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
19772100000037

第37章 把说话当成一种艺术

【藏经阁】

誉恶恶所誉,是二俱为恶。好以口快斗,是后皆无安。

——《法句经》

说话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我们每天都要说话,怎样说话能事半功倍,则是一门艺术。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说:“辞达则止,不贵多言。”说的是说话要注意方寸、尺度和力道。说话是一种本能,怎样说好话就是一门艺术了。

我们从出生几个月就开始牙牙学语,到后来通过说话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表达方式会慢慢有所差异。有的人说话让人听了能感同身受,心里会感动;而有的人在某些时候某些场合说话不注意、不合适或者说话太死板,就会让人听了不舒服,从而产生反感和厌恶的情绪。

有句话说得好:话说得合宜,如同金苹果落在银网子里。总之,说话要看场合、看环境,要说得恰到好处、恰如其分,这样才能起到好的作用,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约翰是美国的大企业家,1960年,他决定在芝加哥为他的公司总部兴建一座办公大楼。为此,他出入了无数家银行,但始终没贷到一笔款。一次,约翰恰好和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的一个主管在纽约市一起吃饭。他拿出经常带在身边的一张蓝图,想激起这个主管对兴建大厦的投资兴趣。他正准备将蓝图推在餐桌上时,主管对约翰说:“在这儿我们不便谈,明天到我办公室来谈吧。”

第二天,当主管告诉约翰大都会公司很有希望提供抵押贷款时,约翰说:“好极了,唯一的问题是今天我就需要得到贷款的承诺。”“你一定在开玩笑,我们从来没有在一天之内为这样的贷款进行承诺的先例。”主管回答。约翰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把椅子拉近主管,并说:“你是这个部门的负责人,也许你应该试试看你是否有足够的权力,能把这件事在一天之内办妥。”主管笑着说:“让我试一试吧。”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约翰在自己的钱花光之前的几小时拿着到手的贷款回到了芝加哥。

这就是会说话的妙处,约翰利用人们爱听好话这个特点,间接地夸赞了主管一番,让主管飘飘然,说服他也就不难了。

说话是一门学问,要讲究技巧,要根据对方的口味来调剂,这其中还包括根据场合说一些合时宜的话。就像拉二胡,如果生拉硬拽,出来的就是噪音。但如果恰当运用各种技巧,就能拉出优美动听的二胡曲子,让人赏心悦目了。我们在说话之前应该想好该怎么说,要考虑到说出来之后会引发怎样的后果,经过斟酌后说出来的话才会对自己更加有利。

语言交际是人与人交流最主要的方式。如果一个人会说话,懂得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根据当时的情况、问题、场合等随机应变地交流,让人听了心里非常舒服,那么这个人给别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会很好,其身份就会相应地得到提高。相反,如果一个人不会说话,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大肆宣扬,让人听了不胜其烦,就会给人没有品位、没有素质的印象,不但讨不到好处,还会让人心生厌恶。

会说话的人在说话之前会先思考,给自己制造一个好的说话环境和气氛,尽力克制自己在说话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星云大师教导我们:“话要谨慎说,才不会使人觉得轻薄。”学会了说话,才能会做事,给别人留下好印象。那么,具体如何说话才能受人欢迎呢?

首先,对于自我信心不足的人,应该多对他表示肯定,让他对自己有信心。

其次,我们要学会为处境尴尬的人说解围的话。用自己的机智和幽默化解别人的尴尬,为他人搭建一个台阶。有时,这样的一句话将为你赢得一份感激,一个人情,甚至一个机会。要注意的是,替人解围时也要注意分寸和场合,不要顾此失彼,更不要赔了夫人又折兵。

再次,我们要学会为疑惑的人说提醒、指导的话。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徘徊在人生路口,或者是对某个问题感到疑惑的人,及时用一句有用的话来提醒、指导他,就很有可能让他茅塞顿开,领他走出迷茫,甚至会改变他的一生。

最后,要学会为失意、受挫、沮丧的人说鼓舞的话,这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以语言给他人力量,使他人振作、奋发。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会说话是一门优雅而温暖的艺术,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钻研,不断修习。一句贴心的话能送给人一份关爱,一句鼓励的话甚至能够挽救一个人的人生,这就是话语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