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
19772100000064

第64章 立长志,用“恒心”做事

【藏经阁】

触目不见道,运足焉知路。进步非远近,迷隔山河固。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景德传灯录》卷三十

有志者立长志,而无志者才常立志。一个人向着目标持续努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征服;一个人只有几分钟热度,碰到一点难处就退缩,再简单的事情在他面前也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

王羲之小时候练书法,问父亲自己什么时候可以有所成就。父亲说:“当你练字研磨用完院子里的十八缸水后再看。”自此,王羲之勤学苦练,最终成为著名的书法家。

生活中常常会见到那些对任何事都只有五分钟热度的人。他们对一件事情只有短时间的热情和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热情和兴趣消退得很快,往往因为事情的难度较大而放弃。其实,如果当时的王羲之也是朝秦暮楚,没有那“用完十八缸水”的意志,他又怎么会有后来的伟大成就呢?相比之下,那些人所缺乏的就是一颗持之以恒的心,缺乏一种强大的信念和意志力。星云大师云:“立志发心,不能像朝露,太阳一照,自己就消失了。”因此,对于那些对事只有短暂热度的人来说,学会专注,学会执著,学会锻炼自己的恒心、耐力和毅力,是完成一件事情,完成一个理想的必要条件。

大山的峭壁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千百年来它和同伴一起被大山母亲紧紧地搂着。但是它越来越不满意这每天看着日出日落,听着水流潺潺,一成不变的单调生活。

有一天,巨石听到从大海旅行归来的鱼儿们谈到大海的宽广与美丽,谈到大海的深邃与多变,这让它充满了向往。

巨石的心思没能瞒过母亲。母亲摸着它的头说:“孩子,你知道你离开妈妈的后果有多严重吗?只要我一松手,你就要从此浪迹天涯,永世都不能与家人团聚。尽管历经磨难,九死一生,你也不一定能实现你心中的理想。你可不要只有五分钟热度而后悔一生啊!”巨石坚定地对母亲说:“只要能过上自由的生活,只要是经过了竭尽全力的奋斗,即使实现不了心中的理想,我也无怨无悔!”母亲没有再说一句话,它悄悄地松开了搂抱着巨石的双手。

巨石离开了母亲的怀抱,滚下了山崖,跌进了山脚的小溪里。在这个过程中巨石感到自己的身体被跌得四分五裂,咆哮的山洪推着它跌跌撞撞地往下游奔去。

过了不久,它发现水流在慢慢地变缓,于是自己的脚步也跟着慢了下来。它静静地躺在了水底,不过水底的它再也不是原来的那块巨石了。不仅它锋利的棱角变得圆溜了起来,就连身体也只剩下了几斤重。它变成了一块小石头!

小石头在水底一躺就是很多年,每天任凭水流不断地冲刷着自己的身体。眼看着身边的鹅卵石被人一个个装上大卡车运走,而自己却被人从鹅卵石里清了出来扔在了一边。但是它没有灰心丧气,始终牢记母亲说过的话:“有了自己的目标,除了要百折不挠,坚韧不拔,脚踏实地地努力,还要耐得住寂寞与孤独,甚至要能够忍受被人误解与遗弃的痛苦!”就这样,小石头一次次地抓住洪水到来的机会,不断朝大海的方向前进。经过无数次的等待与前进,经过无数次的碰撞与冲击,小石头的身体不断分裂变小,等它历尽艰辛到达海边的时候,它已经变成了一粒沙子。

随着潮起潮落,小沙子在蔚蓝的大海里自由自在地畅游,它感到无比的幸福、自豪与骄傲。虽然它由一个体型魁梧的石头变成了一粒微不足道的小沙子,但它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看到了大海!

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持久的耐力才能实现理想,才能获得成功。如果只对事物怀有一时的兴趣和热度,没有恒心去坚持,遇到困难就松懈,那么永远不可能取得成功。人们在开始一项计划、进军一个目标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观念和自我控制的意识,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星云大师说:“顺境虽好,但往往因得意忘形,反而使人堕落;逆境虽苦,冲过难关,即为事业成功的助缘。”成功的人做人做事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受得住困难的磨炼,忍耐得住寂寞的煎熬。蒲松龄曾给自己写过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就是在鼓励人们坚持自己的志向,因为苦心终会得到回报。正如荀子所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