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
19772100000070

第70章 种植四种心田,收获人生智慧

【藏经阁】

一切以定力故,我、人、作者、受者,一切缚见性,是障因缘,散风动心。不寂而灭,空空八倒无缘……一切三界果罪性,皆由定灭,而生一切善。

——《梵网经》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方田地,种下“敬”的种子,我们就会获得自己和他人的尊敬;种下“慧”,我们就会收获更多的人生智慧;种下“恩”,我们就会更加懂得对这个世界心存感激;种下“戒”,我们就学会控制欲望,严于律己。

有一个农夫与佛陀对话,他说:“佛陀您也应该要耕田下种,以供自己饮食所需。”佛陀回答:“我确实是在耕田下种啊!”农夫疑惑地问:“可是,我并没有看见你使用犁具,请问你是如何耕田的?”佛陀答:“我以恭敬为种子,以智慧为犁轭,以感恩为车辕,以持戒为牛鞅,以苦行为时雨,耕除烦恼的秽草,获得内心丰盛的收成。如此耕心内之田,能够得到甘露果,能够超越三界,断除一切烦恼。”

佛教里说的“敬田”、“慧田”、“恩田”、“戒田”,是为四种田,它们都是可以求福的,也都是可以获得心中的丰收的。对于我们心内的这四种田,我们必须深耕。

第一,敬田。对于我们的亲长、老师、领导以及善人君子,我们都要恭敬对待,这份恭敬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人际交往的准则。

第二,慧田。人行于世,应当拥有无上的智慧。我们一定要懂得在日常生活中提炼经验,提升自己的心智,提高自己对于事物迅速、灵活、正确理解和解决的能力。

第三,恩田。父母、老师、尊长以及其他帮助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要感恩的对象。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对于老师的教导之恩,对于尊长的关怀之恩,对于那些善良的人给予我们帮助、安慰之恩,我们都要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在生活中,我们必须时刻存有感恩之心,珍惜当下的幸福。

第四,戒田。大千世界,纷纷扰扰,功名、利益、高官、厚禄、财富都是人们竞相追逐的东西,而愤怒、嫉妒、吝啬等也是人们不可避免的坏情绪,一些邪恶的想法也是人性中实实在在存在的。如果人们不懂得舍得,不懂得自制,而是任由自己的欲望之心膨胀,而是任由自己的坏情绪爆发,那么最终只能走向灭亡。所以,我们要耕好自己的戒田,戒除自己过分的欲望,戒除自己过分的坏脾气、坏情绪以及某些邪恶的信念。

有一个男孩,他的脾气非常坏、非常暴躁,伙伴们都离他越来越远。在他14岁生日那天,父亲送给他一袋钉子,他说:“每当你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男孩虽然有些不解,但仍接过了袋子,按照父亲的话去做。

第一个月,男孩每天都钉下了十几根钉子;到了第二个月,他钉下的钉子的数量减少了,每天只钉下不到十根钉子……

慢慢的,男孩钉下钉子的数量越来越少——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更容易。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了。他告诉父亲这件事,父亲又要求他从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住自己脾气的时候,就可以拔出一根钉子。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父亲,他终于把所有的钉子都拔出来了。

父亲很高兴,牵着他的手,来到后院的围栏旁,温和地对他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孩子。但是,看看围栏上的那些洞——这些围栏将永远不能回复到从前的样子。你生气时说过的话,就像那些钉子一样,会在对方的心里留下永久的伤口。

听了父亲的话,男孩明白了自己的坏习惯给伙伴们造成的伤害,于是他学会控制自己的坏脾气,再没有随便乱发脾气,最终,男孩成了一个著名的法官。

改造那些妨碍我们成功的坏习惯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然步骤。而改掉一个坏习惯的最好办法,就是用一个好的习惯代替它。就如上文中男孩的爸爸鼓励男孩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样,当你学会忍让、宽容,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那些不好的情绪和事情时,笼罩在身边的乌云就会慢慢消散,眼前所呈现的天空就会晴朗。

星云大师告诉我们:“佛教的修行讲究修心,其实修心就是种福田……要想收获累累果实,就应该好好地播种心田。”自制也好,恭敬、智慧、感恩也好,每个人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心,而且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有什么样的收成。对于我们心内的敬田、慧田、恩田、戒田,我们必须认真耕种,这样才能收获更多的恭敬、智慧、感恩、自制,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加轻松自如,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圆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