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生不可不知的365个健康常识
19776800000068

第68章 冬之吻——拥抱沉睡的灵魂(8)

2.在电脑旁放一杯热水。

经常使用电脑者,最好把银幕调整到眼睛平视低10~20,可降低眼睑上提的机会,除了要让眼睛多休息外,还要经常眨眼来湿润眼睛以防止干眼症恶化。在电脑旁放一杯热水,增加周边湿度,以减轻眼睛不适的情形。

3.电脑辐射的克星——仙人掌。在电脑桌前放置一盆仙人掌,有助于减少辐射。

4.打电脑光线愈亮愈伤眼,打电脑的环境不是愈亮愈好。

冬季要注意防流脑

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任何年龄于全年都可发病,以冬春季发病较多,以14岁以下,尤其是7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脑膜炎双球菌隐藏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在空气中传播,进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

感染流脑后初为低热、咽痛等类似感冒症状,随后体温升高、畏寒、头痛、呕吐、皮肤黏膜出现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皮疹等。病情严重时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喷射状呕吐、怕光、狂躁、颈后疼痛、颈项强直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可以在24小时内死亡,婴幼儿病情更为凶险。

流脑的预防主要有以下几点:

1.要注意通风,在流脑的高发期,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2.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多晒太阳,饭前便后勤洗手。

3.饮食要合理,进餐时可吃上几瓣生大蒜。

4.避免过于劳累,注意休息和运动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5.15岁以下、没有接种过流脑疫苗的孩子,可去社区医疗接种点接种疫苗,但成人注射疫苗要谨慎。

细节提醒:

六类人不适宜接种流脑疫苗: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

2.有高热惊厥史的人。

3.有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疾病,尤其是脏器功能不全者。

4.有精神系统疾病和精神病的人。

5.有过敏史的人,过敏史包括药物和食物的过敏,接种流脑疫苗前一定要告诉医生是否有过敏史。

6.发烧或正处于疾病急性期的人,也不宜接种流脑疫苗,可以等康复后再补种。

遭遇寒潮要防心梗

心肌梗死的发病高峰期与冷空气活动密切相关。入秋后,第一次出现持续期较长的日最低气温低于0℃的过程中,都有一次明显的心肌梗死发病高峰。此时的天气特征为持续低温、阴雨和大风。由于大风和潮湿都能增加寒冷程度,因此,影响心肌梗死发病的气象条件大多为寒冷的作用。

此外,由于天气急剧变化,气温骤降,使人体胃酸分泌和黏膜阻力有所改变,往往引起溃疡病的发作。冬季光照时间短,气候寒冷,也容易影响人的新陈代谢,使血流速度减慢,导致氧气供应不足,大脑细胞缺氧,于是就出现了精神倦怠、思睡等一系列冬季抑郁症症状等。

当气温从17℃下降至0℃以下时,心肌梗塞病死率从4.9%上升到6.9%。寒冬季节,尤以12月份至次年2月份心肌梗塞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连续低温、阴雨绵绵和大风天气,急性心梗发病率更是显著增高。

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种急剧而严重的临床表现。冬季发病率高,是因为寒冷的刺激,使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促使肢体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脏工作负荷增大,耗氧量增多,心肌就容易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发生。同时,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本身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低温又使血小板易于凝聚,血液黏稠度增大,容易形成血栓,也是导致心梗的重要原因。

另外,冬天人们活动减少,又值冬季进补季节常常吃得多动得少,会使血脂水平升高,血黏度增大。另外,当室温降至10℃以下时,人会感到沉闷、情绪低落也易诱发心绞痛,严重者发生心梗。

鉴于寒冬时节易于诱发心梗的种种不良因素,在寒潮频频的冬季,患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好工作和休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如小剂量的阿斯匹林或潘生丁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冬季室温应该不低于18℃,对于老年人和冠心病患者应再提高2℃~3℃为宜。在寒潮来临时,要及时增加帽、衣、被褥并减少外出。饮食上要适当控制食盐和脂肪的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40岁以上,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等易患人群,在寒冬时节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免因此而酿成后患。

细节提醒:

