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佛修大智,道养心性:成大事不可不知的佛道智慧
19776400000044

第44章 幸福来自于内心的简约(2)

正是因为有些人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利与不利,没有正确认清自己的价值,没有好好地活在这个世界里,才会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寻找属于你自己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

生物界寿命的长短,决定了生命境界的不同感受:树根上的小蘑菇寿命不到一个月,因此它不理解一个月的时间是多长;蝉的寿命很短,生于夏天,死于秋末,它们不知道一年当中有春天和秋天。它们的生命都是短暂的,一般人觉得它们可怜。

其实,不完全就是这样。那些生命即使活了几秒钟也觉得自己活了一辈子,因为它们有它们的快乐。感受的境界各自不同,生命也各有各的幸福。

或许你的生活很简单,但是你也会有自己的乐趣。人生的真正幸福,就在于最简单的满足。

有一天,佛遇见一个农夫,农夫非常苦恼,他向佛说:“我家的水牛死了,没有它帮忙,我怎能下田工作?”佛听了后赐给他一头牛,农夫很高兴,佛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佛遇见一个外出做生意的男人,他向佛说:“我的钱被人骗光了,没有盘缠回家了。”于是佛送给他路费,男人很高兴,佛在这个男人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再有一日,佛在路上遇到一位诗人,诗人年轻、英俊、有才华而且富有,妻子也年轻美貌,善良贤慧,但诗人过得不快乐。

佛问诗人:“你不快乐吗,我能帮你吗?”

诗人对佛说:“我什么都有,就是欠一样东西,你能给我吗?”

佛回答说:“可以。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

诗人直直地望着佛说:“我要的是幸福。”

这下子把佛难倒了。佛想了想说:“我明白了。”然后把诗人所拥有的一切都拿走。佛拿走了诗人的才华、毁去他的容貌、夺走他的财富,并使诗人的妻子大病一场,佛做完这些后就离去了。

一个月后,佛回到诗人身边,诗人那时已饿得奄奄一息,衣衫褴褛地躺在地上挣扎。于是,佛又把诗人曾经拥有的一切又都还给了他。半个月后,佛再去看望诗人。这次诗人搂着他的妻子,不住地向佛道谢,感谢佛让他得到了幸福。

其实,幸福每时每刻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发现它、理解它、感受它,创造它。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幸福是使人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有人说幸福是你得到了想得到的东西,有人说幸福是衣食不愁高枕无忧,有人说幸福是健康,是长寿。有人说幸福是你饥饿时的面包;是你劳累时美美地睡上一觉的思梦席;是你伤心时的一句安慰的话语;是你哭泣时递过来的那一张温柔的纸巾;是严寒时你身边的那一盆炭火,是酷暑时你畅饮的那一瓶冰红茶;幸福是海外游子回到那久别的故土;幸福是……

什么是幸福,怎样才算是幸福?幸福没有绝对的答案,关键在于你的生活态度。

首先我们学会理解幸福,幸福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把对幸福的理解建立在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切不可脱离实际,不可好高骛远,那么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人来到这个世界后,一开始无忧无虑,因为需求的东西少,负担少,所以得到的快乐也就多。随着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断地增加,要求不断地提高,各种各样的负担和烦恼也由此而生,除了苦苦挣扎得到想要得到的一切之外,再也没有时间去想自己是不是过得快乐。到了最后,等到终于明白了这个问题,生命的守护神已经开始远离你而去了,等待你的就是生命的衰落、灭亡。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那山中的芙蓉花并不因生在深山而黯然伤神。春来秋去,它依然绽放自己生命的美丽,灿烂地活在世上,体验生命的大幸福。

找回本真,幸福的极致是流泪

人在最幸福的时候还在笑吗?很多人可能会这么认为,其实,在笑的绝不是最幸福的时刻,一个人真正达到幸福的巅峰往往会“喜极而泣”。

当人性自然的清净面即所谓本性、本来面目呈现的时候,自己有无比的欢喜,但是找不到欢喜的痕迹,自然会哭起来。而你问他哭什么?他并不伤心,而是自然的、天性的流露。就仿佛自己失掉的东西忽然找到了,那个时候就有无比的欢喜,那是自然涕泪悲泣的感受。

