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诗词赏析
19776500000015

第15章 山水诗(2)

与前两句重点描述自己观潮的视角不同,后两句转换了描写的角度。“人山纷赞阵容阔”,作者在这句里突出了其他观潮者的反应,通过人们对江潮的称赞叹赏,写出了江潮如千军万马一样,向前奔腾推进的壮阔景象。“铁马从容杀敌回”化用陆游的“铁马冰河入梦来”,写出了作者观潮后的总体感受和想象,回落的江潮波光闪耀,就像一队队披挂铁甲的战马杀败敌人后从容归去一样。

总的来看,这首诗虽然只是一首即兴之作,并且篇幅短小,但是却写出了钱塘江涌潮时潮起潮落的全过程,并且前两句写钱塘潮来势迅猛,后两句写钱塘潮从容回落,前后映衬,首尾呼应。首句和末句都化用古人的诗句,这表现出毛泽东非凡的艺术创造力。

云横九派浮黄鹤——《七律·登庐山①》

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②。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③起白烟。

陶令④不知何处去,桃花源⑤里可耕田。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

题解

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先后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7月2日至8月1日)和八届八中全会(8月2日至16日)。会议由毛泽东主持,在会议中总结了1958年“大跃进”的经验教训,纠正了高指标、浮夸风、共产风等“左”的偏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会议之前,毛泽东登上庐山,观赏美景,在下山后不久写下了这首词。诗前原有一篇小序:“1959年6月29日登庐山,望鄱阳湖,扬子江。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方升,成诗八句。”由此可见毛泽东当时的心情是非常愉悦的。

注释

①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南靠鄱阳湖,风景壮美,气候宜人,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相传公元前600多年周定王时期,有匡姓兄弟七人结庐隐居在山上而得名。

②四百旋:庐山盘山公路35公里,有近四百处转弯。

③九派、三吴:毛泽东1959年12月29日致钟学坤的信中曾写过“九派,湘、鄂、赣三省的九条大河。究竟哪九条,其说不一,不必深究。三吴,古称苏州为东吴,常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

④陶令:即陶潜(公元365~427年),一名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曾经做过彭泽县令,所以又被称为陶令他曾经多次登临庐山,他辞官后的归耕之地,离庐山也不远。

⑤桃花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设想的一个没有租税,没有压迫的理想世界。

赏析

庐山之美天下闻名,因此歌咏庐山的名篇佳作也非常多,淳厚的文化氛围为庐山的自然美增添了异彩。1959年6月底,毛泽东也登上了庐山,站在山顶,他远眺山景、水势,由景及情,为庐山留下了这首豪放之歌。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开篇横空一个“飞”字,气势磅礴,而且静景动写,描绘庐山突兀而来,就仿佛是从天外飞来一样,巍然耸立在长江边上,以“大江”与“飞峙”的庐山相映衬,使庐山的雄姿更加鲜明突出。紧接着,作者用一个“跃”字表现出他登山的轻快神速,“四百旋”则写出了环山道路的盘旋曲折,这句将作者登上庐山时那种兴奋而轻松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首联开门见山,点明题意,庐山的飞峙和作者飞跃登山的豪情,都体现出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让我们不禁联想到新中国就如同雄伟壮丽的庐山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而祖国的建设也正在以一日千里的态势飞跃前进。

颔联出句首先看到一个“冷”字,既有冷静之形,又有冷淡之态。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作者担负着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任,此时此刻,他站在高山之巅,放眼世界,用冷峻的目光看着国际上恶毒咒骂我们的反华势力,从而表现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坚定自信的态度和对敌人的蔑视,从中我们似乎看到了鲁迅先生那种“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傲骨。接着作者把视野收缩回国内,看到的是“热风吹雨洒江天”的景象,句子中的“热风”一语双关,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指人民群众挥汗如雨的劳动景象,

接着作者继续写登高远眺时所看到的景象,“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在这两句里,作者只用寥寥几笔就为我们绘画出一幅雄浑激越、气吞万里的长江图景。往西看,云浮水拍,武汉三镇如同云天黄鹤,正在展翅试飞;向东看,大江滔滔,奔流到海,吴越之地云烟浩渺,隐隐在目,令人浮想联翩。作者所描绘的这浩瀚长江的景象,是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景象的象征,在这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一个赤子的爱国情怀。

