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魏晋风骨化沉香
19772600000007

第7章 山水诗话,处处景语皆情语

山水田园里的风光,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命途多舛的文人们寄托情感的地方。他们将生活坎坷的不甘与鸿鹄之志附于山水间,用一首首诗歌将掩埋于内心的深情化作景语,让人在为文章勾勒出的绝色景致目眩神迷时,体会文人们黯然销魂的情感。

雪景图 宋代画家范宽

不要让生活过得太苦

清晨登池上楼,谢灵运犹记得昨夜梦中的情形:族弟谢惠连似乎来探望他,二人携襟于庭院中小憩,惠连指着绿色的荷塘道:“你看,这就叫作池塘生春草罢。”偶然听到族弟冒出来的佳句,谢灵运惊喜莫名,从梦中惊醒过来,思绪万千,于是便来池上楼觅灵感,他的那句享誉千年的妙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油然而生。

在《谢氏家录》里有载:“康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康乐指的是世袭康乐公的谢灵运,而惠连便是他的族弟谢惠连。谢家一门无论武将或是文臣,在东晋皆是首屈一指,才子频出当然不稀奇。谢灵运一生佩服的人不多,对惠连这个族弟却刮目相看,每次见到他时,总能被后者的妙语如珠激得灵感迸发,连在梦中都是。“池塘生春草”虽然事实上并不是真的由谢惠连所做,但从谢灵运的对他的态度来看,惠连必定是个才思敏捷的妙人儿。

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玉虽白,空守贞兮;未若兹雪,因时兴灭。玄阴凝不昧其洁,太阳耀不固其节。节岂我名,洁岂我贞?凭云升降,从风飘零。值物赋象,任地班形。素因遇立,污随染成。纵心皓然,何虑何营?

——《雪赋》节选 谢惠连

令惠连享誉文坛的是他的这篇《雪赋》,《雪赋》与谢庄的《月赋》在南朝时期是最有名的景赋,一样的端丽优美,扣人心弦。《雪赋》的内容是惠连假想梁孝王游园遇雪时的情景。冬季的天空万分忧郁,梁孝王闷得发慌,便叫来司马相如、邹阳、枚乘一起于兔园饮酒,看到漫天飘飞的雪景,灵机一闪,便命三人为雪作诗赋。司马相如才思敏捷,抢先一步大赞雪的芳姿,邹阳不甘示弱,也叹雪一番。梁孝王听罢笑着点头,转向枚乘,不料枚乘却说出上面这番话来,大体的意思是借雪比喻枚乘的志向。

白色的羽毛虽然洁白无暇,但质地轻飘;白玉虽然皓洁,可是徒有永恒的色泽而无神韵;不像白雪皑皑,随着四时的更替浮现和消失,天空阴冷时不藏匿自己的玉洁冰清,太阳灼晒时也不固守形状。为什么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永恒?只管从云而降,随风而走,遇到山峦沟壑、人情物事时便给其增色,随遇而安的活着真的很逍遥。何必去汲汲营营地给自己制造什么高洁的形象呢?

在枚乘所讲的这段话里,满是老庄的超脱旷达、虚无恬淡,这便是枚乘从雪处悟到的真理,事实上也是惠连对雪的最真实看法,只不过借枚乘的嘴说出来罢了。

时人言及《雪赋》,说其美则美矣,就是缺乏真正的内涵,所言虚空。或许《雪赋》的确有此弱点,但人们从赋中既能得到美的享受,又能领悟生活不必太过强求的道理,未尝不是一得。

《雪赋》所传达的对生活无所求也不苛刻的观念,正是惠连本性的影射。谢惠连天性便如雪一样随遇而安,来去莫辩,毫不流俗,甚至常被人说行为不检。他还曾在为父守丧时期给自己的男宠写诗,引来诸多唾骂,甚至因此而不能入仕。惠连非但不以为意,还很是乐在其中。

晋代男风盛行,六朝也不能例外。很早以前,连阮籍都歌颂男人之间的爱也一样美好和单纯:“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流盼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衣裳。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这首诗的首句提到的“安陵与龙阳”指的是安陵君和龙阳君,他们都是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同性恋,并且对爱情忠贞不移,且在爱情路上走得相当美满。爱男子不是错,晋人对此放得很开。所以惠连为心爱的男人写诗也没有错,谁规定服丧期间就不能有任何的情感生活呢?那不过是人们压抑自己的真性情罢了。

惠连对世俗的传统礼教完全不放在心上,终日过得都比任何人快乐,所以他的笔下鲜少暴露出苦涩的意味,纵情生活和美好度日迎来的好情绪是他的润笔费。

衡纪无淹度,晷运倏如催。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

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螀啼。夕阴结空幕,宵月皓中闺。

美人戒常服,端饬相招携。簪玉出北房,鸣金步南阶。

栏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

纨素既已成,君子行不归。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

盈箧自予手,幽缄俟君开。腰带准畴昔,不知今是非。

——《捣衣》 谢惠连

秋夜萧索,白露湿冷,庭院深深,菊瓣吐寒。耳边尽是莎鸡(蟋蟀)、寒螀(寒蝉)振翅和鸣叫的声音,令空气当中充满了肃杀感。本该是悲怆的一夜,一群打扮整齐的美妇们却纷纷出门,携手捣衣。这是惠连的《捣衣》诗所营造的画面,于清冷中带着难得的温馨。

