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19780400000009

第9章 窥视现代人的人格漏洞(1)

自闭是心灵的一剂毒药

自我封闭的心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都可能出现,其症状特点有:不愿意与人沟通、害怕和人交流、讨厌与人交谈,逃避社会,远离生活,精神压抑,对周围环境敏感。因为自我封闭,所以他们常常忍受着难以名状的孤独寂寞。

自我封闭心理实质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个人在生活及成长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挫折,挫折会引起个人的焦虑。有些人抗挫折的能力较差,使得焦虑越积越多,他只能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回避环境,减少挫折感。

自闭是心灵的一剂毒药,是对自己融入群体的所有机会的封杀。自闭不仅毁掉自己的一生,也会让周围的朋友、亲人忧伤,总之,自闭会葬送一生的幸福。所以,生活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中,我们一定要走出自闭的牢笼。

现代社会生活中,与世隔绝、独处一室是非常不切实际的做法,人际关系就像是一盏灯,在人生的山穷水尽处,指引给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繁华。那么,怎样才能从自我封闭中走出来呢?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训练:

第一步:初期训练

每天下班后,不要急于马上回家,而是先到百货商场、农贸市场等人多的地方逗留一段时间,引导自己对周围环境里的人和事物感兴趣,然后回家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一切记录下来。

如果刚开始怕到人多的地方,可先从人少或无人的环境开始。另外,在外逗留的时间也应遵循由短到长的原则。

第二步:中期训练

1.阅读一些有关基本沟通技巧方面的书籍和文章,如怎样和人打招呼、怎样和人开始谈话、谈话的礼貌等。

2.到某百货商店询问一种商品的价格。

3.向陌生人问路,其中包括年长的、年轻的和年龄较小的同性和异性。特别是要完成一次向年轻英俊、漂亮的异性问路或向看起来并不和善的人问路。

4.买一种商品,然后退货。退成退不成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敢于并能够向店方陈述你的理由。

注意:每完成上述一个步骤,都要写下感想,分析一下自己运用前面所学沟通技巧的情况,总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对于长处,要在以后的行动中坚持下来,而对于不足,要通过再一次的补充练习加以纠正,直至基本克服为止。

第三步:后期训练。

1.每天向同事询问一项有关单位的业务问题,直到第二个星期为止。

刚开始,可选择那些比较和气、比较宽容的同事(如老同学),然后再选择那些脾气不太好,看起来不太好打交道的人询问。

问时要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认真倾听。眼睛要经常注视着对方(但也不是始终死盯着不放),并要有所反应(如点点头,表示明白了)。若可能的话,找一个比较容易接近、有耐心的人指点你一下。

2.在工作的业余时间,主动参与同事们的聊天,刚开始你可能不太会说,没关系,你只需耐心地倾听就够了。

等到一段时间后,你也可以适时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为了使你自己更成功,你应“备备战”,如第一天晚上有准备地看一场球赛,或从报刊上记下一个有趣的事例,到第二天用它来参与聊天。

3.约同事一起出去逛街,吃顿便饭,看个展览什么的。

希望你把这一训练坚持下来,到那时,你将摆脱孤寂,拓展自己的生活圈子,快乐起来。

挣脱自私的枷锁

自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状心理现象。自是指自我;私是指利己;自私指的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常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说法。

自私是人潜藏在心灵深处的一种本能欲望,程度上有轻重之分,轻微一点是计较个人得失、有私心杂念、不讲公德;严重的则表现为为达到个人目的,侵吞公款、诬陷他人、杀人越货、铤而走险。自私之心是万恶之源,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病态社会心理从根本上讲都是自私的表现。自私之心,自古就有。战国时期,齐国有一美男子邹忌,一天另一美男子徐公来访,徐公走后,邹忌便问妻子、小妾、客人,他与徐公哪个长得更英俊,三人异口同声说邹忌长得好看。邹忌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认为妻子是偏爱他,小妾是害怕他,客人是有求于他,他们不讲真话,都有私心杂念。

卢克莱修说:自私是人类的一种本性,高尚者和卑劣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能够克制这种本性而代之以无私的给予,而后者任其肆意横行。所以,我们要想做一个高尚的人,就要克服这种“天生”的利己心理。

自私作为一种病态社会心理,有很强的渗透性,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从自我做起,克服这种心理,以防其蔓延,具体方法如下:

1.内省法

是指通过用自我观察的陈述方法来研究自身的心理现象。自私常常是一种下意识的心理倾向,要克服自私心理,就要经常对自己的心态与行为进行观察。观察时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这些标准有社会公德、社会规范和榜样等。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强化社会价值取向,对照榜样与规范找差距,并从自己自私行为的不良后果中看危害找问题,总结改正错误的方法。

2.多做利他行为

一个想要改正自私心态的人,不妨多做些利他行为。例如关心和帮助他人,给希望工程捐款,为他人排忧解难等。私心很重的人,可以从让座、借东西给他人这些小事情做起,多做好事,可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利他的乐趣,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3.回避训练