每一个人在世俗社会中熏染得久了,就会越来越世故。心灵的泉水就会越来越少,甚至干涸。因此,那些能够保持自己本真天性的人往往会拥有别人想象不到的幸福。

有一天,怀海禅师陪马祖道一散步,听到野鸭的叫声,马祖问:“是什么声音?”“野鸭的叫声。”过了好久,马祖又问:“刚才的声音哪里去了?”怀海答:“飞过去了。”马祖回过头来,用力拧着怀海的鼻子,怀海痛得大叫起来。马祖道:“再说飞过去!”怀海一听,立即醒悟,却回到侍者宿舍里痛苦起来。同舍问:“你想父母了吗?”答:“不是。”又问:“被人家骂了吗?”“也不是。”“那你哭什么?”怀海说:“我的鼻子被马袒大师拧痛了,痛得不行。”同舍问:“有什么机缘不契合吗?”怀海说:“你去问和尚去吧。”同舍就去问马袒大师:“怀海侍者有什么机缘不契合?他在宿舍里哭。请和尚对我说说。”大师说:“他已经悟了,你自己去问他。”他回到宿舍后,说:“和尚说你悟了,叫我来问你。”怀海呵呵大笑。同舍问:“刚才哭,现在为什么却笑?”怀海说:“刚才哭,现在笑。”同舍更迷惑不解。

一次,怀海禅师上堂说: 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

体露真常,不拘文字。

心性无染,本身圆成。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

意思是说灵光独自闪耀,就可以脱离尘世的牵累。本性显露、真理永恒,无须拘泥于语言文字,心性清净,没有污染,本来就已圆满完成。所以只要远离虚妄尘缘,就可以觉悟。

其实,学佛修道究竟在修些什么呢?禅宗大师们告诉我们,学佛修道修的目的无非是重新找到自己阔别已久的本真个性,那时候人就会不沾染任何俗世的目的,悠然地活在这平凡的人间,并在这平凡之中体悟到常人不能体悟到的美丽。这个时候,流泪和欢笑又有什么区别呢?

生活是公平的,给谁的东西都不会太多

如果人一生都要求幸福,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幸福就像轻飘飘的羽毛一样难以把握,而艰难痛苦就像脚下的大地一样始终不离左右,所以人一生都是身在祸福之中。明白了这点,你就能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身边的得失。 

有一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仅三十多岁就已经红得发紫、誉满全球,而且家庭美满让人们非常欣羡。

一次她到邻国开独唱音乐会,入场券早就被抢购一空,当晚的演出也受到极为热烈的欢迎。演出结束之后,歌唱家和丈夫、儿子从剧场里走出来的时候,一下子被早已等在那里的观众团团围住。人们七嘴八舌地与歌唱家攀谈着,其中不乏赞美和羡慕之词。

有的人恭维歌唱家年纪尚轻就开始走红进入了国家级的歌剧院;有的人恭维歌唱家有个腰缠万贯的某大公司老板作丈夫,而膝下又有个活泼可爱、脸上总带着微笑的小男孩……在人们议论的时候,歌唱家只是在听,并没有表示什么。等人们把话说完以后,她才缓缓地说:“我首先要谢谢大家对我和我的家人的赞美,我希望在这些方面能够和你们共享快乐。但是,你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另外的一个方面没有看到。那就是你们夸奖的活泼可爱、脸上总带着微笑的这个小男孩,他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哑巴,而且,他还有一个姐姐,是需要长年关在装有铁窗房间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歌唱家的一席话使人们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很难接受这样的事实。

这时,歌唱家又心平气和地对人们说:“这一切说明什么呢?恐怕只能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上帝给谁的都不会太多。”

命运给谁的都不会太多,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命运之手在这一点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拥有的,也会有相应的失去。在慨叹不幸时,多想想自己所拥有的,每一样都是最宝贵的。

人生总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一时的得意并不代表永久的得意;然而,在一时失意的情况下,如果你不能调整心态,就很难再能有得意之时。一生都在祸福中,因此,面临失意或悲伤时,我们要学会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祸福,做自己的主人,不为外界所左右。

看透物质的陷阱,找到生活的真正幸福

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并不需要一味依靠物质,不需要虚伪的荣耀。不合理的、非法的、不择手段地得到富贵是非常可耻的事。这种富贵,对他来说等于浮云一样,聚散不定,看通了这点,自然不受物质环境、虚荣的惑乱,可以建立自己的精神人格了。

有一次,净空禅师在香港讲经。

期间,遇见一位金银珠宝很多的居士。有一天,居士拉着禅师前往银行去见识见识他那些珠宝,因为他的珠宝放在银行保险柜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