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19780700000026

第26章 华枝春满悟人生(11)

刘质平没有想到,就是这次莫名其妙的经历,把他的命运与他的音乐教师李叔同、后来的佛教大德弘一法师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那日看过刘质平曲谱,李叔同感到眼前的孩子颇有天赋,是个可造之材。可是在他的观念里,人格比天赋更重要,一个缺乏虔敬之心又怕吃苦的人,即使天赋再好也不过庸人一个,是不值得培养的。

在李叔同的案头,放着一本明代刘宗周所著的《人谱》,封面上有他亲笔题写的“身体力行”四个字,每个字旁边圈了一个红圈,以示重要。李叔同曾专门给学生们讲解书中“先器识而后文艺”的意义,他告诉学生们,对于做学问来说,要首重人格修养,次重文艺学习。要做一个艺术家,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倘若没有器识,无论技术是何等精通娴熟,亦不足道。所以当他发现对音乐颇有天分的刘质平时,并不急着培养,而是先考验他有没有“器识”。

刘质平在人品方面显然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之后李叔同对他悉心指导,甚至在家境败落之后还省吃俭用挤出生活费供出身贫寒的刘质平留学日本,刘质平也不负老师所望,学有所成。

弘一法师出家后,与刘质平一直保持着很密切的关系。刘质平在法师生活上给予了法师很多照顾,虔心为法师护法,与法师虽为师徒,情同父子。

刘质平对弘一法师的感情是真诚而朴实的。

法师在浙江镇海伏龙寺时,刘质平曾前后侍奉一个多月,他每天起早,把砚池用清水洗净,耗用两个小时用心磨墨,备足法师一天所需的新鲜墨汁。

出于对法师的崇敬,所有法师的来信,甚至片纸只字无他都细细收藏,法师所赐墨宝则更为珍惜,一直小心地收藏了了三十多年。

法师生前曾对刘质平说:“你知我历来把一部分字件给你的用意否?我知你教书以来没有积蓄,这批字件,将来信佛居士们中,必有有缘人出资收藏,你可将此留作养老及子女留学费用。”但是刘质平将老师的遗墨保留了一生。时逢乱世,经历了无数动乱,他始终没有与老师的遗墨分离,并且日子再贫困,也没有产生过出卖墨宝的念头。

战争年代,他置全部家财于日寇炮火而不顾,唯独将弘一法师的书法精品随身携带,使这些宝贵的艺术品无一缺损。抗战胜利后,时任国民党财政部长的孔祥熙出三百六十两黄金的惊人高价收购法师的墨宝《佛说阿弥陀佛经》,想买去送给美国博物馆,被刘质平断然拒绝。而当时,他全家的生活连温饱都不能维持。后来忆及此事,他说:“我受先师几十年艺术教育的深恩,意志坚定,认识清楚,应取的分文必取,不应得的,巨万不收。宁愿穷死、饿死,不愿做我国艺术界一个败类。”

刘质平用一生的时间,证明了法师当年“先器识而后文艺”有多么成功。

一个对无亲无故的学生给予了如父亲般的教导和照顾,一个在苦难与诱惑交织的世界中维持了艺术家的品格——能有这样的老师,是刘质平一生的幸运;能有这样的弟子,法师黄泉之下亦当无憾矣。

滴水佛音

1、刘质平刘质平(1894-1978),原名毅,海宁盐官人。音乐教育家。1912―1917年刘质平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跟随李叔同学习美术、和声、作曲及钢琴.,毕业后留学日本。1918年回国,在上海任教。1919年与吴梦非共同创办上海艺专,为中国首家培养音乐、美术、手工师资的专门学校。编著有《开明音乐教材》、《音乐教程》等书籍。

2、佛陀耕耘

秋风吹过土地,大地一片金黄,农人们欢聚一起庆祝丰收,四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佛陀来到农庄,农人们都恭敬地供养他。只有一个老汉拒绝供养佛陀,生气地说:“我们平时勤力耕种,才有今天的收获,凭什么接受我们的供养?”

