我们学会“布施”吧,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让我们得到更多,学会给予,才能收获幸福,懂得付出,才能有更多收获。

教徒希望眼睛瞎掉:狭隘就是自毁

从前,有两位很虔诚、很要好的教徒,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誓言不达圣山朝拜,绝不返家。

两位教徒走啊走,走了两个多星期之后,遇见一位白发年长的圣者。圣者看到这两位如此虔诚的教徒千里迢迢要前往圣山朝圣,就十分感动地告诉他们:“从这里距离圣山还有十天的脚程,但是很遗憾,我在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们分手了。而在分手前,我要送给你们一个礼物!什么礼物呢?就是你们当中一个人先许愿,他的愿望一定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就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此时,其中一教徒心里一想:“这太棒了,我已经知道我想要许什么愿,但我不要先讲,因为如果我先许愿,我就吃亏了,他就可以有双倍的礼物!不行!”而另外一教徒也自忖:“我

怎么可以先讲,让我的朋友获得加倍的礼物呢?”于是,两位教徒就开始客气起来,“你先

讲嘛!”“你比较年长,你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许愿!”两位教徒彼此推来推去。

“客套地”推辞一番后,两人就开始不耐烦起来,气氛也变了:“你干吗!你先讲啊!”“为什么我先讲?我才不要呢!”

两人推到最后,其中一人生气了,大声说道:“喂,你真是个不识相、不知好歹的人,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断、把你掐死!”

另外一人一听,没有想到他的朋友居然变脸,竟然来恐吓自己!于是想:你这么无情无意,我也不必对你太有情有义!我没办法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这一教徒干脆把心一横,狠心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

很快,这位教徒的一只眼睛马上瞎掉,而与他同行的好朋友,两个眼睛也立刻瞎掉了!

心灵茶坊

原本,这是一件十分美好的礼物,可以使两位好朋友共享,但是人的狭隘、自私,左右

了自己心中的情绪,所以使得“祝福”变成“诅咒”,使“好友”变成“仇敌”,更是让原

来可以“双赢”的事,变成两人瞎眼的“双输”!

狭隘的人常常表现为不能容忍不利于自己的议论和批评,更不能受到丝毫的委屈和无意的伤害,否则就会斤斤计较、耿耿于怀。狭隘也常常表现为吝啬小气,吃不得亏,否则心里就不平衡,会想方设法弥补“受损”的利益。

狭隘通常在牵涉到自尊心或利益得失的人际交往中明显地表现出来:或者是受到了轻视和蔑视,或者是受到了奚落和捉弄,或者是受到了指责和批评……,无论这些情景的发生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甚至是善意的,有些人都会表现出极端的不高兴,还可能报复。所以心胸狭隘的人让人很难与其相处。

狭隘与吝啬不同。狭隘是个人利益过度膨胀的表现,凡事不能吃亏,无论是精神上或物质上,绝不允许受损;吝啬是过分地省用钱物,过分地珍惜钱物,是不合情理地过分重视“身外之物”。

所以,生活中,不要只想着自己眼前的那点利益,从多方面考虑一下,如果让别人吃亏,又能对自己有什么益处呢?何不让自己和他人的利益都得到保障更好呢?更应该缩小心中的自我,对于生活的期望不要太高,适当的放松一下自己。

使人失忆的醉心草:贪财,抵不住的诱惑

天黑了,一个货郎走进一家小旅馆。货郎把盛着商品的篮子放在屋角里,就要女主人赶快做晚饭。

女主人赶紧跑到厨房里去做饭。她一边烧火一边想着,不知这个旅客的篮子里有些什么?看来,这个篮子里一定是装满了各种东西,因为刚才货郎把篮子放在屋角里时,地板都震动了一下。

晚饭很快就做好了,女主人把饭菜送到了客人的房间时,眼睛不停地注视着那只放在屋角的篮子。

货郎大概是饿极了,他根本不在意女主人的眼神,只顾狼吞虎咽地吃起饭来。饭菜很快就吃完了,他用手揩了一下嘴巴,很快就躺到旧木床上,睡着了。

女主人跑到丈夫身边,低声说:“那个货郎的篮子里什么都有,足够给我们做好几件衣服和裤子。你赶快想想看,我们怎样才能让那货郎走掉,而把篮子留下来呢?”

“这事可太简单了,”丈夫说,“只要给他喝一点醉心草液,他的记忆力就会丧失了。明天他一离店,篮子保准忘在这里。这样,我们不就能轻而易举地得到篮子了吗?”

妻子听了丈夫的计策,高兴极了。她立即跑到附近的草地上,摘了许多醉心草,放在茶壶里煮了好一阵子,然后把草液滴进了一杯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