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诗词赏析
19776500000012

第12章 军旅诗(7)

与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清平乐·会昌》相比,这首词色彩明丽,作者用充满豪情的笔调表达了热烈欢快的情感。这主要是因为这时的毛泽东已经恢复了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并且他带领着红军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而《清平乐·会昌》之所以色调苍凉,在豪壮中流露着压抑、郁闷的情感,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毛泽东正处在逆境之中。所以,通过两首词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心境的巨大变化以及中国革命的发展、变化。

另外,毛泽东所创作的诗词通常都是上阕写景,下阙抒情,但是这首词却是个例外。它的上下两阕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发自己情感,而且在写景时也不是对景物单纯的描绘,而是选择了浸透着浓重感情色彩的典型景物,从而为后两句的抒情做了铺垫。

在遣词造句上,这首词用语通俗简练、形象生动。“天高云淡”中的“高”字写出了秋日晴空的高远,“淡”字则写出了秋日云层的特色;“望断南飞雁”中的“断”字,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向远处凝神注视的神态,而“红旗漫卷西风”中的“漫”字,则以红旗舒卷的状态,准确地表现出战士们胜利后的喜悦心情。可以说,这些字抒情状物,刻画入微,因此把毛泽东称为一位优秀的语言大师也不为过。

初稿对照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旄头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他年缚取苍龙?

塞上征马嘶北风——《五律①·张冠道中》

一九四七年

朝雾弥琼宇②,征马嘶北风③。

露湿尘难染④,霜笼鸦不惊。

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

踟蹰⑤张冠道,恍若塞上⑥行。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版《毛泽东诗词集》,根据抄件刊印。

题解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介石即着手内战,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准备消灭共产党。1947年3月中旬,蒋介石命令胡宗南指挥14万人的军队,向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发动进攻。同年3月18日,毛泽东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率领中共中央机关撤离延安。随后,他在陕北延川、清涧等地作战,张冠道是他当时转战中经过的一条道路。这首诗也就是在行进在张冠道时所作的。

注释

①五律:五言律诗的简称,属于近体诗中律诗(格律诗的意思)的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或排律。排律一般都是五言的,句数不定,但必须超过八句,句数是偶数。

②琼宇:同“玉宇”,玉一样光洁的天空。

③嘶北风:在怒号的北风中长鸣。

④露湿尘难染:寒露打湿土地,尘土难以沾染衣物。

⑤踟蹰:徘徊不进的样子。

⑥塞上:边远地区,这里指我国北方长城内外。

赏析

这首诗颇具唐朝边塞诗的诗风,全诗描绘了拂晓时我军在张冠道上行军的情景,突出了转战途中艰苦的战斗环境,从而表现出我军战士们不畏艰难困苦的乐观战斗精神。

首联“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作者从大处着笔写远景,点明了时间、气候。在一个弥漫着大雾的早晨,向远处观望却看不到一个人影,只能听见战马在怒号的北风中嘶鸣。这两句虽然没有写人,但是通过战马的嘶鸣我们可以想象到一支斗志高昂的部队正在凛冽的北风中行进。

颔联“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作者这时从远景写到近景,寒露打湿了脚下的土地,因此尘土不能飞扬起来附着在将士们的衣物上;严霜笼罩着树林,乌鸦因为寒冷,见到人也不再惊飞,这为我们渲染出一种冷寂与清净并存的环境氛围。

颈联“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这两句把目光投向正在行军的我军将士身上,并进一步突出了天寒。由于露水重,将士们的军衣已经被浸透了,但是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湿漉的军衣马上就冻结得像盔甲一样又重又硬,而且将士们的胡须和眉毛都凝结成冰凌,就像银白的冰花一样,这又为我们渲染出一种行军艰难的环境氛围。

尾联“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不仅点明了题目,而且也表现出我军将士从容镇定的心态。唐朝边塞诗开头往往是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气,而结尾时又难藏思乡的“边愁”。而这首诗却戛然而止,不再承接古人“将军百战征夫泪”的余情,却让人回味无穷。

