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生不可不知的365个健康常识
19776800000077

第77章 冬之吻——拥抱沉睡的灵魂(17)

值得注意的是,生酱油不能直接食用,否则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因为生酱油中有一种嗜盐菌,可以在高浓度含盐食物中生存。而酱油含盐量为15%~20%,嗜盐菌可以在酱油中长时间生存。人吃了含有嗜盐菌的食物,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脱水、休克,甚至死亡。在服用一些治疗心血管疾病及胃肠道疾病的药物时,不可食用酱油,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健康的使用调味品

小小的调味品中也隐藏着养生之道,这被大多数人忽视。

咸味是绝大多数复合味的基础味,有“百味之王”之说。不仅一般菜品离不开咸味,就是糖醋味、酸辣味等也要加入适量的咸味,才能使其滋味浓郁、适口。

食盐能增鲜味、解腻、杀菌防腐。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每天都必须摄入一定的盐来保持新陈代谢,调整体液和细胞之间的酸碱平衡,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另外,含碘的食盐还有益于甲状腺。常用淡盐水漱口,不仅对喉咙疼痛、牙齿肿痛等口腔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还能预防感冒。清晨起床后喝一杯盐开水,可治便秘。可是每天不易摄盐过多,应以小于6克为宜。

甜味古称甘。在中餐烹饪中,南方应用甜味较多。在烹饪中可单独用于调制甜味食品,也可以参与调剂多种复合味型,使食品甘美可口。还可去苦、去腥等,并有一定的解腻作用。食糖具有使菜肴甜美、提高营养、使成品表面光滑、加热后呈金黄或棕黄色等作用。砂糖水还可以刺激肠胃,帮助消化。但是过量摄入糖会导致龋齿,并引发肥胖、糖尿病、动脉硬化症、心肌梗塞,甚至对乳腺癌等癌症也有促进作用。糖尿病人、肝炎病人要尽量少摄取。

醋在烹饪中应用广泛,但一般不宜单独使用。能去鱼腥,解油腻,提味增鲜,开胃爽口,增强食欲。同时还有收敛、固涩的效用,可助肠胃消化。醋的作用主要是增加酸味、香味、鲜味及和味解腻、去腥除异味的作用。醋还能增进食欲,并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同时具有很强的杀菌力。多吃醋还能维持肠道酸性,达到祛除有害病菌的效果。在室内熬醋熏蒸,对感冒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用醋水漱口可治疗轻度的喉咙炎。烫伤时,用醋淋洗,能止痛消肿,防止起泡,伤好无瘢痕。但是醋不宜大量饮用,尤其是胃溃疡的患者,更要避免喝醋,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吃羊肉时也不宜食醋,否则会削弱两者的食疗效果,并可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花椒具有去腥味、去异味、增香味的作用。由于花椒为热性调料,会使人燥不能忍,引起消化道和泌尿道一些病症,所以夏天不宜食。

胡椒具有香中带辣,美味醒胃的效果。胡椒辛热、性燥,肝火偏旺或阴虚体热的人,应避免多食;发热性疾病,应当忌吃胡椒。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不宜食用。此外,胡椒与肉食同煮的时间不宜太长,因其含椒辣碱、胡椒脂碱、挥发油和脂肪油,火候太久会使辣味和香味挥发掉。

生姜有独特的辛辣味。姜烂了以后,会产生强致癌物质——黄樟素,所以烂姜一定不能食用。同时胃溃疡患者也要少食。

茴香作为辅料,可以去腥增香,尤其适合炖菜。有去腥、促进食欲、祛痰、驱风、抗痉挛、治便秘、延长睡眠时间等作用。另外,还有助于防治肠胃传染病、缓解饱胀和腹部痉挛。茴香不可过量,八角茴香挥发油中含有黄樟素,有致癌作用。另外,八角茴香为热性食物,夏天不宜食用,孕妇也要忌食。

鲜味是饮食中努力追求的一种美味,能使人产生舒服愉快的感觉。人们常用鸡精来给菜增加香味。

鸡精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等。

因鸡精本身含有少量盐,使用时加盐要少;鸡精所含核苷酸的代谢产物是尿酸,所以痛风患者应少用;鸡精溶解性较味精差,如不在汤食中使用时,应先溶解再使用;鸡精含盐,且吸湿性大,用后要注意密封,否则富含营养的鸡精会生长大量微生物,进而污染食物。

细节提醒:

有人为了增加口味、刺激食欲,滥加调味品,岂知调味品“超标”会有损健康。一项调查报告表明:胡椒、桂皮、茴香、丁香等调味品中,均含有一定的诱变和有毒成分,当人体免疫机能低下时,有可能改变人体正常组织细胞中的基因密码,使遗传功能发生突变,从而诱发细胞畸变并形成肿瘤或癌症。在食品中滥用调味品,还可诱发人体高血压、痔疮和胃肠病等疾患,同时对口腔、咽喉和食道等组织也有灼伤作用。毫无顾忌地大量食用调味品,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

女孩慎选碳酸饮料

爽,这可能是碳酸饮料吸引人最直接的原因。确实,二氧化碳能够很快带走身体的热量,刺激的口感和咖啡因能让被暑气蒸得昏昏欲睡的人们精神顿时为之一振,再加上冰箱里那么一冻,真是晶晶亮,透心凉。

据美国哈佛大学维斯克等人的研究发现,常喝碳酸饮料的青少年,特别是女孩,其发生骨折的危险要比其他同龄人高3倍,尤其常喝可乐类碳酸饮料的女孩,其骨折的危险要比其他同龄人高5倍。在调查中,57名不喝可乐的女孩,只有5人骨折过;而107名常喝可乐的女孩中,却有38人骨折过。另外,可乐类碳酸饮料中的咖啡因等成瘾性元素会使青少年对甜食产生过度的依赖,渐渐影响他们的营养均衡,损坏身体健康。

青少年饮用碳酸饮料会影响骨骼发育,那是不是成年人就可以放心饮用了呢?回答是否定的。有一个实例,某女士夏天总是在冰箱里存储许多的碳酸饮料,下了班先喝上一大杯,觉得既方便又解渴。可是最近她在上班的路上总是腿抽筋,于是她便去看医生,经过检查,她患上了更年期骨质疏松症。医生说这种疾病发生与饮食也有很大的关系,长期饮用碳酸饮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人体的酸碱度在6.5~7.5之间,而碳酸饮料的酸碱度在5.5以下,长期饮用会使人血液呈酸性,导致疲劳,免疫力下降。

虽然我们说碳酸饮料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并不是说碳酸饮料就不能喝,因为它确实能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只是处于健康的考虑,要适量饮用罢了。

细节提醒:

如何选好的碳酸饮料

合格的碳酸饮料产品需要在购买时仔细分辨。一般瓶装汽水液面距瓶口应为3~6厘米,瓶口干净、无锈迹、塑料瓶或易拉罐装的用手捏不动,或上下摇动,瓶中有大量气泡者,表明密封好。透明型汽水倒置后对光检查,不得有云雾状絮状物或小颗粒;果肉型不得有分层和明显沉淀物。若甜味不足,异味有余表明汽水已变质。若二氧化碳的清爽刺激感不明显,表明饮料中二氧化碳含量低。选购时还应该查看包装容器底部是否有絮状沉淀物,产品的外观,产品生产日期与最佳消费日期等。一般来说,品牌知名度大、信誉度高的产品质量较有保障。

尽量少吃西式快餐

在西方国家,很多人都把麦当劳等洋快餐称为“垃圾食品”或“死亡食品”,其原因就是这种食品“虽然很卫生,但是不合乎营养”。我们很多人之所以“为嘴伤身”,就是因为没有必要的健康知识。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学习有关保健的知识。

在大城市里,随处都可见“洋快餐”、“洋餐馆”。有人曾经说,无论到哪一个国家,你可能看不见这个国家的国旗,可是你一定会看到“麦当劳”、“肯德基”。

这是事实。

在中国,只要有“麦当劳”、“肯德基”的地方,就显得格外繁华,而没有“麦当劳”、“肯德基”的地方,就显得冷冷清清,不够档次。这些洋快餐不仅赚去我们的辛苦钱,还“赚”去了我们的健康。

科学研究发现,这些“洋食品”中含有大量的脂肪。

脂肪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健康有利的“好脂肪”,食品学上称为欧米加?六脂肪酸;一类是对健康不利的“坏脂肪”,如欧米加?三脂肪酸等。“好脂肪”能够促进身体健康,而我们看到的吃到的“麦当劳”、“肯德基”里面所含的大部分脂肪都是“坏脂肪”,有碍健康。

现代人之所以会生许多“文明病”,和我们的生活方式有极大关系,其中饮食起到决定作用。

随着西餐的普及,人们饮食习惯逐渐西化,这种“西化”的结果是让我们摄取的“好脂肪”越来越少了。照这样下去,说不定哪一天你的身体就会变成“垃圾身体”!

