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生不可不知的365个健康常识
19776800000055

第55章 秋之实——收获健康好时节(16)

如果你想有一颗宁静的心,让躁动的自己静下来,可以进行自我心理调控。

1.不和任何人进行盲目的攀比,在生活中摆正自己的位置。

2.要脚踏实地地工作,要有开拓、进取、创新意识和竞争精神,但是,这些应该建立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基础之上。

3.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切忌盲目、冲动、丧失理智。

4.遇事善于思考,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跟着感觉走。

5.要有高瞻远瞩的气魄。

细节提醒:

为了使良性暗示达到预期的效果,做良性暗示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克服浮躁心理;二是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良性暗示是一种平心静气潜移默化的心理运动,想一蹴而就,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也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在充满变幻和快节奏的现实生活中,要想保持身心健康,使良性暗示取得实效,必须默默地、静静地、缓缓地、天长日久地进行,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嫉妒是心灵的毒药

嫉妒是痛苦的制造者,在各种心理问题中是对人伤害最严重的,可以称得上是心灵上的恶性肿瘤。如果一个人缺乏正确的竞争心理,只关注别人的成绩,嫉妒他人,同时内心产生严重的怨恨,时间一久心中的压抑聚集就会形成问题心理,对健康也会造成极大伤害。

嫉妒者的几种心态特征常常表现如下:

①争强好胜。

②不能树立正确的目标。

③对自己的现状不满,爱发牢骚。自我评价低,总感到不如别人。

④自恃自己的条件好,希望别人不如自己,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优越感。

⑤感到别人的存在对自己构成了威胁。

如何让自己远离嫉妒心理,拥有健康心态呢?

1.自我宣泄

有时面对生活和事业上的巨大落差,或社会的种种不公正现象,人们都难免一时的心理失衡和嫉妒。这时,要是实在无法化解的话,也可以适当的宣泄一下。可以找一个较知心的亲友,痛痛快快地说个够,出气解恨,暂求心理的平衡,然后由亲友适时地进行一番开导。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要胸怀大度,宽厚待人。和我们自己一样,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渴望。

我们在自己获得成功时一定也要尊重别人的成绩和才华。

3.正确评价竞争

如今社会上竞争无处不在。当看到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的时候,不要盯着别人的成绩怨恨,而要积极寻找别人成功的原因,以此为动力让自己更快的进步。

4.正确评价成功

有了关于成功的正确价值观就能在别人有成绩时,会肯定别人的成绩,并且虚心向对方学习,迎头赶上,以靠自己努力得来的成功为荣。发现不足,迎头赶上。

5.正确评价他人的成绩

嫉妒心往往是由于误解所引起的,即人家取得了成就,便误以为是对自己的否定。其实,一个人的成功是付出了许多的艰辛和巨大的代价的,人们给予他赞美、荣誉,并没有损害你,也没有妨碍你去获取成功。

6.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能客观评价自己,并且去寻找真正的快乐,这些都是远离嫉妒心理的方法。

总之,我们不能光看到别人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找到别人成功的原因,并以此为动力督促自己不断进步。

细节提醒:

有时候,别人的成功是基于自己的特色或长处的,而我们在这方面是不擅长的,这时,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而不是非要跟她一样。比如,我们看联欢会时,看到光彩耀眼的歌星,听别人说他们一晚上的收入有几十万。这时如果我们因此寝食难安,老是想他们的收入,因此感到万分不平衡,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就不值得了。

过度的焦虑要不得

在你面临一次重要的考试以前,在你第一次和某位姑娘约会之前,在你的老板大发脾气的时候,在你知道孩子得了某种疾病的时候,你都会感到焦虑。此时“焦虑”指的是一种没有明确原因的、令人不愉快的紧张状态。焦虑并不是坏事,焦虑往往能够促使你鼓起力量,去应付即将发生的危机。凡事都有两面性,焦虑对人的影响也不仅仅只有消极的一面,它也有积极的一面。

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人的警觉水平,充分调动身心潜能,使自己的知识经验、技能技巧和智力体力达到激活状态。这时,人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思维更加敏捷,心理反应加快,从而能更好地解决面临的问题。试想,如果一个人在面临一场重大考试时,一丝紧张感也没有,那他如何能够进入考试状态,又如何能够考得好呢?

