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2
案发时间:9月27日
案发地点:江湖聊天室
死者姓名:小猪满天飞
目击者:所有江湖大侠
死者背景资料:
真名:蔡慧佩性别:女年龄:15
江湖资历:自2005年8月开始闯荡江湖,现江湖等级5级。
江湖行踪:经常出没在江湖的“决战世纪”聊天室,偶尔会在湖边垂钓或在深山挖宝。
案发经过:在案发现场发现了死者的遗书,具体内容如下——
我自从成为江湖大侠的一员后,花费了大量时间去闯荡江湖。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江湖这个虚拟世界很有意思,很多在真实生活中不能做的事情,在这里都可以做到。比如说:在江湖中创立帮派,招收弟子;可以在聊天室中动武杀人,不用坐牢;死后还可以到阎王殿复活;可以自己创立武功;可以购买各种毒药暗器,可以自由出入赌坊;可以到极地去采冰,到深山去挖宝;可以变成江湖富翁,美女帅男!总之一个字——爽!
……
调查结论:
经过案情调查,该案死者无他杀迹象,系自杀,特此结案。
调查人:蔡慧佩
2007年10月10日
(选自蔡慧佩《“小猪满天飞”之命案调查报告》)
创意点评:
本文作者采用调查报告的形式来演绎主题,表达自己对虚拟网络危害的深刻认识。作者列出了案发时间、案发地点、死者姓名、目击者、死者背景资料等内容,既有对标准调查报告的借鉴,又有自己的独创,很具创意。
素材3
实验名称:观察“苦”与各种物质的反应情况
实验目的:了解战胜“苦”的关键因素
实验器材:试管若干,一瓶“苦”溶液,其他物质少许,镊子,药匙
实验步骤:
1.准备试管,倒入一半试管的“苦”溶液,用镊子夹取一小块“自卑”轻轻投入试管。实验现象:溶液立即变混浊,并散出一种难闻的气味。
2.在倒入“苦”溶液的试管中,投入一块“懦弱”物质。实验现象:反应迅速,溶液立即变成灰色的黏稠物质,并有种令人头昏脑涨的刺激性气味发出。
3.在倒入“苦”溶液的试管中,用药匙取一种叫做“两分钟热度”的粉末物质少许,放入试管里。实验现象:反应缓慢,开始几分钟几乎无明显现象发生,后来,溶液一下子变成灰黑色,使试管模糊,并散发出一种令人窒息的气味。
4.在试管中,倒入“苦”溶液,用镊子夹取一小块叫“半途而废”的白色固体,放入溶液中。实验现象:溶液渐渐由无色变成翠绿色,并有一种淡淡的芳香散出,但反应了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突然变化,变成乌黑色,并生成一种叫“失败”的褐色固体物质,还有黑色的浓烟从试管中冒出,试管壁渐渐裂开了一条条小缝,发出一阵呛人的气味。
5.在倒入了无色“苦”溶液的试管中,先用镊子夹取一小块叫“自信”的物质投入,再用药匙取少量叫“勇敢”的绿色粉末放入,然后倒入一种叫“坚持不懈”的粉红色溶液。实验现象:反应迅速,溶液变成浅蓝色,散出一种令人心情愉快的芳香,并生成一种叫“成功”的黄色沉淀。
实验结论:在吃苦的时候,不要用自卑、懦弱来面对它,而应把握一切机会,坚强、勇敢、自信、坚持不懈地去战胜苦难,因为人是在磨炼中长大的。
实验公式:成功=自信+勇敢+坚持不懈
实践经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选自2004年湖南中考满分文《探究战胜苦的关键因素》)
创意点评:
本文采用的是实验报告的形式,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人们面临艰苦时的种种表现进行细致的分析之后,得出深切体会。文中将自卑者、懦弱者、两分钟热度者、半途而废者与坚持不懈者的面貌特点,在苦难面前展示得一目了然。
素材4
时下社会特别流行搞刺激,有意无意地忘记了回家的路,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于是不管是寻猫寻狗,还是寻人寻物,都需要张贴“寻×启事”,于是街头的“寻×启事”满天飞。
下面是某高中教学处招贴的寻人启事,敬请各位注意。
姓名:陈伟民
性别:男
年龄:18岁
身高:约1.77米
失踪时间和原因:于2007年9月9日出外寻师,至今未归,被疑失踪。
走失时,该生身穿黄色校服,脚穿Nike鞋,头打摩丝。为便于确定该生身份,对其样貌、性格、生活习惯具体说明如下(为省各位眼力,说明中教各位寻此人的方法)——