心梗病人饮食护理

心梗病人进食不宜过饱,最好是七分饱,食物以易消化、含较少脂肪而且产气少的食物为宜,保证必需的热量和营养,限制钠盐的摄入。

发病2~3天,饮食应以豆浆、藕粉、稀粥、菜汁等流食为主。以后随着症状的逐步改善,逐渐增加稀粥、面条、面包、饼干等食品,宜少食多餐,钠盐和水分要适度。同时病人应禁忌烟酒。家人应为病人营造良好的进餐氛围,让病人在愉悦的环境中进餐,不仅有利于病人的消化,还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提前预防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为易诊、难治、多见之病,它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患者咽部常出现干燥、痒、痛及痰或异物感、阻塞感等症状,往往经久不愈,痛苦甚多。

慢性咽炎难治的原因,一是慢性咽炎多由某些疾病发展而来,如感冒引起急性咽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可转为慢性咽炎;咽部邻近组织的炎症蔓延而致,如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龋齿等。二是由不良生活习惯造成。嗜好烟酒、喜食煎炸辛辣食物,经常熬夜、失眠、夜生活频繁者易得之。三是用音过度。长期用音过度造成咽部干燥,声带喉肌受损易发慢性咽炎。四是生活、工作环境空气不佳。如空气干燥、粉尘污染、化学气体刺激等均可导致本病。

治疗慢性咽炎,首先是要去除以上病因,饮食宜清淡,多食水果、新鲜蔬菜及含碘高的食品,如海带、紫菜、淡菜等,少食煎炸辛辣的食物,多饮汤水,应戒烟酒。此外,还应配合药物治疗,如常用盐水漱口,经常含服西瓜霜、四季润喉片等含化片,局部可涂擦碘甘油。对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严重者还可采用烧灼、冷冻、激光、咽后壁药物注射等治疗。

细节提醒:

六大要点预防咽炎

(一)在急性期应及时选用抗病毒、抗菌药物治疗,勿使急性咽喉炎转为慢性,在慢性期抗菌药物一般是不需要的,不要听到“炎”字就一定要用抗菌素。

(二)及时治疗鼻、口腔、下呼吸道疾病,包括病牙。

(三)勿饮烈性酒和吸烟,饮食时避免辛辣、酸等强刺激调味品。

(四)改善工作、生活环境,结合设备的改造,减少粉尘、有害气体对身体的刺激。

(五)生活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及时治疗各种慢性疾病,保持每天通便,清晨用淡盐水漱口或少量饮用淡盐水(高血压、肾病患者勿饮盐开水)。

(六)适当控制用声,用声不当、用声过度、长期持续演讲和演唱对咽喉炎治疗不利。

营养不良易心绞痛

营养不良性贫血所以会引发心绞痛,是因为贫血时血的摄氧量减少,迫使心脏加快血流量而增加血流又意味着心脏工作量加大,心肌耗氧量升高,而致心绞痛。这种心绞痛,用通常的抗心绞痛药物很难见效,只有增加营养,提高色素,消除了贫血后,才能解决问题。

实际上,所谓心肌缺血,并不是单纯的血流量减少问题。比如,冠状动脉缺血引起的心绞痛,既可以用药或其他方法使血流量增多些也可以通过减少体力活动或避免情绪激动,使心肌需要的血减少些,使供给和需要二者重新达到平衡,心绞痛减轻或消失。

心肌缺血,关键是缺氧,氧是靠红细胞所含血红蛋白运送的,如果病人的血红蛋白减少了一半,那么即使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一点也没减少,心肌得到的氧气也只有一半,只有加快血液循环才能补偿。可是,血液循环又只能靠心肌收缩来推动,加快血液循环必然增大心脏工作量,于是它本身需耗费的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当然也要相应增加。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重度营养不良性贫血,对心脏没有病的人也可导致贫血性心脏病,原来就有冠心病的人更严重。

据临床资料统计,约有1/3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有不少人是由于营养不良所致,对冠心病患者强调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应该说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过分地控制饮食,以致发生了营养不良性贫血,那就反而对全身健康和冠心病有害处了。

这里,还要提醒不少控制饮食的一般中老年人,凡事要掌握分寸,切忌片面性,以免导致贫血性心脏病或其他营养不良性疾病的发生。

细节提醒:

1.发作时要立刻休息,一般病人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消除。

2.药物治疗,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3.谨慎安排适宜的运动锻炼。

便秘的防治和调养

通俗地讲,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隔两日以上排便一次),或虽无时间延长而粪质干燥坚硬,排便困难。在发达国家便秘的患病率相对较高,年龄越大此病患病率越高。在我国,生活在城市里的老年人,几乎有50%抱怨便秘的痛楚,而农村相对较少。

