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中国牛市80年
19779300000039

第39章 学习炒股牛人,大牛市稳赚不赔(1)

中国的巴菲特——段永平

段永平,8年前以1.59亿元人民币在中央电视台广告竞标中夺冠,成为一届标王而名闻国内;2006年6月30日,他以62.01万美元竞得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他曾经一手创建步步高电子公司,现在被别人更多关注的身份是投资家。

1978年,段永平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子管厂,后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的研究生。1989年3月,到中山市怡华集团下属的一家亏损200万元的小厂当厂长,生产家用电视游戏机。三年之后,这家小厂产值已达10亿元。1995年9月,段永平在东莞成立了步步高公司。经过十年的发展,步步高现已跻身中国DVD、无绳电话、复读机领域的第一集团军。

段永平深得巴菲特长线持有、价值投资理念的要领,因而也被誉为“段菲特”。2001年底,段永平开始以1美元左右买入网易股票,在一年多里涨了50倍以上。

虽然被称作“中国的巴菲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段永平表示,他绝不是巴菲特。他指出,轻易把在股市上赚到钱的人就称作“巴菲特”,是对巴菲特的误解。这样的误解既低估了伯克希尔·哈撒韦这家上市公司投资模型与技巧的复杂程度,也掩盖与模糊了段永平的个性与偏好。国内投资界有人曾经评价,段永平对巴菲特只是局部的学习。还有人说,目前看来,段永平做得不错。但他还需要时间来证明自己。要知道,巴菲特的成功是让每股净资产在40年里保持了年均22%以上的增长速度。而段永平目前的成功会不会有偶然性、周期性呢?

段永平说:“我这五年肯定要比巴菲特的增长率高得多,几乎每只股票的复合增长率都有十几、二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但是这不等于我水平比他高。”

对于有人关于“中国能否产生巴菲特”的提问,段永平认为,中国股市还没有发展到能产生巴菲特的地步。他表示,因为中国投资者的心态、对投资的理解程度,以及所受的教育程度都和美国有很大的差距。

他认为,在美国,很多普通的投资者都对股票理解很深,都能“搞懂”自己投资的股票。比如他的英文家教,就能“讲投资讲得很清楚”。虽然讲清楚了不一定能做得到,但首先“搞懂”是很重要的。而在中国,股市缺的就是“搞懂”。段永平说:“有多少中国股民看得懂股市,看得懂自己的投资行为?”在他看来,中国股民都还在“炒”股,炒股更像是投机,不是真正的投资。他认为,在不完善的中国股市“炒”股,是“炒”不出巴菲特的。

段永平说,他做投资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来自马克思的“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到今天,价格就是现在市场表现出来的那个过高或者过低的玩意儿。而短线只是一种在股市“取乐”的方式,不能用来赚钱。他自己在股市上的乐趣也在于短线,但就是为好玩,只是玩玩而已。时刻关注,买你喜欢的就好了,赚了就很开心。但短线的投入一定要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不要因为短线把裤子都输掉了。他还透露,巴菲特也炒短线来“找乐”,但他的公司里,用来赚钱的地方不做短线。

段永平认为,目前被很多中国股民奉为“赚钱利器”的短线只是在投机。真正的投资,只有一种玩法,就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才是在赚钱。

【股市箴言】

做投资和做企业的原理大致都是一样的,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投资者要接受教育,要有耐心,要有研究,要有理解,要有纪律,还要恪守“搞得懂”的投资原则。

杨百万:理念比操作更有价值

杨怀定,人称“杨百万”,中国第一批散户股民。原上海铁合金厂职工,因在1988年从事被市场忽略的国库券买卖赚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他从2000元起步,在人们渴望成为万元户时,他已是百万富翁。“股海”沉浮18年,多少股民欣然而来,黯然而去,而杨怀定却始终“屹立不倒”。

他已把炒股当成了事业,也当成了爱好,不仅自己越炒越有劲头,而且“传道授业解惑”,引来全国众多“粉丝”追随。他现在的生活就是每天开市前浏览一遍网上新闻,特别是财经新闻;9点半至下午3点,边炒股边给学员讲授心得;收市后给学员发布股市点评;4点左右下班回家。他都给学员们讲什么?对于炒股,他有着怎样的心得与体会?