佛陀和气地回答:“长者!我也是耕耘的。”

“那你的牛、种子和田地在那里呀?”

“众生的心地就是我的田地,八正道是我的种子,精进是我的犁牛。”佛陀向他解释说:“我在众生的心地撤下八正道的种子。我勤力耕耘他们的心地,使他们拔除烦恼,得到安乐。”

农人听了,明白过来,立刻忏悔,用上好的奶饭供养佛陀。

李芳远——从“不做应酬和尚”说起

1938年、39年前后,弘一法师忙于法事,频频参加社会活动,朋友说他由闲云野鹤变成为了一位“应酬和尚”,法师听到这种说法立刻警醒了。1939年1月4日,法师在泉州承天寺佛教养演讲时,对之前的作为进行反省:“……日常生活,总不在名闻利养之处。虽在瑞竹岩住了两个月稍稍闲静,但是不久,又到祁保亭冒充善知识,受了许多善男信女的礼拜供应,可以说是惭愧已极了。”?永春一位15岁小孩的来信让法师更加惭愧:“我近来得永春十五岁小孩子的一封信,他劝我以后不可常常宴会,要养静用功。信中又说起他近来的生活,如吟诗、赏月、看花、静坐等,洋洋千言的一封信。啊!他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竟有如此高尚的思想,正确的见解,我看到他这一封信,真是惭愧万分了。”?”

发表这番言论后,弘一法师到泉州城郊清源山一个山洞中静居了一个多月,才回到承天寺。一位年近半百、修为有成的法师,与年仅十五岁的少年相交,并且听从少年的劝告闭门谢客、潜心修行,这在当时被传为佳话。这永春少年,就是被法师亲切地称为“芳远童子”的俗家弟子李芳远。

1936年夏天,弘一法师驻锡于厦门鼓浪屿的日光岩寺,时年十三岁的李芳远随父到日光岩寺拜谒弘一法师,甚是虔诚,并赠送给了弘一法师一只水仙花头。弘一法师十分喜爱这个清秀好学的童子,自此建立深厚道缘。第二年1月,法师从日光岩寺移居南普陀山后室,李芳远所赠水仙花犹含蕊未吐,法师特地将水仙花头取出一同带去,法师对李芳远的喜爱,可见一斑。

李芳远自结识弘一法师后,追随他学习古诗、训诂、史记、书法、篆刻、绘画、佛典,并接触中外文学名著,获益匪浅。法师亦对这位弟子非常欣赏到近乎赞叹。1942年2月,弘一法师写给著名教育家蒋维乔居士一封信,向他推荐李芳远说:“芳远童子,十三岁时,即与朽人相识,尔后常致讯问,颇于朽人有所规导。……请求仁者有所诏教,当来所造,宁可量哉?!”对于李芳远,法师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在信中夸赞他“生于富贵之家,而不沉溺晏安,犹如莲华不著于水。”

身在富贵之家而保有一颗赤子之心,不为华服美食、软玉温香所迷惑,有理想、有追求,并且颇具才华……这些,都让我们在李芳远身上看到了弘一法师的影子。试看弘一法师的俗家弟子们,虽然才华出众,品性敦厚,但是于灵魂的自我追求都不是很热心。唯有李芳远,在十几岁的年纪就过着“吟诗、赏月、看花、静坐”这些在法师心目中非常高尚的生活,并且,他将这种超凡脱俗的生活追求坚持了一生——他终生未娶,始终沉浸在佛的清凉世界中。

我们可以这样说,李芳远在实践着弘一法师理想中的生活。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弘一法师的弟子中,至少在艺术上,李芳远是深得法师真传的一位。看李芳远的书法,意境空灵、超尘绝俗,与法师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法师的字“敛神藏锋、凝炼绝俗”,而李芳远的字相比之下飘逸而舒放。

法师与李芳远,亦师亦友,还间杂着父子的情谊。弘一法师是李芳远人生的楷模,精神上的父亲。1940年,在永春僧俗欢送下,弘一法师离开永春,前往南安灵应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