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最是元曲销魂
19772900000010

第10章 附录

杂剧

杂剧可分为宋杂剧、金院本和元杂剧。就其音乐——北曲来说,则是一种早期的以曲牌体为特色的重要声腔系统。它吸收、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优秀成果,对当时的南戏和明代以来南北各种地方声腔剧种给予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杂剧最早见于唐代,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到了宋代逐渐成为一种新表演形式的专称,包括有歌舞、音乐、调笑、杂技。北宋以后,杂剧既有随南宋南迁的,也有为金所继承的,金继承的宋杂剧也称院本,性质上与宋杂剧却没有区别。北宋末至南宋初,南方也产生了一种与宋杂剧不同的戏曲南戏,又叫戏文,又因为产生地在浙江温州,所以又叫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南戏重故事情节,结构可调整,而宋杂剧基本由三段构成。南戏虽不讲究宫调,后来才形成集曲成套,曲牌连接有一定次序。

到了元代,杂剧几经发展成熟,元杂剧又被称为北杂剧、北曲、元曲,与南戏在中土各占一席。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两部分,它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形成。

13世纪后半期,元杂剧雄踞剧坛。它的结构呈显著的四折一楔子结构,一人主唱,曲白相连。“折”相当于一场戏,一折当中场景可有所变换。“楔子”的篇幅比较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前作为序幕,偶尔也会放在两折之间作为剧情的过渡。个别杂剧亦有突破四折一本的形式的,例如《赵氏孤儿》,其为五折。一般说来,一本为一剧,但《西厢记》则是以五本为一剧,看来故事的内容对剧本也甚有影响。元代杂剧剧本注重舞台性,角色分工类型化,漠视生活外部形态真实,以类型化、象征化的手法,表现剧作的内在情绪。内容多为民间传唱的故事,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

杂剧有三个构成部分:宾白、唱词、科介。三者交相配合,推动剧情发展,刻画人物性格。“白”有韵白、散白,还有“带云”、“背云”、“内云”等名目,起串联唱词、交代内心活动、人物间交流的作用。“科介”包括人物动作、表情、武打、歌舞以及音响效果等内容。“唱词”是在音乐上采用联套方式,由同一宫调的数支曲子组成,一折一套。

元杂剧的音乐北曲,是形成于北方的一种曲牌联套体声腔系统。它继承了唐宋以来的歌舞音乐(如大曲和转踏)、说唱音乐(如鼓子词、唱赚和诸宫调)、歌曲(如曲子词、汉族和北方兄弟民族的民间歌曲)等音乐元素。

散曲

散曲被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其名最早见于明初期朱有敦的《诚斋乐府》,它指出散曲只含小令,不包括套数。明代中叶以后,散曲的范围逐渐扩大,把套数也包括了进来。至20世纪初,吴梅、任讷等曲学家等人确认,散曲包含小令和套数。

散曲产生于民间的俗谣俚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在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乐曲进入中原之后,与中原正乐融合,许多传统词曲不能适应新的音乐形式,散曲即应运而生。金元时散曲于北方起源,故又称北曲。它包括小令、套数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主要形式。

小令又叫“叶儿”,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则是由数支小令联合而成,题同调,内容相连,首尾句法相同,每首小令可以单独成韵,多的可达百支。

套数又称“套曲”、“散套”或“大令”,是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有三个特征:全套必须押韵相同;需有尾声;同宫调的两个以上的单曲连缀而成。套曲篇幅相对大,内容复杂,或抒情,或叙事,或二者兼而有之。

带过曲是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如【雁儿落带得胜令】、【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等,曲牌最多不超过三首。带过曲属于小型曲组,容量较小,没有尾声。

散曲从结构上还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它之所以称为“散”,是相对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的。但它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文体。其特性有三点:语言有一定格律,同时吸收口语自由灵活的特点,因此呈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散漫化的状态;艺术表现上比近体诗和词更多地采用“赋”的方式,加以铺陈;散曲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压,句中还可以衬字。北曲衬字可多可少,南曲有“衬不过三”的说法。

南戏

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在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以音乐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重要的戏曲声腔系统,为其后的许多声腔剧种,如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的兴起和发展起到基础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自宋元以来,有名目留存的南戏共238种,有残文佚曲流传的约为130多种,但现有完整剧本流传的仅19种。

元末明初流行南戏有《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和《杀狗记》,合称“四大南戏”,是其在元末明初的代表作品。

《琵琶记》是南戏发展的顶峰,由温州瑞安人高则诚于元朝至正年间,依南宋戏文《赵贞女蔡二郎》编撰而成,它在中国戏剧史上被称为“词曲之祖”,是南戏时代与传奇时代间的桥梁,对明代戏曲创作的影响非常深远。

杂剧角色

杂剧角色有四类:旦(女性)、末(男性)、净(刚烈豪强及滑稽人物)、杂(其他杂色),每类皆有更细致的区分。

正旦或正末扮演主要角色,剧本有旦本、末本之分。

曲牌

曲牌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明代王骥德《曲律》里解释:“曲之调名,今俗曰‘牌名’。”古代词曲创作本是“选词配乐”,后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如【折杨柳】、【后庭花】、【虞美人】、【懒画眉】等,遂称之为“曲牌”。从汉魏乐府、唐宋词调以至金元剧曲散曲、明清歌谣俚曲,曲调屡有增减。明沈璟《九宫词谱》共列曲牌685种﹔清乾隆十一年编成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汇集南北曲曲牌2094种(同名异体共达4466支),每种曲牌各有专名。明代以前所形成的戏曲声腔,如昆山腔、弋阳腔,以及由明清俗曲发展成的戏曲剧种,大多以曲牌为唱腔的组成单位,通称作“曲牌体”唱腔。

曲牌牌名来源有多种:以地名命名,如【梁州序】、【伊州衮】、【福州歌】、【东瓯令】等﹔有以曲牌节拍或节奏特点命名,如【长拍】、【短拍】、【节节高】等﹔有以乐曲曲式结构命名,如【三段子】、【四换头】、【三叠排歌】、【三部乐】等﹔有的以来源命名,如【文序子】、【大迓鼓】、【卖花声】等﹔有因字面错讹而转义为名,如【朝天子】原是名种牡丹【朝天紫】﹔【醉翁子】原是唐人讽咏醉公子的篇名。此外,还有其他民族语言的音译,如【者古】、【魔合罗】、【拙鲁速】、【阿纳忽】等,以及歌者创用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