1.理念比操作更有价值

杨百万的工作室在上海北边的一个住宅小区内。两室一厅的房子里,摆放着十几台电脑,学员们三三两两看着上面的行情并讨论着。杨百万坐在里间,桌上有四台电脑,显示着不同股票的行情。房间都没有门,他在里面一发话,大伙全都能听见。

“我每年带40名学员,头一个月,我不让他们操作,只让他们看,让他们感受,看看究竟什么是股市。有些股民一来就急,尤其那些已经亏了、套了的,恨不得我马上帮他赚钱。所以,我跟学员们都签合同,上面写清楚,你们是来跟我学习的,而不是请我来炒股的。我要让他们明白,理念比操作更有价值。炒股,重在掌握精髓,不能在乎一时盈亏。”

杨百万说:“我经历过4个牛市、4个熊市,‘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样的话我们18年前就听过,可现在,大家好像都忘了这句话,以为股市就是印钞机。要知道,股市的风险最终还是要自己担的,必须学会怎样去赢。”

“什么样的理念会赢?”杨百万说,一句话:“不做死多头,不做死空头,要做坚定的滑头!”

2.抑制自己的贪欲

十几年来,杨百万见过几百个输得精光的人。有一个与他一起炒股的人,当初也是几千元起家,几年就赚到了3500万元。杨百万劝他:“好了,赚不少啦,拿出500万买套别墅,再存500万元备用,留2500万元在股市里滚也不错了。”可是,那人不听,不仅不取出来,还借了3000万投进去,心想滚一个多月就可以上亿了。结果,股指一下从500多点跌到300点,一半没了,到现在,这个人也没买上房子,还欠着一屁股债。

“炒股还需要宽广的心胸,”杨百万说,“有的人虽然抛了,可是,当这只股票再涨上去时,他又开始后悔、抱怨抛早了,虽然赚了,也不快乐。如果大家调整一下心态,把该赚的赚了,也别赚全部,留点机会给他人,这样心情就快乐了。只要快乐,事情就能做得长了。”

常常有人问杨百万:“该买哪只股票?”杨百万说:“我最害怕人家问这个问题,股市瞬息万变,击鼓传花,传到你是涨是跌很难说,谁又能给你一个承诺?所以,我只能传授我进出股票的体验。”

杨百万说,这么多年他能不倒,重要的一点是信奉落袋为安,赢了钱就从股市抽出来,而不是全投进去,这需要自己抑制自己的贪欲。他对学员说,比方说你的股票由3万变成6万,就要把那3万赚了的取出来,这样就不至于丢本。

以下有几条杨百万的炒股语录,以供读者参考:

1.稀里糊涂赚钱的人,一定会稀里糊涂地赔钱。

2.证券市场是一个以利为重的市场,人的本质在此暴露无遗,实在是最能体现人的境界。

3.炒股要有平常心,知足方能常乐,不能太贪。

【股市箴言】

炒股,投资理念比具体操作更重,牛市中炒股,要记住,“不要做死多头。”

林园:一个8000元到4亿的传奇

说起中国股市,很多人有一种印象,股市代有才人出,但各领风骚没两年。很多风光一时的炒股高手,要么销声匿迹,要么金盆洗手,可是就在最近这一两年,却出现了这样一位股神,他从8000元入市,仅花了17年时间,如今已有4个亿的身价。就是这个丝毫也不起眼的人,真实地创造了沪深股市的奇迹。他,就是林园。

今年43岁的林园,在进入股市之前,对股票一无所知。1989年,林园全家人共同筹集了8000元,进入股市。林园分别买入了30股深发展银行的股票,他以88.45元买入深发展股票,之后反复操作,短短几个月盈利12万元。

到目前为止,林园的这些投资所带给他的财富,已经不止4亿元了,因为在这次行情中,他的投资差不多每天都在增值。那么,林园是靠什么投资理念挣钱的呢?

