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这是我们老祖宗的感言。吃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在现代的社会中,吃是一种生存的需要,也是一门关系健康的学问。合理聪明的饮食不但保障人的生存,还可以塑造出气质非凡、苗条俊美、姿色迷人的完美形象。
张从正:药补不如食补
“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
——张从正
食补是历代医家都极为推崇的。金元名医张从正指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药尔。”意即高明的医生要善于洞察病情,掌握疾病的变化,了解患者的体质和平日饮食的喜恶以及病情的改变,因人制宜,或选用食物治疗,或者药物治疗为主、饮食营养为辅,无病而因营养不足所致体弱的人,则以“食补”为佳。
我国自古即有“医食同源”之说,历代名医均认为“药物多用于攻病,食物多重于调补”,所以,从古至今,食补调养,不论用于治病,或是用于促进身体健康,都是不可缺少的措施。因为食物不但含有各种营养素,为人体所必需,而且,每一种食物对于防病和治病都有各自的功能。
有一个老人,70多岁,一年在暑期患腹泻,每天要大便几十次,更是不停地饮水,张从正看后,让他用绿豆和10多个鸡蛋同煮,鸡蛋煮熟后取出来,绿豆软后再下陈粳米煮成稀粥,搅搓冷却后,连同鸡蛋一起吃下去,吃了两顿饭,老人的病就好了一大半。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许多食物本身就是中药材,食物和中药并无绝对的分界。不论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还是鸡鱼肉蛋,都能作药用。每一种食物,都同中药一样,具有酸、辛、苦、甘,成和寒、凉、温,热、平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食物同时也是药物。专用的药物则具有某种轻重不同的毒性和弊害,而食物则是无毒。
在需要用“补”的人,则以“食补”为最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选择适当的食物,就可以发挥其“补正”的有益作用,而有利于身体健康。
健康小警示
祖国医学一贯主张少吃盐,如《黄帝内经》中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意思是说,多吃盐,可使血流不畅,甚至改变颜色,所以平时要少吃咸。
黄帝:合理饮食结构为健康加油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黄帝内经》
早在2000多年前问世的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总结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膳食配制原则。认为各种食物合理搭配对人体的精气有补益作用,可以保证供给用膳者必需的热能和营养素。只有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平衡,才能充分地补充人体气血,使脾胃行使正常的消化功能,保证人体健康和长寿。几千年来,这个原则一直作为中华民族膳食结构的指导思想,为保障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民族的繁荣昌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晚年血脂、血压、胆固醇不高,仍然头脑清醒,思维敏捷,与他老人家科学的饮食结构有密切关系。毛泽东一日三餐都吃主食,每顿饭1小碗,大约50克左右,但却吃得很杂,以糙米为主,加一些薯类和豆类等杂粮。毛泽东还喜欢吃素菜,每顿饭除了鱼、肉外,必须还要有青菜,比如芥兰、苦菜、马齿苋、蕨菜等,笋类、蘑菇等菌类也是毛泽东喜欢吃的,每天不少于500克。毛泽东生活简朴,很少吃补品及山珍海味,而是主张“一靠吃饭,二靠锻炼”。
正是合理的饮食结构使毛泽东有了一个强健的体魄,从而有精力带领全中国人民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
下面具体介绍《黄帝内经》中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五谷为养”,谷是指五谷:稻、黍、稷、麦、菽。它们是人体赖以生存的主食,谷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糖类)和纤维素,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这种膳食结构模式比起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食的膳食结构模式来,其人群的心脑血管性疾病以及糖尿病、癌症等“现代文明病”的发病率明显要低得多。