西方的食品是按照西方人的体质设计的,而中西方人的体质有很大差异,所以,我们提倡吃中式饮食。

营养学家研究发现,中餐具有明显的降低心脏病、糖尿病及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的作用,而以肉食为主的西式饮食恰恰是引发这些疾病的祸根。

调查发现,中国人每天摄入的动物蛋白质只有7%左右,而欧美人则高达70%。所以,中国人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为88~165毫克/毫升,而欧美人血液中的含量高达155~274毫克/毫升,而高胆固醇最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直肠癌等。

细节提醒:

常吃西式快餐易患哮喘

英国和沙特阿拉伯科学家最近说,儿童经常吃营养不均衡的西式快餐,容易患哮喘病。

科学家在新一期英国医学杂志《胸腔》上报告说,他们对沙特儿童的饮食习惯和哮喘发病率进行研究,将100个哮喘患儿与200名普通儿童相比,结果发现,蔬菜、牛奶、维生素E和矿物质摄入不足的孩子,哮喘发病率特别高。如果不考虑家庭经济情况和父母吸烟习惯等其他因素,蔬菜和维生素E摄入少的孩子,发病率比其他孩子高出2至3倍。

调查表明,经常吃西式快餐的城市孩子发病率高,而保持沙特传统饮食习惯的农村孩子发病率低。沙特传统饮食包括牛羊肉、米饭、蔬菜、水果等。

此外,过去30年来苏格兰儿童哮喘发病率急剧增加,经研究也发现与“垃圾食品”吃得太多、新鲜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减少有关。

哮喘是常见的儿童慢性病之一,全世界约有1.5亿患者,发病率增长很快。

控制零食选择营养

吃零食是中小学生的一种普遍现象,调查表明,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小学生有经常吃零食的习惯,孩子们经常吃的零食有:冰棍、膨化小食品、巧克力、饼干、糖果等。中学生经常吃的零食有:冰淇淋、糖果、酸奶、话梅、巧克力等。

该不该让孩子吃零食呢?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

营养学家认为:中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特殊时期,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比成年人相对要多,三餐之外,再吃一些有益于健康的小食品,能够为身体发育提供一定的能量和营养素,孩子们还能够从零食中得到一定的享受。因此,可以让孩子适当地吃一些零食。

由于零食中含的营养素远远不如正餐食物中的营养素均衡、全面,零食中的糖含量一般明显高于正餐。经常吃零食会引起龋齿、营养素摄入不足等问题,所以,允许孩子吃零食,但不能够以零食来代替正餐,应当让孩子从一日三餐中获得他们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除此之外,购买零食应该注意买营养价值高、卫生干净的小食品。对年龄大的中学生,家长应该教他们选择营养相对均衡、全面的零食,并指导孩子控制、安排吃零食的时间,使孩子们得到吃零食的快乐,又有利于健康。

那么吃零食要注意什么呢?

吃零食应该在两顿饭之间吃,不要在接近正餐时吃,以免影响食欲;

临睡前不要吃零食,这样,一是睡前吃零食会增加胃肠负担,影响睡眠,二是睡前吃零食如果不注意刷牙,残留在牙缝中的食物残渣会不利于牙齿的健康,长期下去会生龋齿;

看电视时尤其注意控制吃零食的量,如果不加控制,容易不知不觉地吃进太多的小食品。看电视多的孩子好发胖与边看边吃零食不无关系。可以在看电视时只拿出一定量的小食品,吃完不再加。

细节提醒:

儿童不宜多吃的零食有:

1.含糖高的食品和饮料;

2.膨化食品、油炸食品;

3.烧烤食品。

适合儿童食用的零食有:

1.奶和奶制品,如牛奶、酸奶等含钙丰富,有益于骨骼和牙齿生长;

2.新鲜蔬菜和各种水果,此类食物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益儿童生长;

3.坚果类,如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它们含丰富的微量元素,既补身体又能益脑。

常饮酸奶有益健康

酸奶,即酸牛奶,是用鲜牛奶接种乳酸菌后经发酵而成的乳制品。它不仅有牛奶的全部营养成分,还有保健益寿和抗癌的作用。现在,酸奶已风靡全世界,深受人们的青睐,被戴上了“长寿食品”、“抗癌饮料”的桂冠。

酸奶深受儿童和老年人的欢迎,从保健角度来看,酸奶也正是儿童和老年人的理想饮品。因为鲜牛奶经过乳酸菌发酵以后,蛋白质可被分解,可溶性氮增加,甚至成为肽或游离氨基酸,这对儿童和老年人更为有益。牛奶中的脂肪酸及其衍生物非常多,而且各有其生理功能,对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走向机体衰退的老年人非常重要。酸奶中的乳酸菌能使乳脂降解,使消化性能得到增强。酸奶中的乳糖及发酵后所产生的乳酸,对钙的吸收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喝酸奶有益于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