该生为学生干部,身材高大,偏肥,人称“大块”便是此人。该生一头短发,相貌英俊,左眼角有一小疤,此为小时贪玩之恶果。此人有怪形胎痣,此物长于两手,两痣体积均同,若有此痣,十有八九是此人。
该生平时常于球场出没,投篮技术非同一般,人称“大白鲨”。篮球场上若见女生齐呼,男生瞪眼之地,便可能是此人之所在。
该生平时别无所好,但偏被上网交友所迷,经常往电子阅览室里跑。日积月累,结交网友之数不下几百。
噫!若在寻人过程中,大声呼“大块”而无回应,则可停止搜索。皆因此人耳特灵眼特明,呼之必来,求之必应,从不摆架。
学校目前寻此人已有多时,发动师生不下上千人次,均无所获。烦请各校师生多加留意,若有消息,请速电广东碧桂园学校。
联系人:徐卫兵
联系电话:123456789
备注:该生目前多日未归,他的学友、师长、父母均十分着急。为便于寻找,下面再具体介绍一些情况:此人面目可亲,言谈有礼,喜欢广交朋友,若发现群坐谈心者,走时喜结群结党者请多加审问。如果该生细心回答并与你交友,请不要拒绝,记下电话、地址、行踪,以便寻找。希望寻人之事能早日了结,圆满结束。
如果你读完这则寻人启事,马上加入这寻人的行列吧!若寻到该生,给予重酬。
广东碧桂园学校教学处
2007年9月15日
(选自陈伟民《寻人启事》)
创意点评:
这是一篇写“我”的文章,作者精心设计了写作内容,以寻人启事的方式写就,运用说明的方法,把“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展示在读者面前,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六节手法多样,精妙绝伦
一、手法运用技巧点拨
在表现手法和技巧上,我们也可获得写作的创意。自古以来,人们总结了不少关于文章笔法的经验。所谓笔法,便是写作技巧,而技巧是规律,也可导向创意。许多获奖佳作和应考满分卷都因为表现手法突出而大获成功。
写作常用的笔法有比喻法、拟人法、象征法、托物言志法等,这些方法使文章灵动生姿、新意百出。尤其是比喻法,可说是万法中的要法,它是相似联想所生发的绚丽之花,最易使文章生光出彩。而拟人法是泛生命化的奇妙方法,它能使世界万事万物“开口说话”、抒情述志,让世界变得灵动活脱、童趣盎然。而象征手法和托物言志法则是我国传统的状物手法,借托外物来表情达意,文章必有婉曲蕴借的韵致。
在安排结构时,若使用一线串珠法来结构文章,也可使文章层次井然,线索分明,获取创意。一线串珠,顾名思义,就是一条线索贯穿全文。它可以以物为线,用一件物品来贯穿全文;可以以情为线,用人物对人或对物的思想感情走向来贯穿全文;可以以事为线,通过事件的发生发展来贯穿全文。
在抒情散文中,使用第二人称行文叙事,往往能有效强化情感因素。例如,某同学在《院墙,我对你说》一文,既将“院墙”人格化,接近了与写作对象的距离,又增强了抒怀效果。有同学使用第二人称法,使文章诗情顿生。
在表达方式方面,如果正话反说、反话正说、明褒实贬、明贬实褒,往往也会使行文婉曲生致、幽默风趣,同时强化表现力度。
误区警示
作文的写作手法应服从于作文写作的内容,任何手法的运用都要围绕着如何更好地表情达意,更好地反映作文的内容。那种片面追求作文创新,唯手法而手法,完全不顾及作文内容体现的做法是严重错误的。
二、经典范文展示台
托物言志
翅膀,落在天上的叶子
佚名
叶子,是不会飞翔的翅膀;翅膀,是落在天上的叶子。
——题记
下凡的叶子
你终究选择了去追寻,只为那个古老的传说。
你爷爷告诉你,很久很久以前,每一片叶子都是天使的羽翼,然而有一天,他们变得骄傲,害得天使老是出错,于是,他们被贬下凡。从此,你们的自由,被大树所束缚,你们与自由的距离就是你们离地面的距离,你们再也不能随天使一起飞翔了……
叶子的梦想
“你为什么要丢下安逸的生活不过?”
“我要飞!”
“前面的路是坎坷的,难道你不知道吗?”
“这是我的选择,我死,也要为我的梦想而死!”
你挣脱了最后一丝保护,晚春季节里,你变成了一片落叶。以后的命运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了,就让风送你一程吧!
叶子的坠落
风很柔,但你似乎觉得她太快了。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你从风的怀里坠落。
“故意的?”
“嗯。”
“为什么?”
“我的选择。我相信,我们丢失的东西一直在我们的身边!”