“五畜为益”,即五畜有益于五脏精气。就是说应以动物性肉食作为人体供养的必要补充。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能供给人体优质的蛋白质,丰富的脂肪和热能,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并且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E必须溶于脂质内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一些蛋白质和无机盐也必须与脂类物质结合才能发挥它的生物活性,动物性肉食有些功能不是植物性食品所能取代的。中医认为,动物性食物属“血肉有情之品”,有益于增进人体的营养。每天应进食适量的肉、蛋、奶、鱼等食品,尤其是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重体力劳动者、营养缺乏、体衰病人,动物性食品有利于他们的发育、生长、营养消耗的补充,疾病的恢复。而心、脑、血管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患者,则应限制脂肪的摄入量。
“五菜为充”、“五果为助”,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蔬菜果品对五脏精气有充养、辅助作用,具有补充、协助、完善膳食营养的功能。果蔬含有人体必需的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与人体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的一些重要的酶主要依赖果蔬的供给。我国膳食的传统一贯主张要多进食果蔬,这与现代营养学所提倡的“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要求是一致的。
健康小警示
主食应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粗粮中可适量增加玉米、莜面、燕麦等成份。在动物性食物的结构中,增加含脂肪酸较低而蛋白质高的动物性食物,如鱼、禽、瘦肉等。
李时珍:要吃飞禽,首选鹌鹑
“鹌鹑肉味甘性平,能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积热。”
——《本草纲目》
常言说:“要吃飞禽,还是鹌鹑。”鹌鹑肉鲜味美,自古以来就是宴会上的佳肴,至今一些高级饭店仍有“全鹑席”。
鹌鹑肉和蛋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可作药用,被人誉为“动物人参”,既有补性,又可医病。《本草纲目》载:鹌鹑肉味甘性平,能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积热。
“肉和小豆,生姜煮食,止泄痢、酥煮食,令人下焦肥”,适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身虚体弱,贫血萎黄、咳嗽哮喘、神经衰弱等症。而且鹌鹑肉中含有卵磷脂,可生成溶血磷脂,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阻止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壁,阻止动脉硬化。
鹌鹑蛋为珍贵的补品和良药。中医学认为,鹌鹑蛋有补血、养神、健肾、益肺、降压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肥胖型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营养不良、贫血、神经衰弱、肾炎浮肿和代谢障碍等各种慢性病。
国外研究指出,吃生鹌鹑蛋可以保证在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内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例如,吃鱼虾后发生的皮肤过敏,风疹或呕吐,以及注射某些药物发生过敏等,都可防止。为此,法国医学家正在研究如何使其有效期延长。
健康小警示
鹌鹑肉不宜与猪肉、猪肝、木耳、竹笋同食,食后不留念影响女性的面色,还会使女性的体质下降,其次导致疾病。
孙思邈:饮食要有节制,不能随心所欲
“饮食过多则聚积,渴饮过多则成痰”
——《千金要方》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云:“饮食过多则聚积,渴饮过多则成痰。”《管子》中亦云:“饮食有节……则身体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这些都说明了节制饮食对人体的重要意义。如果饮食没有规律。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就会给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所谓饮食有节,是指饮食要有节制,不能随心所欲,讲究吃的科学和方法,注意饮食的量和进食的时间。
曾国藩也很注重食养,他的养生之道中有“三节”。即节劳、节欲、节食。他认为饮食要有规律性,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均都不可取,都会影响健康。他不仅身体力行,还经常以此告诫子孙,这是曾国藩的经验之谈。他始终坚持“三节”的养生法,身体健康,平时很少生病。
古代养生家认为人的健康与否和寿命长短与饮食是否有节制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如何做到饮食有节呢?
