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19780400000001

第1章 无处不在的心理学现象(1)

一段几乎适用于大众的表述,为什么会让绝大多数人都觉得是在说自己

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

下面这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读读看,它是不是也很适合你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为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一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但很多人都觉得和自己很吻合。那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其实,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肖曼·巴纳姆是一个著名的杂技师,他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人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醒后有些梦会忘记有些则不会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昨晚做梦梦见你;我昨晚做梦梦见自己中了大奖;好累啊,做了一晚上的梦……

对于做梦,我们都不陌生,但人为什么会做梦呢?

梦在心理学上的一般解释是:梦是睡眠期中,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说,梦是睡眠中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奇特而神秘的心理活动。比如有人晚上熬夜,早上就贪睡不想起床,但想到还要上班,于是在闹钟响之后,会梦见自己起床梳洗,准备上班,这样在心理上有了交代,就可以继续睡下去。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产生与日常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比如白天发生的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晚上就可能成为梦境中的素材。当人们有什么心事,或者总是对一些人或事念念不忘时,就会出现在梦里。例如,在现实中,相恋的爱人如果分开,长期不能见面,彼此日夜思念,晚上睡觉时就会梦见对方。

著名的心理学家费罗姆把梦解释为潜意识智慧的体现。他认为,人在清醒的状态下,潜意识受着意识的理性约束,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而在睡眠状态下,意识的理性约束力降低,潜意识就会避开意识的检查而比较自由地表现出来。因此,梦境往往比现实更不受拘束,不受世俗的干扰,不受利益的驱使,能够实现对被压抑的欲望的满足,表现得比较荒诞、离谱,甚至不合道德和法律规范。

有时候,人晚上做了梦,第二天起床后,会觉得浑身疼痛,疲劳无力,于是就抱怨说做梦影响了自己的睡眠质量。那么做梦真的会影响睡眠吗?

有时候,我们知道自己做梦了但就是想不起来,这其实也和人的睡眠形式有关。从对人的睡眠脑电图的研究中,我们得知,人的睡眠分为“快波睡眠期眠”和“快波睡眠”两种形式。二者是相互交替出现的,在慢波期,人体的各种器官和功能都处于休息状态,能有效地消除身心的疲劳,而且慢波睡眠的时间较长,有利于人的体力和精力的恢复。而梦境是发生在快波睡眠期,持续时间很短,对人体的休息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人在梦醒后,之所以感到疲惫和烦躁,从根本上说,是与人们的情绪好坏以及身体是否患有疾病密切相关。

一般说在快波睡眠期醒来就能较清晰地回忆梦境,而在慢波睡眠期醒来一般不能回忆起在快波睡眠期的梦境,甚至不感到做梦。因此在第二天醒来时,有的人觉得自己做梦了,却记不起来,有的人会清楚地记得,而有的人甚至感觉不到。

也有人早晨醒来之后说一夜都在做梦,那是因为他醒来时刚好是在快波睡眠状态或刚刚进入慢波睡眠状态。

另外,还有人说自己总是在做噩梦,那是由于跟白天的精神状态有关,如果白天焦虑不安、恐惧忧郁,则往往做噩梦,反之亦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要想睡得好,白天勿烦恼”。

生活中,为什么大多数人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心理实验:让五位大学生围坐着一张桌子,实验者请他们判断线段的长度。每次呈现一组卡片,每组包括两张,一张卡片上有一条垂直线段,称为标准线段;另一张卡片上有三条平行线段,其中一条与标准线段一样长,另外两条要么长了许多,要么短了许多,要求大学生们把那条与标准线段等长的线段找出来。按理说,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作出正确无误的选择。

当第一组的两张卡片呈现后,大学生们依次大声地回答了自己的判断,所有人意见一致,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然后再呈现第二组,大家又都做了正确的回答。就在大学生们觉得实验单调而无意义时,第三组卡片呈现了,第一位大学生在认真地观察这些线段后,却做出了显然是错误的选择,接着第二、三、四位大学生也做了同样错误的回答。轮到第五位大学生,他感到很为难,因为他的感官清楚地告诉他别人都是错的,但是别人都做了错误的选择,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最后,他小声地说出了与别人相同的错误选择。

这一实验说明,当个人的感觉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不一致时,个体为了使自己不被人认为“标新立异”,常常会放弃自己的看法而接受大多数人的判断。

这其实是种“从众心理”,即“随大流”。从众心理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用我们最通俗的解释就是“人云亦云”,或者是“随波逐流”。很多人在生活中有这样的心理:“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那我也这么做了。”

随大流其实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定式。思维上的从众定式使得个人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能够消除孤单和恐惧等心理。许多时候,在明知一件事情是违法或犯罪的情况下,一个人可能不会去做,但是如果一群人中有人已经做了,并且在当时得益而没有产生处罚后果的时候,从众定式就会使人们产生非理性思维,法不冶众的心理就会充斥于胸。比较典型的如聚众哄抢财物、集体盗墓、球迷闹事等。

随大流,有时候能取得好的结果,但更多是消极的结果,所以,我们要保持冷静,对事物有个客观的认识,避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