通俗地说,凡下决心改正自私心态的人,只要意识到自私的念头或行为,就可用缚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筋不停地弹击自己,从痛觉中意识到自私是不好的,促使自己纠正。

自负会让你失去人心

所谓自负心理,就是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

自负心理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点:

1.认识上的原因

如果说自夸者夸大了自己的短处,缩小了自己的长处,那么自负者则是缩小了自己的短处,夸大了自己的长处。自负者同样缺乏自知之明,同时又把自己的长处看得十分突出,对自己的能力和学识评价过高,对别人的能力和学识评价过低,自然产生自负心理。

2.情感上的原因

一些人的自尊心特别强烈,为了保护自尊心,在交往挫折面前,常常会产生两种既相反又相通的自我保护心理,一种是自卑心理,通过自我隔绝,避免自尊心进一步受损;另一种就是自负心理,通过自我放大,获得自卑不足的补偿。例如,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人,深怕被经济条件优越的人看不起,于是表面摆出看不起这些人的样子。这种自负心理是自尊心过分敏感的表现。

自负的人一般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他们经常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很少为别人着想。不求于人时,对人缺少热情,似乎人人都应为他服务,其结果往往是门庭冷落。所以,我们要克服自负心理。

美国哲学家、科学家富兰克林早就说过:“自负是一个人要除掉的恶习。”既然自负会成为我们性格上的弱点,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那么,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去克服它,不让它滋生蔓长。

1.学会谦虚

一颗谦虚的心是与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敲门砖,也就是说,在我们承认自己并非十全十美、尊重他人之前,我们是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也无法与人良好地沟通;一颗谦虚的心是个人自觉成长的开始。你纵有万丈豪气,也绝不能自负半分;纵有超人的才识,也要虚怀若谷。

2.经常为他人着想

如果心中有他人,处处想着他人,时时关心他人,和善待人,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就能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克服自负。

3.时刻反躬自省

自负者往往是习惯沉浸于虚无的胜利中的幻想者,眼前显现的、耳边响动的永远是早已逝去的鲜花与掌声。他们不能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今天做了些什么,收获了什么。如果一个人能经常进行自我反省,那么他就不会有自负心理;如果一个人能不断地提高对自己的要求,那么他就能把昔日的成功化为今日前进的动力。

把心放大,让狭隘无处容身

狭隘,就是我们常说的气量小,心胸狭隘。狭隘心理是许多不良个性的根源,嫉妒、猜疑、孤僻、神经质等不良表现都源于狭隘心理。

狭隘常常表现为不能容忍不利于自己的议论和批评,更不能受到丝毫委屈和无意的伤害,否则就会斤斤计较、耿耿于怀。狭隘也常常表现为吝啬小气,吃不得亏,否则心理就不平衡,就会想方设法弥补“受损”的利益。

狭隘心理的产生带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受个人的生理、心理素质的控制和影响。同时还受到个人文化教育程度、思想意识水平、道德修养高低以及个人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的制约。心胸狭隘的人常常不自量力、妄自尊大,他们对自己或别人在某方面存在很高的期望,一旦这种期望得不到满足,就对他人充满抱怨、嫉恨。这种心态会极大限制个人的发展,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设置障碍。

狭隘作为一种不良心理,在社会交往中十分有害,不仅会破坏自身的形象,还会破坏与其他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因此,必须努力克服这种心理。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狭隘的毛病呢?

1.读一些有价值的书,提高修养

人的气量与其知识修养有密切的关系。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一个人知识多了,立足点就会提高,视野也会相应开阔,此时,就会对一些身外之物拿得起、放得下、丢得开,就会“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经常读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对于开阔自己的心胸,大有益处。

2.降低对事物的期望值

你一定要不断提醒自己,在生活中不要期望过高,可以来点阿Q精神降低你的期望值。如果你坚持抱着一成不变的期望,不愿做任何改变,以缩减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那么你就会很快被激怒,让事情变得更糟。根据莫菲定律:“只要事情有可能出错,就一定会出错。”这正好说明了降低期望、明智看待事情的想法,它也说明了该如何调整期望才不会留下满肚子的失望和挫折感。

3.试着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开阔自己的视野与心胸

当你心里委屈或吃了点小亏而情绪低落时,不要一个人闷在屋子里,要走到大自然中去,到绿色的世界里去,到自然中欣赏美好的风光以摆脱苦恼是一种非常好的心理调适方法。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将冲洗掉心中的苦闷,惆怅的情绪将融化在大自然的悠然与美丽之中。

打破吝啬的樊篱

生活中有人称吝啬的人为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这只说明了吝啬行为的一个表象,实质上吝啬者的吝啬来自于他们内心的冷漠,他们过分看重自己的财物,甚至可以为了蝇头小利而六亲不认。然而,当他们抱着自己辛苦守下来的“财富”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真正贫穷的。吝啬会让人失去很多,工作、事业,甚至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