一直以来,“捣衣”一词始终作为惆怅的代言词,它的意思是缝制厚实的衣裳。古人只要夜半听得捣衣声,便知是某家男子出征未归,秋天一到便是该为他们缝制冬衣的时刻。通常捣衣都是征夫们留在家中的妻子所做的事情。妇人们本应为丈夫久久不归而伤心的,但她们却依然能在寂寞中取乐,相携捣衣,彼此有说有笑,研究如何缝制更精致的衣裳和结识的腰带。

一瞬间,凄凉的画面顿时充满了幸福的色彩,人美、衣美、景美、情美。此时人们才猛然意识到,离别不只是藏着悲伤,也藏着淡淡的祝福。

惠连的《捣衣》充盈着浓烈的幸福感,那是阮籍、嵇康写不来的,陶公、灵运写不来的,潘岳、江淹同样也写不来的幸福。并不是这些大文人的情感不够丰富、文笔不够高明,而是他们不能像惠连一样,心中始终充满了愉悦。

一点欢喜一点愁,构成人的情绪脉搏,时起时落,组成生命的乐章。所以没必要把生活过的如同苦瓜,涩得满眼是泪。生活何其短暂,给自己多一点幸福感,不妨碍他人,也不伤害自己,惠连始终坚持着这个想法,枕着幸福而眠,

明月何尝知我心

月缺月圆,月光月华,给了古人无限的遐想和灵感。月中有嫦娥月兔,有桂树月老,看着它的人时而欣慰,时而忧伤。即便胸有壮志的辛弃疾在夜晚看到它,铁汉也变得柔情满腹,问一句:“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月亮的确美得动人,它在与人的心境相碰撞时,越发显得瑰丽可爱。谢庄是古人当中难得一见的爱月者,古来把月作为表达心境的意象者颇多,但专为月拟题作文的人罕有,谢庄便是那寥寥的几人之一。

[择段引用,不要大篇幅,或者分散开来]比谢庄更早为月题赋的人本是西汉时的公孙乘,他奉梁孝王的命写下赋曲,把月描写得风姿绰约、皎洁圆润,却空有其表而无内涵,怎敌谢庄在月中流露的哀思呢。所以物虽然是同样的物,但在不同人的心中,它所显现的内涵是相距千里的。

谢庄,字希逸,他的家世在魏晋时期是顶尖的大门阀。自谢安、谢玄开始,谢家能臣大将才子频出不断,山水田园诗的鼻祖谢灵运便是谢玄的孙子,而谢庄按辈分来说是谢灵运的族侄。有了祖上聪慧的遗传基因,谢庄自有一翻得意的人生经历,可是他的《月赋》却充满了浓烈的哀伤,不知是赋中的人物感染了他,还是他的内心确实有难以言明的苦痛,不足为外人道也。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暧空,素月流天,沉吟齐章,殷勤陈篇。抽豪进牍,以命仲宣。

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昧道懵学,孤奉明恩。

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朒朓警阙,朏魄示冲。顺辰通烛,从星泽风。增华台室,扬采轩宫。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

——《月赋》节选

《月赋》的主人公并不是谢庄,而是陈王曹植与建安七子的王粲。曹植思念起故友——死于瘟疫的应玚、刘桢,午夜无法入眠,惆怅非常,于是穿过满地芳草的亭台楼榭,登上寒山。迎面是瑟瑟的秋风,脚下是沟壑,远处是连绵的山峦,空气中是微薄的白雾,抬头一轮明月正在当空,一时间思念之情更浓,他便叫来与应玚、刘桢同是“建安七子”的王桀,与他闲话忆往事。事实上按照史载,王粲与应、刘死于同一场大瘟疫,可见诗中曹植与王粲相见的情景完全是谢庄想象出来的,可能谢庄想不出那个人比较适合与曹植说知心话了,毕竟建安七子陆续离世之后,曹植几乎失去了全部的朋友。

在诗人的臆想中,曹植把王粲叫到身边,让后者以天上的月做赋一篇,王粲并没有直接作赋,而是自谦一翻:承蒙陈王恩宠,仲宣(王粲字)不才,姑且一试。然后他开始为赞美月亮而展开铺叙。王粲说,日代表着人的心智,而月代表人的灵魂,月的光华洗涤了地上的沼冥,吸引了男男女女的观望和思慕。然而,月相的变化事实上与地上的君主治世有关,例如孙策的母亲吴氏梦月而生他,东吴因孙策而昌盛;汉元帝的皇后之母梦月而生女,女儿当上了皇后,汉朝的天下则四平八稳。

王粲说这些其实与月亮本身的美感毫无关系,不过是引几个典故给自己增加点文化底蕴,同时也藉月亮来鼓励曹植,暗赞曹植也是个厉害的认为,拍马屁拍得不着痕迹。在这之后,王粲才真正说起月色之美。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祗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驰清县;去烛房,即月殿;芳酒登,鸣琴荐。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羁孤递进。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诉皓月而长歌。歌曰: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满堂变容,回徨如失。又称歌曰:

月既没兮露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

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陈王曰:"善。"乃命执事,献寿羞璧。敬佩玉音,复之无怿.