首先饮食要适量。人体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贮存主要靠脾胃来完成,若饮食过度,超过了脾胃的正常负荷,就会产生许多疾病。南北朝时有人写过这样一首诗:“何必餐霞服大药,妄意延年等龟鹤。但于饮食嗜欲中,去其甚者将安乐。”只要在饮食嗜好中去掉那些“甚者”,改掉最突出的毛病,就会带来安乐。
过饱不利于健康,但食之太少亦有损于健康。有些女人为了减肥而长时间挨饿,使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变得虚弱不堪甚至导致痉挛。正确的方法是根据自己平时的饭量来决定每餐该吃多少,适量为宜,这样才不致因饥饱而伤及五脏。按现代营养学的要求,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比例应该是3∶4∶3,偏多偏少都不利身体健康。
其次是饮食应定时。“不时,不食”,这是孔子的饮食习惯,即不到该吃饭的时候,就不吃东西,这是正确的。食之有时,脾胃适应了这种进食规律,到时候便会做好消化食物的准备。《尚书》中说“食哉唯时”,每餐进食有较为固定的时间,才可以保证消化、吸收正常地进行,脾胃活动能够协调配合、有张有弛。
在强调“按时进食”的同时,也要兼顾“按需进食”,即想吃时就吃一点,不想多吃就少吃一点。有些职业女性由于晚上加班太晚,所以在第二天早餐时往往不想吃东西,希望赶快睡上一个好觉;有些心情不好的女性,在吃饭时间往往没有食欲。陶弘景早就指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按需进食”是适应生理、心理和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的一种饮食方式,它不是绝对地“随心所欲”、零食不离口,而是适应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需要,使饮食活动更符合规律。“按需进食”与按时吃饭的饮食习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能更好地适应人们在不同环境中的饮食需要,目的都是让人们的饮食活动变得更科学、更健康。
健康小警示
追求健康和美丽的女性生活要有劳有逸,饮食也要粗细搭配,荤素结合。多吃一些绿色蔬菜和水果,不挑食、不偏食,更不能暴饮暴食。食不厌杂,方能摄入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保证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
徐文弼:饮食清淡乃健康长寿之要诀
“菇淡者安,菇厚者危。”
——《寿也传真》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中,讲述了曹操会见正议郎董昭的故事。当时正是大荒之年,粮食歉收,人们食不果腹,“官僚军民皆有饥色”,唯有董昭精神充足、容光焕发,曹操大为不解,就问他是何故。董昭回答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平时有吃淡食的习惯。
我国古代的养生家都强调饮食“厚不如薄,多不如少”,清代医学家在《寿世传真》中就说“茹淡者安,茹厚者危”。
主张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佳,不能花天酒地,醇酒厚味,长此以往,就会积久为患。所以脂腻膏厚少食为佳,咸则伤筋,常以淡食为善。营养学的研究表明,盐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一旦缺盐,人就会感到头痛、乏力、恶心、血压下降,甚至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但盐也不能摄取过多,盐吃得过量会使血压升高,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胃癌、食道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会相应增加。所以平时的饭菜不应过咸,清淡一些才健康。
北京“四大名医”之一萧龘友先生,1864年生于四川,1962年以98岁高龄辞世。说起他的养生之道,一般人都会认为他精通医术,这对养生是一大优势,但萧老却更推崇自己的饮食习惯。他不偏食,只是早年喜欢吃辣,晚年逐渐减少,饮食力求清淡。早餐通常是牛奶和甜味的糕点,正餐多是一荤一素,荤菜肉少而菜多,盐是必须少放的,以米饭为主食。这种清淡、合理的饮食习惯,也是萧先生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今有些人认为“清淡饮食”就是缺油少盐的饮食;还有些人认为,所谓清淡,就是最好别吃肉,只吃蔬菜和水果。于是,人们开始刻意追求这样的“清淡饮食”,放弃所有动物性食品,放弃油脂,放弃盐和酱油、咸菜等等,每天用蔬菜和水果代替所有的食品,直到精神不振、全身无力,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矫枉不能过正,这样的“清淡饮食”,特别是长期缺乏蛋白质和脂肪的饮食,会给健康带来更大的威胁——营养不良使人的抵抗力急剧下降。
的确,我们提倡清淡饮食,但前提条件是:食物应该多样化,主食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经常吃奶类、豆类和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饮食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满足人体基本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再提倡清淡少盐,对脂肪和食盐的摄入量加以控制,才能真正地促进健康。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清淡”就失去了意义。尤其对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单纯、过分的清淡甚至可能对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光强调清淡,不一定能促进健康。
造成片面理解清淡饮食概念的原因,主要是没有真正理解提倡清淡饮食的目的,不是为了健康,而是一味地为了减肥、让身材更苗条,这在一些年轻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健康,我们提倡的是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在这样的前提下,清淡饮食才是正确的选择。
健康小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