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人生运势500问:解梦100问
19777500000007

第7章 亦真亦幻是解梦(1)

传说中的周公到底是谁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因其封地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武王死后周公摄政,辅佐武王的儿子治理天下,但从未有篡权的想法。

周公为了加强中央王朝对地方的统治,总结了前代的经验,制定了册封、巡狩、朝觐、贡纳等制度,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周公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必须以血缘为纽带,还有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

周公旦摄政6年后还政成王,他在封建礼教制度做出的贡献为儒家学者所敬仰,周公提出的社会秩序正是孔子所追求的。孔子曾频频梦见周公,他以“吾不复梦见周公矣”之言,隐喻周代礼仪文化的失落。后来,周公被后人直接与梦联系起来,梦就成为“周公之梦”。因此,周公解梦中的周公,即是周公旦。

“周公之梦”被广泛用于各种解梦文化中,其实并不是周公来解释梦境,而是代指释梦的学说。

中国解梦史有多长

有关梦的认识和处理,在我国历史上,开始时称为“占梦”,后来又叫“解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官方和民间就十分重视解梦了,可以说在战国时期有关梦的说明已经形成了一套理论。

原始人迷信梦是不自觉的,因为他们有限的知识经验无法提供对梦的合理解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社会活动日趋频繁,人们想要预兆的事情越来越多,于是从不自觉的接受梦兆转化到自发的寻求梦兆,逐渐形成了占梦。在《诗经》、《内经》中都对梦的形成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其中对后世影响比较大的有《周公解梦全书》、《搜神记》、《占梦书》等,当然这些都是从唯心的视角和观点来认识和解释梦境的,因此显得十分牵强。

在皇甫谧《帝王世纪》中记载了黄帝占梦的故事,这是最早有关占梦的记录。对占梦活动,具有可靠文字记载的资料,应该说是从殷商时期开始。在殷人的甲骨文字中已经出现规范的“梦”字,甲骨卜辞中记载了许许多多有关殷王占梦的文字。到了周朝占梦活动就更为频繁,武王伐纣时,就以梦见“戍商必克”的梦鼓舞了人心。所以周朝设立了专职的占梦官,占梦成为了专项职业。

秦汉以后的占梦现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有关占梦活动开始从官方的一种宗教信仰活动逐渐演变为民间的一种世俗迷信。而随着占梦活动的愈演愈烈,许多专门记载占梦的书籍出现了。有关梦现象的奇特作用的记述和借用梦境来进行的文学创作,则散布见于各种正史和野史之中。

自元代开始,梦在戏剧上频频出现,有关汉卿的《蝴蝶梦》、《西蜀梦》、《窦娥冤》,马致远的《黄粱梦》,王实甫的《西厢记》等,梦的故事至今还感染着许多人。到了清朝,中医医疗典籍中开始出现大量有关梦的记录。乾嘉年间的医学家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一书中第一次把梦同脑髓疾病联系起来,尽管这一说法没有得到后来医学家的认可,但是对科学释梦的进步意义重大。

为什么要解梦

对梦做了那么多的讨论,我们现在要面临最现实的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解梦?什么样的梦可以解?什么样的梦对我们来说有意义呢?以前,解梦是迷信活动,而在现今科学理论的支撑下,解梦是不是真的就有理可循,是不是真的能解答一些疑问?

科学释梦与迷信释梦不同。科学释梦认为,梦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有意义的,只不过这个意义被深藏着,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加以解释。梦虽然千奇百怪,但毕竟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既然是人的心理活动,就要遵循心理学规律,就可以运用心理学规律来解梦。显然,这种解梦行为不是迷信。

我们上述的种种讨论说明,梦是有积极暗示意义的。梦使我们保持灵魂深处的自我,使我们潜意识的愿望得到满足,甚至还能帮助我们与现实抗争。通过科学的释梦,可以为做梦人消除紧张情绪,提供有效的帮助。只要我们对梦采取正确的态度,科学理智的面对它,解梦还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

解梦有哪些方法

既然解梦不完全是迷信也有科学成分,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解梦人呢?解梦的法则和依据又都是什么呢?现在,我们就举例说一些。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很多人做梦,梦醒后我们会知道梦里的事情是不是曾经发生过的,或者是以前的梦在今天应验了。所以说梦是事实的反映,这样的梦不解自明。梦是生命的自我暗示,我国中医理论认为,梦与人体各部位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阴阳不调,气盛气衰,都可以致梦。所以根据不同的梦象,可以了解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

当然,阅读一些关于解梦的书籍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有理可循的实际经验应用到简单的解梦上。如果遇到一些深奥难解的梦,我们则要请教高人了。毕竟,解梦的学术还是有其深层意义的。另外还有一种别解之法,就是利用其他方术解梦。在我国,解梦和术数联系密切,周易卜卦此类占卜之法也是用来解梦的方式,不过现在越来越少有人相信其科学性了。

怎么区别可解和不可解的梦

初始梦和重复梦是最常见的可解析的梦。

初始梦,顾名思义就是做梦人向解人陈述的第一个梦。这类梦的特点是奇异、怪诞,极易给做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也能传达出做梦人的潜意识。

重复梦是指那些在梦境中经常出现、内容、主题基本相似的梦。这种梦一直都是心理学家、医学家等科学家的关注对象,因为这和人的身体、心理状况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身患疾病的人常做这种梦,因为病变让他们的脑细胞长期接受刺激,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按照我国古代占梦术的原则,有几种情况的梦是不可以占的,这就是“梦有五不占”和“占有五不验”。

“梦有五不占”说的是五种不能占卜的梦。一种是浮想,谈不上是真正的梦,因此是占不出结果的;第二种是妄虑的梦,是因为白天有过邪想才做梦,没有实际的意义;第三种是梦中预兆有着典型性,不用占梦也可以明白其中意思;四是半途中被惊醒的梦也不能占;最后一个是梦醒之后只能记起一些杂乱的情节的梦,也不能进行占断。

“占有五不验”是对占梦的一个约束,梦中的隐意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被攻破的。如果不按要求占卜就会不灵验。一是不要完全沉迷在梦中,要有人生大局的意识,才能有高层次的追求;其次,解做梦人—定要熟读梦书,掌握基本的占梦方法,才能遵循正确的途径将神喻明白无误地破译出来;三是要诚心对待,才能占的准确;四是不能割裂道与术的关系,把占梦局限为梦境解析的小范围,这样不能贯通;还有一点是不能用模棱两可的语言解梦,这样是有违占梦原则的,不过是欺世盗名之徒。这条规定堪称是职业道德标准的典范。

用催眠法能解梦吗

催眠是心理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诱导人处于一种恍惚的意识状态,使人褪去生活中批判的色彩的观点,保留最初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