——《月赋》节选

在云敛的天际是洞庭湖水腾起的微波,湖边落叶旋飞而下,空气中弥漫着秋菊的淡淡香气,耳边听到的是雁子畏寒惧冷的浅吟。在这山水一色、雾气霭霭的景象中,江河托月而起,月盘水灵精透,光色如同雪凝。如此绝美的景致,恐怕连帝王都要被深深的吸引,停下身边的歌舞,对月饮酒奏琴。

然而,月儿虽美,可是却总在凉夜之中引来羁客的寂寞凄楚。独身在外,久别亲人,即便在月下听了天籁乐曲,也会更加悲伤,在房檐屋后怅然徘徊,对月长歌:美丽的人儿你与我相隔千里,道路漫漫不可逾越,我们之间的联系只有那天上的明月,你看到了它,我也看到了它,如同我们看到彼此。然而我的长歌尚未唱完,月已经消失在晨雾之中,我彷徨若失,该如何是好,只有再唱一曲,既然月已经消失在天际,这一年也快过去,也该到了我早早归家的时候。在那一刹那见,轻轻掀起垂在眉际间的乌发,看着霜露化轻渺为凝珠,浸湿了衣襟,也浸湿了思乡人的心。

王粲口中的月,既有美感又使人怅然,读起来令人的心为之纠结。后人在解读《月赋》的文字时,认为谢庄纯是怀古,依据曹植《秋思赋》与王粲的《登楼赋》、《伤夭赋》,写曹、王之间的旧事。不过文人借古哪能不说今呢,谢庄应该是在赋中借着王粲的嘴把游子共同的心意诉说出来罢。

千百年过去了,因望月而思乡的文人几乎有一箩筐之多,有的是思念家人,有的则是思念情人,谢庄的前人与后人都是如此。在赋的末尾,谢庄让曹植的一句“善”来肯定月亮的确会牵动人类的忧思,而美丽的《月赋》也就此结尾,唯一留下的是淡淡的怅然,随着文字的结束仍飘荡在字里行间。

人们读到《月赋》,每每被它的美和凄感动,猜测谢庄借王粲的嘴表达的忧思从何而来,理当不是源于谢庄思乡的情感。于是有人推测,谢庄的家世虽好,他本人的学识也是一流,又做了南朝宋明帝的光禄大夫,连北魏的人都对其非常熟悉,这么顺利的仕途在南北朝岂是多见的,他本不该如此多虑,但人总有不完美的时候,那便是谢庄的身体不好。由于多年为疾病所苦,谢庄身心具疲,他常自称已是“常如行尸”而“无意于人间”。被病体连累到不想再活的地步,足见谢庄活得很累,他笔下的月自然而然就多了分忧、少了分喜。

但是,谢庄在写《月赋》时究竟是否经历了不如意的境遇,谁也没有办法肯定,也不必去深究,只管叫当时的明月去体会他,即便它不能理解谢庄的心,可它至少安静地与他对望,让他在它的感染下思如泉涌,落笔如神,为今人留下了一个不必拆解的美丽疑团。

江郎千秋恨别离

没有人的“离别”比江淹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更伤痛,也没有人的“愤恨”比他的“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更悲愤。独占了人生负面情绪最极端的两种,江淹究竟经历了多少坎坷,才会用这样的话将世人的心拧得不成样子。

每当说起“黯然销魂”,总是联想到杨过和小龙女。十六年漫长的等待,盼来盼去魂也销,一套“黯然销魂掌”在饱经离别的折磨下,被杨过施展出来。江淹的文坛上的“黯然销魂掌”也经历了同样伤怀,然而不只是在爱情上离别那么简单,更多的是离乡背井的复杂情感。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蹔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居人愁卧,怳若有亡。日下壁而沈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巡曾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别赋》节选 江淹

最使人沮丧和失魂落魄的,莫过于此行一去三千里,离故乡遥远到不能望见的地步。就像秦国与吴国、燕国与宋国一样,永远没有接壤的一日。这是《别赋》中江淹流露的久别故土之痛苦,他借“秦吴”、“ 燕宋”相去千里来比喻家乡的遥不企及,是以当四季在他的眼前轮回时,他始终不曾有半分快乐。

有时春天的青苔刚刚浮现,本该为它欣喜,但转眼间秋风便迅速袭来,草木枯黄。风发出不同的声音,漫漫白云呈现奇异的色彩,船在水中凝立不动,车在山道间徘徊,船桨停滞不再滑动,马儿发出长嘶的悲鸣,一片满目凄怆的景象,被作为游子的江淹看到,倍觉凄凉,肝肠寸断,哪里还有心思再吞下酒水。于是,他随手盖上金杯,将琴瑟放入袋中,浑然不觉泪水已经溅湿了马车前的轼木。