你欣赏着自己坠落的身影,在半空中划出了优美的弧线,坠下来了。
“后悔吗?”
“不!”
你笑了,笑得那么纯真,那么开心!
叶子的飞翔
在这万物复苏的春天的尾巴上,世界是彩色的,你的颜色与小草的颜色是那么的像。
小鸟在丛林中飞来飞去,你对翅膀投去羡慕的眼神……
你从未放弃最初的梦想。
躺在地上,静静的。
夕阳西下,是如此美妙。万物沉浸在太阳余光的沐浴下,美极了。只是,已近黄昏。
“救命啊!”
怎么啦?你急了,什么也没想,用尽最后一丝余力,你竟然飘到池塘里,原来,一只蚂蚁不小心掉了下来……
不用我多说,你救了蚂蚁,而你……
当你醒来时,已在小鸟的身上……
原来,翅膀是这样变成的!
令人耳目一新的标题会立刻吸引读者的注意,本文标题在悖论中构成一种张力,富于诗意。文章想象丰富,将叶子与翅膀巧妙地联系。文章结构布局精巧,精心设计的四个小标题分别表现叶子被贬的原因,叶子为梦想挣脱树的束缚,叶子坠落不后悔,叶子救了蚂蚁实现自己想飞的梦想。本文立意高远,通过叶子的经历表明,只要心存梦想,永不言弃,就会梦想成真。
一线串珠
兴趣
佚名
生命的船不可无兴趣的帆,兴趣可以怡情怡性。鄙人不才,有三大“趣”。
古韵之“趣”
泱泱中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京剧便是这古老土地所孕育的一块瑰宝。
我酷爱京剧。欣赏那“西皮”、“二黄”所构筑的美妙声腔;沉迷于“生旦净丑”、“五行八作”所演绎的离奇世界。在流派纷呈的梨园艺术中,我深深体味着民族的情绪、华夏的文化。我喜欢马派老生的俏皮别致、活泼灵动,喜欢梅派青衣的大家闺秀韵味独特,喜欢裘派花脸的粗犷豪放、霸气冲天,喜欢张派的端庄、荀派的亮丽,喜欢麒派的生动、言派的温顺,喜欢杨派的刚直……
风雅之“趣”
“诗言志”、“诗缘情”,诗是心灵的呼唤,诗是生命的火花,我爱诗。
我喜欢诗仙李白“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共销万古愁”的放荡;也喜欢诗圣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怀古幽思;更喜欢柳永那“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愁情别意;喜欢《蜀道难》中的高峻险要;喜欢《长恨歌》里的绵绵情意;喜欢《琵琶行》中的高妙琴艺。王维的恬淡、李贺的怪异,甚至包括戴望舒的凄清、徐志摩的缥缈、毛泽东的磅礴,都是我的最爱。
在诗的风雅境界里,我枕香而卧。
水墨之“趣”
我喜欢舞文弄墨。汉字作为象形文字的精华,是我们民族的宝藏。虽然我笔力未见纯熟,谈不上大家所谓“行云流水,笔走龙蛇”,但鉴赏之趣也颇令我陶醉。翻开书册里那一幅王羲之的《快雪时晴》,笔力雄浑而洒脱,果有雪后初晴的明媚之态,而那一幅张旭的《率意帖》则足见“张颠”的风格、书圣的意境,实符“率意”二字。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更见功力,有大家之气。
笔墨的清香天地里,我超然物外。
生命之船不可无兴趣之帆,我在三大“趣”所撑起的圣洁天地里久久徜徉。
本文采用“一线串珠”的写作手法,以“兴趣”为线索,串起了三颗璀璨的明珠——“古韵之趣”、“风雅之趣”和“水墨之趣”。其中作者畅谈了京剧的内蕴、品评了各流派的韵致,畅叙了古诗的精义及不同流派诗人的风格,畅抒了在书法笔墨清香里迷醉的情怀。可谓大气行文,文墨纵横,在内容和形式上双获创意。
比喻法
书是一面镜子
佚名
阳光明媚的午后,独自一人在阳台上看书,泡上一杯香茗,静静地品味着书中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
唐代皇帝曾以人为镜,而我则以书为镜。这面镜子伴随着我走过春夏秋冬,引领我走出困境,亮出我的内心世界。
书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教我如何生活的镜子。读《论语》让我明白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从此我总是能够虚心向人学习,从而取得了不断的进步;读《爱的教育》让我懂得应真心待人,从此我学会了把关爱送给身边的人;读《儒林外史》让我懂得了功名利禄乃身外之物,从此我不再和他人盲目攀比。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了书,我将会过着怎样无聊的生活!