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
19772100000092

第92章 接受不完满的人生

【藏经阁】

如如慧者,无量法界,无集,无受生,生生烦恼而不缚。一切法门,一切贤所行道,一切圣所观法,所有亦如是。

——《梵网经》

人生处处有残缺。我们在尽量避免遗憾的同时,也要学会接受自己并不圆满的人生。遗憾是为了让我们学会珍惜已有的一切,残缺是让我们学会豁达地面对不完美的一生。

每个人都想有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再伟大、再成功的人的人生也都会有缺陷,那些完美的人生不过是我们的想象。而人生的特质也就在于它的不可预知和不圆满。

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小时候是一个非常脆弱胆小的学生,在学校里他总是显露出一种惊惧、害怕的表情。他呼吸时就好像喘大气一样,如果被喊起来背诵课文或回答问题,他立即会双腿发抖,嘴唇也跟着颤动不已,回答起来更是含含糊糊、吞吞吐吐,然后颓然地坐下。

虽然有生理方面的缺陷,但他却有着奋斗的精神——一种任何人都可具有的奋斗精神。事实上,他的缺陷促使他更加努力和勤奋。

通过演讲,他学会了如何利用假声来掩饰他那无人不知的龅牙以及他那打桩工人的姿态。他没有洪亮的声音,也没有威严的姿态,更不像有些人那样具有惊人的辞令,然而在当时,他却是最有魅力的演说家之一。

罗斯福没有在缺陷面前退缩和消沉。在意识到自我缺陷的同时,他在困境之中抗争着。他没有因缺憾而气馁,而是更加奋发他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陷,从而登上名誉巅峰。

在世界上,完美无瑕的人是不存在的。很多时候,缺陷可以激发人的潜力,而潜力可以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很多名人都有着严重的缺陷,像霍金的卢伽雷氏症、贝多芬的耳聋、张海迪的高位截瘫……但他们都有着清醒认识自我的头脑,都有着和命运斗争的精神和勇气。正因为这些缺陷,他们才拥有了超出常人的力量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缺陷让他们的形象显得更加高大。

要勇于面对自己的缺陷,面对人生的不完满,敢于向自己的缺陷挑战。只要坚定信念,相信自己,认清自己的方向,那么就算缺陷阻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也会有更坚定的克服缺陷的信心。也许我们不是天上那颗最闪亮耀眼的那颗星星,但我们依然是天上不可少的一颗星星,所以不能因为缺陷而低估了自己的重要性。

一位盲人向禅师哭诉:“我什么都看不见,感觉活着太痛苦了!”

禅师答道:“是吗?和下肢瘫痪者相比,你能行走;和哑巴相比,你能说话;和聋子相比,你能听见声音。而且,正因为你的眼睛看不见,所以,你的耳朵比常人更灵敏,这难道不是另一种优势吗?”

虽然说每个人都想为自己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但是,在这个世界上,绝对完满的人生并不存在。正如南宋方岳的诗中所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正因为有了生命中那些缺陷和遗憾,才能让人更加体味人生百态,更加珍惜现在的拥有。

有的人常常因为遭遇人生的不幸和痛苦,而郁郁寡欢、一蹶不振;有的人甚至因为不堪重负就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生命本非草芥,缘何轻易厌世?星云大师说,人之所以会不快乐,是因为“有的是对苦乐太计较,被苦乐所牵制;有的是对荣辱太计较,被荣辱所牵制;有的是对得失太计较,被得失所牵制”。生活中有很多不随心、不如意、不完满的事,但这些不足以改变我们对幸福的追求。人生有太多需要追寻的东西,有太多美好的风景在等着我们,所以,不要再对那些不完满耿耿于怀,正因为有了那些不完美,才对照出幸福的珍贵。

古代皇帝是至尊,虽然他们可以为所欲为,虽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权力极大的他们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例如,王位继承、宫廷斗争,这些要比民间疾苦残酷万倍。当外人看到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对其羡慕不已时,殊不知,他们正如坐针毡。他们其中有人甚至想方设法求得长生不老,以延长自己的生命,并想以此来获得圆满,就连闻名于世的汉武帝、唐太宗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得以长生不老;唐太宗服一种灵药,期望借此有不死之身。但是他们最终也没能逃脱生老病死的循环。

其实,生命是一种态度,能否活得潇洒和幸福,关键在于是否明白活着的价值与意义。生命的意义有很多,轻如鸿毛者比比皆是,而重于泰山者需要太多的责任与厚度。面对人生的不完满,走好生命中的每一步,才有可能在那些不圆满的背后为自己营造更多缺陷之外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