夜晚到来,居留在家中的他抱愁而卧,常不成眠,恍然若失。看着墙上的阳光一点点消失,月光一点点铺撒照亮,窗边的红兰挂着秋露,青楸蒙上了寒霜。抚摸着冰冷锦被,半掩起房门,这样的午夜,游子在梦中也一定是踟蹰不前、魂魄无依的。

离别的情绪,无论是因爱情还是因亲情产生,又或者因为留恋尘世不甘赴死而产生,那番惆怅都是相通的,所以江淹在《别赋》这段语句中暴露的游子愁,总是能被别人拿去形容种种分别的情感。江淹也是这样认为,他在《别赋》整篇文章当中亦透露出了这个意思:尽管别离的双方并无特定,别离也有种种缘由,但有别离必有哀怨,有哀怨必充塞于心,使人心神滞沮,饱受创伤和震惊。

古今有多少骚客,文辞卓越,精通诗文,然而真正能把分别的难舍难分写透的,恐怕绝无仅有了。江淹并没有说《别赋》中的“离别”是独一无二,可是该篇他在外飘零时所做的愁赋,成就了世上绝无仅有的痛苦之词。这偶得的“永垂不朽”或许跟他的身世有莫大的关系。

出身贫寒的家庭,父亲早逝,江淹依靠采薪卖钱侍奉体弱多病的母亲。生在朝野不断更迭的南朝,注定他的大半生政治生涯坎坷难耐。屡被下狱和放逐他乡,在颠沛流离的命运中,江淹的心被揉碎了愈合,愈合了再揉碎,情肠百转千回就是这样得来。加之他天生聪颖,文笔非凡,主观和客观因素的结合,造就了愁煞千秋的绝种情男子。可是江淹要的不是这些“花名”,作为一个学富五车的男子,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什么却没有人来理解他的用心?

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恨赋》节选 江淹

在江淹的又一名作《恨赋》,他透露了自己想做大事的心思,然而在这段小小的结尾句里,他又彻底的失望了。获得功名又怎样,就一定能让自己万古留名吗?恐怕不见得。历史上太多的人成了血淋淋的先例。在一望无际、苍凉空旷的古战场上,看孤垒荒芜,多少人纵有千秋霸业也要饮恨当场。“飞将”李广,越朔漠千里追敌,气势嚣张,还不是抵不过胡人铁骑而受降,落得个叛国的罪名;背井离乡和亲的昭君,有谁能体会她心中的不甘愿呢,任她在朔漠中饱经风霜。千古功名仍在,却是半生寂寞半生愁,有功名又怎样,还不是化作一腔积怨,无处拆解。

春草迟暮,秋风惊起;秋风落罢,春草再生。数千年周而复返的年华就这样消逝,黯绮罗的流光,剥落了池馆的红瓦,摧断了琴瑟的弦,抚去沟壑化平川。在万年不变的自然规律面前,江山还是江山,国家与人却已不再是当初的那些。人生自古皆有死,然而忍恨吞声亦居多。

郁郁而不得志的江淹,在为山河叹息当中慢慢变得沉寂。突然有一天,宁静多年的生活被意外的惊喜打破。宋顺帝升明元年(公元477),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早闻江淹美名,遂将其从吴兴召回,任命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此后江淹官运一路亨通,而梁武帝萧衍代齐后,更把江淹升为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极度顺利的后半生,将江郎的才情尽数带走,那时的江淹除了拟古诗较佳外,再也写不出《别赋》、《恨赋》的绝世佳作。

用苦痛半生磨练出的盖世才华,令江淹享用了“梦笔生花”的美名;再用幸福美满的半生将才华敛去,令江淹收到了“江郎才尽”的毁誉。人生有得必有失,对江郎何须有那么多的非议。试问数千年来哪一个文豪大家不是在最不得志的时候,才将生命的菁华绽放而出。因果轮回,天公地道,生活就是这样具有补偿性和掠夺性,挣也挣不开。并且有时还要必须去感激生活,如果不是它令江淹的才华戛然而止,江淹的恨别之语也就不会变得经世不腐。

世人抱恨何其多

沈德潜《古诗源》说他:“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

钟嵘《诗品》说他:“才秀人微,故区湮当代。”

南朝,宋文帝年间,一个青年,乱世而生。仕途几经沉浮,还未赢来璀璨的辉煌,已经沉郁落下,埋于黄土之中。

鲍照,能在诗文中看透人世艰难,却无法脱离世间的苦难,沉沦于斯,毁于斯。

虽然后人盛赞他文如明珠,夺目亮眼。但月已西斜,是否还能照见,他旧日坟头上的青青草茎和盈盈露珠。

他像一道伤,凛冽的将整个南朝纵横劈开,横亘于世人面前,无处躲藏。

鲍照绝对是南朝的异类,在那个温润的王朝中,他总是不合时宜的站出来说一些本不该他说的话,写一些本不该他写的诗文。所以,他脚下的路比别人难走,所以,他在兜兜转转之中总是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合适定位。

作为南朝文人,鲍照也是希望跻身仕途,可以报效国家,成就自己的。他不断在官场中周旋,却始终无法得到施展的机会。因为那个时期的门阀制度压抑,使得一些有识之士,却身家贫寒的人,无法得到重用。