便秘虽是小毛病,但若长期存在,还会伴发其他疾病,如痔疮、肛裂、胀气、失眠、口臭、肥胖、消化不良、肠癌等,因此,对便秘还是应积极治疗。

形成便秘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与饮食有关,有的与运动有关,有的与人体肠道疾病有关。便秘的形成与饮食的结构或偏食有密切关系。粮食加工过细,粗粮进食太少会造成肠道内纤维残渣较少,粪便减少,肠道有效刺激太少,而致大便干燥、秘结。

蔬菜、水果等富含大量食物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的食品摄食不足,使体内缺乏这些必要的营养物质,使大肠缺乏有效的蠕动,也会形成便秘。

辣椒、葱、蒜等辛辣食物有助火伤津液的副作用,容易使肠道内津液缺乏而产生便秘。

饮酒也能助火伤津,导致便秘。

肠道水分缺乏,也致便秘。

工作压力过大,生活起居、饮食无规律,不能定时排便均会引起单纯性便秘。

上年龄和久病、大病、体弱的人,肠蠕动较缓慢,最易形成便秘,对因年老而形成的便秘,称为“老年习惯性便秘”。

要解决便秘难题除了要去正规医院就诊外,还要积极自我调节。

身体早起后多散步、跑步、做深呼吸运动,练气功,打太极拳等,可使胃肠活动加强,食欲增强,膈肌、腹肌等得到锻炼而提高排便能力,均能防治便秘。

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植物神经有一定的自律性,排便也是这样。如果你能养成习惯,到了一定时间就会有便意,从而有效地防止便秘。专家建议,不管有无便意,到时都要蹲一下厕所,有益无害,不妨一试。

重视食疗:食疗是防治便秘的有效方法,且简单易行。食疗原则是:饮食量要足,饮食宜粗细相配,多饮水,多吃生津润肠通便的食物,如梨、香蕉等。

早晚按摩腹部,可站位也可仰卧位,左手撑按于脐部,右手叠压左手上,先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腹部81次,再向逆时针方向揉腹部,次数相等,注意掌下,呼吸自然。

体操疗法:以腹部运动为主的体操将有效地防治便秘。如屈腿运动(仰卧位,两腿同时屈膝提起,使大腿贴腹,然后还原)、举腿运动(仰卧位,两腿同时举起,膝关节保持伸直,然后放下)、踏车运动(仰卧位,轮流屈伸两腿,模仿踏自行车的动作,动作灵活,屈伸范围尽量大)、仰卧起坐(仰卧位,收腹屈伸坐起,两手摸足尖),视体力状况,反复进行多次。

细节提醒:

便秘的饮食原则:

(1)对痉挛性、阻塞性便秘,应采用含膳食纤维少的少渣膳食。含纤维高的蔬菜、水果、粗粮、干豆类食品宜少吃或不吃。忌食浓茶、咖啡、香料、辣椒等刺激性的食品。适当食用含琼脂的食品,如果冻等,以保持肠道中粪便的水分,使大便软润,易于排出。

(2)无力性便秘则宜多食含纤维多的高渣膳食,以刺激肠道蠕动。粗粮、干豆、蔬菜、水果、麦麸等食品,不仅含丰富的纤维,也能提供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并可促进肠蠕动及消化液分泌。洋葱、蒜苗、萝卜、豆类、生黄瓜等产气性食物对防止便秘有利。

(3)对各种类型便秘均适用的膳食原则为:多饮水,以利通便,可每日晨间空腹喝淡盐水或蜂蜜水,也可饮用果汁、菜水等饮料;适当增加脂肪摄入,适当增加豆油、花生油等烹调用油量,有润肠作用,可使大便通畅;酸奶或红茶均有润肠防腐通便作用,有条件者可饮用;限制强烈刺激性食品摄入,如辣椒、芥末等。

冬季积极预防流感

流感是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唾液、鼻腔分泌物而感染的呼吸道传染病。

专家指出,流感和感冒是不同的。

感冒俗称伤风,医学上称为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它的主要特征是病原体复杂多样,多种病毒、支原体和少数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每次发病可以由于不同的病原引起,一个人在一年中可以多次患感冒,一般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而主要有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

流感则完全不同,病原为独特的流感病毒,它的流行一般发生在冬春两季,发病没有诱因,一年中不会多次发病。它最大的特点是发病快、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症状一般来势凶猛,患者常会有高烧、打冷战、头痛、全身关节痛等严重的全身症状,严重的还会并发肺炎、心肌炎,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