1.复合增长率创造奇迹

对林园来说,股市始终是吸引力最大的地方。尽管他现在也有一部分资金做房地产投资,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把房地产生意扩展得更大。“因为只有在证券市场上,才可能做得无限大。”

他认为,在股市上投资,确定性是第一位的。投资者反复寻找的,就是最有确定性的投资机会。“要确定每一笔投资都是对的。”林园认为,这就是自己的制胜宝典:“我所参与的股票,没有一只是亏钱的,可以看我的交割单,肯定每一笔都是赚钱的。”

他认为,在股市上要追求稳定的复合增长率。他算了一笔奇妙的账:假设一个股民最初投入1.5万元,只要每年保证20%的增长,40年后,这人就将成为亿万富翁。

2.要选持续盈利的企业

如何选股呢?林园拿出了自己的择股思路。

(1)注重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投资者需要关注的包括:每股年盈利至少应该在0.2~0.3元以上。每股净资产,需要关注,但并不一定很在乎。公司市盈率水平不要超过25倍。企业现金流充裕,企业毛利率至少应在18%以上。

(2)投资者要选择能持续盈利的公司。选择知名品牌,选老字号公司;选没有竞争对手的公司,如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从企业的投入产出比来看,投入一定,而产出很大、甚至产出无限的公司最理想。而对于企业要随着市场的扩大不断追加投资的公司,他则认为缺乏吸引力。像林园近期热衷的旅游股黄山旅游,旅游人口每增加7%,相应的盈利则增长30%。

3.怎样选择介入的时机

不问现时股指是多少,不作大盘走势预测,只注重选股因素,这是林园一直强调的基本投资理念之一。然而,究竟何时是介入企业的最佳时机,林园则以自身的投资经历作解。

2003年,他几乎是满仓买入3只股票:贵州茅台、五粮液、云南白药,其基本思路就是选择在知名品牌被低估的时候买入。当时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在40倍以上,而这3只股票的市盈率都只有20倍左右,在国际上这样的公司市盈率一般都在50倍左右。实际上,像五粮液,他8元多买进,很快股价就涨了一倍。

2005年4月,他拆借了1.5亿元买入招行转债。为什么会选择在此时介入招行,林园作了详细解释。他一直认为,招行是一个好公司,一直想买,但是对于招行的盈利模式,林园坦承看不清楚,直到现在,他已经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把招行在全国各地的分行及主要客户了解了一遍,仍然认为,这是他所投资的股票中确定性最差、风险最大的一只。他买入时的平均价为102.5元,直到招行股改前,转债价格仍然是102元左右。但是股改后,转债一下让他赚了30%。

“炒股一直赚钱,所以热爱股市。”当别人问他如何才能坚持炒股17年时,林园回答说,“17年来,每一笔投资最终都赚钱。目前的投资基本原则是,买入股票后12个月内不亏钱,3年内市值翻番。”

【股市箴言】

所谓“不战而胜”的策略,以林园的话说就是,“我只是选择优秀的公司和股票,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就决不投资。我有自己的投资铁律,这使我每次可以在股市长期走低前脱身。”

“华尔街股神”——沃伦·巴菲特

沃伦·巴菲特被喻为“当代最伟大的投资者”,被称为“华尔街股神”,他在投资的发展史上可谓独占鳌头。1956年,他从100美元起家,通过投资成为拥有440亿美元财富的世界第二大富翁,创造了有史以来最惊人的投资神话。

更不可思议的是,巴菲特赖以创造超级财富和惊人业绩的投资策略非常简单。他认为,“在投资中,如果高等数学是必需的,我就得回去送报纸了,我从来没发现高等数学在投资中有什么作用。”他甚至告诉投资者们:“投资要成功,你不需要研究什么是β值、有效市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期权定价或是新兴市场,事实上大家最好对这些理论一无所知。”

巴菲特声称自己“从来没见过能够预测股市走势的人”,那么被称为当代最成功投资者的他,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投资策略呢?

“我们的投资仍然是集中于很少几只股票,而且概念上非常简单;真正伟大的投资理念,常常用简单的一句话就能概括。我们喜欢一个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并且由一群既能干又全心全意为股东服务的人来管理的企业。当发现具有这些特征的企业而且我们又能以合理的价格购买时,我们几乎不可能出错。”巴菲特如此阐述他的基本投资策略。

“投资企业而非股票”是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巴菲特投资哲学的精要,在于投资企业的前景。他主要是进行企业投资,而不是股票买卖。

“我们的经济命运将取决于我们所有的公司的经济命运,无论我们的所有权是部分的还是全部的。”巴菲特的投资策略,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就是:以大大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集中投资于优秀企业的股票并长期持有。

实际上,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唯一的敌人就是自己。什么样的股票值得我们长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