鲍照便是如此,他苦于拥有一腔热情和才学,却无法施展,在万般无奈之下,鲍照只能寄情于诗文,只有文字,才会不分贵贱,只讲真才实学。鲍照用他所拥有的无坚不摧的悲悯和包容情怀,写下了一首首的诗歌,一篇篇的文章,咏叹着人生的苦闷,吟唱着世事的无情和冷酷。

在鲍照的字里行间,永远透露出一股不甘人后,却又无可奈何的情绪。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四)鲍照

这是鲍照一首抒发人生苦闷的诗歌,整首诗歌以水流泻于地面而起兴,水流“各自东西南北流”,预示着人生总是会经历着不同的际遇。“泻水置地”是魏晋时期清谈中出现过的,但鲍照却能引以为用,还使其更加的富于生活气息,规避开学理枯燥无味的感觉,可见他的创造力和文字造化能力都是非同一般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却无法得到现实的青睐,不能不叫人悲叹。鲍照以为每个人的人生各有自己的命运,是不可勉强而为之的。此话有些自怨自艾的意思,却也有几分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的感受。既然天命早已是上苍注定好的,那就跟随着命运的牵引而走便好,何必还要大费周章的去妄图改变人生轨迹呢?

鲍照看似自圆其说,又好似反问上天的诗句,让人读后一阵无言,到底是命运的不公,还是人间的世事不公,期间的纠葛,真是说不清楚,道不清楚。既然如此,不如沉醉不醒,反倒可以解千愁。可是醉了就真的一了百了吗?鲍照却不能真正的沉醉酒中,他不愿意苟活着好像木石一样没有思想,可是那巨大的踌躇却是无法轻易就说出口的,所以,他只能忍耐着将一切苦楚吞咽肚里。

看来,鲍照所悲的是家国大事,是他个人无法主宰的,所以,人情苦别,在鲍照的诗文中展示最多。想必他情愿终身遗忘,不再回归这红尘俗世之中,因为这不是属于他的世界,而他亦无法融入其中。

鲍照的诗歌中总有一股强烈的不忿之气,对于现实他永远是批判不满的,在这种情绪的搅扰下,鲍照始终处于官场的边缘地带,无法进入核心。而也正是因为他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所以才留下了这些苦难的证据,令后人可以见证。可以兴叹。

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熏歇烬灭,光沉响绝。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岂忆同舆之愉乐,离宫之苦辛哉?

《芜湖赋》节选 鲍照

这是鲍照留下的一篇有名的文章,感慨了那时的盛衰变化,当时因为战乱不断,使得民众受苦,而鲍照亲眼目睹了城池被毁的凄凉惨状,心中一时感慨万千,便写下了这样一篇文章悼念,岂料却成为了后世的美文,代代流传不休。

文章从城池的地理位置开始写起,延伸至战争原有和过程,最终将破败的情景用文字再现,通过对比之前的美景奢华,来映衬今日的荒芜破旧,想当日那些宫廷楼阁,乐声杂耍通通都消失在了硝烟中。就连那些昔日的美人也无一幸免的归于黄泉,她们已经不会想起当日的欢乐或者痛苦了,因为死亡便是最终的归结。

在鲍照的文章中,一切的文字都围绕了兴衰皆有循环来写,他悲叹世事的情怀缠绵悱恻,感叹世上抱恨者是何其多。所以,还不如弹琴唱起歌曲,诉说那被摧毁的城池和幸福,在猎猎的风中,那些田间的小路,还有那些荒墓,皆是凄凉。

满目荒芜,怀古伤今。鲍照的这一篇文章满篇的愁绪皆是因为他对这个时代无限的愤懑,还有自身的不顺而引起的。在这篇文章中,鲍照的人生观点基本得到展示,便是人生有命,成事在天。不如就以他的《芜湖赋》结尾吧,千秋万代的世事,不都是这样同归于死而罢休的吗?所以,一切随风去吧,不用管它。

天道如何,吞恨者多,抽琴命操,为芜城之歌。歌曰: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

《芜湖赋》节选 鲍照

山长水远顿悟人间事

真正值得欣赏的人生,应当是那种经历无数,感受无数,最后化解于心,了然自若的人生。岁月如同潮汐,进退之间,便可带走无数,但也送来许多。这迎来送往之间,人生的意义便由着个人的心境而有了不同的定位。

在谢灵运的人生意义中,只怕最重要的便是游历山水,走遍名川。因为他留下的那些旷达的诗文,那丰厚的文字透着时间的尘埃,将厚重的历史,轻灵的诉说着,仿佛雨中的精灵,虽然摸不到,却可以邀着看客,一起舞动灵魂。

山水能洗净人的心灵,哪怕他一生有过再多的罪孽和失意,在山清水秀之间,渐渐的便会沉静和安宁下来,令人无喜无悲,无忧无乐。

在自然之间,心境会很安然,不被任何事物所打扰,由此可以猜想出,为何谢灵运等一些魏晋时期的文人,会如此热衷于写山画水,那是因为仓惶之后,便知道沧海桑田太难,不如放逐海角天涯还容易些。

