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19780400000016

第16章 保持心理健康,享受快乐人生(4)

1.开阔心胸。不要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不要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学会善意地理解别人。正确地认识自我,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总是保持一种愉悦向上的好心情。

2.主动交际,缓解压力。交往是人的本能行为,主动扩大交际面,有利于缓解工作压力。在人际交往中,使自己的交际方式大众化,与人为善,主动帮助他人,从中获得人生乐趣。

3.掌握幽默的基本技巧。带着笑容思考,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必然也是快乐的人。时刻以快乐的心情拥抱生活,就连思考时也面带笑容,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幽默感。

4.必要时先“幽自己一默”,即自嘲,开自己的玩笑。

5.突发奇想地转换思维,打破墨守成规的习惯,很容易引发幽默。试着换一种思维方式或做出令人意外的举动,或是改变谈话的前后顺序。发挥想象力,把两个不同事物或想法连贯起来,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6.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注重与形体语言的搭配和组合。

7.养成每时每刻准备发挥幽默的习惯。经常记一些有趣的故事并加以润色,使之成为自己的独特小幽默。

8.循规蹈矩的语言或行动方式是不能引发幽默的。幽默是对习惯的一种偏离,突然转换话题或夸张的表演自然会引人发笑,精心设计的故意失误也会令人捧腹。

知足的人,更容易健康幸福

美国人艾迪·雷根伯克在探险时,与他的同伴迷失在浩瀚的太平洋里,他们毫无希望地在救生筏上漂流了21天之久。艾迪说:“我从那次经历里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如果你有足够的新鲜的水可以喝,有足够的食物可以吃,你就绝不要再抱怨任何事情了。”后来,艾迪在他浴室的镜子上贴着这样几句话,好让自己每天早上刮胡子的时候都能看到:人家骑马我骑驴,回头看看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知足是对欲望的一种理性审视。俄国作家契诃夫对知足常乐有深刻的体会,他说:“为了让内心不断感到幸福,甚至在忧伤悲愁的时候也不变,那就需要:善于满足现状;高兴地体会到‘本来事情可能更糟’。如果你有一颗牙痛起来,那你就要欢欢喜喜,因为你不是满口牙都痛。你手上扎了一根刺,你应高兴地喊一声:‘幸亏不是扎在眼睛里!’”

知足是一种处世态度,常乐是一种幽幽释然的情怀。知足常乐,贵在调节。这是一种人生底色,当我们在忙于追求、拼搏而迷失方向的时候,知足常乐,这种在平凡中渲染的人生底色所孕育的宁静与温馨对于风雨兼程的我们是一个避风的港口。休憩整理后,毅然前行,来源于自身平和的不竭动力。真正做到知足,人生便会多一些从容、多一些达观,从而常乐。

知足是一种境界,知足的人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在知足者眼里,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过不去的河,他们会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台阶,而绝不会庸人自扰;知足是一种大度,大“肚”能容天下事,在知足者的眼里,一切过分的纷争和索取都显得多余,在他们的天平上,没有比知足更容易求得心理平衡的了;知足是一种宽容,对他人宽容,对社会宽容,对自己宽容,这样才会得到一个相对宽松的生存环境,这难道不值得庆贺吗?

快乐、幸福都是建立在知足基础上的。这里并不是说不思进取、不前进,而是在自己的能力控制范围内循序渐进地前进。不要把太多不实际、不可能完成的事摆在眼前,不达到目的绝不放手。

人应该知足,承认和满足现状不失为一种自我解脱的好方式。知足者想问题、做事情能够顺其自然,保持一份淡然的心境,并乐在其中。这并不是削弱人的斗志和进取精神,在知足的乐观和平静中,认真洞察取得的成功,总结经验,而后乐于进取,乐于开拓,为将来取得更大的成功鼓足信心,做好充分的准备。知足常乐,是个人永远的精神追求。

在前进的道路上,当我们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如果我们能知足,就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在对待生活中的困难时,就会泰然处之。知足常乐,会让你在浮躁喧嚣的社会中,过滤掉压抑与沉闷,沉淀出默契与亲善、快乐与幸福。

活在当下,不透支明天的烦恼

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院里的落叶。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小和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猛摇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满地落叶。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小和尚终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唯有认真地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库里希坡斯曾说:“过去与未来并不是‘存在’的东西,而是‘存在过’和‘可能存在’的东西。唯一‘存在’的是现在。”

活在当下是一种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当你活在当下,而没有过去拖在你后面,也没有未来拉着你往前时,你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这一时刻,生命因此具有一种巨大的张力。

“当下”给你一个深深地潜入生命水中或是高高地飞进生命天空的机会。但是在两边都有危险——“过去”和“未来”是人类语言里最危险的两个词。生活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当下几乎就好像走在一条绳索上,在它的两边都有危险。但是一旦你尝到了“当下”这片刻的甜蜜,你就不会去顾虑那些危险;一旦你跟生命保持同一步调,其他的就无关紧要了。对你而言,生命就是一切。

当生命走向尽头的时候,你问自己:你对这一生觉得了无遗憾吗?你认为想做的事你都做了吗?你有没有好好笑过、真正快乐过?

想想看,你这一生是怎么度过的:年轻的时候,你拼了命想挤进一流的大学;随后,你巴不得赶快毕业找一份好工作;接着,你迫不及待地结婚、生小孩;然后,你又整天盼望小孩快点长大,好减轻你的负担;后来,小孩长大了,你又恨不得赶快退休;最后,你真的退休了,不过,你也老得几乎连路都走不动了……当你正想停下来好好喘口气的时候,生命也快要结束了。其实,这不就是大多数人的写照吗?他们劳碌了一生,时时刻刻为生命担忧,为未来做准备,一心一意计划着以后发生的事,却忘了把眼光放在“现在”,等到时间一分一秒地溜走,才恍然大悟“时不我予”。

智者常劝世人要“活在当下”。到底什么叫做“当下”?简单地说,“当下”指的就是: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待的地方、周围一起工作和生活的人。“活在当下”就是要你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这些人、事、物上,全心全意接纳、品尝、投入和体验这一切。

但事实上,大多数的人都无法专注于“现在”,他们总是若有所想,心不在焉,想着明天、明年甚至下半辈子的事。假若你时时刻刻都将力气耗费在未知的未来,却对眼前的一切视若无睹,你就永远也不会得到快乐。一位作家这样说过:“当你存心去找快乐的时候,往往找不到,唯有让自己活在‘现在’,全神贯注于周围的事物,快乐才会不请自来。”或许人生的意义,不过是嗅嗅身旁每一朵绚丽的花,享受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而已。毕竟,昨日已成历史,明日尚不可知,只有现在才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

许多人喜欢预支明天的烦恼,想要早一步解决明天的烦恼。其实,明天如果有烦恼,你今天是无法解决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课要交,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课再说吧!以平常心对待每一天,用感恩的心对待当下的生活,我们才能理解生活和快乐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