综观全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人,但又不是单纯地写景写人,而是以景衬人,以人衬景,景色人物交相映衬,很好地再现了我军将士们在艰苦转战时与敌人周旋的情景。

大野秋风奏凯歌——《五律·喜闻捷报》

一九四七年

中秋步运河①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②作。

秋风度③河上,大野④入苍穹。

佳令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⑥,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⑦奏边城。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版《毛泽东诗词集》,根据抄件刊印。

题解

1947年3月,毛泽东撤离延安之后,与彭德怀所领导的西北野战军一起,利用熟悉的陕北地形,采取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而逐一歼灭敌军有生力量的作战方针,采用“蘑菇战术”与敌人周旋,把敌人弄得筋疲力尽后,再选择有利时间,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1947年9月中旬,人民解放军收复重镇蟠龙,毛泽东闻此捷报,内心自然充满了喜悦,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注释

①运河:指陕北米脂县一带开凿的水渠。

②蟠龙:在延安城东北70多里处,是一个古镇,当年蒋介石进攻陕北时重要的物资补给基地。

②度:同“渡”,渡过。

④大野:一望无际的原野。

⑤佳令:美好的节令,这里指1947年的中秋节。

⑥鸿音绝:书信断绝,古代有“雁足传书”的说法。

⑦凯歌:1947年8月,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取得沙家店战役胜利,红军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同年9月中旬,又收复青化砭、蟠龙等重镇。

赏析

与《五律·张冠道中》一样,这首诗同样带有唐代边塞诗的韵味,这说明毛泽东极善于写作边塞诗,并能够准确地借用唐代边塞诗中特有的意象,创造出具有新的时代特征的雄浑豪迈的边塞诗。

这首诗的首联写的境界开阔,为我们点明了季节和地点。“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阵阵的秋风轻拂着河水,一望无际的原野融入高旷的蓝天,这样的景色在让我们感到心旷神怡的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作者此时欢快欣喜的心情。

颔联“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紧扣诗前小序中的“中秋”二字,美好的中秋佳节伴随着我军将士们胜利的喜悦来临,一轮明月从云彩中升起,字里行间中同样流露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军的将士们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因为战争的阻隔,导致不是“鸿音绝”,就是“信未通”,这也使作者的情绪由前四句的轻快转为凝重、沉郁。

但是沉郁的心情只是暂时的,在尾句里,儿女情长陡然转向风云之气,回到了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本色。“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这两句点明了主题,就在作者和将士们翘首企盼的时候,从前线传来了胜利的捷报,广大军民顿时欢声雷动,胜利的欢呼声马上响彻在边城的上空。

通篇来看,这首诗层层推进,从容不迫,最后与题目“喜闻捷报”紧密相扣,可以说是一气呵成。另外,在战乱中直白地道出想妻念儿的情怀,这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是很少见的。

天翻地覆慨而慷——《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①风雨②起苍黄③,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④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⑤。

宜将剩勇追穷寇⑥,不可沽名学霸王⑦。

天若有情天亦老⑧,人间正道⑨是沧桑。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

题解

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后,人民解放军已经胜利地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大半个中国。南京的蒋家王朝已成土崩瓦解之势。见此形势,蒋介石马上假借“和谈”之名休养生息,准备作最后一搏。1949年1月27日,蒋介石宣告“引退”,由李宗仁代理国民党政府总统一职。李上台后,宣称“中共方面所提八条件,政府愿即开始商谈”。中国共产党为保民众利益,同意接受“划江而治”。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代表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4月20日是这个协定的最后签字日,但是南京国民政府却在蒋介石的幕后操纵下,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国共两党和平谈判最终破裂。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早已做好准备的百万雄师在4月21日晚兵分三路强渡长江天险,一举摧毁了敌人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并于4月23日占领南京,这宣告国民党反动派22年的“金陵春构”从此破灭。毛泽东获知解放军占领南京之后,作了这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以纪念胜利。

注释

①钟山:南京东面的紫金山,这里用钟山指代南京。

②风雨:风云,比喻变幻莫测的革命形式,这里指解放南京的革命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