在魏晋的那些山水诗歌中,自然是谢灵运的要算头筹。他的一生致力于此,也真的创下了不菲的成绩。在谢灵运的山水诗歌中,人们总是能从景物中看透一些原本看不透的事情和情感,也许,这位先人的诗文中,就是这样融汇了许多的如梦方醒的秘方。令原本在天涯的人,读过之后,就回到咫尺。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 俛视乔木杪,仰聆大壑淙。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谢灵运

谢灵运的山水诗总是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从他的题目就可以看出,这位诗人周详的路线和游览地点,在题目中体现的很明显。而正是因为如此,读谢灵运的诗,便能读出更加真实的感受。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引起全文的开篇,由此可以看出谢灵运所游山水的地点和地貌,继而接着写出时间和具体情形,从“朝旦”可以看出是清晨,而从“阴峰”可以看出地点。在将行程中的一切交代详细之后。诗文开始描摹自然景物,随着笔走神游,看客会随着诗句一起畅游在那片神奇的风貌中。

依山的小路蜿蜒曲折,眺望远方可以看到湖水清澈,与天相连,竟有水天一色的空灵之感。而后居高临下的观望,便是那些枝叶繁茂的树木,葱葱郁郁的醉人心神。隐约还可以听到流水声,动听悦耳。

谢灵运本是晋宋豪门士族子弟,他的一生应当是注定好的平坦和顺畅,但是非常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谢灵运的仕途并没有像上天规划好的那样一帆风顺,所以,他便将更多的时间寄情于山水间。

原意大概是想以山水之乐抚平内心之伤,却不会料到,自己竟然能一改魏晋以来的玄学诗风,开辟出清新自然的山水诗歌一派,成为鼻祖。这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

由诗中单纯的景物描写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愉悦的心情,“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整首诗歌最后以淡淡忧伤而无奈的笔调结束,这样美好的景物竟然没有知音共同欣赏,实在是可惜,不过倘若不是自己前来游历,那么,山水之间的真谛也便无人能知晓了。

在自我安慰的问答中,谢灵运的心事了然若知。出身名门是他无法选择,官拜高位也是他无法选择,只有这山水之间的体悟,是他真正从心底悟出来,切身感受到的。谢灵运将心境与山水融合,这样的写法不止他一个,还有一人精通,便是吴均。他的诗文也有情景交融的。不过,比起谢灵运的美轮美奂,吴均的字里行间,更多的体现出一种心境的凝练。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

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

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

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

《登二妃庙》吴均

爱情在这里变得意境悠长,朝云乱人眼目,爱情的力量使得娥皇和女英为了博得夫君开心,也要在山野中遍寻菡和荇的踪迹。

找寻植被,正是两位妃子为了得到夫君恋爱的做法,而她们不畏道路险阻的执意前行,也让人感动不已。怀着如此深情的愿望,到底能否与夫君欢好百年。吴均并没有讲述故事的结尾,他只是回到景物的描述中来,将滔滔的江水,比喻为两外妃子的眼泪,江边的翠竹上,点点的斑驳,就是两位妃子的相思。

爱情在这里没有结局,只有延续,可以千年不死,万年常在。人们总以为一切有了结果才是完满,其实留有想象更好。这一首写景诗虽然言语简单,但却寓意丰厚,比起谢灵运的诗文来,更增添了几分耐人回味的感伤和道不出的意境。

相比之下,吴均没有谢灵运那样天生的好命,他的贫贱身世注定了他的人生要多走几个圈,但兜兜转转之间,吴均和谢灵运却几乎是拥有了同样的结局,谢灵运因为权力之间的争夺而做了牺牲品。吴均也是因为得罪了权贵而被罢免官位。

两条并不相交的命运线在前行中有了相似的行程,历史在这里落入了俗套之中,二人因为官场的不顺而转到山水间,这是古代文人最常见的选择,只不过,这二人能在那个混沌不堪的时代里,清晰的看到世外还有这样一片轻灵的世界,也算是一种进步。虽然谢灵运和吴均多少还是逃不脱清谈之风和玄学的影子,使得他们的清新之作蒙蔽上说理的套路。

不过叹惋之余,也应当给予古人一点理解,毕竟人无完人,诗无完诗。不论是谢灵运还是吴均,他们的诗文都是那个时代最为惹眼的光华。

人生很多事情就在这山水之情的感悟中得以体现,兜兜转转的轮回并非只存在于生死之间,其实,轮回无处不在。命途截然,突然的顿悟便会升华为一次重生。

诗中绮丽景,此中有深意

一个诗人,无论如何的才华横溢,在写到自身的情感波动时,也总是难以自制内心的悸动。因为情绪是最难控制的情思,尤其这些情感是涉及到自己,便会更加难以把控了。它们总会随着笔尖的游走,纷涌而出,在纸上留下不朽的符号,那是隐逸在文字中的,但却会一个不经意,便流露出来,留在看客的心中。

这些情绪随着诗文流于后世,被后人欣赏,有人为其哭,有人为其愁,也有人可以窥出其中深意,沉吟在心,了然在胸。

秋寒依依风过河,白露萧萧洞庭波。

思君末光光已灭,眇眇悲望如思何!