最后作者抚今追昔,他首先想到的是陶渊明,这是因为陶渊明是浔阳人,又经常往来于庐山,所以人们在游览庐山时,总会想起这位伟大的诗人。作者在这里将陶渊明笔下那乌托邦式的“桃花源”同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相比较,以不乏幽默的语调问道:“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从而表达了对新中国的礼赞。最后两句以发问作结,一问便收,蕴涵着无穷的韵味,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

通读全篇,这首诗不仅气象恢弘,境界辽阔,而且情景交融,寓意深刻。作者紧扣题目来写,先写登山过程,再抒发登山后的所见所感,然后联想到与庐山有关的历史人物,最后由陶渊明及其幻想的乐园回到眼前的现实。通过这样的描写,寄寓了情思,歌颂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同时蔑视国外反华势力,使全诗呈现出鲜明的时代色彩。

初稿对照

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欲上逶迤四百盘。

冷眼向洋观世界,热肤挥汗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潜不受元嘉禄,只为当年不向前。

梅花欢喜漫天雪——《七律·冬云》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

雪压冬云①白絮②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③急④,大地微微暖气⑤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

题解

1962年冬,这个时候正是大雪纷飞的季节,而国际、国内的形式也和这个季节雾气沉沉、冰天雪地的寒冷天气一样。在国内,我国刚经历了三年的自然灾害,经济形势虽然有所好转,但是仍然有很多困难。在国际上,各种反华势力勾结在一起,不断掀起反华浪潮,这首诗就是毛泽东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

注释

①雪压冬云:“冬云压雪”的倒装,形容雪下得非常大。

②白絮:柳絮,这里用柳絮指代雪花。

③寒流:寒冷的气流,这里象征反华势力。

(4)急:初稿为“泄”,改后增加了一种急迫感。

⑤暖气:和暖的空气,这里指革命力量。

赏析

这是一首政治诗,但却没有任何说教成分。作者写景言志,借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情感,反映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严峻形势,表达了中国人民坚持原则、敢于斗争的立场,由衷地赞美他们像梅花一样不畏严寒,与风雪斗争的英雄气概。

首联“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紧扣题目,为我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冬云低垂,大雪纷飞,百花凋零的严冬景象。这种肃杀的景象,既是对自然景物的实写,又是暗指当时严峻的政治形势。当时,在国际上各种反华势力对我们进行攻击、施加压力,妄想使我们屈服。从表面上看我们似乎很孤立、很困难,其实这种现象只是“一时稀”,真正的共产党人并没有屈服,他们仍然在顽强地战斗,所以,胜利最终会属于我们。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冬季的气候是寒冷的,但同时也有暖气在逐渐地上升,春天的信息已经露出,明媚的春天即将来到。作者通过这种自然现象表明,虽然国际上的反华势力猖獗,国内经济出现了困难,但是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从而激励我们去冲破眼前的黑暗。作者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用长远的眼光看事物,这表现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

颈联“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作者在这里再展当年的英迈豪气。他热情地赞扬了那些坚持革命真理,敢于斗争的革命者,把他们称为敢于驱除“虎豹”和“熊罴”的英雄豪杰。一个“独”字,表现出作者要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独驱一切“虎豹豺狼”。“虎豹”和“熊罴”分别喻指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在这里把它们放在一起,归为一类,既形象地点明它们反革命、反人民的本质,又在诗意上与冬景相谐调。

尾联“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用“梅花”与“苍蝇”进行对比,描写了在同样严酷的环境下,二者不同的表现和不同的命运。面对“雪压冬云白絮飞”的恶劣气候和环境,梅花不仅不害怕,反而是“欢喜漫天雪”,这象征着作者以及中国人民的高洁和不屈不挠的斗志和精神。而那些“苍蝇”,也就是那些害怕斗争的修正主义者,在寒冬时节被冻死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首诗很有特色,在写景的同时蕴涵着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灿烂的阳光必将驱散乌云,浩荡的春风必将战胜滚滚的寒流。另外,毛泽东在这首诗中用了“虎豹”、“熊罴”、“苍蝇”三个意象指代敌人,仅用“梅花”这一个意象指代革命者,这也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初稿对照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泄,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