虽然也有学者认为,焦虑不同于紧张,适度的紧张对考试是必要的,而焦虑的影响则与此不同,它使人烦躁不安、心神不定,焦虑导致的是压抑而不是刺激。但是,无论从焦虑与紧张的心理表现还是生理状况上看,要将两者区分清楚是很困难的,焦虑与紧张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目前还难以将它们严格区分开。考生在临场考试时出现紧张和焦虑,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它的产生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需的,但关键在于焦虑的强度。高度的焦虑会使人处于一种极度的紧张状态,产生恐惧,因而可能对工作、学习或者生活产生破坏作用,过低的焦虑则会使人对生活抱无所谓的态度,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样也不利于工作和生活。

在一般情况下(即面临一般难度的任务),中等程度的焦虑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但对于高难度的任务而言,以较低程度的焦虑效果为好。因此,若要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改善生活状态,就应保持一定程度的、中度以下的焦虑,无所谓态度或忧心忡忡的状况都是一种极端。

但是,如果焦虑过多,以至于达到焦虑症,这种有积极意义的情绪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它会妨碍你去应付、处理面前的危机,甚至妨碍你的日常生活。如果你得了焦虑症,你可能在大多数时候,没有什么明确的原因就会感到焦虑,你会觉得你的焦虑是如此妨碍你的生活,事实上你什么都干不了。

细节提醒:

卡耐基主张面对焦虑及担心的基本原则有三:一,弄清事实;二,分析事实;三,做成决定。我觉得这三个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狭隘心理是疾病的根源

心胸狭窄的人,对比自己强的人嫉妒,对不如自己的人又看不起。他们生性多疑,一点小事也常常折腾得吃不好睡不香。狭隘是许多疾病的根源,是亚健康的诱因。要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必须要摒弃狭隘的心理。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的大家庭当中,总要与人相处,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高素质的现代人的重要标志。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豁达大度,要善于容纳与自己志趣、爱好和风格不同的人。

要心怀坦荡,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互谅就是彼此理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谅解他人。有了相互之间的谅解,就能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容的品格。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自觉做到以集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相互之间的矛盾才更容易化解。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是难以和他人和睦相处的。互敬,就是彼此尊重。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自敬之”。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品质气质的差异,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然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化解矛盾的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人与人之间发生误会甚至矛盾冲突是常有的事。关键是如何解决矛盾。宽容的人,会主动原谅他人的过失,一笑了之;有的人能化敌为友,用宽容征服他人。这些做法都有利于解决问题,融洽彼此的关系。

人的心好像永远不容易得到满足,因为我们常为一些不顺心的小事抱怨或争吵,却很少让我们得到快乐与幸福,我们就是这样,往往忽略了生活中那些美好的、幸福的一面,却斤斤计较那些不如意的事情,而让我们原有的快乐都被那些懊恼和不愉快给代替了。

所以只要心胸开阔、抱着喜悦和满足,并放松心情,笑口常开,不怨天尤人,那么,就会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猜忌与隔阂,而拥有真正的快乐。

细节提醒:

怎样与心胸狭窄的人相处

1.要有大度的气量。与心胸狭窄的同事相处,肯定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果缺乏气量,与之斤斤计较,就无法相处。

2.要有自己超越于他的气度。这一超越是在心理上坚持自己比他强,在事业上比他做得好,在人际关系上比他善处理。

3.要有忍让的精神。同事因心胸狭窄,做出了对不住自己的事来,应该忍让。提倡忍让,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对同事心胸狭窄忍让,但对他的错误思想和行为绝不迁就,这才是忍让的全概念。

攀比让你远离健康

看到人家结婚,车如龙,花似海,浩浩荡荡,又体面,又气派。想想当年自己,几斤水果几斤糖,糊里糊涂就和自己的男人圆了房,心里就屈。

看到人家暮有进步,朝有提拔,今日酒吧,明日茶楼,而自己却是滴水穿石,总在原地,猫在家里,像只冬眠的熊,心里就酸。看到人家,逢年过节,送礼者踏破门槛、挤裂墙,而自家却是“西线无战事”,“顿河静悄悄”,心里就妒。