《秋思引》汤惠休

汤惠休是一个善于表达感情的诗人,他一生平坦并无太多波折,所以诗作中也大多是淡然如水的意境。他的诗作虽然流传并不多,但每一首都感情饱满,尤其这一首更是他的代表作,为情诗的佳作。

由秋天引出思绪,那份缠绵的爱恋如同秋天不尽的气息,清冷但却怡人的存于胸间。这一首秋天的情歌在缓缓的吟唱,时光的流水中,它没有逊色一分一毫,反而愈加光鲜。也许是璞玉根本就不需要雕琢,只要随口一读,便能领略出其中深深的情意,并为之陶醉。

汤惠休的感情生活不足为后人所探知,但看到他这一首哀思幽怨的小诗,人们便不难窥得其中真意几分了。缠绵悱恻的情谊中有着质朴典雅的含蓄。

“秋寒依依风过河,白露萧萧洞庭波。”写出秋色的景色,那景色真美,微寒的气息中有着风拂过河面,而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有着思念还未泯灭的光辉。描写中带着悲哀,带着期盼,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怦然心动。

比起同时期其他的诗人来讲,汤惠休的诗文中大多是健康的基调,这或许和他平坦的仕途和淡然的心境有关。因为无所失去,所以也便冷静。在这一首看似写景,其实写情的诗歌中,有着反复铺垫而引申出的浓情厚意,这样类似的写法在汤惠休的另外一首诗歌中也有体现。

江南相思引,多叹不成音。

黄鹤西北去,衔我千里心。

《杨花曲三首》(其二) 汤惠休

《杨花曲》其实是一首乐府诗歌,诗中所提到的“江南”并不是真的江南之地,而是借此来形容女子的思念,好比千山万水,无法跨越。诗歌中提到女子对男子的思念,柔情刻骨,和之上的一首所要表达的感情有点类似。但所采用的情境却是完全不同的。《秋思引》借用秋天本身的哀愁来衬托思念的绵延,而在这首诗歌中,则是用江南作为虚拟的词语,来形容相离之远,相思之深。

虽然不同,但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江南相思引,多叹不成音。”作者将感情寄托在了这首乐府诗上,弹奏曲子,来抒发内心忧伤。但是却因为多次的叹息而调不成调,曲不成曲。根据诗文中所讲,所弹奏的这首曲子名称应该是《相思》,可是却因为过分的相思,而无法通过曲子传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诗文写道这里,蒙上了一丝悲凉的纱幔。

既然相思之情无法通过曲调传达,那便让黄鹤带去好了,遥远的西北方,黄鹤将会向那里飞去,带着思念和依恋,传达到千里之外。汤惠休早年为名僧人,后来因为善于写诗被徐湛之赏识。孝武帝刘骏命其还俗,官至扬州从事史。从这首首歌中可以看出这位僧人心思细腻,在凡尘中出而得返,倒也是寻得了一番各种滋味在心头。

故事在这个短小的诗歌中得以升华,一个关于相思的的传奇在这则诗歌中得到延伸。汤惠休本应是六根清净的沙弥,在青灯古佛边诵经老去,却应为诗文的才高八斗,而巧得机缘,之后这位诗人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情感,令他如此感慨,后人便不得而知了,只是大家应该都明白,只有真正相思过的人,才能懂得诗中相思的含义,那看似隐晦不外露的表达,真是内心如火的翻涌。

诗人将相思之情辗转,难测,还有隐晦不得展露的特点全部囊括在了诗文之中,可见功力不是一般,而魏晋时期,类似于这样借景抒情,借此物抒发彼情的诗歌还有很多。在诗人何逊的笔下,诗文中的另有深意,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咏早梅》何逊

据传这首诗歌之所以能流传后世,被后人所记住,是因为与唐代杜甫的一首诗歌相互映衬,所以才引人注目,广为流传。不论真假如何,这一首咏叹梅花的诗却的确有它的独到之处。

正当大地还是四目荒凉,寒风凛冽的时候,梅花却早早的探出头,开始了争芳斗艳,在凛冽中送出芳香。故而诗人要咏叹它,因为梅花不止高雅,而且在荒芜的土地上显得十分醒目,所以,诗人大费笔墨也要描摹出梅花的高雅,但同时也要赞叹出梅花的嫣然,他就是要告诉人们,不是所有娉婷的花朵都是忌惮寒冷的,梅花便是例外。

而后诗人便顺理成章的由梅花想到了人事,那些悲欢离合,貌合神离的故事,在诗歌中得以体现,何逊并不是无病呻吟,他一生几多坎坷,经历了人间无数苦难,虽然胸怀天下,但却并未如愿以偿的报销家国。所以,他的诗文中多体现出“辛苦”之意,并不是他做作而为,而是真的有感而发。

所以何逊以梅花自比,他认为自己也是傲雪清梅,虽然芳香四溢,但却面临着严寒的天气,但他毫不气馁,认为与其悲叹人事,不如建功立业,营造自己的春天。

他写梅继而引申古今,烘托自己的理想,这也是那个时期人们作诗常用的手法,只是不论这些古人如何抒发胸臆。世事却并未因此而改变半分,该走的还是远去,该留的依然泯灭,留下的只有那诗文中,层层耐人寻味的深意。

命运的安排,永远是隐匿,不可预知的。只能让人,静待,也许耐心守候,才会看到最终的结果,和期间的深意。

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山中杂诗三首》吴均

这一首小诗用单纯白描的手法,展现出了一片山居的晚暮景象,栩栩如生,画面动人。恰到好处的将诗人闲散,舒适的心情刻画出来,又配上山林中幽然深远的意境。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

清人沈德潜说这首《山中杂诗》是:“四句写景,自成一格”。作者吴均是南梁时著名的山水大家,他在山水诗文上的造诣丝毫不亚于当时的谢灵运等人,也算是自成一家,风格别样。这一首小诗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从山际飘来的阵阵如烟山雾,到竹林中依稀窥探到的落日余晖,还有那屋檐上飞过的鸟儿,从窗外飘过的云朵,这一切只是简单的景物描写,却在吴均的笔下,生出了活灵活现的光辉。令人仿佛真的身临其境,看到了这一幕幕的场景。感受到了远离了尘嚣的清净和心事的超脱自然。

吴均的这首写景小诗看似与寻常人无异,但其实仔细品味,还是能读出一些不同。吴均年少有为,但却因为不通世事,在官场中屡遭打击。事业的不顺令这个男人心生归隐之意。所以,这一首杂诗也算是他看透仕途之后,从大自然中得到了一点点安慰吧。

他将自己放逐在山水之中,感受着那份独有的清雅和恬淡,然后用超然的笔调将其记录成文。如同一幅彩色照片一样,被人一读就牢牢的印在心间,无法挥去。

吴均的诗文有情趣,够新颖,这和他本人遭受过坎坷和曲折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正因为看过风雨变幻,才能处事渐渐波澜不惊。

人生的真谛便是在这汩汩的泉水中得以印证。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那险恶的仕途官场,有人可以官拜一品,而屹立不倒,有人只能战战兢兢,却也无法再获得高位。这除了和个人能力品行相关之外,更关乎当时的时政。

吴均显然属于后者,他的品性和人格注定他和官场无法相互适应,所以,他将自己放逐青山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回归,有人在仕途中找到归宿,秋风送爽,而他便在清风中独自流连,自怜自叹。

山中泉水,那微微的波澜深处,全是文字内,柔软的颜色和谦和的印象。魏晋文人总是爱将自己放逐进青山流水之中,部分原因是因为仕途的不顺,或者人生际遇的坎坷。但也不可否认,名士爱流水,文人踏青山。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

在那个旖旎的时代里,吴均因为家世贫寒,而终身不得意,他身上有着傲然的风骨和不肯屈服的雄心,作为一个寒士,命运对吴均并不公平。他在名利场中没有得到他想要的,但是上天却是懂得弥补一些失意的人,所以,吴均在山水之间,找到了生命最终的解释,便是怡然自得才是真。

既然不能在仕途上得到完全的释放,不如辗转到自然中,这里是不会去区分高低贵贱的,吴均果然在这里找到了他的理想。所以,吴均不断在山水间游历,留下了大量的关于山水的诗文,传为佳话。而除了上面那篇小诗之外,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更是千古佳话,令人读后欲罢不能。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吴均

这是吴均在旅游途中,将他的一些见闻记录下,写给朋友看的。原文并不止是这些,但因为遗失,留给后人的只是这些而已。这篇用骈文写成的小品文精致短小,内容丰富,绘声绘色的描绘了浙江省内,一段风景秀丽的风光。

品读这篇文章,仿佛可以看到当时游山玩水之后,意犹未尽的吴均提笔写下这封书信的兴奋尽头。此时,谁还能想到,这是一个政治上很不得意,不被重视,屡遭排挤的人呢?梁武帝因为吴均私自攥写《齐春秋》,将梁武帝称为齐明帝佐命,而将吴均罢免官职,驱逐出官场。

这是吴均遭受到的比较大的打击,他自那以后才将自己放逐于山水之间的,但从这篇文章中,又怎能看出他的这样悲观情绪呢?或许正是这绮丽的山水,才是治愈伤痛的良药吧。

《梁书·吴均传》说他的文体是清拔而有古气,吴均的诗文是自成一家,在当时颇有影响,所以,时称“吴均体”。这一篇骈文从从行船游江的见闻到感受一一写出。

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引领全文,然后分别写这山和水奇在哪里,异在何处。这些景貌是高居庙堂的人无法体会的,而吴均也正是借此不再想起官场的险恶。在这篇文字优美,意境幽远的小品文中,一个南朝文人落魄,释怀,包容的内心情境一一展现,在词句跌宕有致的节奏中,灵活的转折里,后人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清高文人。

没有年华易逝的悲叹,亦没有红颜老去的无谓伤怀,在江水中,一个清瘦的男子,满目琳琅的赞美着前方的道路,时光在这里为他做了弥补,那前半生的缺憾,皆得到了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