看到人家儿成龙,女成凤,而自家小子又倔又强没出息,心里就怨……

看看别人,比比自己,生活往往就在这比来比去中,比出了怨恨,比出了愁闷,比掉了自己本应有的一份好心情。长此下去,人很容易被抑郁侵袭,最终危害身体健康。

攀比,或许是人的一种天性,联想的天性。一个人有思维,必定有思想。看到人家好,人家强,凡夫俗子,哪个不心动?就算是道人法师,也要三声“阿弥陀佛”,才能镇住自己的欲望和邪念。生活的差别无处不在,而攀比之心又是难以克服,这往往给人生的快乐打了不少折扣。但是,假如我们能换一种思维模式,别老是搁着脑壳往上瞧,专拣自己的弱项、劣势去比人家的强项、优势,比得自己一无是处,那样多累。也把眼光放低一点,学会俯视,多往下比一比,生活想必会多一份快乐,多一份满足。正如一首诗中所写:“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头轻些儿。”再说骑大马的感觉也并不一定就是你想像的那么好,也许跨着驴子,优哉游哉,尚能领略一路风光,更感悠闲、自在。

理性地分析生活,我们也会发现,其实,终其一生,生活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公正的,没有偏袒。人生是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短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所拥有和承受的祝福寿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是一样的、相等的。这既是自然赋予生命的规律,也是生活赋予人生的规律,只不过我们享用、消受的方式不同,这不同的方式,便演绎出不同的人生。于是,有的人先苦后甜;有的人先甜后苦;有的人大喜大悲,有起有落;有的人安顺平和,无惊无险。

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何必去跟别人比呢?

细节提醒:

试一试把一些你认为亟待处理的事搁置一边,努力忘掉它。一段时间以后,这件事也许果真就不那么重要了。时间的长河会淘洗掉许多生活琐事的痕迹,你如果为它付出了过多的精力,那么你的生命有很大一部分就被白白浪费掉了。

最后,你也许会惊讶地发现一个窍门:许多事我们知道就行了,常常不必把它挂在心上。

适当放松,缓解紧张

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特点是高速度、高节奏、高效益。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人们在精神上的紧张感也在逐步升级。有的人说:“压力太大了,竞争太激烈了,工作太紧张了,真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的确,这是当今社会的真实写照。紧张是客观的,有时也是必需的,但如果人的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缓解的话,那就可能引起情绪障碍。

什么是紧张情绪呢?它是指人们精神活动的一种现象,一种因某种强大压力所引起的、高度调动人体内部潜力以对付压力而出现的一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急变化。每个人在他的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来说,在重要的关键时刻,情绪的适度紧张不但不是坏事,而且还是必需的。它可以使我们的思想高度集中,充分动员全身的一切力量,产生一种增力作用,从而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准。

适度的紧张有益,但过度的紧张将会对人体产生抑制作用。

过度紧张,会使人动作失调,会使人行为紊乱,会降低效率。因为人们在过度的紧张情绪下,会使脑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失调,出现暂时性的不平衡。

偶尔出现过度的紧张如能及时调整,不会对人造成大的危害,但持续的情绪紧张状态对人体特别有害。有人把持续的情绪紧张称之为体内的“定时炸弹”。因为持续的紧张会使人体内的茶酚胺的分泌增加,使心搏有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肌代谢所需的耗氧量增加。这种变化将会引起心律紊乱,是诱发心脏病的因素。因此,长期、高度的情绪紧张,对人体是十分有害的。

除了适度的紧张和过度的紧张以外,有的人还常常会表现为临场的紧张状态。如第一次上台讲演、第一次出场演出、第一次与强劲的对手竞争等,都会使人在精神上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神经活动的弦一下子绷得很紧很紧,造成行为的慌乱和失调,这通常称之为临场紧张,或叫“怯场”。

要消除紧张情绪,可以转移注意力,采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向身边的好朋友倾诉,保持镇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